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后续(非全日制研究生遭就业歧视)

10月10日是考研报名的第一天,与其同时微博上“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遭歧视”的话题上了热搜。原因是在秋招期间,不少同学反映,有企业在照片问答环节中明确表示“不招收非全日制研究生”,有的HR更是语出惊人,认为“非全日制=本科生”,这一现象引发了网友的热切关注和广泛讨论。

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后续(非全日制研究生遭就业歧视)(1)

一、我们先来看一下,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的区别在哪里?

1、报考条件

全日制:硕士报考者无需有一定年限的工作经历。

非全日制:看院校及专业要求,有的院校的要求和全日制一样,有的则要求有工作经验,或者只限往届生报考。

2.专业选择

全日制:全国硕士研究生各招生单位均有招生计划,专业选择较多,学硕专硕均可填报。

非全日制:主要以专业硕士专业为主,学术型硕士专业也会有少量招生,具体专业招生情况需要参考院校发布的招生专业目录。

3、学费

全日制:一般专业的学费在8000/元左右,不同专业有所不同。

非全日制:学费高于全日制研究生,一般在几万元不等。

4、奖励住宿

全日制:有各种形式的奖助学金,有宿舍可以住。

非全日制:如果事单位委培的话,可能会有部分奖学金或者由单位给予报销学费,如果是自费,则没有奖助学金。一般没有宿舍。

5、授位证书

全日制:双证,有毕业证和学位证。

非全日制:双证,有毕业证和学位证。其中毕业证书中会明确表示“非全日制”,而学位证是不会标注学习方式的。

6、上课时间

全日制:脱产形式,正常工作日都要上课。

非全日制:上课时间在平时的晚上和周六日。

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后续(非全日制研究生遭就业歧视)(2)

二、非全日制是专业硕士未来发展趋势?

北师大心理学专硕研究生在2015年已经采纳非全日制培养,南开大学应用心理也是仅仅招生非全日制后来东北师范大学开始招收非全日制过渡,华中师范大学更是放出了科目预告,心理学专硕改为非全日制招生。

除了应用心理专硕有非全日制招生趋势外,MPAcc会呈现了相同的趋势。

自2016年9月14日教育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以来,越来越多的院校开始招收非全日制的MPAcc。

中央财经大学MPAcc办公室主任朱继光老师在微博上谈到这一情况时表示:非全日制师专业硕士未来发展趋势。

在2019年的招生中,湖北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就已经取消了全日制招收(2018年全日制统招多达104个,2019不招生全日制)。

除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9年不少之前招生全日制的院校,也取消了全日制的招生工作,比如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南昌大学、太原理工大学等。

此外,在2019年新增院校中:也有几所仅进行非全日制的招生工作。比如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藏大学、上海理工大学等。

通过以上名校老师的言论,以及2019年的招生情况综合来看,非全日制的招生比例的确正在逐年变得越来越高,竞争也在变得愈发激烈,或许真的就是未来发展趋势。

可以预测的是,2020会计专硕非全还会继续扩招,最终与全日制录取比例接近1:1。

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后续(非全日制研究生遭就业歧视)(3)

三、网友们都是怎么看的

@水不在深:

大家都是通过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进入的学校,同样的毕业条件,为什么连和别人同台竞争的机会都没有呢?那我读硕士有什么用?既然国家规定非全日制双证硕士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希望国家能够坚持改革政策,出台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相关就业政策。

@向阳而生:

没有说非全日制跟全日制是一样的,差别肯定是有的,但是要求的是教育部用人单位给一个相对平等公平的态度,给一个机会,一个进入免试或者初筛的机会,不能一棒子打死,能力好坏,还可以通过后面的笔试和更多的筛选机制来评选,而不是说连一个入选的比拼的资格都没有。

@风气:

当年你有两条路可以走,一个是选择痛苦二战,一个是选择轻松读非全。而且当时就有学历是不是受承认的问题。你既然自己当年选择了轻松但有风险的路,现在风险来了,就不要抱怨,说别人不平等对你的学历。谁让你当时不选择二战。如果非全日制平等了,那对当年选择二战的人公平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