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在各因素影响下的自我建构(人物塑造和教育理念三方面解读窗边的小豆豆)
《窗边的小豆豆》自1981年首次出版以来,先后被翻译成 33 种文字出版到世界各地,深受世界广大读者的喜爱。作者以自己的童年经历为素材,讲述了自己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小豆豆(作者)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巴学园里亲切、随和的教学方式使这里的孩子们度过了人生最美好的时光。
曹文轩说:《窗边的小豆豆》里的故事就是原来的故事,这里没有编制,甚至没有虚构、构思,按照生活原来的样子写。
多年来,有太多太多的教育专家和儿童文学作家对这本书大声赞誉,此书的魅力可见一斑。今天,我将运用儿童文学知识从语言风格、人物形象和教育理念三个方面来分析鉴赏《窗边的小豆豆》一书的艺术特色和教育魅力。
一、语言浅白、充满童趣的纪实性语言
与其他文学作品的面向人群不同,儿童文学创作的主要对象是幼儿,这就要求儿童文学作品语言要浅显有趣,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年龄水平。在书中,没有刻意雕琢的词藻,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作者用异常朴实的文风向人们讲述了一个故事,描述了一所让无数人心生向往的学校——巴学园,一位让无数人尊敬佩服的老师——小林宗作校长,一个让普通学校的老师无比头疼的学生——小豆豆。
这种语言魅力体现在方方面面,例如,巴学园的午餐。每到午餐时间,校长就会亲切的询问:“大家把海里的东西和山里的东西都带来了吗?”同学们会很快回答“带来了!”于是,大家纷纷把自己的饭盒打开,校长则会走进用桌子围起的圆圈当中,一个挨一个地看一遍。整个过程中,同学们又是笑,又是喊,真是热闹极了。其实,“海里的东西”和“山里的东西”是小林校长为了不让孩子们挑食而想出的食物的代指词。在成年人里,能把必要的事情表达得如此简单扼要的,除了校长先生之外,是不会有第二个人的。
这样一来,午餐时间简直成为了同学们的快乐时刻,就连刚到巴学园的小豆豆都对“海里的东西”和“山里的东西”好奇不已,甚至她还跃跃欲试地想要快点来到明天的午餐时间呢!
在生活中,让孩子吃饭是一件让家长和老师都异常头疼的事情。但在书中,作者娓娓道来的叙述让许多人新奇不已,原来教育方法也可以是这样的!
二、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
在文学作品中,作者常常通过描述和刻画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来表达整部作品的内容和中心主题,儿童文学作品也不例外。《窗边的小豆豆》细腻生动地在作品中塑造了小豆豆、小林校长和其他与小豆豆或巴学园相关的人物角色,并通过对这些人物形象的刻画来充实作品内容,表现作品的中心思想。
你还记得那个把课桌盖打开又合上好几十遍,上课时还会跑到窗口边叫广告推销员表演节目的小豆豆吗?
你还记得那个总是亲切可爱、尊重每一位小朋友的小林校长夫妇吗?
你还记得那个来自大阪的,身体有残疾,有罗圈腿的高桥同学吗?
你还记得那个从小患有小儿麻痹,走路不方便,是小豆豆的好朋友的泰明吗?
作者极为准确地描绘了以“小豆豆”为代表的“顽劣”学生和具有新现代教育理念的小林校长。对于这两个主要人物角色的刻画,作者黑柳彻子从人物的语言、行为等各个方面进行了细致的描绘,使人物具有形象性和典型性的特点。
例如:小豆豆心爱的钱包掉到了厕所,于是她一直努力地将污物舀出来寻找钱包,甚至因此错过了上课。期间,小林校长两次经过都对小豆豆表示了亲切的询问,没有阻止,没有呵斥,仅仅是出于好奇而发出的一点声音。
一个尊重孩子想法、信任孩子的校长形象立刻跃然纸上。同样的,善于思考、勇于实践的小豆豆也立刻为我们所熟知了。
三、平等尊重、自由有爱的教育理念
1.尊重与爱,理解与包容,是打开孩子心门最好的钥匙。小豆豆在原来的学校几乎是一个令所有老师头疼的孩子。她会在上课的时候和窗边的推销员打招呼,结果引得其他孩子也纷纷效仿;上课时,她总要把课桌盖开开关关地弄上上百遍;画画的时候会一直画到桌子上去……
然而,在巴学园一切都不同了。小林校长第一次见到她,就立刻从椅子上站了起来,以示对小豆豆的尊重。首次见面,两人甚至能够长谈达四个小时,就连一向爱说话的小豆豆后来也感到的确没什么想说的了。一个成人能够保持高度的集中力和一个孩子长时间畅所欲言地聊天,都已经够令人惊异的了,更何况这个人还是校长先生!
2.在巴学园,课程的设置是十分随性且自由的,并不意味着知识输入的减少。老师非常尊重学生的想法,得知他们想要下午散步之后,于是下午散步的课程就这样确定下来。一路上老师给同学们讲解了黄色的菜花,还有雌蕊和雌蕊的问题,这引发了同学们的强烈思考。人们希望在生活实践中获得知识的呼吁,在在巴学园得到了很好的实现。
3.在巴学园,师生平等,大家互相尊重。小豆豆第一次进入巴学园的时候,校长立刻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这说明他把小豆豆放在平等的地位对待;泰明和高桥身患残疾,但是孩子们从来没有因两人的缺陷而嘲笑他们。
4.在巴学园,从来不乏关爱和赞扬的存在。每次小林校长见到小豆豆都会对她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跳马比赛时,小林校长总是亲切地鼓励高桥“没关系”,这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在学校召开的运动会上,却总是第一名。校长先生为了高桥这样的孩子设立了各种各样的比赛项目;小林校长通过不穿泳衣游戏,让孩子们认识到什么样的身体都是美的,这极大地鼓励了那些患有生理缺陷的孩子们。
结语:
在日本,窗边族指的是那些被人们冷落的孩子,他们不是有生理缺陷,就是有心理上的或者性格上的缺陷。从题目来看,作者的心理不言而喻。其实,像小豆豆这样的女孩子根本没有什么缺陷,只是她太好奇,太好动,太富于幻想罢了。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在巴学园逐渐变成了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这告诉我们:孩子的形象没有标准,有时候不是孩子出了问题,而是我们看待孩子的态度有偏差。
毋庸置疑,《窗边的小豆豆》的文学魅力经久不衰。这是一本所有母亲、所有老师、所有孩子都应该一读的书。
值得一提的是,此书大卖后,在中国曾涌起了一股追求巴学园教育方法的浪潮,然而结果却不甚理想。世界各地都不乏小豆豆,但我们缺失的正是巴学园这样的教育场所。巴学园并非不可复制,但在那之前,我们得先把巴学园作为一面镜子,发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遇到的所有困惑和痛苦的根源,发现成人自身的问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