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新房选日子(住进新房子过上好日子)
易地扶贫搬迁是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途径江西省于都县经过8年不懈努力,让6500多人搬出大山搬得出的问题解决了,如何稳得住、能致富?于都县全力写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加强就业扶持、做强配套产业、优化社区服务,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住新房选日子?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住新房选日子
易地扶贫搬迁是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途径。江西省于都县经过8年不懈努力,让6500多人搬出大山。搬得出的问题解决了,如何稳得住、能致富?于都县全力写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加强就业扶持、做强配套产业、优化社区服务,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社区旁边兴产业,脱贫户就业创业门路多
贡江镇思源社区一家服装加工作坊里,嗒嗒嗒……一阵阵电动缝纫机声过后,杨流生和妻子曹香丰完成了一条裙子的制作。“每天都会有快递车上门取件,通过电商销往各地。夏天到了,短袖衣服、裙子热销,这段时间订单就没断过!”曹香丰笑声爽朗。
“搬到这里后,日子越过越好。”曹香丰说,“以前在山里住,靠着几亩薄田生活,6口人挤在3间土坯房里,空有一身缝纫手艺用不上。”
“记得2007年,孩子上小学六年级,我们夫妻俩开始在县城租房,一边打工,一边陪读,当时做梦都想在县城有套房。”曹香丰说,“房子一租就是近10年,回趟老家照料庄稼,要走几十里路,两头奔忙,周末基本没歇过脚。”
2016年,依靠易地扶贫搬迁好政策,杨流生全家从贡江镇仓前村搬到思源社区,住上了110平方米的敞亮楼房。圆了在县城的安居梦,头脑活络的杨流生购置了一个车库,改造后开起了服装加工作坊。
杨流生家的小作坊,联结在了县里的纺织服装产业链上。于都是“民间手艺之乡”,很多乡村都有弹棉花、做缝纫的传统,全县现有纺织服装类企业2000余家,去年产值超过450亿元。于都县副县长管宏介绍,县里立足实际,顺势而为,把一部分易地扶贫搬迁户安置在纺织工业园区附近,方便他们就业增收。园区企业还带动县内79家扶贫车间、一批加工作坊,把就业岗位和技能培训送到搬迁群众家门口,也为企业自身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现在生意还不错,一年下来能挣五六万块钱。”杨流生说,作坊用水用电有优惠,社区干部帮忙联系园区企业的加工订单,原料、成品都是家门口送货取件。
搬迁之后稳得住、能致富,做好就业创业服务是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的关键。在思源社区服务中心,电子屏幕上滚动显示着社区居民的就业信息。“我们提供就业信息发布、技能培训、联系订单等服务。”社区党支部书记吴浙佳介绍,社区已有375人在工业园区就业,24人像杨流生一样自主创业。
“住进新家,技能学到手,‘饭碗’端得更牢了。”在于都县易地扶贫搬迁上欧二期集中安置点,记者见到27岁的熊观福,他正收拾钳子、螺丝刀等工具,准备赶往工业园上班。搬入新家后,他报名参加了社区组织的技能培训,考取了电工证、水电维修证,在工业园当上了维修工。“一个月收入5000多元,这阵子我正参加电梯维修培训,等考试通过,月收入能再涨2000多元。”
利益联结紧密,富民产业鼓起脱贫户腰包
“我们坚持搬迁安置与产业发展同步规划,兼顾了群众意愿和后续发展需要。”于都县乡村振兴局局长袁勇锋介绍,一部分搬迁户“进城入园”,靠近工业园区安置,融入县里的主导产业;对于那些愿意务农的搬迁户,县里选择在乡镇、中心村等建设安置点,让搬迁群众就地就近发展乡村富民产业。
岭背镇桂林坑中心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里,居住着140户633名脱贫群众,这里的搬迁户几乎家家参与脱贫产业。
夏日炎炎,成片的大棚里,满眼都是绿油油的蔬菜。在岭背镇蔬菜产业后续帮扶基地,64岁的谢春秀正弯腰采摘丝瓜,小孙子围在她身边玩耍,“搬进新家,还能就近种地,每天能挣70元,真不错!”
这片蔬菜大棚是镇里专门为搬迁群众打造的,共有124亩,主要通过能人和合作社引领发展,搬迁户可享受到入股分红、土地流转费和务工收入等多重收益。谢屋村党支部书记谢荣辉承包了13亩大棚,带动30多户村民务工,“贷款有贴息、保险有补贴,镇里还从山东寿光请来技术员手把手指导,我越干越有信心。”
发展富民产业,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搬迁群众的日子越过越好。袁勇锋介绍,县里利用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资金4000万元,推动694亩蔬菜大棚、3.6万平方米养殖基地在20多个安置点落地。“引入养殖业龙头企业,带动群众一起发展,搬迁群众可以入股合作经营,年均可获得1500元分红。”
在大窝村黑胡鸭养殖基地,2500只种鸭“住”在上下三层的隔间里。江西栖岭农牧公司经理杨鹏强介绍,企业统一提供鸭苗和饲料,指导农户养殖,鸭子养大后企业按保护价收购,确保农户稳定增收。
岭背镇党委书记谢荣生介绍,通过引入龙头企业,以“企业 合作社 农户”的机制联农富农,脱贫产业发展后劲更足了。“下一步,我们将投入100多万元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资金壮大肉鸭产业,产业链在全镇延展开后,可辐射带动7万多人增收。”
社区服务贴心,搬迁群众融入社区生活
走进思源社区搬迁户康冬香家,“脱贫光荣证”格外醒目,冰箱、电视机、洗衣机等电器一应俱全,阳台上的绿萝翠绿欲滴。
2017年,康冬香一家搬出深山,住进新房。“一开始有顾虑,现在后顾之忧都解决了,我们全家人都爱上了这里。”康冬香啜了口茶,打开了话匣子。
小小菜篮子,关乎大民生。住进新社区,买菜会不会不方便?面对搬迁前群众的担心,有关部门及时谋划,在社区设置便民买菜点,来自各地的几十种蔬菜琳琅满目。“不少蔬菜还带着露珠呢!”下班回家,康冬香总会顺便捎上些新鲜菜。
在乡村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于都县推出“微菜园”项目,安置点按照户均50平方米的标准为搬迁户配建“微菜园”,丰富他们的菜篮子,减少日常开支。
“写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要聚焦搬迁群众的民生关切,不断提升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张琦说,易地扶贫搬迁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除了解决住房和收入问题,还需要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做好衔接配套,引导搬迁户融入社区生活。
“群众盼什么,咱就干什么。”吴浙佳介绍,思源社区60岁以上的老人有800多名,留守儿童有30多名,“很多青壮年外出打工,我们要解决好他们养老、托小的后顾之忧,为此社区成立了6支志愿服务队。”
为抓好留守儿童的学习,社区开设了“四点半课堂”,30多个孩子放学后在一起学习,附近学校的10多个老师轮流辅导。摆放桌椅、安排签到,康冬香当起了志愿者,忙前忙后。
为方便老人看病,社区建有卫生服务中心,还给每位老人安排了家庭医生。“如果老人有慢性病,家庭医生会定期电话回访,有时直接上门。老人有了小病小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能看,还能报销90%。”吴浙佳介绍。
“看病不用出社区,学校就在家门口,孩子放学有人辅导功课,成绩提升了不少,日子过得很舒心!”没了后顾之忧,康冬香经过社区牵线搭桥,在附近的幼儿园当起了保育员。工作之余,她积极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活动。这不,傍晚时分,她又张罗老人们跳起了广场舞,幸福的笑声越传越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