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和曹操的评价(孙权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吴大帝孙权(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谋,吴郡富春县(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人。三国时期孙吴的建立者(229年-252年5月21日在位)。

孙权和曹操的评价(孙权到底是个怎样的人)(1)

相信在许多人眼里孙权能登上帝位都是因为他父兄所留下基业才会这样但真是如此吗?

首先孙权才学是有的不然孙策也不会把基业传给他。

兴平二年(195年),孙策起兵渡过长江,在击破刘繇后,派陈宝到阜陵接家人回曲阿。孙权后来跟随孙策左右。他为人旷达开朗、仁爱明断,崇尚侠义,喜欢供养贤才,因此渐与父兄齐名。他常参与孙策军内部的决策,其才能令孙策都自叹不如。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孙权年少时便很不简单。

而在孙策亡后孙权主张战而不是降这一方面也可以看出来他还是有魄力的。而孙权在与曹操的对持中也是有所作为的,没错,演义中的草船借箭,但主角不是诸葛亮,而是孙权!故事发生在赤壁之战后。

曹公出濡须,作油船,夜渡洲上。权以水军围取,得三千余人,其没溺者亦数千人。权数挑战,公坚守不出。权乃自来,乘轻船,从灞须口入公军。诸将皆以为是挑战者,欲击之。公曰:“此必孙权欲身见吾军部伍也。”敕军中皆精严,弓弩不得妄发。权行五六里,回还作鼓吹。公见舟船器仗军伍整肃,喟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权为笺与曹公,说:“春水方生,公宜速去。”别纸言:“足下不死,孤不得安。”曹公语诸将曰:“孙权不欺孤。”乃彻军还。魏略曰:权乘大船来观军,公使弓弩乱发,箭著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

意思是:

曹操与孙权对垒濡须(今安徽巢县西巢湖入长江的一段水道)。初次交战,曹军大败,于是坚守不出。一天孙权乘轻舟从灞须口闯入曹军前沿,观察曹军部署。孙权的轻舟行进五、六里,曹操见孙军整肃威武,喟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随后下令弓弩齐发,射击吴船。不一会,孙权的轻舟因一侧中箭太多,船身倾斜,有翻沉的危险。孙权下令调转船头,使另一侧再受箭。一会,箭均船平,孙军鼓乐齐鸣,安全返航。

孙权和曹操的评价(孙权到底是个怎样的人)(2)

除此以外还有孙权劝学,孙权射虎这些典故。以上可以看出孙权还是有能力的。但他为何这么不讨喜呢?

1、孙十万

建安二十年 (215 年) ,孙权趁曹操用兵汉中之机,亲率大军直扑合肥。此战东吴精锐尽出,十万大军竟为张辽的七千守军所破。连孙权本人也差点为曹军所俘,幸赖凌统、甘宁、吕蒙等人奋力死战,才得以脱身,合肥逍遥津一役,是张辽一生之中著名的战役。

这是可以说孙权人生之耻了但这次失败其实也不冤。因为,孙权在与刘备谈和后得到重要军情,曹操正在远征汉中,无暇东顾,因而挥师攻打合肥,可是他没想过他的部队出征时间已经很长了。

孙权军队先从江苏跑到湖北、湖南,在荆南一带就待了很长时间,又从湖南跑到安徽,士兵们长途跋涉又长期在外已经相当的疲劳,以疲敝之师伐有备之坚城实在不是很高明的策略。

2、背刺盟友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荆州守将关羽发动襄樊之战。孙权趁势进讨关羽,命吕蒙为前部,袭取荆州。吕蒙兵不血刃,得到刘备统治下的南郡、零陵、武陵三郡。潘璋、朱然也将关羽擒杀。同年,曹操上表任命孙权为骠骑将军、假节兼荆州牧,封南昌侯。孙权派校尉梁寓向朝廷进贡,又将原先俘虏的朱光等人送归北方,作出示好举动。

做为盟友不帮忙也算了,还要背后捅刀子。这也太不齿了。这也是为什么大多关羽粉丝厌恶孙权、称江东为鼠辈原因吧。

3、人品原因

孙权还有另一个外号叫“渣权”。这个外号从何而来?孙权让妹妹嫁与刘备这样演义中,也算是一段良缘但历史上并非如此。

孙夫人嫁给刘备,原本就仅仅是一桩年龄相差悬殊的政治婚姻罢了。刘备此时已经49岁了,而孙权才28岁,按照古人嫁女的习惯,猜测孙妹妹当时也就20岁上下吧。孙夫人返回江东,也并非被骗,而是孙权听说了刘备西征益州,于是“大遣舟船迎妹”,派了很多吴兵来迎接的。因为孙权此时已经准备跟刘备要荆州了,事实也是如此,刘备取了益州,孙权就派兵袭击了荆南三郡,之后鲁肃单刀赴会,才以湘水为界,分割了荆州。而阿斗也是孙权交代好孙妹妹,要带回江东的。赵云这位大管家在,刘禅何须孙夫人照料。所以才有了“云与张飞勒兵截江,乃得后主还”。

孙权和曹操的评价(孙权到底是个怎样的人)(3)

然后是对其兄孙策,人家把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交与你,你却如此冷落他的家人。就连自己称帝后都没有给哥哥追个皇帝,而是封了个王(而且还是什么长沙恒王?要知道刘宏这个昏君就是汉恒帝。这是什么意思就不用多说了吧),就是为了把亲侄子的势力压制到极限。这是在王位之争上他的表现。然后在太子孙登死后更是糊涂,其表现就像一个昏君。进而开始了二宫之争。当时吴国内部政治气氛十分浮躁,史载"今之小臣,动与古异,狱以贿成,轻忽人命,归咎于上,为国速怨;官寮多阙,虽有大臣,复不信任;诸县并有备吏,吏多民烦,俗以之弊。"自234-244年这十年时间,天灾小战事不断,也损伤了吴国的元气,亦有大钱、科令修改等等的反馈经济下行的处境出现。

最后孙权也是在在神凤元年(252年)夏四月,孙权在内殿驾崩,终年71岁,在位24年。谥号大皇帝,庙号太祖。葬于蒋陵。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