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缩性胃炎怎么坚持治疗 得了慢性萎缩性胃炎不可怕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之一,其临床常见为胃脘部胀满、烧心、消化不良等,并且可并发贫血、消瘦等营养不良症状,值得一提的是慢性萎缩性胃炎中有部分患者合并有肠上皮化生,这种现象多被认为是胃癌的前期信号,因此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进行科学防治是非常重要的,今天给大家介绍4类临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常用药物。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指在病理因素影响下,胃粘膜发生局部性或者广泛性萎缩,并伴有腺体减少、黏膜层变薄的现象的一种慢性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多表现为腹胀、腹痛、反酸、恶心等消化系统症状主,但伴随着病情发展,胃部萎缩的面积会不断变大,甚至会导致胃黏膜上皮细胞发生肠上皮化生,其中约5%左右的不典型肠上皮化生会导致诱发胃癌,严重威胁生命健康。
一、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分型和预后许多人看到慢性萎缩性胃炎就害怕得胃癌,其实这是没有必要的,因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可能是机体老化后胃部出现的正常退变,其中70岁以上老年人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占比高达27%,但如果没有明显症状是不需要特殊处理的。其次,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程度有轻重之分,不同程度的病情预后不同,临床上可大致分为3种类型。
①慢性萎缩性胃炎,不伴有肠上皮化生
临床上大多数的萎缩性胃炎是不伴有肠上皮化生的,依据胃部萎缩的面积可分为C0、C1、C2、C3、O1、02、O3七个等级,其中C0-C2的病情较轻,胃黏膜和胃部腺体萎缩的并不严重,通过治疗后往往可以控制病情,甚至逆转萎缩面积;O2-O3病情较重,往往胃部腺体已经大量萎缩,胃酸分泌显著减少,并且多合并有贫血、消瘦等恶病质的表现,预后往往不佳。
②慢性萎缩性胃炎,伴有典型性肠上皮化生
这是一种在胃部萎缩的基础上,又并发肠上皮化生的情况,但这种肠上皮化生是典型性增生,分化程度高,多发展为增生性息肉,并不不会发展成癌变。在许多萎缩性胃炎的患者中,这种典型肠上皮化生占有大多数,多为轻度肠上皮化生,并不会发展成胃癌,通过规范的临床治疗是可以有效控制的。
③慢性萎缩性胃炎,伴有不典型性肠上皮化生
这种慢性萎缩性胃炎伴有不典型性肠上皮化生就是我们常说的癌前病变,其约有5%-13%的几率发展成胃癌。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伴有不典型性肠上皮化生的患者往往病程较长,并且临床症状非常明显,体质较差,多合并有严重贫血和营养不良,甚至需要通过鼻饲进行进食,预后较差。这种患者仅靠药物治疗是不够的,往往需要配合手术治疗将不典型的增生组织切除,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
二、防治慢萎缩性胃炎的常用药临床上防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目的是改善临床症状,防止病情发展,其中药物治疗是目前的一线疗法,临床上常通过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保护胃粘膜、促进胃肠动力药、抗氧化治疗等4类药物来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1、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药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造成多种消化系统疾病的原因之一,许多研究表明幽门螺旋杆菌是引发萎缩性胃炎、胃癌的危险因素,因此对于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患者而言,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是非常重要的,临床上常将抗生素和抑制胃酸分泌药联用。
①抗生素
临床常用于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抗生素包括阿莫西林、甲硝唑、克林霉素等,往往选取其中2种即可。
阿莫西林是一种青霉素类广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可以穿透细菌表面,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是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的首选药物。但临床上有部分患者对于青霉素过敏,这种情况下可以选择另外2种药物,阿莫西林的治疗周期一般在2周左右,不可长期服用,部分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系统反应,但多在停药后可缓解。
甲硝唑是一种硝基咪唑类抗生素的衍生物,对于厌氧菌具有较强的杀伤作用,临床广泛地应用于抗厌氧菌感染,研究结果表明其可以有效抑制幽门螺旋杆菌的增殖。口服甲硝唑的不良反应较多,其中以消化道反应最为常见,长期服用可以引发周围神经损伤,大剂量服用下甚至会导致抽搐、共济失调的中枢系统反应,因此一定要按照规范剂量服用。
克林霉素是林可霉素抗生素的衍生物,其对于多种厌氧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都有明显的抑制和杀伤作用,是临床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的二线用药。克林霉素的副作用多为胃痛、恶心等消化道反应,但少数会发展成为严重的伪膜性肠炎,其次,长期口服克林霉素会导致肝功能损伤,对于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慎用。
②抑制胃酸分泌药
抑制胃酸分泌是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重要原则之一,临床常用的药物是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
奥美拉唑是一种质子泵抑制剂药物,其通过与胃壁细胞胞膜上的质子泵进行结合,从而抑制胃酸分泌,是临床常用的抑酸药。奥美拉唑是一代质子泵抑制剂,其副作用较多,其中对于肝功能的损伤最为严重,因此在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时,如果患者合并有中重度的肝功能损害,建议更换药物。
泮托拉唑是在奥美拉唑的结构基础上研制出来的第三代质子泵抑制剂,相较于奥美拉唑,泮托拉唑的抑酸效果更好,作用靶点也更准确,并且持续性较长。泮托拉唑的不良反应较少,多以轻度消化系统反应为主,极少数情况下会诱发过敏反应,出现皮疹、荨麻疹、神经血管性水肿等。
2、胃黏膜保护剂
胃粘膜受损是诱发萎缩性胃炎的重要原因,因此使用胃黏膜保护剂可有效保护胃黏膜完整性,减少胃黏膜上皮损伤,从而有效防治萎缩性胃炎,临床常用的胃黏膜保护剂包括铋剂和硫糖铝。
铋剂是一种常用的胃黏膜保护剂,常用的药物包括枸橼酸铋钾、复方铝酸铋颗粒、胶体果胶铋等。铋剂进入胃部后在胃酸的作用下会形成沉淀,并且覆盖于溃疡表明,从而保护溃疡面,并且促进胃溃疡预后。其次,铋剂可以抑制胃蛋白酶的活性,增加胃黏膜表面蛋白分泌,从而保护胃黏膜。部分患者在使用铋剂后会出现腹泻的症状,但多数停药后可缓解,口服铋剂后大便会呈黑色,这其实是铋剂经过胃酸消化后的正常颜色,不必担心,停药后即可消失。
硫糖铝是常用的保护胃黏膜的药物之一,其在酸性环境下会分离出硫酸蔗糖复合离子,这种复合离子可以与溃疡表面的蛋白相结合,从而在胃溃疡表面形成一种保护膜,保护溃疡面,同时可以促进前列腺素和表皮生长因子的分泌,从而使得胃溃疡处的黏膜再生。硫糖铝的常见不良反应是便秘,少数患者会有口干、消化不良、恶心等消化道反应,多数停药后可缓解。
3、促进胃肠动力药
消化不良是大多数萎缩性胃炎患者的共同表现,其中胃肠动力不足是关键原因,临床通过给予促进胃肠动力药物促进胃、肠的蠕动,抑制胆汁反流,可以有效调节胃肠运动,改善临床症状,临床常用的药物为多潘立酮和莫沙必利。
多潘立酮又称吗丁啉,其本质是一种外周多巴胺受体阻滞剂,服用后可以作用于胃壁平滑肌细胞,从而明显促进食道下部括约肌张力,增强胃蠕动。长期口服多潘立酮会导致内分泌系统紊乱,导致出现溢乳、闭经等不良反应,其次,有研究表明长期口服多潘立酮会增加诱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最后,极少数情况下,口服多潘立酮会引起嗜睡、头疼、惊厥等椎体外系反应,因此临床上不建议长期服用。
莫沙必利是这一种选择性5-羟色胺4受体激动药,进入人体后可以促进分泌乙酰胆碱,刺激胃肠道蠕动,从而有效改善消化不良的症状。相较于多潘立酮仅作用于胃部,莫沙必利对于肠道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因此对于症状改善更快,其次,莫沙必利的副作用较少,不会引起明显椎体外系反应,因此临床常将其作为治疗消化不良的一线用药。
4、抗氧化治疗药物
抗氧化治疗是防治发生肠上皮化生的基础治疗,通过药物的生物活性可以有效改善萎缩性胃炎的病理变化,同时减少肠上皮化生的程度,临床常用的药物是叶酸和硒。
叶酸又称维生素B9,是影响人体DNA、血红蛋白等重要合成的关键因素。萎缩性胃炎的患者因为胃酸分泌减少,因此非常容易导致叶酸摄入不足,从而引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贫血,因此通过补充叶酸可以有效改善贫血症状。其次,临床研究表明轻度异型增生的萎缩性胃炎患者通过口服叶酸联合维生素B12,可以降低发病情发展,减少萎缩面积,从而改善临床症状。常规剂量下,叶酸的不良反应非常少,大剂量服用会导致恶心、腹胀等消化道反应,有时可见尿色变黄。
硒是人体每日必需补充的微量营养元素之一,其与人体的能量代谢和生长发育密切相关,并且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可清除体内多种过氧化物和自由基,从而保护组织细胞免受过氧化损伤,临床研究表明通过补充硒元素可以降低萎缩性胃炎患者发生胃癌的几率。成人每日硒摄入量为50μg,摄入过度会出现中毒反应,常见脱发、疲劳、口腔溃疡、肝肾损伤等,因此一定要适量服用。
三、总结大多数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通过药物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防止进一步发展,但如果伴有不典型肠上皮化生的患者还是需要尽早进行手术治疗,防止病情扩展。其次,在药物治疗的同时,改善生活习惯,减少诱发因素也不可少,患者必须通过调整饮食、睡眠、运动等多方面因素,从而从根本上防治萎缩性胃炎的进一步发展。
图片来自于网络,侵删
谢谢您的阅读,如果您觉得本文对您有帮助,请麻烦点个赞或者收藏,如果您的家人朋友也有相关问题,请把这篇文章分享给他们,谢谢。想要获得更多的健康知识,关注小五的头条号——小五的健康科普小站,早关注、不迷路呦
#家庭健康守护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