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淮剧作品(都市新淮剧寒梅)

澎湃新闻记者 潘妤 实习生 林珊

1958年,电影《党的女儿》上映,上海淮剧团成为最先对《党的女儿》进行戏剧改编的剧团,淮剧表演艺术家筱文艳饰演的寒梅一角,至今仍是淮剧舞台上的经典。

1991年,《党的女儿》以《寒梅》之名再度亮相,为都市新淮剧的推出做好了观念和人才的准备。

2021年,时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上海淮剧团再度推出都市新淮剧《寒梅》。“这出戏,已经是此题材淮剧的3.0版本。”曾经和上海淮剧团合作了《金龙与蜉蝣》等一系列都市新淮剧的编剧罗怀臻说道。

此次的《寒梅》,是罗怀臻在1991年版本基础上的一次全新改写,也是他对红色革命题材戏曲在当下舞台演出语境中创作的一次深入思考和文本呈现。

据悉,都市新淮剧《寒梅》将由上海淮剧团国家一级演员邢娜领衔主演,导演韩剑英。主创团队表示,《寒梅》是一次对红色革命题材创作观念更新的尝试,也是力图让现代戏具有现代戏曲品格的一次努力。该剧将于4月23至25日在天蟾逸夫舞台连演三场。

新淮剧作品(都市新淮剧寒梅)(1)

新淮剧作品(都市新淮剧寒梅)(2)

《寒梅》的故事源自《党的女儿》,最早取材于王愿坚小说《党费》,讲述井冈山“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主力北上,中央苏区沦陷。梅花乡地下党组织由于叛徒出卖惨遭屠杀,寒梅侥幸存活,却发现自己的丈夫已变节。为了保护游击队的安全,寒梅决定冒险进山。风雨途中,寒梅与丈夫同时上山,一个要保护革命同志,一个却要置游击队于死地。游击队终于化险为夷,叛徒得到了应有下场,寒梅在生命的最后一息,对着初生婴儿深情叮咛,并遥想民族复兴的未来。

罗怀臻表示:这一次的创作是努力对戏曲中已趋固化的革命书写方式进行破题,重新思考这类题材中的革命、英雄、信仰的表达方式,以探求今天这个时代“革命”与当代人审美的切入面。

在这部戏里,个体成为革命年代中的主角,信仰在情感冲突中坚守,以生命火种为舞台意象,重构革命叙事,激活了人们对英雄的再想象;同时,主创人员也在努力为淮剧的舞台样式呈现,寻找更符合现代戏剧审美的路径,通过表演、视觉传达和音乐表达,以平实的视觉讲述“那个年代”的革命故事。

“此次已经是《党的女儿》改编的3.0版本,三次题材的创排,都契合了三次当时舞台艺术的转型。1958年是从广场进入剧场,从乡村进入城市,从戏台走上舞台,上海淮剧团《党的女儿》在当时是完成了现代戏的剧场转型。1990年代初,要完成的转型是传统戏曲向现代戏剧的转移。今天我们又面对这一个重新向传统回归的时代。我们是在经历了漫长的现代化的拓展之后,重新寻找自己的身份,寻找我们怀旧的生活,也寻找在现代剧场当中戏曲乃至于淮剧这个剧组的身份。”

新淮剧作品(都市新淮剧寒梅)(3)

2020年初,上海淮剧团便启动了对剧本的研发、创作。今年3月,剧组主创主演赴瑞金、井冈山采风,参观革命旧址,重走红军小道,感受革命精神。

邢娜作为《寒梅》的领衔主演,表示自己的愿望就是“创作出一出既是怀旧的也是时代的《寒梅》”。

“接演‘寒梅’这个角色,我的心情既兴奋又忐忑,如何将英雄真正演绎到位对80后的我而言是相当具有挑战的。我从去年底接到演出任务开始,查资料、看影像,甚至剪掉留了十几年的长发,想方设法走近历史,走进人物。过程煎熬,收获良多。尤其是跟随剧组去瑞金、井冈山采风学习,一遍一遍阅览烈士墙上的照片,从他们的眼神中探求那一代人的革命信仰;重走红军小道,祭拜烈士陵园。初春的井冈山很安静,可我的内心却激荡澎湃。艰苦的斗争环境,敢于牺牲、追求胜利的坚毅,都让我震撼。那一代人太不容易了,这种心灵的洗礼只有深扎在井冈山才能体悟到。”

责任编辑:陈诗怀

校对:丁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