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文明的历史成就(农耕文明下不可或缺的发明)
泱泱中华,农业大国,农耕文明从头到尾都贯彻了我们的整个历史。在农耕文明的卷轴中,农作物逐渐增多的同时,农业工具也逐步的完善。
作为农业工具的发明者,秉持着最朴素的想法,自强不息,向往和平以及奋斗的理念,农民的独具匠心、心灵手巧体现的淋漓尽致。四季春秋,朝露晚霞,那些农业工具依然泛着劳动的光芒——
随处歇息的拐耙子
不管春耕还是秋收,但凡走在乡间小路上,偶遇负重者,皆会发现,他们大多随身携带一根形如“钉耙”的“拐耙子”,或是拿在手上杵着走路,又或是将背篓放在“拐耙子”上,休息一会儿。
“拐耙子”的原理其实很简单,底端有时会设计成一个尖尖的形状,方便遇到泥土时更好的固定位置,当然,这得依据当地情况来看,若是水泥平地,大多会选择做成底部平坦。上方设计成三角形,既保证了稳定性,也很好的将力归于同一支点。
此物的产生,对于劳动人民来说,带来了很多的便利,也很好的诠释了劳动人民的智慧,但另一方面,背篓里承载的农作物,在耕种与丰收间,不仅仅有喜悦,还有很多的责任,那可能是全家人的温饱,可能是学子所有费用的来源,也可能是家里老人的医药费。
简单去皮的苞谷锥子
秋收时节,大片大片的玉米成熟,土地多的家庭,有些可能收获上千斤的玉米,玉米皮层层相裹,成熟程度不同,玉米皮的难剥程度也不同。虽说都是手上的劳动,也着实是损伤手的运动。这个时节的苞谷地,忙碌身影是随处可见的,人们大多手里拿着“苞谷锥子”。
“苞谷锥子”构造非常简单,一棵竹子可以剪裁很多个“苞谷锥子”,底部用刀削尖,顶部用火匣子烧一个小洞,系上带子,方便携带。劳动时人们用“苞谷锥子”在玉米外皮锥出一道道沟,然后顺着沟将外皮撕去。这样很是节省力气,也能节省时间。
在杂交水稻还没有出现之前,我国的大部分地区主要的主食是玉米,工业发展缓慢,外出务工人员也较少,大多数人员都是以农业为主,闲暇之时,就算不急着用,人们也会做一些准备,准备些竹子,做些“苞谷锥子”。
盛物去水的簸箕
农家风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就是院子里总是摆着一些晾晒物,或是茶叶,或是玉米,或是谷子,又或是茶叶,盛放这些物体的大多都是簸箕。
簸箕是用藤条或去皮的柳条,竹篾编成的大撮子,扬米去糠的器具。用于晒农作物,就算是颗粒小点农作物也不易掉出来。簸箕的品种有大簸箕、小簸箕,还有净物簸箕。净物簸箕是介乎大小簸箕之间的一种小型簸箕,没有撑角,主要是装物时用。
此物的发明,扬米去糠,晾晒物体无疑都是再合适不过的了,再者,外观有些古朴,农家味浓,总能给人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用藤条或去皮的柳条,竹篾编成的大撮子,若是编得稀疏一点,就变成了筛子,可以很好的过滤掉豆子里的小泥土。若是清洗农作物,去水功能也是相当好的。
与此制作有些相似的还有畚箕,畚箕是用木、竹、铁片做成的一种铲状盘,通常有一短把,用以收运从地板上扫除的垃圾,撮垃圾、粮食等,一般也用作农用工具。
这些农业工具不仅外表好看,质量还很好,耐用年限较长。
抓柴禾的竹爪耙
竹爪耙的用处可大了,晒柴禾、抓去粮食中的渣壳,去竹木里搂竹叶等等,在农户家里大有用。
竹爪耙,砍一根粗细合适的竹子,将一端破成10-12块竹条,用硬竹块编平,然后放在火上将竹条尖部烤软,再弄成整齐的弯曲状,等到冷却,就成了竹爪耙。
竹爪耙相比锄头、普通耙子而言,针对大一点的不规则物品显得更有优势,更加省力。此物的发明,很好的说明了一个道理,在不停的劳动中,劳动人民总会在原有基础上找到更合适的工具来方便劳作。
做一行,爱一行,也就精一行。远古时代的人们并不懂得那些物理知识、形态美学,但他们创造出来的农业工具却显得在实用的同时,外观也很唯美。这些在现在看来不可或缺的农用工具,在农业发展的洪流中,经劳动者之手,不断精进着。
艺术来自生活,艺术的创新来源于不断的在工作中学习。农耕文明的发展,与历代农民有着不可脱离的关系。每一双劳动的手都是值得被尊敬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