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子怡与李安重聚(李安和章子怡小聚)

11日,李安和章子怡小聚的消息在热搜上刷了屏,两个人似乎在谈论电影的事宜,从表情看,李安对新片即将上映一事相当开心。

章子怡与李安重聚(李安和章子怡小聚)(1)

就在前两天,李安的《双子煞星》新闻发布会刚刚于美国洛杉矶举行,在和媒体聊天的过程中,威尔·史密斯不时作出搞怪表情掀起气氛,李安更是笑容满面地聊起拍摄过程中的种种趣事。

章子怡与李安重聚(李安和章子怡小聚)(2)

但是与李安的心情截然相反的是,《双子煞星》的北美口碑一出炉便令人大跌眼镜。

烂番茄新鲜度仅仅29%,在7家媒体评价中,5家给出差评,可谓惨不忍睹。

章子怡与李安重聚(李安和章子怡小聚)(3)

可见,《双子煞星》作为继《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后李安拍摄的又一部3D、4K、120帧作品,北美影评人似乎对电影采用高帧率这个技术仍依旧持怀疑态度。

MTC平台上,《双子煞星》也不过拿下33分,口碑同样扑街,实在令人觉得可惜。

章子怡与李安重聚(李安和章子怡小聚)(4)

这些差评对电影主要抨击的地方主要在于高技术和低文本的不协调。高帧率的优越性需要与极高度复杂性的故事情节,在更为激进的技术面前,影评人认为剧本好已经不够了,必须是相当精彩才过瘾。

北美专业媒体评价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李安新作存在较大的争议性,甚至很多人发出了这样的质疑——李安配称为“华人最高成就的导演”吗?

先来谈一谈《双子煞星》的故事。

电影讲述了已到退休之龄的美国特工屡屡遭遇暗杀,经过一番调查发现想要致自己于死地的杀手竟然是年轻时自己的克隆版。

不够精彩吗?不见得。

“自己杀自己”,这种故事的设定本身足够有噱头,更何况,影片中李安还加入了自己一直提倡的人文内核,在精彩绝伦的打斗中融入李安式的情感表达,激烈的动作戏加细腻的情感戏,李安一直是讲故事的好手。

章子怡与李安重聚(李安和章子怡小聚)(5)

接着,是李安在技术上对《双子煞星》的突破。

继3年前《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之后,李安不但沿用了120帧 4K 3D的拍摄格式,还加上了14FL和real D音效等新技术指标来拍摄新片,这是动作电影从未尝试过的电影语言,也必将挑战传统电影的观感。

章子怡与李安重聚(李安和章子怡小聚)(6)

可以理解的是,新的尝试总是伴随着争议,新技术到底效果如何还需要亲自体验才能感受的到。

俗话说“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有媒体高度评价李安新作是一部引人入胜的电影作品,《Screen Daily》就称赞《双子煞星》充斥着奇观,并感叹该片可能改变电影工业游戏规则。

法国媒体十多家主流媒体更是力挺李安,给出了四颗星的好评。

章子怡与李安重聚(李安和章子怡小聚)(7)

并不是说烂番茄新鲜度和MTC平台不靠谱,但不同文化不同侧重的媒体和观众对一部电影的评价或许会截然有异。

毕竟《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也因“高概念和弱剧本间的不协调”不被北美媒体喜爱,却被知名电影杂志《电影手册》列入年度十佳,国内的评分也达到8.4分,好于87%的剧情片。

章子怡与李安重聚(李安和章子怡小聚)(8)

相信等到10月18日《双子煞星》国内公映,国内的评分也可能出现巨大的分歧,喜欢的人非常喜欢,不喜欢的人也有自己的想法。

再来说一说李安,他担不担的起“华人之光”。

从家庭三部曲起家的李安是少有的同时被东方和西方认可的导演,更是一个出了名的什么类型都想来点的导演。

章子怡与李安重聚(李安和章子怡小聚)(9)

纵观李安的导演生涯,总是尝试一个新题材后开拓下一个新领域,讲述故事的同时不忘记电影技术的妙用。

在早期的中式电影《推手》、《喜宴》、《饮食男女》中,李安表达了对中国人情世故的看法“在中国人的社会里,和谐大于一切,一切冲突都必须压制。外表上一团和气,其实每个人都在流泪。”

在纯欧美片《理智与情感》中,李安则在西方故事中放入了自己独有的细腻情感内核。

章子怡与李安重聚(李安和章子怡小聚)(10)

此后,李安在内容上进行不断尝试。

从聚焦美国南北战争的《与魔鬼同骑》到树立武侠片新标杆的《卧虎藏龙》;

从超级英雄电影《绿巨人浩克》到民国爱情故事《色戒》;

从讲述同性之间爱情的《断背山》到颠覆想象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章子怡与李安重聚(李安和章子怡小聚)(11)

这些年李安根本没有所谓最擅长的创作领域,更没有坐在功劳薄上吃老本,放弃自己对电影艺术的追求。

正是这样的决心和通透,让李安在二十多年的导演生涯里收获了三座奥斯卡小金人、四座金球奖、两座威尼斯金狮奖、两座柏林金熊奖。

章子怡与李安重聚(李安和章子怡小聚)(12)

内容创新后,李安开始走“技术流”路线。

近年来李安致力于让技术更好服务于影片展现效果,用视觉讲述电影故事。

掀起影像革命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在每秒120帧的播放下,观众可以清晰的看到演员睫毛和毛孔,成功颠覆了往昔大银幕的规则。

章子怡与李安重聚(李安和章子怡小聚)(13)

现今65岁的李安依旧没有停下脚步,《双子煞星》便是他新的征程。

他不仅仅满足120帧 4K 3D的效果,更用上最先进的特效,完全用电脑生成一个20岁出头的威尔·史密斯。

“我不是想拆掉电影天堂的篱笆,只是想把边界再向外扩一点。”不愿循规蹈矩,不愿固步自封的创作者,愿意用一腔热忱探索挖掘电影深奥、逐梦世界的导演,仅凭这一点李安就值得让人敬佩。

章子怡与李安重聚(李安和章子怡小聚)(14)

​自1995年凭借《理智与情感》,获得奥斯卡金像奖七项提名,进入好莱坞A级导演行列后,李安的一部《卧虎藏龙》首次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他也是华人导演中首位获得此奖项荣誉的第一人,在过去的19年时间里,依旧没有谁打破。

敢于像李安一样挑战观众的大导演,凤毛麟角。当然,使用新技术拍出的电影会存在不同的观感,这再正常不过。“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总要承受更多,但无论结果如何,我们都不能低估勇敢尝试的力量。

李安,当然担得起“标杆”二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