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古诗词常用词汇小辞典(诗词术语基础上)

收藏古诗词常用词汇小辞典(诗词术语基础上)(1)

1.【梦梓】

《竹书纪年》卷下:"文王之妃曰太姒,梦商庭生棘,太子发植梓树于阙间,化为松柏棫柞,以告文王,文王币率群臣,与发并拜告梦。"后因以"梦梓"为新朝创建的征兆。

2.【梓里】

指故乡。五代 翁承赞 《奉使封闽王归京洛》诗:“此去愿言归梓里,预凭魂梦展维桑。” 宋 张元干 《瑶台第一层》词:“旧山同梓里,荷月旦、久已平章。”《再生缘》第九回:“伤心已感年华改,弹泪偏逢梓里遥。”参见“ 桑梓”。桑梓——古人为了穿衣,家家种桑植麻。《孟子》曰:“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所以“桑麻”一词就专用来指农事,唐朝诗人孟浩然《过故人庄》诗,就有“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句子。古代人们家宅旁常栽种桑和梓,《诗经·小雅》中说“维桑与梓,必恭敬止”,是说桑与梓,容易引起对父母的怀念,后来“桑梓”就用来做“故乡”的代称。

3.【青陛】

借指青宫。 唐 刘祎之《奉和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梦梓光青陛,穠桃蔼紫宫。”参见“ 青宫 ”。

4.【梓宫】

皇帝﹑皇后或重臣的棺材,如,《晋书·帝纪第一》“及魏武(曹操)薨于洛阳,朝野危惧。帝纲纪丧事,内外肃然。乃奉梓宫还邺。”

5.【紫宫】

(1)星官名。指紫微垣。《史记索隐》引《春秋纬》:“紫极之别名,又名紫宫,天皇曜魄宝之所理也。”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於是范蠡乃观天文,拟法於紫宫筑作小城,周千一百二十二步,一圆三方。” 南朝 陈 沈炯 《太极殿铭》:“臣闻在天成象,紫宫所以昭著;在地成形,赤县居其区宇。”

(2)指帝王宫禁。《文选·左思之五》:“列宅紫宫里,飞宇若云浮。” 李周翰 注:“紫宫,天子所居处。” 唐 李白 《感遇》诗之三:“紫宫夸蛾眉,随手会凋歇。”明 何景明 《昔游篇》:“三千艳女罗紫宫,倾城一笑扬双蛾。”

(3)神话中天帝的居室。《淮南子·天文训》:“紫宫者,太一之居也。” 汉 扬雄 《甘泉赋》:“闶阆阆其寥廓兮,似紫宫之峥嵘。” 明 高明 《琵琶记·新进士宴杏园》:“看奎光飞缠紫宫,光摇万玉班中。”

6.【紫宸】

(1)宫殿名,天子所居。唐宋时为接见群臣及外国使者朝见庆贺的内朝正殿,在大明宫内。

(2)泛指宫廷。

(3)借指帝王﹑帝位。

7.【服冕】

穿着冕服。指做大官。《左传·哀公十五年》:“苟使我入获国,服冕乘轩,三死无与。” 杜预 注:“冕,大夫服。” 南朝 梁 沈约 《舍身愿疏》:“遂乃服冕荣国,裂土承家。” 唐 司空图 《复安南碑》:“金印示殊藩之宠,银簪增服冕之荣。”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男登服冕之位,女获乘龙之匹。”

8.【兰掖】

掖庭的美称。指后宫嫔妃所居之地。《旧唐书·礼仪志三》:“妾谬处椒闱,叨居兰掖……罔极之思,载结於因心;祗肃之怀,实深於明祀。” 唐·郭正一《奉和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桂宫初服冕,兰掖早升笄。” 宋·程大昌《考古编·立武后》:“ 武氏往以才行选入后庭,誉重椒围,德光兰掖。”

9.【淹留】

(1)羁留;逗留。

《楚辞·离骚》:“时缤纷其变易兮,又何可以淹留?” 三国 魏 曹丕 《燕歌行》:“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 宋 贺铸 《浪淘沙》词之四:“为问木兰舟,何处淹留?” 明 张居正 《答中元高相公书》:“计来岁春夏间,乃得乞归,拟过梓里,当作一日淹留。” 清 孙枝蔚 《无言病起见遇》诗之一:“莫更还人拜,淹留且考盘。” 孙厥 《新儿女英雄续传》第十章:“经过了令人难忍的淹留,这不死的骷髅才算死绝。”

(2)隐退;屈居下位。

《楚辞·九辩》:“时亹亹而过中兮,蹇淹留而无成。” 三国 蜀 诸葛亮 《诫外生》:“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 晋 陶潜 《九日闲居》诗:“栖迟固多娱,淹留岂无成。” 宋 晁端礼 《满庭芳》词之二:“况圣时、争教 贾傅 淹留?” 金·高士谈 《秋兴》诗:“乾坤尚倾仄,吾敢叹淹留。”

(3)挽留,留住。

唐杜甫 《宾至》诗:“竟日淹留佳客坐,百年粗粝腐儒餐。” 元 金仁杰 《追韩信》第二折:“谁受你那小觑我的官职!谁吃你那淹留咱的茶饭!”《水浒传》第八十回:“ 宋江 道:'某等淹留大贵人在此,并无异心。’” 清 戴名世 《李县圃唱和诗序》:“而余又因以知 蜀 中之胜能淹留两贤,其风土必有可乐者。”

(4)犹相聚。

唐赵嘏 《自遣》诗:“久客转谙时态薄,多情只共酒淹留。” 唐 郑棨 《开天传信记》:“有客诣 瓌 …… 瓌 出,与客淹留。” 宋 司马光 《沉阴欲雪与同列会饮南斋》诗:“淹留勿轻散,待取雪花飞。” 清 孙枝蔚 《家涵中宅与张虞山赵天醉连床》诗:“相见吾宗慰寂寥,淹留永昼及清宵。”

(5)犹缠绵,羁绊。

《全元散曲·新水令·思情》套曲:“鬼病淹留,白发相如岂耐愁。” 明 文徵明 《风入松》词:“近来无奈病淹留,十日废梳头。”《红楼梦》第五三回:“又有疾病淹留,要来竟不能来。”

(6)犹留存。

元·沙正卿 《斗鹌鹑·闺情》套曲:“浑身上四肢沉困,迅指间一命淹留。” 清 吴拱宸 《离虎丘》诗:“万里风霜十八秋,姓名无地不淹留。”

(7)迟缓。

《魏书·郭祚传》:“虽决断淹留,号为烦缓,然士女怀其德泽,于今思之。”

(8)谓虚度光阴。

宋·欧阳修《哭圣俞》诗:“欢犹可彊闲屡偷,不觉岁月成淹留。” 金 刘铎 《渑池驿舍》诗:“淹留岁月头如雪,汩没风尘眼更花。”

10.【龙沙】

(1)即白龙堆

《后汉书班超传赞》坦步葱雪,咫尺龙沙。《注》“葱岭、雪山、白龙堆、沙漠也。”龙沙本为两地,皆在西北塞外。刘孝标有龙沙宵月明诗,诗家始误以龙沙为一地,泛用为塞外通称。清方式济着龙沙纪略,专纪黑龙江事,亦沿用旧文,而东北亦称龙沙矣。

(2)今河北喜峰口外卢龙山后的大漠

唐·徐晶《阮公体》诗:“ 秦王 按剑怒,发卒戍 龙沙 。”

《资治通鉴·后汉高祖天福十二年》:“ 赵延寿 恨 契丹 主负约,谓人曰:'我不复入 龙沙 矣。’” 胡三省 注:“ 卢龙山 后即大漠,故谓之 龙沙 。”

清·方式济 有《龙沙纪略》,专记 黑龙江 事。后因以称 东北 为“龙沙”。

蒋士超 《出关至沉阳作》诗:“野敞 龙沙 胡月白,天低 雁 碛塞云黄。”

(3)南京狮子山后的江畔沙滩

南京市内狮子山 ,晋元帝初渡江 ,见其山岭连绵,险要如塞北卢龙 ,故亦名卢龙山 。遂以塞北卢龙山后沙漠指南京狮子山后的江畔沙滩。

唐 李绅《过锺陵》诗:“ 龙沙 江尾抱 钟陵 ,水郭村桥晚景澄。”

唐 罗隐《送张绾游锺陵》诗:“南忆 龙沙 两岸行,当时天下尚清平。”

(4)指江西南昌城北一带白沙丘

北魏·郦道元 《水经注·赣水》:“ 赣水 又北迳 龙沙 西,沙甚洁白,高峻而陁,有龙形。” 在江西新建县北,亦名龙冈。《水经注》赣水又北经龙沙西,沙甚洁白,高峻而陁,有龙形,连亘五里,旧俗九月九日登高处也。

唐 杜牧《张好好诗》:“ 龙沙 看秋浪,明月游 东湖 。” 冯集梧 注:“《太平寰宇记》: 龙沙 在 豫章 城北一带,甚白而高峻,左右居人,时见龙迹。”

唐 钱起 《江行无题》诗之八二:“幽怀念烟水,长恨隔龙沙。今日 滕王阁 ,分明见落霞。”

(5)泛指塞外漠北边塞之地;荒漠

唐·杨炯《泸州都督王湛神道碑》:“旌节龙沙,轩旗 象浦 。”

金·元好问 《癸巳五月三日北渡》诗:“白骨纵横似乱麻,几年桑梓变龙沙。”

明·郑若庸《玉玦记·掳掠》:“长驱胡骑翦提封,谁夺龙沙斩将功。”

清·曹寅《十三夜南楼看月》诗:“直北再瞻兵气劲,龙沙早雪是今年。”

1,【盈把】

满把。把,一手握取的数量。 2.《艺文类聚》卷八一引南朝宋檀道鸾《续晋阳秋》:"陶潜无酒,坐宅边菊丛中,采摘盈把,望见王弘遣送酒,即便就酌。"遂以"盈把"为采菊之典。

2,【持螯把酒】

形容秋季吃蟹饮酒之乐。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载:“晋代嗜酒的毕卓曾说:一手拿着蟹螯,一手捧着酒杯,便足以了一生”。因以“持螯把酒”形容秋季吃蟹饮酒之乐。

3,【引满】 

(1).拉弓至满。《南史·齐纪上·高帝》:“ 苍梧 立帝於室内,画腹为射的,自引满,将射之。”《新唐书·朱泚传》:“时 令言 尚论兵禁中,既上变,乃驰至 长乐坂 ,遇兵还,引满向 令言 。”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学射,则必张弓挟矢,引满中的。”

(2).谓斟酒满杯而饮。《汉书·叙传上》:“皆引满举白,谈笑大噱。” 颜师古 注:“谓引取满觴而饮,饮讫,举觴告白尽不也。” 晋 陶潜 《游斜川》诗:“提壶接宾侣,引满更献酬。” 金 元好问 《续夷坚志·刘致君见异人》:“客亦谓 致君 为可与语,举杯引满。” 冰心 《寄小读者》二四:“一时杯声铿然相触。大家欢呼,我笑了,然而亦只好引满。”

4,【萸房】

茱萸花的子房。 唐·李适 《奉和圣制九日侍宴应制》:“萸房颁彩笥,菊蕊荐香醪。” 唐·沈佺期 《九日临渭亭侍宴应制》诗:“魏文颁菊蕊,汉武赐萸房。”

5,【秾桃】

艳美的桃花。 唐·刘祎之 《奉和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梦梓光青陛,穠桃蔼紫宫。”

明·杨珽 《龙膏记·偿缘》:“看婿颜美玉,妇色穠桃。”《天雨花》第十回:“你今先告夫人去,便采到穠桃供胆瓶。”

6,【布席】

铺设坐席。《仪礼·士冠礼》:“布席于门中、闑西阈外,西面。”《史记·袁盎晁错列传》:“郎署长布席, 袁盎 引却 慎夫人 坐。” 明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第五十二回:“已而,诸臣毕集,灵公命布席叙坐,谓曰:'鼋乃水族佳味,寡人不敢独享,愿诸卿共之。’”清 陈维崧 《白苎·早秋饮蘧庵先生隔墙闻弦索声》词:“日没杯阑,再向空阶布席。”

7,【恩煦】

犹恩泽。 唐·薛曜 《舞马篇》:“阊阖闲,玉台侧,承恩煦兮生光色。”唐·郑南金“重阳玉律应,万乘金舆出。风起韵虞弦,云开吐尧日。

菊花浮圣酒,茱香挂衰质。欲知恩煦多,顺动观秋实。”参见“ 恩泽 ”。

8,【玉俎】

古代祭祀、设宴时,用以盛牲的礼器。 三国 魏 曹植 《九咏赋》:“兰肴御兮玉俎陈,雅音奏兮文虞罗。” 南朝 齐 谢朓 《三日侍宴曲水》诗:“金觞摇荡,玉俎推移。” 唐 权德舆 《奉和圣制中春麟德殿会百寮观新乐》:“玉俎映朝服,金钿明舞茵。”

9,【芳樽】

亦作“ 芳尊 ”、“ 芳罇 ”。 精致的酒器。亦借指美酒。《晋书·阮籍等传论》:“ 嵇 阮 竹林之会, 刘 毕 芳樽之友。” 唐 李颀 《夏宴张兵曹东堂》诗:“云峯峨峨自冰雪,坐对芳罇不知热。” 唐 杜甫 《赠虞十五司马》诗:“过逢连客位,日夜倒芳樽。” 宋 刘敞 《独行》诗:“却谢芳尊酒,悠悠谁与欢。” 清 纳兰性德 《金缕曲》词之三:“生怕芳尊满,到更深迷离醉影,残镫相伴。”

10,【宴镐】

宴镐,典故名,典出《诗.小雅.鱼藻》。"王在在镐,岂乐饮酒。"郑玄笺:"天下平安,万物得其性。武王何所处乎?处于镐京,乐八音之乐,与群臣饮酒而已。"后遂以"宴镐"为天下太平君臣同乐之典。

1,【大造】

(1).大功劳;大恩德。

《左传·成公十三年》:“ 文公 恐惧,绥静诸侯, 秦 师克还无害,则是我有大造於西也。”

汉 陈琳 《为袁绍檄豫州》:“则幕府无德於 兖 土之民,而有大造於 操 也。”

《三国志平话》卷上:“专令 张飞 持书远见,倘蒙大造,特为解围。非特 刘备 蒙恩,抑且生灵受惠。”

(2).指天地,大自然。

南朝 宋 谢灵运 《宋武帝诔》:“业盛曩代,惠侔大造,泽及四海,功格八表。”

唐 刘长卿 《重推后却赴岭外待进止寄元侍郎》诗:“大造功何薄,长牟气尚冤。”

明 李东阳 《殿试读卷东阁次都宪屠公韵》:“文章妙极寰区选,陶冶同归大造仁。”

清 黄景仁 《大造》诗:“大造视羣生,各如抱中儿。”

2,【躞蹀】

(1)小步行走貌。 清 许秋垞 《闻见异辞·塑神镇鬼》:“候至三四更,西北角倏走出一女郎,躞蹀步到二人前,有下拜之象。”

(2)徘徊。 唐 张祜 《爱妾换马》诗:“婵娟躞蹀春风里,挥手摇鞭杨柳堤。” 柯灵 《香雪海·怀傅雷》:“我在僻静的 净寺 一带躞蹀了大半天,想来想去,想不透怎么会发生这样一个大转折。”汉 卓文君的《白头吟》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3,【威迟】

曲折绵延貌。 南朝 宋 颜延之 《北使洛》诗:“隐悯徒御悲,威迟良马烦。” 唐 王维 《祭兵部房郎中文》:“ 玉关 之下,素车威迟。” 唐 杜甫 《铁堂峡》诗:“威迟哀壑底,徒旅惨不悦。” 清 钱谦益 《十一月初六日感恩述事》诗之十六:“禁漏威迟残客舍,朝衣颠倒覆家儿。”

4,【楚雨】

(1)楚地之雨。

唐 杜甫 《雨》诗之四:“ 楚 雨石苔滋,京华消息迟。” 唐 杜牧 《齐安郡中偶题》诗之一:“秋声无不搅离心, 梦泽 蒹葭 楚 雨深。” 宋 苏轼 《次韵乐著作野步》:“ 楚 雨还昏 云梦泽 , 吴 潮不到 武昌宫 。”

(2)犹苦雨。比喻相思之泪。

唐 胡曾 《车遥遥》诗:“自从车马出门朝,便入空房守寂寥……脸边 楚 雨临风落,头上春云向日销。”

收藏古诗词常用词汇小辞典(诗词术语基础上)(2)

5,【赤墀】

皇宫中的台阶,代指朝堂。《汉书·梅福传》:“故愿壹登文石之陛,涉赤墀之涂,当户牖之法坐,尽平生之愚虑。”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以丹淹泥涂殿上也。”

6,【紫绶】

(1).紫色丝带。古代高级官员用作印组,或作服饰。《汉书·百官公卿表上》:“相国、丞相,皆 秦 官,金印紫绶。” 唐 李白 《门有车马客行》:“空谈霸王略,紫绶不挂身。” 明 何景明 《送顾汝成》诗:“十年垂紫绶,万里为苍生。”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潘太守诗》:“黄冠紫绶都如梦,红树青霜饯此行。”

(2).即紫薇。 唐 刘禹锡 《和令狐相公郡斋对紫薇花》:“明丽碧天霞,丰茸紫绶花。”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花卉·紫薇》:“紫绶花,按谓紫薇也。”参见“ 紫微 ”。

7,【王昌】

王昌,魏晋时人,丰神俊美,为时人所赏,然性凉薄。后诗中多用来代指美男子。鱼玄机的《赠邻女》:“羞日遮罗袖,愁春懒起妆;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 枕上潜垂泪,花间暗断肠; 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

8,【月姊】

(1).指传说中的月中仙子、月宫 嫦娥 。 唐 李商隐 《水天闲话旧事》诗:“月姊曾逢下彩蟾,倾城消息隔重帘。” 宋 范成大 《次韵即席》:“月姊有情难独夜,天孙无赖早斜河。” 白炎 《游仙》诗之二:“悔从月姊偷灵药,终让花王冠牡丹。”

(2).借指月亮。 清 孙枝蔚 《无题次彭骏孙王贻上韵》:“安得人今同月姊,关山从未隔明粧。”

9,【别浦】

(1) 河流入江海之处称浦,或称别浦。 南朝 宋 谢庄 《山夜忧》诗:“凌别浦兮值泉跃。” 唐 杜甫 《奉送卿二翁统节度镇军还江陵》诗:“嘹唳吟笳发,萧条别浦清。” 宋 高观国 《烛影摇红》词:“别浦潮平,远村帆落烟江冷。” 胡云翼 注:“大水有小口别通曰浦,也称别浦。” 清 顾炎武 《哭陈太仆子龙》诗:“君来别浦南,我去荒山北。”

(2)指银河。 唐 李贺 《七夕》诗:“别浦今朝暗,罗帏午夜愁。” 王琦 汇解:“别浦,天河也。以其为牛、女二星隔绝之地,故谓之别浦。”

10,【盐梅】

盐梅之寄,古人把调味品做了一个排序,第一是盐,第二是梅。盐梅之寄,比喻可托付重任。语出《书·说命下》:“若作和羹,乐惟盐梅。”孔传:“盐咸梅醋,羹须咸醋以和之。”

1,【鹓鸾】

释义:鹓、鸾在汉族传说中都是瑞鸟。比喻高贵的人。

(1)比喻朝官。 唐 高适 《东平旅游奉赠薛太守二十四韵》:“鵷鸾粉署起,鹰隼 柏台 秋。” 宋 刘克庄 《水调歌头·和林卿韵》词:“永别鵷鸾,已盟猿鹤,肯学 周顒 出草堂。”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四六:“彤墀小立缀鵷鸾,金碧初阳当画看。”参见“ 鵷鹭 ”。

(2)比喻贤者。 唐 王勃 《秋日楚州郝司户宅饯崔使君序》:“城池当要害之冲,寮寀尽鵷鸾之选。” 宋 苏轼 《叶公秉王仲至见和次韵答之》:“共喜鵷鸾归禁籞,心知日月在重霄。”

2,【鲰生】

释义:鲰生,典故名,典出《汉书》卷四十〈张陈王周传·张良〉。.浅薄愚陋的人;小人。古代骂人之词。后亦小生,多作自称的谦词。

(1)浅薄愚陋的人;小人。古代骂人之词。《史记·项羽本纪》:“鲰生说我曰:'距 关 ,毋内诸侯, 秦 地可尽王也。’” 裴駰 集解引 服虔 曰:“鲰音浅。鲰,小人貌也。”唐 李邕 《叶有道碑》:“粤惟博物君子,岂伊小说鲰生乎?”清 余怀 《板桥杂记·附录》:“虽属鲰生之好事,足资风月之雅谈。”

(2)犹小生。多作自称的谦词。唐 刘禹锡 《谢中书张相公启》:“岂唯鲰生,独受其赐?”元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一折:“叹鲰生不才,谢多娇错爱。”《二刻拍案惊奇》卷七:“ 史生 见说,欢喜非常,谢道:'鲰生何幸,有此奇缘,得此恩遇?虽粉骨碎身,难以称报。’”

陈世宜 《得天梅书却寄》诗:“沧江岁晚君能卧,算比鲰生胜一筹。”

3,【百揆】

释义:百揆为我国商周以前之官名,最早见于《尚书》。后世多引喻为丞相、相国等总揽朝政的官员,也代指百官及天下各种政务。

(1)总理国政之官

《尚书·舜典》:“纳于百揆,百揆时叙。” 蔡沉 集传:“百揆者,揆度庶政之官,惟唐虞有之,犹 周 之冢宰也。”

《旧唐书·代宗纪》:“ 唐虞之际,内有百揆,庶政惟和。”

宋.王安石 《夔说》:“将有治于天下,则可以无相乎,故命 禹 以宅百揆也。”

明.张居正 《赠毕石庵宰朝邑叙》;“昔者 帝舜 起匹夫,摄百揆。及为天子,辟四门,明四目,达四聪,好问,好察迩言。”

(2)各种政务

《后汉书·张衡传》:“百揆允当,庶绩咸熙。”

《旧唐书·卢杞传》:“ 吉州 长史 卢杞 ,外矫俭简,内藏奸邪,三年擅权,百揆失序,恶直丑正,乱国殄人。”

《资治通鉴·唐代宗永泰元年》:“ 长安城中白昼椎剽,吏不敢诘,官乱职废,将堕卒暴,百揆隳剌,如沸粥纷麻。”

胡三省 注:“ 唐虞有百揆之官。 孔安国 曰:揆,度也。度百事,总百官。此所谓百揆,盖言百官之事也。”

(3)代指百官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桓公(桓温)语嘉宾(郗超):' 阿源(殷浩)有德有言,向使作令仆,足以仪刑百揆,朝廷用违其才耳!’”

《新唐书·高祖纪》:“戊辰,隋帝(杨侑)进唐王( 李渊 )位相国,总百揆,备九锡。”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与成君瓘书》:“云'嗣王’,谓五年太子晃拓跋晃)副理万机,总统百揆也。” 何启 胡礼垣 《新政论议》:“吾故首则曰,择百揆以协同寅。”

4,【彝伦】

(1)常理;常道。《书·洪范》:“王乃言曰:'呜呼, 箕子 !惟天阴骘下民,相协厥居,我不知其彝伦攸叙。’” 蔡沉 集传:“彝,常也;伦,理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名实》:“放斧斤而欲双巧於 班 墨 ,忽良才而欲彝伦之攸敍,不亦难乎!” 宋 朱熹 《<大学章句>序》:“夫以学校之设,其广如此,教之之术,其次第节目之详又如此,而其所以为教,则又皆本之人君躬行心得之馀,不待求之民生日用彝伦之外,是以当世之人,无不学。” 清 顾炎武 《日知录·彝伦》:“彝伦者,天地人之常道……不止 孟子 之言人伦而已。能尽其性,以至能尽人之性,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而彝伦叙矣。”

(2)指伦常。 陈独秀 《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道德彝伦,又焉能外?” 清 雍正 《大义觉迷录》:“好乱乐祸, 拢彝伦,私为著述。”

(3)谓成为表率、成为典范。《魏书·彭城王勰传》:“自古统天位主,曷常不赖明师,仗贤辅,而后燮和阴阳,彝伦民物者哉?” 唐 杨炯 《庭菊赋》:“ 钟太傅 之家声,彝伦 魏 室,道合盐梅,功成辅弼。”

(4)指铨选官吏。《北史·魏纪四·世宗宣武帝》:“中正所铨,但为门第,吏部彝伦,仍不才举。八坐可审议往代擢贤之体,以令才学并申,资望兼致。”

5,【惟良】

贤良,指贤能的官吏。语出《书·君陈》:“呜呼,臣人咸若时,惟良显哉。” 唐 杜甫 《送杨六判官使西藩》诗:“宣命前程急,惟良待士宽。”

6,【黎献】

黎献,黎民中的贤者。《书·益稷》:“万邦黎献,共惟帝臣。” 蔡沉 集传:“黎民之贤者也。” 唐 白居易 《洛川晴望赋》:“是用步闾里,询黎献。” 章炳麟 《秦献记》:“顾使 秦 之黎献,以是得优游论著,亦 斯 赞之矣。

7,【永怀】

(1).长久思念。《诗·周南·卷耳》:“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明 钱谦益《尚宝司少卿袁可立授奉直大夫》:“眷兹典瑞之贤,永怀仍几之托。晋尔卿佐,为我典刑。” 明 夏完淳 《效潘安仁》诗:“永怀寄寒夜,冥冥空怀抱。”

(2).抒发情怀。 晋 陶潜《有会而作》诗序:“岁云夕兮,慨然永怀。”

8,【简择】

简择,指选择。《战国策·楚策二》:“ 秦王有爱女而美,又简择宫中佳翫丽好、翫习音者,以懽从之。” 晋·葛洪《抱朴子·弭讼》:“夫婚媾之结,义无逼迫,彼则简择而求,此则可意乃许。” 唐·韩愈《燕河南府秀才》诗:“群儒负己材,相贺简择精。”宋·黄庭坚《赠送张叔和》诗:“无可简择眼界平,不藏秋毫心地直。” 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四:“ 张皋文《词选》一编,扫靡曼之浮音,接《风》《骚》之真脉;附録一卷,简择尤精。”

9,【丘祷】

丘祷,典故名,典出《论语·述而》。“子疾病, 子路 请祷……子曰:' 丘之祷久矣。’”后以“丘祷”指祈求消灾祛病。唐 张九龄 《洪州西山祈雨是日辄应因赋诗言事》:“兹山蕴灵异,走望良有归。 丘祷虽已久,甿心难重违。”唐 黄滔 《莆山灵岩寺碑铭》:“子是谨祝金仪,益誓丘祷,以谢兹山之灵秀;刻铭贞石,兼补前贤之未述。”南唐 陈陶 《旅次铜山途中先寄温州韩使君》诗:“梯穷闻戍鼓,魂续赖丘祷。”

10,【跳脱】

古称,手镯。汉·繁钦 《定情诗》:“何以致契阔,绕腕双跳脱。” 南朝 梁简文帝 《和湘东王名士悦倾城》:“衫轻见跳脱,珠概杂青虫。”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女饰》:“饰於臂曰手镯……又曰臂钗、曰臂环、曰条脱、曰条达、曰跳脱者是也。”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三:“﹝ 石琢堂 ﹞一日阅《四朝闻见録》中有劾 朱文公 疏,诬诋极丑秽,忽拍案大怒,亟脱妇臂上金跳脱,质钱五十千,徧搜东南坊肆,得三百四十馀部,尽付诸一炬。”参见“ 手镯 ”。

1,【于于】

(1).自得貌。《庄子·应帝王》:“泰氏其卧徐徐,其觉于于。” 成玄英 疏:“于于,自得之貌。” 唐 白居易 《和朝回与王炼师游南山下》诗:“兴酣头兀兀,睡觉心于于。” 宋 沈辽 《走笔酬亨甫所示二篇次韵和之》之一:“始来齐山秋正肃,山间于于太古俗。” 明 何景明 《霍山辞》:“视其体腴然,其度于于然,不异平居也。” 茅盾 《霜叶红似二月花》五:“朱行健老先生的义子朱竞新,白夹翩翩,摇着一把名人书画的七骨大折扇,于于然来了。”

(2).相属貌。 元 蒲道源 《闲居记事》诗之一:“凌晨出求籴,于于如栉比。”

(3).多难貌,屈曲貌。 汉 扬雄 《太玄·饰》:“白舌于于屈于根。” 范望 注:“于于,多难之貌。” 司马光 集注:“于于,屈皃。”

2,【凝澹】

亦作“ 凝淡 ”,淡泊;静止。 唐 陆龟蒙 《引泉》诗:“满院声碧树,空堂形老仙。本性乐凝澹,及来更虚玄。”“澹”,一本作“ 淡 ”。 唐 皇甫冉 《同韩给事观毕给事画松石》诗:“千条万叶纷异状,虎伏螭盘争劲力;扶疎半映晚天青,凝澹全和曙云黑。” 宋 范成大 《念奴娇》词:“尊前歌罢,满空凝淡寒色。”

3,【挟纩】

挟纩,指披着绵衣,亦以喻受人抚慰而感到温暖。“ 申公巫臣 曰:'师人多寒。’王巡三军,拊而勉之,三军之士皆如挟纩。” 杜预 注:“纩,绵也。言说(悦)以忘寒。”晋 潘岳 《马汧督诔》:“沾恩抚循,寒士挟纩。”明 梅鼎祚 《玉合记·逆萌》:“管取春温如挟纩,组练三千。”清 秋瑾 《日本服部夫人属作日本海军凯歌》:“貔貅海上军容壮,冒雪凌霜如挟纩。”

4,【九围】

(1).九州。《诗·商颂·长发》:“帝命式于九围。” 孔颖达疏:“谓九州为九围者,盖以九分天下,各为九处,规围然,故谓之九围也。”《隋书·西域传·高昌》:“自我皇隋 ,平一宇宙,化偃九围,德加四表。” 唐·柳宗元《祭独孤氏丈母文》:“名播九围,望高群士。”《云笈七签》卷九六:“咄嗟天地外,九围皆吾家。”

(2).重围。南朝·梁元帝《祀五相庙》诗:“ 楚关开六塞,吴兵入九围。”

5,【九垓】

(1).亦作“ 九畡 ”、“ 九陔 ”。中央至八极之地。《国语·郑语》:“王者居九畡之田,收经入以食兆民。” 韦昭注:“九畡,九州之极数。” 晋·葛洪《抱朴子·审举》:“今普天一统,九垓同风。” 北齐·魏收《枕中篇》:“九陔方集,故眇然而迅举;五纪当定,想窅乎而上征。”《明史·韩爌传》:“念先帝临御虽止旬月,恩膏实被九垓。”

(2).亦作“ 九阂 ”、“ 九陔 ”。九层。指天。《文选·司马相如》:“上畅九垓,下泝八埏。” 李善 注:“垓,重也……言其德上达於九重之天。”《汉书·礼乐志》:“专精厉意逝九阂,纷云六幕浮大海。” 颜师古注引如淳曰:“阂亦陔也。” 晋·葛洪《抱朴子·广譬》:“日未移晷,周章九陔。” 晋·郭璞《游仙诗》之六:“升降随长烟,飘飘戏九垓。” 唐·吴筠《秋日彭蠡湖中观庐山》诗:“ 董氏 出六合,王君升九垓。”

6,【黔黎】

指百姓。潘岳《西征赋》“愿黔黎其谁听,惟请死而获可。”汉 应劭 《风俗通·怪神·城阳景王祠》:“死生有命,吉凶由人,哀我黔黎,渐染迷谬,岂乐也哉?”宋 苏轼 《款塞来享》诗:“输忠脩贡职,弃过为黔黎。”

7,【乂安】

太平;安定。有安定祥和之意,同时也暗指造世之寓。《史记·孝武本纪》:“汉兴已六十馀岁矣,天下乂安,荐绅之属皆望天子封禅改正度也。” 前蜀 杜光庭 《莫庭乂青城山本命醮词》:“眷属乂安,公私和泰。”《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这故事出在东汉光武年间,那时天下乂安,万民乐业。” 鲁迅 《集外集拾遗·拟播布美术意见书》:“不待惩劝,而国乂安。”

8,【苍甿】

即苍生,指百姓。唐 张说 《唐昭容上官氏文集序》:“然则大君据四海之图,悬百灵之命,喜则九围挟纩,怒则千里流血,静则黔黎乂安,动则苍甿罢弊。”

9,【柔曼】

(1)谓姿容婉媚。《汉书·佞幸传赞》:“柔曼之倾意,非独女德,盖亦有男德焉。” 颜师古 注:“曼,泽也,言其泽柔而色理光泽也。”《隋书·后妃传序》:“甘心柔曼之容,罔念幽闲之操。” 清 余怀 《板桥杂记·轶事》:“持箫擫管,以柔曼悦人。”

(2)引申谓弄姿作态,矫揉做作。 清 汪源 《<孑遗录>序》:“京师遇 桐城 戴田有 ,读其文,超卓有隽气,无时俗钞录经传及柔曼肤滞之态。”

(3)柔和舒缓。 清 吴伟业 《<楚两生行>序》:“ 吴 中以善歌名海内,然不过嘽缓柔曼为新声。” 李一氓 《重读总司令的诗》:“声调是直率的,不能要求婉转;是豪放的,不能要求柔曼。”

10,【诱掖】

指引导扶持。《诗·陈风·衡门序》:“诱僖公也。愿而无立志,故作是诗以诱掖其君也。”郑玄 笺:“诱,进也。掖,扶持也。” 孔颖达 疏:“诱掖者,诱谓在前导之,掖谓在傍扶之,故以掖为扶持也。” 宋 司马光 《酬胡侍讲先生》诗:“先生喜诱掖,贻诗极襃贲。”吴晗 《灯下集·谈曹操》:“ 建安文学的形成,他是有诱掖奖进的功劳的。”

收藏古诗词常用词汇小辞典(诗词术语基础上)(3)

图文均来自网络 涉及版权 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