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抓痒工具(古人挠痒神器一柄在握)

古代抓痒工具(古人挠痒神器一柄在握)(1)

古代抓痒工具(古人挠痒神器一柄在握)(2)

作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

“痒痒挠”不仅解决了古人

“背痒但手短挠不到”的问题,

也体现了古人

“再痒也不愿求人”的傲骨。

因此,痒痒挠也叫“勿求人”,

民间还有“老头乐”的说法。

古代抓痒工具(古人挠痒神器一柄在握)(3)

古人管“痒痒挠”叫“搔杖”,

后来因审美的提升,

“搔杖”又演变成了名字更为雅致的

——“如意”。

柄端作手指之形,

以示手所不能至,

搔之可如意。

又称“握君”、“执友”或“谈柄”。

古代抓痒工具(古人挠痒神器一柄在握)(4)

清十九世纪 雕瓷云龙纹如意

当然,历史长河悠远,

除了挠痒,

各路人群出于对如意的喜爱,

也拿着它做各种各样的事情。

比如佛僧讲经时,

常用“如意”作随身携带的道具;

五代李克用,

曾经用铁如意指挥三军;

舞姬们拿它来做歌舞的道具……

如意的演变

古代抓痒工具(古人挠痒神器一柄在握)(5)

如意最早出现是在东汉,是由古代的笏和搔杖演变而来,柄端作“心”形,用竹、骨、铜、玉制作,讲僧持之记文于上,以备遗忘。

古代抓痒工具(古人挠痒神器一柄在握)(6)

珐琅如意

汉代以后,时至魏晋,魏晋人喜欢炼丹服药,因此经常会出汗身痒,于是那时的文人便养成了手持如意边挠痒边讲玄学的习惯。加之那时宽衣大袍,魏晋人又天生有一种潇洒气质,因而手持如意,便带有一种非同寻常的美感。

古代抓痒工具(古人挠痒神器一柄在握)(7)

白玉如意

到了唐朝,如意的手型开始变为象征吉祥的灵芝纹,卷云纹,心形纹,并开始用金玉制作,不仅成了艺术品,更将魏晋时期的一股仙气和雅气很好的传承了下来,也就是我们现代熟悉的如意。

古代抓痒工具(古人挠痒神器一柄在握)(8)

清乾隆 御制北京铜胎画珐琅福寿双全如意

再后来,到明清时候,如意逐渐开始脱离手握使用的范畴,变重变大,成为了集宫廷礼仪、汉族民间往来、陈设赏玩为一体的珍贵之物。

古代抓痒工具(古人挠痒神器一柄在握)(9)

清十九世纪 镀银丝镶嵌翠玉如意

皇帝登基大典上,主管礼仪的臣下必敬献一柄“如意”,以祝政通人和,新政顺利;在皇帝会见外国使臣时,也要馈赠“如意”,以示缔结两国友好,国泰民安;在帝后、嫔妃的寝室中均有“如意”,以颐神养性,兆示吉安;特别是在帝后大婚,及至宫中万寿,中秋元旦时节,都需要臣下敬献数量不少的“如意”,以寓意帝后平安大吉,福星高照。

如意的材质

古代抓痒工具(古人挠痒神器一柄在握)(10)

铜鎏金如意

如意的材质极为多样,各色玉石、珐琅、沉香、金、银、铜、铁、犀角、象牙、竹、木、陶瓷等等应有尽有。其中玉石如意就分为翡翠、白玉、青玉、碧玉、墨玉、水晶、孔雀石、玛瑙、珊瑚等。

古代抓痒工具(古人挠痒神器一柄在握)(11)

珐琅如意

古代抓痒工具(古人挠痒神器一柄在握)(12)

沉香如意

古代抓痒工具(古人挠痒神器一柄在握)(13)

黄杨木如意

古代抓痒工具(古人挠痒神器一柄在握)(14)

玉如意

古代抓痒工具(古人挠痒神器一柄在握)(15)

金如意

古代抓痒工具(古人挠痒神器一柄在握)(16)

珊瑚如意

古代抓痒工具(古人挠痒神器一柄在握)(17)

紫檀如意

如意的图案

虽说如意出于各自不同的用途,但最初的如意无疑都是摹仿人的手形,这种创造的构思,也可以说是人的意志的外延。进而逐渐演变成卷云形、灵芝形、心字形及团花形等形状,增加了几分仙气与祥和的神韵。

古代抓痒工具(古人挠痒神器一柄在握)(18)

除此之外,还有年年(鲶)如意、万(万年青)事(柿)如意、吉祥(大象)如意、平安(花瓶)如意、四艺(琴棋书画)如意、必(笔)定(锭)如意、四合(四个)如意等等。

古代抓痒工具(古人挠痒神器一柄在握)(19)

如意的装饰手法

如意的装饰手法也异彩纷呈,尤其是配以各种所谓“中国结”,如盘长结、铜钱结、蝴蝶结、喜结、寿结等,不仅有和谐的视觉效果,也增添了如意的韵味。

古代抓痒工具(古人挠痒神器一柄在握)(20)

清初 金漆木灵芝形如意

如意经典样式

天官式如意:天官式如意就是直柄式如意,线条简单,但是高贵而威严。

古代抓痒工具(古人挠痒神器一柄在握)(21)

清代老银鎏金天官赐福银如意

灵芝式如意:这种如意的造型跟灵芝一样,九鼎如意都是灵芝式如意。

古代抓痒工具(古人挠痒神器一柄在握)(22)

紫檀灵芝如意

三镶式如意:就是用玉器、玛瑙、碧玺、珊瑚、象牙、翡翠等名贵宝石镶嵌在珍贵的紫檀红木或者铜鎏金上,我们称为三镶式如意。

古代抓痒工具(古人挠痒神器一柄在握)(23)

玉紫檀雕松鹿三镶如意

赏“如意”

说起赏“如意”,就不得不提故宫了,如今故宫里就收藏了3000多个如意,话不多说,让我们一起来观摩观摩古人宝里宝气的“痒痒挠”吧!

古代抓痒工具(古人挠痒神器一柄在握)(24)

古代抓痒工具(古人挠痒神器一柄在握)(25)

金宜子宜孙小如意

长18.5cm

此如意以模压配合捶揲、焊接等工艺成型。柄体扁平,錾回纹边,鱼子纹地上凸起“宜子宜孙”楷书吉语,并以云蝠纹点缀。如意首亦以鱼子纹为地,中有“喜”字,知其为婚礼用品。如意尾部尖角錾钱纹。如意身背面焊接双股支架,与尾部尖端配合可斜立。颈背有二戳记,一为“足金”,另一不可辨识。

古代抓痒工具(古人挠痒神器一柄在握)(26)

古代抓痒工具(古人挠痒神器一柄在握)(27)

七成金累丝嵌石如意

长33cm

如意金累丝制,通体在钱纹地上饰云凤纹及寿字。如意首隆起成三台,中央嵌松石,柄嵌蓝宝石、碧玺,柄身两侧又以宝石嵌杂宝纹,朵状尾部亦嵌松石。金累丝纹饰上饰点翠,现多已脱落。

古代抓痒工具(古人挠痒神器一柄在握)(28)

古代抓痒工具(古人挠痒神器一柄在握)(29)

铜镀金錾蝠寿寿星如意

长44cm

如意体形弧曲圆浑,通体镂雕勾连云蝠纹及团寿纹,布排错落。如意首为云头式,高浮雕寿星,其身侧有瑞鹤衔芝、白猿献寿及松柏竹枝等为衬。二层镂雕加之图案化的阴刻地纹,其装饰效果颇为丰富。背后则以小钉铆接平底,并錾刻缠枝花叶为饰。

古代抓痒工具(古人挠痒神器一柄在握)(30)

墨玉嵌石三多如意

长51cm

如意以沉着蕴藉的墨玉碾琢而成,并镶嵌桃、佛手等装饰。桃与佛手组合是明清时期常见的吉祥图案组合,再加上石榴就成为“三多”纹饰,寓意多寿、多福、多子。

古代抓痒工具(古人挠痒神器一柄在握)(31)

古代抓痒工具(古人挠痒神器一柄在握)(32)

翡翠灵芝式如意

长47.8cm

如意以整块翠琢成,灵芝形,周身遍琢小芝、花果等,翠色鲜艳,成色好,水头足,碾琢精美,为宫廷如意中的极品。如此大块的翠如意更是凤毛麟角,弥足珍贵。

古代抓痒工具(古人挠痒神器一柄在握)(33)

古代抓痒工具(古人挠痒神器一柄在握)(34)

雄黄琢菊花如意

长40cm

此如意造型圆浑,色泽微红,表面光滑,质地极为特殊,乃以雄黄矿中的结晶体“雄精”拼接碾琢而成。清代以降,雄精工艺品成为贵州等地的特产,但由于原料提炼十分困难,所以产量很低,存世更少。这件如意无疑为同类制品中的代表作品。

古代抓痒工具(古人挠痒神器一柄在握)(35)

古代抓痒工具(古人挠痒神器一柄在握)(36)

水晶灵芝式如意

长34.9cm

如意由整块水晶精琢成,灵芝造型,芝茎弯曲,茎身缠绕草叶、小芝等。芝茎中部琢阳文篆书“万年瑞芝”。芝首圆润自然,碾琢精细,抛光好。如意通体通透,晶莹光洁,透明度很高,为水晶中的上品。

古代抓痒工具(古人挠痒神器一柄在握)(37)

古代抓痒工具(古人挠痒神器一柄在握)(38)

水晶灵芝式如意

长34.9cm

如意由整块水晶精琢成,灵芝造型,芝茎弯曲,茎身缠绕草叶、小芝等。芝茎中部琢阳文篆书“万年瑞芝”。芝首圆润自然,碾琢精细,抛光好。如意通体通透,晶莹光洁,透明度很高,为水晶中的上品。

古代抓痒工具(古人挠痒神器一柄在握)(39)

古代抓痒工具(古人挠痒神器一柄在握)(40)

白玉嵌玉石鹌鹑嘉禾如意

长33.5cm

此如意首镶嵌玉石麦穗数株及鹌鹑2只,取“穗”与“鹌”之谐音寓意 “岁岁平安”。

古代抓痒工具(古人挠痒神器一柄在握)(41)

古代抓痒工具(古人挠痒神器一柄在握)(42)

白玉琢百合柿子如意

长40.2cm

如意柄琢百合花为饰,首作2枚柿子相叠状,此为吉祥纹样中的固定组合模式,寓意“百事如意”。

古代抓痒工具(古人挠痒神器一柄在握)(43)

古代抓痒工具(古人挠痒神器一柄在握)(44)

白玉镶嵌荷塘翠鸟如意

长43cm

如意白玉质,首、柄嵌饰荷鸟图,以青金石镶嵌翠鸟,粉色碧玺嵌荷花,碧玉嵌荷叶,翡翠嵌莲蓬。白玉尾部凸琢出浪花与荷枝相接。

古代抓痒工具(古人挠痒神器一柄在握)(45)

白玉琢三星纹如意

长44cm

此玉如意借用三镶之形,于首、身、尾三部份分别碾琢福、禄、寿三星及八仙等神话人物,为常见的祝寿题材。

古代抓痒工具(古人挠痒神器一柄在握)(46)

古代抓痒工具(古人挠痒神器一柄在握)(47)

竹雕灵芝如意

长35.9cm

此如意曲柄翘首,呈天然灵芝形,柄茎上方分出两支小杈加工成小灵芝,芝首以自然根结略加刮磨而成芝朵,灵异逼真。此柄如意颇具雅逸之趣,雍正时的一幅王妃赏花图中,人物手中的如意即仿此柄而绘制。

古代抓痒工具(古人挠痒神器一柄在握)(48)

古代抓痒工具(古人挠痒神器一柄在握)(49)

黄杨木嵌金蝠珠石如意

长49cm

黄杨木嵌金蝠珠石如意是雕镂点嵌相结合的一件作品,通体鹅黄色。如意柄镂雕作缠绕的枝干状,奇巧玲珑,如不事刀工天然而成。在如意首上嵌有粉碧玺花、碧玉叶、白玉果的桃枝,愈增其富丽。最引人注目的是在花枝间点缀着5只金蝙蝠,蝙蝠或以红宝石作身,或以大珍珠为体,金翅之上还嵌有小红宝石。此物艳丽奇巧,令人爱不释手。

古代抓痒工具(古人挠痒神器一柄在握)(50)

古代抓痒工具(古人挠痒神器一柄在握)(51)

天然木雕灵芝如意

长18.8cm

此如意以天然木根略作加工,打磨光润,形态自然优美。清代早中期,宫廷中对古朴淡雅、造型精美的竹、木质如意十分推崇,殿堂、书斋中的如意以竹木质居多。乾隆咏如意的御制诗中,仅写竹、木如意的诗就有15首之多。

古代抓痒工具(古人挠痒神器一柄在握)(52)

古代抓痒工具(古人挠痒神器一柄在握)(53)

沉香木雕八仙纹如意

长55cm

如意首呈心状,柄略宽,中间拱起。通体满雕寿星和八仙组成的图案。如意首雕饰突额长髯的寿星,两旁伴有八仙中的汉钟离、韩湘子。柄中部吕洞宾、李铁拐同立。柄下方由上到下依次为张果老、曹国舅、兰彩和、何仙姑。柄上还浮雕4个委角方框,框中分别刻有阳文楷体“万”“福”“攸”“同”四字。

古代抓痒工具(古人挠痒神器一柄在握)(54)

古代抓痒工具(古人挠痒神器一柄在握)(55)

檀香木镂雕暗八仙纹如意

长47.5cm

如意通体饰镂空纹样,分两层,下层为蜂窝状地纹,雕刻极其细薄且连续不断,上层为暗八仙并点缀花草等,其间有飘带纹缠绕环结。暗八仙即为八仙手中所持的法器,在中国传统图案中代表祝寿的含义。

古代抓痒工具(古人挠痒神器一柄在握)(56)

古代抓痒工具(古人挠痒神器一柄在握)(57)

紫檀雕松竹梅嵌玉如意

长36cm

如意柄镂刻成松干状,松枝虬曲苍劲,一根竹枝傍依松干,柄尾雕梅花一枝。椭圆形如意首正中嵌一块精美玲珑的白玉佩,上雕蜀葵和菊花。此柄如意不仅体现了精湛的雕刻技巧,并涵含祝福美好的意愿。

古代抓痒工具(古人挠痒神器一柄在握)(58)

古代抓痒工具(古人挠痒神器一柄在握)(59)

紫檀刻干支嵌玉双头如意

长46cm

如意柄镂雕作二如意勾连状,首尾对称,通体阴刻篆书干支纪年团花为饰,构思新奇,为突破一般如意造型的异型如意中的代表作。

古代抓痒工具(古人挠痒神器一柄在握)(60)

古代抓痒工具(古人挠痒神器一柄在握)(61)

银镀金百宝嵌三镶如意

长63cm

如意身银镀金质,首、身、尾镶嵌3枚圆形或椭圆形白玉饰件,其上又以碧玺、翡翠、青金石等嵌粘花鸟图案,色彩鲜艳,质地各异。器身又嵌粘花卉纹,尤以米珠连缀的菊花最为别致。此柄如意装饰华贵繁缛,为清晚期同类制品中的佼佼者。

古代抓痒工具(古人挠痒神器一柄在握)(62)

古代抓痒工具(古人挠痒神器一柄在握)(63)

紫檀嵌玉三镶如意

长45.5cm

如意紫檀柄,首、身、尾镶螭纹玉璧、玉瓦,如意首玉璧的中央镶有一颗产自东北黑龙江流域的东珠,直径超过1cm。此颗东珠粒大晶莹,点缀在双螭之间,组合为二龙戏珠纹饰,光彩夺目。

古代抓痒工具(古人挠痒神器一柄在握)(64)

古代抓痒工具(古人挠痒神器一柄在握)(65)

紫檀嵌宝石花鸟三镶如意

长52cm

此如意通体满镶翠、玉和各色宝石,首、身、尾镶嵌3块青玉瓦。首、尾均嵌牡丹花枝,中腹嵌桃枝图案。以翡翠为叶,紫红色碧玺为花朵和桃实,中腹上、下各嵌4只白玉鹤,飞翔在花果之间。此如意嵌饰艳丽,雍容华贵而略显堆砌。

古代抓痒工具(古人挠痒神器一柄在握)(66)

古代抓痒工具(古人挠痒神器一柄在握)(67)

紫檀雕锦纹三镶青玉如意

长51.1cm

如意为紫檀木制,通身饰万字不断头锦纹,间饰错金、错银团寿字。如意首镶镂空双螭捧寿玉饰,中腹和尾部亦镶镂空螭纹玉饰。沉黯华美的紫檀器身衬托着首、腹、尾部的三镶玉饰,富丽华贵,为清代中期的装饰风格。

古代抓痒工具(古人挠痒神器一柄在握)(68)

古代抓痒工具(古人挠痒神器一柄在握)(69)

紫檀木嵌宝石花卉三镶如意

长51.1cm

如意首、身、尾三处圆托内镶入青玉饰件,分别去地凸琢桃树纹样。桃树纹上又磨出凹槽,嵌入碧玺、翡翠等红、绿宝石,以表现花、叶、果实娇艳欲滴的不同色彩,同时以沁成赭色的玉石表现枝干,既生动传神又有俏色玉雕的效果。

古代抓痒工具(古人挠痒神器一柄在握)(70)

古代抓痒工具(古人挠痒神器一柄在握)(71)

紫檀木嵌碧玺三镶如意

长48cm

如意在以绳纹组成的三股束花木柄上浮雕牡丹花枝,心形如意首和柄身、尾部都镶有椭圆形錾缠枝莲纹的金托,托内嵌三块大碧玺,分别为紫红色与黄色,质地莹润,色泽鲜明,配以黄色盘长丝穗,显得分外庄重。其中牡丹寓意“富贵”,灵芝寓意“长寿”,合之为“富贵长寿,可如人意”。

古代抓痒工具(古人挠痒神器一柄在握)(72)

古代抓痒工具(古人挠痒神器一柄在握)(73)

紫檀嵌玉镶红宝石小如意

长28cm

如意首镶嵌镂空仿古出廓玉璧,正中嵌红宝石一颗。柄纤细浑圆,分为二部分,各出凸榫,其间以一截玉雕圆管相接,恰是乾隆御制诗中“汉玉香檀接柄长”的生动写照。尾部亦镶嵌玉件,有云纹为饰。此器轻巧匀称,工艺出众,色彩搭配明快悦目,特别是红宝石的镶入,更为点睛之笔。

古代抓痒工具(古人挠痒神器一柄在握)(74)

古代抓痒工具(古人挠痒神器一柄在握)(75)

紫檀嵌玉八卦如意

长40.3cm

紫檀嵌玉八卦如意是清代中期镶嵌古玉的三镶如意中之典型作品。其柄首所嵌“海东青捕天鹅”玉饰为辽金时期著名的“春水”玉,莹润细腻,极其珍罕。柄身嵌错八卦符号金片,使器物平添了一种神秘之美。

古代抓痒工具(古人挠痒神器一柄在握)(76)

古代抓痒工具(古人挠痒神器一柄在握)(77)

黄花梨嵌螺钿三镶嵌玉如意

长77cm

如意柄身为黄花梨木制,通体镶嵌螺钿梅花,3块白玉嵌于如意的首、身、尾部,分别雕刻太平有象、花卉瓶景、狮子等,如意首与中腹玉饰上还分别琢篆书“四海升平”、“富贵长清”,寓意太平吉祥。此柄如意形体之大在故宫所藏的两千多柄如意中无出其右者。

古代抓痒工具(古人挠痒神器一柄在握)(78)

古代抓痒工具(古人挠痒神器一柄在握)(79)

古代抓痒工具(古人挠痒神器一柄在握)(80)

古代抓痒工具(古人挠痒神器一柄在握)(81)

古代抓痒工具(古人挠痒神器一柄在握)(82)

古代抓痒工具(古人挠痒神器一柄在握)(83)

古代抓痒工具(古人挠痒神器一柄在握)(84)

古代抓痒工具(古人挠痒神器一柄在握)(85)

古代抓痒工具(古人挠痒神器一柄在握)(86)

古代抓痒工具(古人挠痒神器一柄在握)(87)

掐丝珐琅“天宝九如”九九如意

长32cm

此套如意9柄,用掐丝珐琅工艺制作,在蓝色地上饰福寿纹。每柄如意曲柄上部分别掐丝隶书:“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如月之升”、“如日之恒”、“如南山之寿”、“如松柏之茂”,引自《诗•小雅•天保》,这是一首臣子为君主歌功颂德的诗篇,其中的譬喻到后世演化为固定的吉祥用语。

古代抓痒工具(古人挠痒神器一柄在握)(88)

古代抓痒工具(古人挠痒神器一柄在握)(89)

古代抓痒工具(古人挠痒神器一柄在握)(90)

古代抓痒工具(古人挠痒神器一柄在握)(91)

古代抓痒工具(古人挠痒神器一柄在握)(92)

古代抓痒工具(古人挠痒神器一柄在握)(93)

古代抓痒工具(古人挠痒神器一柄在握)(94)

古代抓痒工具(古人挠痒神器一柄在握)(95)

古代抓痒工具(古人挠痒神器一柄在握)(96)

木雕各式花卉九九如意

长33cm

此套如意9柄,以黄杨木、乌木、紫檀木等雕镂成9种纹样的如意,分别为九螭、海石花、菊花、灵芝、蜀葵、石榴、柿子、云蝠、桃花等。此套如意雕琢精细,形态生动,色调虽沉而打磨光润,精巧可爱。

古代抓痒工具(古人挠痒神器一柄在握)(97)

古代抓痒工具(古人挠痒神器一柄在握)(98)

古代抓痒工具(古人挠痒神器一柄在握)(99)

古代抓痒工具(古人挠痒神器一柄在握)(100)

古代抓痒工具(古人挠痒神器一柄在握)(101)

古代抓痒工具(古人挠痒神器一柄在握)(102)

古代抓痒工具(古人挠痒神器一柄在握)(103)

古代抓痒工具(古人挠痒神器一柄在握)(104)

木嵌各种玉石瓜果灵芝式九九如意

长41.5cm

如意9柄成套。其中一柄为灵芝造型,另外8柄分为石榴、瓜蝶、佛手、仙桃4种造型,两两成对。灵芝如意首以棕红色玛瑙雕成,其它瓜果如意在镂雕木柄上,以染牙雕叶,白玉作花,金丝为芯,或以碧玉、青玉、白玉雕成大大小小圆润的瓜果,果实周围皆满镶花朵和叶片。还有红玛瑙蝴蝶停于瓜叶之上。此套如意装饰极堆砌铺张,显现出热闹喜庆的气氛。4种瓜果的造型寓天地长春、多福多寿、子孙繁盛不衰之意,而中间的灵芝如意则“一枝独秀”。此套如意于五色缤纷之间尽显其精美富丽。

古代抓痒工具(古人挠痒神器一柄在握)(105)

古代抓痒工具(古人挠痒神器一柄在握)(106)

掐丝珐琅夔龙宝相花如意

长42.1cm

如意首中心突起呈台状,其内以掐丝珐琅工艺于蓝色地上用红、黄、白、紫等色装饰夔龙捧寿纹,与柄身中部所饰云蝠纹及柄尾所饰双鱼纹遥相呼应,此为仿流行的三镶如意装饰的一种变体。其余部分则以蓝地缠枝宝相花纹为主。珐琅釉色泽鲜明。

古代抓痒工具(古人挠痒神器一柄在握)(107)

古代抓痒工具(古人挠痒神器一柄在握)(108)

描金漆折枝花卉纹如意

长46.5cm

如意通体于红漆地上描金漆绘折枝花卉。如意首镶嵌玉佩。首、身、尾部皆有镂空雕刻。此如意漆色鲜艳,纹饰精美,再配以明黄色丝穗,愈彰显出富丽堂皇的宫廷气派。

古代抓痒工具(古人挠痒神器一柄在握)(109)

古代抓痒工具(古人挠痒神器一柄在握)(110)

硬木柄刻御制诗青玉两镶如意

长32厘米

如意首镶嵌镂雕双螭纹玉饰,琢磨精巧,尾镶嵌四方葵形去地浮雕双瓜纹玉饰,风格质朴清新,应为明代玉带饰的组成部分。硬木柄身阴刻乾隆御制《癸巳春帖子词》及“臣裘曰修敬书”款识,并“臣”、“修”小印二方。

古代抓痒工具(古人挠痒神器一柄在握)(111)

古代抓痒工具(古人挠痒神器一柄在握)(112)

紫檀镶玉五镶如意

长41cm

此件形似二柄如意交叠,寓意并蒂连理,造型别出心裁。如意双首双尾所镶白玉上均雕刻双喜字和福寿图案。此五镶如意为晚清婚庆典礼中之陈设用品。

古代抓痒工具(古人挠痒神器一柄在握)(113)

古代抓痒工具(古人挠痒神器一柄在握)(114)

鹤顶红灵芝如意

长35.6cm

如意雕作灵芝式,通体橙黄半透,如膏冻般,有细微龟裂,纹饰凸起处和边沿均为红色,呈现出别样风格。

古代抓痒工具(古人挠痒神器一柄在握)(115)

古代抓痒工具(古人挠痒神器一柄在握)(116)

染骨嵌玉石灵芝如意

长21cm

此如意柄骨制,染作绿色。如意首为玛瑙制,柄身雕刻翠竹、花卉,并镶嵌各种玉石,柄尾嵌玛瑙雕刻的螭虎纹,配明黄色丝穗。骨制如意在宫廷中不多见,此枚为其中比较精致的佳品。

如意收藏

古代抓痒工具(古人挠痒神器一柄在握)(117)

十九 二十世纪 翡翠镂雕福寿双全百寿纹金如意

如意的收藏,往往同时具有保值增值和祈福纳祥的预期。随着近几年国内各级市场的兴盛,尤其是拍卖业瓷杂器物的火热,如意的成交价格不断攀升,刺激了人们投资收藏如意的积极性。但市面所见如意以清代最多,明代制品已不多见,收藏者须避免“盲目崇古”。

世事变迁,现今如意

已经退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而成为古玩之属,

但一柄柄精致粹美的如意

承载着它们所曾拥有的历史

及它们所蕴涵的吉祥美好的寓意,

依然那么悦目怡情,

为人们所喜闻乐见。

如意在握,岁美人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