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病症是身体持续疼痛的(身体莫名的疼痛)

一、 初识患者

1个月前我在病房值夜班的时候,收到了普外科的会诊申请。在普外科的病房我见到了患者。这是一位60岁的老年男性。入院前右侧腹部出现阵发性的疼痛感,每次持续时间数分钟至数十分钟不等,一日多次发作,患处活动不受限,身体其它各处没有类似表现。入院前普外科门诊为老先生先后安排了腹部彩超、心电图、胸腹部CT等多种检查,均未见异常。以“腹痛原因待查”收入院。由于做了很多检查没有发现病灶,因此普外科请求会诊协助诊断。根据这位患者的症状描述以及检验检查结果,我做出了推断:可能是顿挫型带状疱疹。

【科普知识点1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病变以沿周围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和神经痛为特征。由于病毒具有亲神经性,感染后可长期潜伏于脊髓神经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内。当抵抗力低下或劳累等状态下可再次生长繁殖,并沿神经纤维移至皮肤,使受侵犯的神经和皮肤产生强烈的炎症。

【科普知识点2】顿挫型带状疱疹在临床上有一类带状疱疹患者仅表现为神经疼痛而不出现皮损,将这种特殊类型的带状疱疹称为顿挫型带状疱疹。这种类型的带状疱疹常常发生在那些机体免疫功能相对较强的患者,还有一些复发性带状疱疹患者也可以表现为此型。

有什么病症是身体持续疼痛的(身体莫名的疼痛)(1)

二、治疗过程

对于普外科这位患者,我提出了疾病的可能性:顿挫型带状疱疹。这是种特殊类型的带状疱疹虽然不出现皮损,但仍具有带状疱疹神经痛的典型特点,即单侧性、阵发性、针刺样剧烈疼痛。顿挫型带状疱疹的诊断是一种排他性诊断,除分析神经疼的特点外,还须做必要的检查,如胸片、CT、血常规、胰淀粉酶,以排除其他疾病,并且抗病毒、营养神经治疗有效方可诊断。

由于普外科已经完善了相关的辅助检查,因此目前的治疗方案制定如下:

  1. 抗病毒治疗。予以阿昔洛韦注射液静脉输注。
  2. 营养神经治疗。维生素B1、维生素B12肌注
  3. 红外线照射:每日1次,每次20分钟。原理是通过其温热作用可改善血液循环和组织营养、增强免疫的功能。有研究表明红外线光疗可提高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提高痛阈,降低痛觉神经的兴奋性,从而达到止痛、缩短病程的治疗目的。
  4. 耳针:用穴为肝区、神门及疼痛区,每针捻转1分钟,留针30分钟,每日1次。
  5. 在按照带状疱疹治疗症状缓解之前,不可以使用止痛药,以免对病情造成干扰。
  6. 按照本方案治疗3天后普外科反馈患者症状缓解,可以在患者疼痛影响夜眠时酌情予以止痛药品缓解症状。

有什么病症是身体持续疼痛的(身体莫名的疼痛)(2)

三、患者治疗中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

1、着衣宽松、柔软。这位患者虽然没有皮疹,但是患处区域皮肤疼痛明显,粗糙紧绷的衣服会摩擦患处皮肤,造成患处疼痛。

2、治疗过程中避免光疗时间过久,避免由于过度光疗诱发的皮肤损害,如治疗区域皮肤出现红斑、灼伤等情况。

3、由于带状疱疹发病的主要诱因是身体的免疫力下降。而免疫力下降往往与不好的生活习惯有一定关系,比如经常熬夜,或过度劳累等。所以建议患者纠正不良作息习惯。

4、饮食宜清淡为主,但要保持营养丰富,不主张禁忌太多,因为本病患者多是免疫力低下,若是营养不良对疾病的治疗有碍。鼓励多吃牛奶、鸡蛋、瘦肉等高蛋白低脂肪的食品。要求患者必须禁忌酒类和海产品。食用酒类和海鲜类食品可加重疼痛,是无数带状疱疹患者的教训。

有什么病症是身体持续疼痛的(身体莫名的疼痛)(3)

四、治疗效果

这位患者按照带状疱疹的治疗原则:抗病毒、营养神经治疗之后3天左右,症状得以缓解,之后于普外科完成14天足疗程治疗,病程中症状不断好转。于第12-13天左右疼痛症状完全消失。患者以及家属对于治疗结果满意。目前建议患者定期门诊随访,观察后续健康情况。

五、医生感悟

带状疱疹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这是由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之后侵犯神经、损害皮肤所引起的一系列相关症状。一般的症状表现为患侧皮肤开始有烧灼感、疼痛,局部张力增加,继之(或者同时)皮肤陆续出现不规则红斑,成簇的疱疹,呈粟粒大小透明水疱。群众称之为“缠腰丹”、“缠腰龙”、“蛇串疮”。由于症状特征明显,很容易被识别。

但是这个病例中的患者症状却比较特殊,那就是仅仅有带状疱疹引起的神经损害症状,却没有明显的皮肤损害。这就为医生在疾病鉴别疾病方面增加了难度。

这位患者给我的治疗感悟是,在面对单侧、阵发性疼痛性疾病时候一定要留意这种“没有皮肤症状的皮肤病”。

由于顿挫型带状疱疹的诊断是一种“排他性诊断”,因此除分析其独特的神经疼的特点外,还须做必要的检查,以排除可以引起患处疼痛的其他疾病。比如疼痛症状发生在腹部,要与胰腺炎、阑尾炎和其它急腹症相鉴别;如果疼痛症状发生在胸背部时,就需与心绞痛、肋间神经炎、胸膜炎等相鉴别;若发生在下肢,就要与坐骨神经痛相鉴别等。

这位“没有皮肤症状”的“皮肤病”患者给我带来的指导是:在临床工作中需要处处小心,除了要掌握好疾病的典型症状之外,对于各种不典型的、特殊类型的、少发类型的疾病要时时刻刻留心留意。

注:普通大众不具备扎实的医学基础,当出现症状或不适感时应尽早到医院就诊,不可以将他人的病例与自己的症状相对应,容易出现“按图索骥”导致误判的情况。科普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大众对疾病的认识,并不是鼓励大家自诊#非常病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