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龟的故事(民间故事降服乌龟精)

以下故事,出自清代邹弢志怪笔记小说《浇愁集》,翻译时稍有改动。

灵龟的故事(民间故事降服乌龟精)(1)

在上海申浦,有一人叫王滋善,刚十四岁,一直在外面做事。

这一天,王滋善回家看望父母,路过一条小溪,看到溪水里有一头乌龟,比脸盆还大,浮在水面上不动。王滋善觉得有趣,捡起一块石头砸乌龟,砸到了龟壳,铿然有声。那乌龟受到惊吓,潜水不见了。王滋善一看乌龟没了,就继续出发了。

到了家中,王滋善忽然瞠目结舌,伸着两只手,就像乌龟的爪子,然后开始在地上爬。家人又害怕又震惊,问他话也不说,担心他中风,让他卧在床上,但王滋善站直了不肯动,依旧抬起双手,像个乌龟。

过了很久,王滋善忽然厉声高叫:我是黑灵大王,从东溟来到这里,偶然无事,故而在水里徜徉静养。你是什么人,竟然敢用石头砸我后背,搞得我现在后背还疼,十分痛苦。我这一次来,就是要取你的命!

说完后,王滋善就跳了起来,四处张望,嘴里说着“找刀来”。

灵龟的故事(民间故事降服乌龟精)(2)

家中人大骇,看来王滋善是被乌龟精附体了,他们围着王滋善,试图拦住他。不料,此时的王滋善力大无穷,挥一下手就能把几个人推倒,父母没办法,只能喊来邻居帮忙。最后,在四五十人的帮助下,才把王滋善给绑着。

但是,被绑着的王滋善,还是各种嚷嚷“报仇”,“报仇”之类的话。

从那以后,王滋善被绑着了,有时候他挣开绳子,看到砖头、石头就捡起来砸自己胳膊、大腿,即便被绑着,也会用头撞墙,总之就是各种自残。

父母着急,请来许多有名的医生、道士、高僧来,都没有治好王滋善。父母又各种跪拜祈福,烧符念经,但也没用。

王家有个亲戚,在穹窿山做道士,一次到申浦办事,顺便来探望王家人。看到王滋善后,他说:这是怪病,南边破庙有个癞头乞丐,很厉害,精通奇术,为什么不请他来看看呢?王滋善父母听到后,赶紧去请赖头乞丐。

灵龟的故事(民间故事降服乌龟精)(3)

赖头乞丐还没来呢,王滋善开口说话了:他就算有本事,又能比我强吗?我倒要跟他较量一下,看看谁更厉害!

王滋善的父母听到后,很担忧。但是,看王滋善的面容,觉得他好像还是有点害怕,可能只是故意这么说大话,壮壮胆而已。

赖头乞丐才到,王滋善大骇,说“我走,我走”,然后倒在地上了。

癞头乞丐一听,连忙到门口,上下左右看了看,大喝一声:哪里来的妖怪,如此邪恶,在此害人还想跑吗?他一边说着,一边从袖子里拿出一个字(读音同赞,錾子,雕凿金石用的工具),抛在了空中。

没多会儿,赖头乞丐又跑到屋子拐角,又向中门跑过去,慢慢追到了王滋善的卧室里。此时,王滋善忽然跪下来,求乞丐饶恕。

癞头乞丐大怒,说:你无故害人,差点被我打死,还敢跟我决斗?你平时骗人钱财,骗人货物,不是很有手段吗?怎么不敢使出来了?

灵龟的故事(民间故事降服乌龟精)(4)

王滋善哭着说:冤枉啊,我冤枉啊,小妖法力很浅,哪里敢跟上仙较量?只是这个王滋善砸伤我的后背,我一时气愤,所以到他家里,混口饭吃,平时也没骗人钱财啊。而且我只是执迷不悟,没有去伤害别人。再说了,天下像我这样的人有很多,上仙为什么只追我一个,不能饶过我吗?

赖头乞丐不听,继续控制空中的袈裟,绕着王滋善转。王滋善两股战战,嘴里发出吱吱声,但没有再说话。

很快,王滋善醒了,两眼有神,似乎乌龟精已经离开了他的身体。

与此同时,有一股旋风从屋里吹出去,速度很快。癞头乞丐急忙拿出纸和笔,在纸上画符,指一下后,符化为火没了。符烧过后,屋后传来一声巨响,地面都震动了。

癞头乞丐指挥王家人,去屋后找找。

灵龟的故事(民间故事降服乌龟精)(5)

王家人在屋后找了很大一会儿,最后在茅厕里发现一头死了的乌龟,身上还有血,足有大盆一样大。全家看到后,都觉得神奇。

此时,癞头乞丐也看到了大乌龟,笑着说:你本就是个愚蠢的乌龟,也没什么本事,怎么也想不开,还敢来害人呢?况且,就算王公子砸到你的后背,莫说你千年修行,即便只是寻常之龟,后背中了砖石,也不至于疼啊!我看,你就是找借口来骗吃而已。若仅仅如此,倒也罢了,你却执意要让王公子自残,不是太狠毒了吗?为了一点小事,落得如此地步,下辈子记得别这么狠毒了!

说了这番话后,癞头乞丐让王家人把乌龟处理掉,他又开了一些药给王滋善吃。几天之后,王滋善终于恢复正常了。

灵龟的故事(民间故事降服乌龟精)(6)

故事到此结束了,但是这个故事颇有点现实意义,于我而言,至少有两点。

其一,人不可貌相,那些有名气的人,本事未必就很厉害;相反,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红尘之外未必都是高人,身边那些不起眼的人物,倒有可能非常厉害,甚至普通得不能再普通。

其二,王滋善的行为,让我想到了刘备的经典名言,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你觉得那只是小恶,你不在意,但后果会很严重。

伤到君子或许还好,因为君子可以不在意,即便在意,对你的指责、惩罚也有度;若是伤到小人,那就不同了,他很可能会用很残忍的手段报复你。所以,农村人常说“宁可得罪君子,不可得罪小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