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常见诗人诗歌风格及情感(高考诗歌鉴赏之山水田园诗)
【经典诵读】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赏析】这是写景之诗,描绘了幽居山林,超然物外之志趣,因而以接舆比裴迪,以陶潜比自己。风光人物,交替行文,相映成趣,形成物我一体情景交融的艺术意境,抒发了闲居之乐和对友人的真切情谊。开头二句写景,着意刻画水色山光之可爱,虽深秋,山依然苍翠,水依旧潺流。三、四两句,转而写情。倚杖柴门,临风听蝉,神驰邈远,自由自在。五、六句又间写景致。渡头落日,墟里孤烟,地道山村风物。最后两句再写人情。接舆、五柳、洁身自好,高风脱俗。风光无限,加之人物疏狂,怎不叫人情趣陶然?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赏析】前两句捕捉了“花落”这一动态用以反衬春山寂然若虚的空旷,映衬出春山之幽静。末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便是以动写静,一“惊”一“鸣”,看似打破了夜的静谧,实则用声音的描述衬托山里的幽静与闲适:月亮从云层中钻了出来,静静的月光流泻下来,几只鸟儿从睡梦中醒了过来,不时地呢喃几声,和着春天山涧小溪细细的水流声,更是将这座寂静山林的整体意境烘托在读者眼前,与王籍“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入若耶溪》)有异曲同工之妙。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注释】1.暝:日暮,傍晚。歇:干枯。2.随意:任凭。3.浣:洗。4.浣女:洗衣服的姑娘。5.春芳歇:春天的芳花凋谢了。歇:凋谢。春芳:春草。6.王孙:原指贵族子弟,后来也泛指隐居的人,此处指诗人自己。
【赏析】这是一首写山水的名诗,于诗情画意中寄托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的追求。
首联写山居秋日薄暮之景,山雨初霁,幽静闲适,清新宜人。颔联写皓月当空,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流于石上,清幽明净的自然美景。颈联写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分披,发现了浣女、渔舟。末联写此景美好,是洁身自好的所在。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薄暮之景,山雨初霁,幽静闲适,清新宜人。被雨水洗涤后的松林,一尘不染,青翠欲滴;山石显得格外晶莹、剔透新亮;就连月光也像被洗过一样,极其明亮皎洁;山雨汇成的股股清泉顿时流淌于拾级而上的石板上,又顺着山涧蜿蜒而下,发出淙淙的清脆悦耳的欢唱,好似宛转的“小夜曲”奏鸣。“照”与“流”,一上一下,一静一动,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仿佛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脉搏在跳动。此时此刻诗人也仿佛觉得自己也被洗净了一般,自然的美与心境的美完全融为一体,创造出如水月镜般不可凑泊的纯美诗境。此种禅意非隐居者莫属。苏轼把此联誉为“诗中有画”的典范之秀句。
全诗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
菩萨蛮·数家茅屋闲临水 王安石
数家茅屋闲临水,轻衫短帽垂杨里。花是去年红,吹开一夜风。
梢梢新月偃,午醉醒来晚。何物最关情?黄鹂一两声。
【注释】这是王安石晚年罢相后隐居江宁半山时作的一首小令。(据冯贽《云仙杂记》引《高隐外书》云:“顒携黄柑斗酒,人问何之,曰:‘往听黄鹂声。此俗耳针砭,诗肠鼓吹,汝知之乎?’”)
【赏析】开首“数间茅屋闲临水,窄衫短帽垂杨里”二句明白地表示自己目前的生活环境与身份。一个“闲”字渲染出淡泊宁静的生活环境,也点出了作者摆脱宦海远离风尘的村野情趣。接着“花是去年红,吹开一夜风。”两句是写景:一夕春风来,吹开万紫千红,风光正似去年。但是,作为一个曾经锐意改革的政治家,他对花事依旧、人事已非的感慨,就不仅仅是时光流逝、老之将至的叹息,更包含着他壮志未酬的忧愁。“梢梢新月偃,午醉醒来晚。”作者醉酒昼寝,再不必随班上朝参预政事,生活是如此闲逸,但是,酒醒梦回,陪伴他的并不是清风明月,而是风吹云走、月翳半规的昏沉夜色。 最后二句自然地归结到闲情上:“何物最关情,黄鹂三两声。”作者自问自答,写得含蓄而余韵悠长。可见王安石的寄情黄鹂,不仅是表现在鸟语花香中的闲情逸趣,更是显示自己孤介傲岸、超尘拔俗的鲠直人格。
【专题解读】
中国山水田园诗渊源流长,诗人们以自然山水或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赞美大自然雄奇秀丽,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山水田园诗的分类】
主要分为山水诗和田园诗两大类。
所谓的山水诗,是以山水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谢灵运乃是开山水诗一派的巨匠。
所谓田园诗是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陶渊明是田园诗的鼻祖。
唐代田园诗、山水诗两种风格汇流,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主要代表诗人有王维、孟浩然。
【山水田园诗的产生原因】
主要有两种情况:
一是由于诗人仕途失意或厌恶官场的争名夺利、互相倾轧,渴望远离世俗社会,追求自由闲适的心境,从而把这种理想寄托于美丽的大自然或淳朴的田园风光。
二是诗人出于对山河的热爱,赞美大自然雄奇秀丽,表达向往美好生活的激情或抒发豪迈的情怀。
【自主探究——提炼情感主旨】
1.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3. 归园田居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前堂。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杂尘,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
4.
江 村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注释】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夏,诗人杜甫在朋友的资助下,在四川成都郊外的浣花溪畔盖了一间草堂,在饱经战乱之苦后,生活暂时得到了安宁,妻子儿女同聚一处,重新获得了天伦之乐。这首诗正作于这期间。
【赏析】“抱”字,不但表现出“村”四周是水,而且在拟人中,把“江”动态化,并突出了村与江的关系,这样也就照应了标题。次句中一个“幽”字,明显的点出了江村幽静的环境。整首诗由上而下:先梁上燕子,再写水中的鸥鸟。表现了燕子和鸥鸟那“自去自来”和“相亲相近”的闲情逸致生活。
颈联对偶句的运用,通过老妻画纸为棋局的痴情憨态,通过稚子敲针作钓钩的专心致志,表现出农家人恬静的生活情态,以此表现出诗人经过战乱后而感受到的惬心快意。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诗人从眼前和乐安宁的生活场景中发出感叹:有老朋友赠送我粮食和他的俸禄,我这个平凡卑贱的人还有什么可求的呢?这两句看似庆幸、表示满足的话,仔细读来,其实不知潜含着多少悲苦和酸辛。
5.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6.
乡村四月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赏析】“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后两句歌咏江南初夏的繁忙农事。采桑养蚕和插稻秧,是关系衣和食的两大农事,四月正是忙季,家家户户都在忙碌不停。这首诗全篇语言朴实生动,风格平易自然,富有生活气息,表达了作者对农民辛勤劳动的赞美之情。
【情感归纳】
1.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
2.表达对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的喜爱、向往。
3.表达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愤怒以及对归隐生活的喜爱。
4. 悠然闲适中隐含着悲苦(出世与入世矛盾心理的折射)。
5.对生活、人生哲理的感悟,禅意的寄托
6.歌颂劳动生活,表达对劳动人民的赞美。
【常见意象】
1、景物:郭外、原野、农田、墟落、炊烟、白云、清泉、郊外、草屋、柴门、荆扉、竹林、霞光、露珠
2、人:邻人、野老、农夫、樵夫、渔夫、林叟、山客、牧童、隐者
3、农具:耒、耜sì、锸、锄头、犁
4、植物(食品):五谷(黍)、栗、桑、麻、菊、
5、动物:鸡、犬、牛、羊、蚕、蛙
诗人常会选取炊烟、桑麻、桃李、麦苗、豆苗、菊花、鸡、犬、禽雀、眠蚕等体现对闲适恬淡的山水田园生活的热爱的意象。选取野径、古木、荆扉、柴门、空林、空山、鸾鹤(超凡脱俗的灵鸟)、孤云、禅房、古寺、暮钟等具有隐逸特点的意象,用五柳、接舆、伯夷、叔齐等历史人物和僧道、林叟、樵夫、幽人等山野之人来自比。
【常见意境特点】
闲适恬淡 清幽明净 清新明丽 恬静优美 高远深邃
淡雅幽远 安谧美好 清冷幽静 远离尘俗 清幽静谧
【常见典故】
(1)采薇:相传周武王灭商后 ,伯夷、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古时“采薇”代指隐居生活。
(2)式微:《诗经》篇名,其中有“式微,式微,胡不归”之句,表归隐之意。
(3)鸥鹭忘机:出自《列子・黄帝篇》。“忘机”是道家语,意思是忘却了计较,巧诈之心,与世无争,后比喻淡泊隐居,不以世事为怀。
(4)严子陵:名严光,字子陵,东汉著名隐士。
【语言风格】
清新自然;朴实无华;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简练生动;简洁淡雅;不加雕饰
【高考零距离】
1.(2016年北京卷) 西村 陆游
乱山深处小桃源,往岁求浆忆叩门。
高柳簇桥初转马,数家临水自成村。
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
一首清诗记今夕,细云新月耿【1】黄昏。
【注释】耿:微明的样子。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到西村“叩门求浆”,是在清风吹拂、新月初现的黄昏时分。
B.“初转马”与“小乔初嫁了"中的“初”都是“才”“刚刚”的意思。
C.“茂林风送幽禽语”意谓清风送来茂林深处的鸟鸣,衬出西村的幽静。
D.“坏壁苔侵醉墨痕”意谓残壁土青苔侵蚀了昔日醉后留下的字迹。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对古典诗歌内容的理解。第二句开头“往岁”二字点明“叩门求浆”是作者回忆往事,而末句的提到的“新月出现的黄昏”是“今夕”的眼前之景,所以A选项不正确。
(2)“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两句,以“声”“色”调动人的听觉和视觉感受。下列诗句:声色兼备“的一项是( )(3分)
A. 梁台歌管三更罢,犹自风摇九子铃。(李商隐《齐宫词》)
B.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陈羽《从军行》)
C. 春来茗叶还争白,腊月尽梅梢尽放红。(韩元吉《送陆务观福建提仓》)
D.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古典诗歌的内容理解和表达技巧。B选项中,“横笛闻声”为听觉,“红旗”和“雪”为视觉,体现了“声色兼备”;A选项中,“歌馆”和“铃”只是体现了听觉,没有体现视觉;C选项中,“争白”和“放红”只是体现了视觉,没有体现听觉;D选项中,“留酸软齿牙”体现了味觉,“分绿”体现了视觉,并没有体现听觉。
(3)“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这是陆游的另一首纪游诗《游山西村》。结合具体诗句,比较这首诗和《西村》在内容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6分)
【参考答案】相同点:都写乡村风光和对乡村的热爱之情。
不同点:(1)《西村》侧重于对自然风光的描写。通过“风送禽语”和“苔侵墨痕”表现山村风光的幽静;《游山西村》除却自然风光外,更侧重描写山村的人情和古风民俗。通过对“萧鼓追随”的春社情景的描写和“衣冠简朴”的村民的描写,表现山村生活的淳朴和作者的喜爱之情;
(2)《游山西村》在写景之外还蕴含哲理,表现出逆境中往往蕴含着无限的希望。
2.(2016年天津卷)
登裴秀才迪小台 【唐】王维
端居不出户,满目望云山。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
遥知远林际,不见此檐间。好客多乘月,应门莫上关。
(1)“满目望云山”句中“望”字一作“空”,你认为这两个字用哪个更好?请说明理由。(2分)
【参考答案】“望”:照应题目中的“登台”,引出后面描写的景物。
或“空”:①营造空旷的意境;②流露出超然心态。
(2)请结合诗句说明颔联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3分)
【参考答案】①动静结合。落日与鸟,是动态描写;秋日原野,是静态描写。
②寓情于景。通过描写秋原的空阔,表现出诗人闲适的心境。
(3)你如何理解诗中的“闲”字?(3分)
【参考答案】一个“闲”字,点出闲景、闲人、闲心,写出了环境之美、闲适之情。
【模拟加强练】
1. 渔翁 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②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注]①此诗作于诗人被贬为永州司马时期。②欸乃:指渔歌,另一说指摇橹声。
1.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这首诗以时间为序,描述了渔翁的活动:夜宿晨起,汲水燃竹,日出打鱼。
B. 三四句的描写内容,既有自然景色,又有人物行踪:渔翁不知何时已离岸。
C. 日出之后,“欸乃一声”打破了山水的宁静,诗歌的感情也由低沉转入昂扬。...
D. 苏轼说“子厚晚年诗极似陶渊明”,此诗与“采菊东篱下”一诗风格正相似。
E. 柳宗元的名诗《江雪》中所表达的主旨与此诗具有相似之处,且两首诗的格调与意境完全相同。
【参考答案】CE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C项格调没低沉; E项意境不同,而且《江雪》格调低沉。
2. 诗人为我们塑造了一位怎样的渔夫形象?诗人在渔夫身上寄托了那些情感?请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本诗刻画了一位自由闲适而又远离俗世的高洁的渔翁形象。他饮清湘,燃楚竹,伴山水,唱渔歌体现了他的悠闲与高洁;诗歌中的五六句中“天际下中流”“云相逐”欸乃一声等句体现他寄情山水的洒脱与闲适。诗人借此表现自己对闲适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自己孤高的品格的坚守。
2. 早秋山中作 王维
无才不敢累明时,思向东溪守故篱。
岂厌尚平婚嫁早,却嫌陶令去官迟。
草间蛩响临被急,山里蝉声薄暮悲。
寂寞柴门人不到,空林独与白云期。
【注】①这首诗疑作于王维四十多岁的时候,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②尚平,字子平,东汉朝歌人。为子嫁娶毕,即不复理家事。后用为不以家事自累的典实。③蛩,蟋蟀。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无才不敢累明时”写出了诗人的谦虚,他认为自己没有才华,就不拖累圣明的时代了。
B.诗歌通过“故篱”“蝉声”“柴门”“空林”“白云”等意象,交待了诗人生活的山林田园环境。
C.诗歌符合律诗对对仗的要求,颈联中“草间”对“山里”,“蛩响”对“蝉声”。整齐匀称,节奏鲜明,富于音乐美。
D.颈联从听觉的角度来描写临秋的蟋蟀响急,薄暮的寒蝉声悲,照应题目,写出了早秋山中的安静空寂,给人一种萧索落寞的感受。
E.全诗运用多种艺术手法描写景物和传情达意,如反语,用典,以动衬静,渲染,比喻等。
【参考答案】AE(A诗人没有自认为没有才华E没有比喻)
(2)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①对自己不被知遇的抱怨。首句说自己“无才不敢累明时”,是谦词反语,埋怨自己满腹才华,却不被知遇重用。
②对仕途世事的厌倦,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颔联两个典故,表明诗人与尚子平、陶渊明一样的意欲归隐山林的思想,而且归隐之心非常迫切
③理想落空、独守山林生活的些许落寞。颈联的环境渲染悲凉的氛围,烘托悲戚的心境,尾联的“寂寞”“空”“独”更是直接点出了这种情感。(每点2分,一共6分)
(如果第三点答闲适的田园生活的惬意。每天在林中散步,独与白云相伴,如闲云野鹤一般,充满幽居的情趣。可酌情给分)
3.
归王官①次年作 司空图
乱后烧残数架书,峰前犹自恋吾庐。
忘机渐喜逢人少,览镜空怜待鹤疏②。
孤屿池痕春涨满,小栏花韵午晴初。
酣歌自适逃名③久,不必门多长者车④。
【注】①王官,即王官谷,在今山西省永济县东南的中条山上,是司空图的故乡。②鹤疏,书体名,古时用于招纳贤士的诏书。③逃名,《汉书·逸民传》载:东汉人法真恬静寡欲,朝廷四次征辟皆不就,遁形远世,世人谓之逃名。④长者车,达官贵人的车。
(1)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首联上句写诗人故居在兵燹之后受到的严重毁弃:“乱”指战乱,“烧”让人想到大火熊熊的情景,“烧残”点明故居经过火烧,已洗劫一空,只剩下几架残破不全的书了。
B.首联下句表现诗人对故乡执着的热爱:“犹自”充满着人世沧桑之感,“恋吾庐”表明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希望社会不要再有战乱发生。
C.颔联上句表现诗人归隐后在旧居中屏绝尘嚣、泊然宁静的心境:“忘机”是不用机心、不计较一切贵贱荣辱,点明诗人归隐故乡的真正原因。
D.颔联下句写诗人对过去生活的反思:对镜自照,诗人看到自己如此衰老,后悔自己没有在更早的时间辞官归隐,表达了诗人不再做官的决心。
E.尾联通过用典,委婉但却坚决地表明,自己要像法真那样做逃迹的隐士,与扰攘争夺的政治绝缘,深隐故居,悠然自适地度过自己的一生。
(2)请简要赏析诗歌颈联和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异同。(6分)
【参考答案】(1)相同点:①都描写了春天的景色,营造了一种清新明媚、生机盎然的意境。本诗描写了水满春池、孤屿留痕、春花盛开、雨后初晴的景色,白诗描写了春光和煦、早莺争树、春燕啄泥的景象。②都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景色的喜爱之情。(2分)
不同点:①使用手法上,本诗颈联化静为动,用动词“涨”描写满池春水,下句静态描写,动静结合;白诗都是动态描写。(2分)②表达情感上,本诗通过表达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来表达了归隐田园后的快乐之情,白诗主要表达对春天景色的喜爱。(2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