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中鸡毛信的人物(电影鸡毛信里的主人公原型就是我爷爷呀)

上世纪60年代,电影《鸡毛信》家喻户晓,故事里的主人公海娃的原型就是我的爷爷秦玉根。小时候,我特别爱缠着他问:“一封信有那么重要吗?被抓了怎么办呀?”每当这个时候,爷爷总会笑着捏住我的鼻子说:“爷爷也怕呀!但就是怕,也要做!”

“担当”在爷爷那个年代,就是这封小小的鸡毛信。而时代的更替也赋予了“担当”不同的内涵:上世纪80年代,“担当”是大街小巷里日夜巡逻的大盖帽;上世纪90年代,“担当”是济南交警指挥交通时留在百姓心中的白手套,是漳州110电话里传来的那句“有困难,找警察”。而在今天,“担当”是“智慧新警务”。

电影中鸡毛信的人物(电影鸡毛信里的主人公原型就是我爷爷呀)(1)

我的同事李蒙是一名善于运用“智慧新警务”破案的民警,他用努力与行动诠释了忠诚与担当。

此前,中山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民警到苏州出差时,向当地警方提交了几宗历年未破命案,希望苏州警方将嫌疑人照片等关键信息汇入数据库作比对。一周后,苏州警方传来消息,有一宗案件的嫌疑人信息与苏州警方数据库中的信息比中,但该人是不是案件真凶仍需进一步核实。

时任中山市公安局刑警支队队长黄世多立即组建比对追逃小组,牵头建设中山新型人像比对系统的李蒙和另一名民警被委以重任,负责对此案进行深入分析和后续跟进工作。

这是一宗发生在2000年10月30日的命案,中山市西区沙朗某歌舞厅保安陈某因琐事与欧某礼发生口角,最终演变成打架斗殴。在打斗过程中,陈某被欧某礼用刀刺中心脏,经送医抢救无效死亡。事后,欧某礼畏罪潜逃。案发后,警方很快确定了嫌疑人的身份,但由于当时信息化手段有限,警方虽全力侦办,但欧某礼仿佛从人间蒸发了一样,杳无音信。

经比对,李蒙发现嫌疑人欧某礼已将身份“漂白”为匡某坪,且其曾在湖南长沙一带活动。于是,中山警方立即向长沙警方发出协助请求。长沙警方接到请求后,速派刑警侦查。侦查结果令人吃惊——匡某坪已离世多年。不过,警方获得了另一条重要线索——不久前,有人在该市一家旅馆入住时用了匡某坪的身份证。

2018年5月初,李蒙和同事急奔长沙。在当地警方的配合下,他们发现冒用匡某坪身份者的体貌特征与在逃人员欧某礼的完全吻合,遂对其进行追踪。随后,两地警方密切配合,最终锁定嫌疑人欧某礼的活动轨迹。

“你要娶嫌疑人,还是娶我呀?”抓捕时机就在眼前,准新娘突然打来电话。原来,次日即5月20日,是李蒙和未婚妻约定领证结婚的日子。“请你相信我,任务即将完成,明天我一定来娶你!”不等未婚妻多问,李蒙就挂断了电话。

当日下午,嫌疑人欧某礼被抓获归案,并被连夜押解回中山。次日,李蒙和未婚妻的婚礼照常举行。

“智慧新警务”为李蒙送去了一份结婚大礼,智慧公安也为刑侦工作带来了质的飞跃。2017年,通过新型人像系统比中的嫌疑人高达2300余名,中山市公安局因此夺得广东公安系统命案积案侦破第一名。

作者 秦琳

系中山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民警

主播 熊凤

编辑 唐韵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