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艺术培训(民族艺苑承德)

视频制作:张新晴,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承德艺术培训?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承德艺术培训(民族艺苑承德)

承德艺术培训

视频制作:张新晴

承德在河北省是个民族大市,有满族、蒙古族、回族、白族、壮族、苗族、维吾尔族等53个少数民族。记者从承德市民族宗教事务局了解到,代表承德参演省第五届少数民族文艺调演的4台剧(节)目,共52名演职人员组成。这四台剧(节)目分别是,蒙古族好来宝《塞罕坝上建奇观》,河北梆子《承诺》,满族清音子弟书《我是满族一只花》和二胡与舞蹈《葡萄熟了》。

蒙古族好来宝《塞罕坝上建奇观》由12演员组成,分别来自满、回、汉三个民族。该剧目诠释了塞罕坝几代人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甘于奉献,在风沙蔽日的坝上荒原建起了百万亩林海的塞罕坝机械林场先进事迹。通过演绎此节目,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深刻理解和落实生态文明理念,再接再厉、二次创业,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再次建功立业。

一曲好来宝,仿佛听到塞罕坝的松涛。“好来宝”是中国蒙古族曲艺曲种,用蒙古语演唱,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是一种说唱艺术,有固定的曲调和唱词。地方特色较浓,如今在河北省承德北部颇有群众基础,有自编、自拉、自演,典调动听,形式多样且好看。

河北梆子小戏《承诺》由来自汉族、满族、蒙古族、回族的15个演职人员组成。该剧目主要讲述的是不愿搬下山的黄奶奶与大山、老伴以及与干部们血脉相连的情感故事,浓浓的情感背后侧面体现了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和乡村振兴的巨大凝聚力,以及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的团结面貌。剧中刘书记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以人民为中心”。他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尊重空巢老人想要留住回忆的强烈愿望,为群众想办法、办实事,最终感动了黄奶奶。本剧采取了歌队伴唱的方式,丰富了舞台的视觉效果,调剂了戏剧节奏,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剧情的发展。

《满乡一枝花 》采用满族传统曲艺 “清音子弟书”的表演形式,通过说唱和舞蹈相结合,独唱、合唱、数板变换穿插,表演形式更加灵活多样,使传统曲艺形式在传承的基础上体现出新的风格和特色。演员服装采用满族格格服饰,整体体现满族元素、满族风情、满族文化。该剧目曲调清新、优美,能唱能叙,一韵到底,节奏感极强,极易抓住观众视听感觉,雅俗共赏,老少皆宜。该剧目由国家一级演员高春主演,选取满乡建档立卡贫困户、最美村干部、女企业家、志愿者和文艺骨干等典型人物作为“满乡一枝花”,讲述各自在共圆“中国梦”征程中的奋斗故事,展示出满乡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挥洒汗水齐心协力奔向小康新生活的鲜活场景,体现人民群众富了口袋富脑袋,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提升。

一首脍炙人口的二胡与舞蹈《葡萄熟了》,描绘了新疆人民以优美舞姿手提竹篮,喜摘秋收的果实,通过载歌载舞向观演者传达丰收的喜悦、民族团结和美好生活的动人场面。该剧目共有13个演职人员组成,分别来自汉、蒙、满三个民族,这是一支平均年龄50岁以上的爱心演绎队伍,这些演员曾多次下乡到基层扶贫宣传演出、到部队养老院慰问演出。

“这次活动的演职人员都有本职工作,每天要完成文化下乡演出任务,一天两场次。所以他们都是牺牲自己休息的时间进行排练,经常排练到深夜。目前,选送剧(节)目已完成前期排练,节目剧本、音乐等工作已基本完成,正在进行微调、打磨,力争打造精品。”承德市民族宗教事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参加本次调演,加深了对民族文化的认知,增进了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机会,希望主办方多组织类似的活动,让少数民族文艺工作者得到更多锻炼机会,并且能更好的展现本民族传统文化。(燕都融媒体记者 韩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