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姓起源和来历(百家姓之潘姓来历)

貌若潘安,说的就是潘姓中一个著名的历史人物一一潘安。

潘姓起源和来历(百家姓之潘姓来历)(1)

接着苏姓的是潘姓,这也是一个大姓。潘姓的起源主要是下面几个:

第一,出自芈姓,是春秋时候楚国贵族潘崇之后。潘崇曾助楚穆王继位有功,受封为太师。

第二,出自姬姓,是周文王的裔孙伯季之后。伯季曾被封在潘邑,他的后人就以祖先的封地为姓。

第三,出自姚姓,是舜帝之后。商朝时,舜帝的后裔曾建潘子国,后来潘子国被周文王所灭,其后代就以国名为姓,称为潘氏。

另外,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时候,鲜卑的破多罗氏改为了潘姓。后来满族也有很多用潘作为汉姓的。令人奇怪的是,台湾高山族姓潘的特别多。怎么

回事呢?康熙末年,台湾的岸里大社(今台湾台中市附近)有个叫阿穆的酋长归顺了清朝,被赐姓为潘。光绪时期,台湾的高山族纷纷归顺朝廷,也都

赐姓为潘,这就是台湾高山族潘姓人特别多的原因了。现在的满族、水族、京族、土家族、彝族、瑶族、回族、壮族、布依族等兄弟民族,都有潘姓。

潘姓起源和来历(百家姓之潘姓来历)(2)

迁徙传播

春秋战国时,潘姓主要在今湖北省境内发展,此后,有向山东、湖南迁徙的少数潘姓人。

汉时,有潘姓北迁至荥阳中牟(今属河南省),三国时发展兴旺而为荥阳郡一大望族,以东汉献帝时尚书左丞潘勖为始祖。东汉灵帝有潘乾因仕宦而迁江苏溧阳,此地以潘乾为始祖。吴国有右将军潘璋由发干(治在今山东省冠县)而迁建康,而吴国还有浏阳侯潘,为汉寿(今湖南省常德)人,而孙权妻潘夫人为浙江会稽人,这说明在三国以前,潘姓已播迁于上述地方,其中以中牟潘姓最为兴旺。

潘姓起源和来历(百家姓之潘姓来历)(3)

晋时,潘勖之裔孙潘才因任广宗太守,而落籍广宗(今河北省威县),后又发展成为潘姓历史上第二大郡望,此期亦有潘姓人播迁广东。

北魏时,破多罗氏改汉姓潘,并逐渐在洛阳形成潘姓的第三大郡望,其开基始祖为潘威。此期潘才的八世孙潘绍业因任随州(今湖北省随县)刺史落籍当地。

唐初,陈元光父子开漳,有河南固始人潘节随其入闽。此期潘绍业的曾孙潘求仁因任杭州刺史而定居当地,其间并有移居陕西的潘勖的后人兴旺发达起来,而江夏(今湖北省武昌)的唐秘书监潘肃仁自称是汉寿潘?的后裔,由此可见,自东汉末至唐朝,潘姓从中牟望族中又衍分出许多支脉,而潘威的后裔则从洛阳望出,又兴盛播迁于怀朔(今内蒙古自治区固阳)、陕甘等地。豫章潘姓兴盛于唐代,至五代南唐时成为当地名门望族。

宋时有潘节后人迁广东、云南。韩国潘氏的祖先都是从福建莆田迁过去的。由宋朝大理学家朱熹作序的《莆阳潘氏族谱》记载,潘源于唐仪凤二年入闽平乱,定居福建莆田;福建五世祖潘承叙自莆田迁北燕,承叙子潘处常迁江陵;处常子潘佑为南唐端明殿学士,因谏被南唐李后主处死,其四子文焕、文振、绶(文壮)、文亮入宋后,文焕官金紫光禄大夫、文振官银青光禄大夫,二人子孙迁居福州义序及闽侯瓜山等地;绶与文亮后9世有潘阜,迁高丽巨济,任高丽元宗和忠烈王时的左司议大夫、谏议大夫等职,受封岐城府院君,谥号文节,为韩国和朝鲜的潘姓开祖,现有后代10万余人。 潘基文的堂兄、世界潘氏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潘基秀不久前来中国参加世界潘氏宗亲联谊活动时表示,根据韩国巨济潘氏族谱记载,潘氏的祖先是宋朝前往高丽为官的潘文节、潘文壮兄弟,兄弟俩的父亲名字叫潘佑高丽末朝鲜初,潘氏族人从巨济分迁韩国光州、南平、岐城等地。潘阜六世孙潘忠、字平重,任工曹典书,是朝鲜开国功臣,封为海阳君,光州伯。潘阜谥号文宪。潘基文是文节公的26代孙,文宪公的20代孙。

潘姓起源和来历(百家姓之潘姓来历)(4)

元明清时,潘姓已分布于全国各地。

人口分布

如今,潘氏族人分布广泛,尤以浙江、江苏、安徽、山东、广东、内蒙古、河南、四川、湖北等省区为多,这九省潘氏族人约占全国潘氏人口的69%以上。

宗族特征

1、汉代后,潘姓的知名人士不绝于史书,堪称济济多才,仅收入《中国名人大辞典》者就有二百多人。

2、潘姓外表多俊秀。西晋潘岳以“美姿容”著称,潘妃以妖艳著称,喻男人英俊有貌比潘安之喻。

3、潘姓字行辈份排列有序。如江苏溧阳潘姓一支字行为:“忠武贲威,峻卿辅乾,程皓策楚。”又浙江新昌潘姓一支字行为:“炳其宣慈,承先继泽。”又山东冠县潘氏一支行为:“学占玉龙立,凤贵洪汝文”。

潘姓起源和来历(百家姓之潘姓来历)(5)

郡望:

荥阳郡:三国魏正始三年(242年)始置郡。古荥阳在今河南荥阳东北,北魏移至今县。曹魏曾置荥阳郡。北齐为成皋郡。隋唐为郑州荥阳郡。此支潘氏为汉献帝时尚书左丞潘勖之族所在。

广宗郡:东汉永元五年(93年)置县,治所在今河北威县东。隋仁寿元年(601年)避太子广讳,改名宗城。十六国后赵为建兴郡治;北魏为广宗郡治。此支潘氏,出自潘勖之后,其开基始祖为晋代广宗太守潘才。

河南郡:汉高帝二年(205年)改秦三川郡治。治雒阳(今河南省洛阳市)。隋有豫州河南郡,唐为洛州河南府,辖境都远小于汉河南郡。元为路,明为府。此支潘氏,多出自鲜卑破多罗氏之后,其开基始祖为潘威。

豫章郡:楚汉之际始置郡。治南昌,辖境大致同今江西省。后世所辖渐缩为南昌附近一带。又隋改南昌县为豫章县。唐后期改钟陵县,又改为南昌。此支潘氏为潘崇之后。

堂号:

黄门堂:西晋潘岳曾任河阳令、著作郎、给事黄门侍郎等职,故以其黄门侍郎之职称为堂号,又因其为荥阳中牟(今属河南)人,也称为“荥阳堂”。

此外,潘姓的主要堂号还有:”荣杨堂“、“承志堂”、“如在堂”、“花贤堂”、“笃庆堂”、“优肃堂”、“永言堂”、“司谏堂”、“春茂堂”、“花果堂”、“世德堂”、“荥阳堂”等。

潘姓起源和来历(百家姓之潘姓来历)(6)

潘是大姓,名人自然也多,过去形容美男子,有一个词——貌若潘安。中国几大美男子,卫玠是一个,何晏是一个,前面都介绍过了,还有一个就是潘安。

潘安的名字其实叫潘岳,怎么就给改成潘安了呢?因为杜甫一首叫《花底》的诗里面有一句:“恐是潘安县,堪留卫玠车。”在这首诗中杜甫称他

为潘安,由于诗太有名,后代人就叫他潘安了。潘岳非常漂亮,他少年的时候,才华出众,20岁时某一天,赶上晋武帝藉田(古代一种仪式。每年

春天的时候,由太监牵着牛,皇帝在后面举着鞭子晃两下,就表示参加劳动了,祈祷五谷丰登),潘岳就写了一首赋来赞美这件事,洋洋酒洒,辞藻

优美。人漂亮,才华又好,皇帝就很欣赏他。这会招致什么后果?羡慕嫉妒恨啊。所以潘岳十年不得升迁,到了30多岁,才当了一个县令,这已属

很晚了。他当官也很有意思,下令全县种桃花,桃花运有好多典故,这是其中之一。潘岳当县令政绩不错,后来就被一个太傅提拔了上去。该他倒霉,

那太傅后来被杀了,潘岳也就被牵连了。

潘姓起源和来历(百家姓之潘姓来历)(7)

潘岳这个人,有才华,长得漂亮,但是非常势利,曾经与石崇一道,对当时的权臣贾谧非常常谄媚。那么漂亮的人,也跟一帮人等在贾府门口,

一看贾谧的车出来了,望尘而拜。因此,潘岳落了个不好的名声,等赵王伦篡位、孙秀专政以后,他就被夷了三族一一政治品格上的问题,导致了

潘岳的被杀。

潘岳政治品格有问题,但他私人品德极好,潘岳的夫人叫杨蓉姬,死得早。夫人去世以后,潘岳居然就不再结婚了,天天思念故人,一思念了

就写诗写赋。你想啊,那么漂亮的人,那么有才华,又是当官的,还很浪漫,老婆死了以后还天天想,哪个女的不喜欢这样的。潘岳对他母亲也特清

别好。他母亲年纪大了,他就辞了官,回家专门伺候母亲。潘岳还挺廉洁的,回家以后,自己耕田种菜,而且还经常给母亲买她喜欢吃的东西。母

亲身体不好,年纪大了,想喝奶,潘岳就亲自养了一群羊,挤奶给母亲喝。最早的《二十四孝》里边就有潘岳。总之,潘岳私德好,公德差,用情专,

好种桃花,就是这么一个人。

潘姓起源和来历(百家姓之潘姓来历)(8)

潘岳在后人的心目中是怎样一个形象呢?咱们看《红楼梦》就知道了。《红楼梦》里“尤三姐思嫁柳二郎”的情节大家还记得吗?尤三姐提到自己

终身大事时说:“终身大事,一生至一死,非同儿戏,我如今改过守分,只要我拣一个素日可心如意的人,方跟他去,若凭你们选择,虽富比石崇,

才过子建,貌比潘安的,我心里进不去,也白过了一世。”这是尤三姐说的名句。可见,在曹雪芹的眼里,潘岳除了漂亮也没啥。其实不是的,潘岳

绝对不仅是漂亮,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历史人物。

潘姓今天在中国姓氏中排在第36位,人口620万,约占全国人口的0.5%,是个很大的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