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智霖采访说儿子孤儿(张智霖节目中首谈育儿)

张智霖采访说儿子孤儿(张智霖节目中首谈育儿)(1)

精读君通识词典已上线1975/2000词条

今天是精读君陪伴你终身成长的第3262天

01

最近,《披荆斩棘的哥哥》正在热播,前几期的宿舍生活中,哥哥们话起家常,聊起一些不为人知的往事。

张智霖知道李承铉是练习生出道,于是问他:“做练习生时候的训练,是不是非常难?”

李承铉说:“很难,每天是从早跳到晚,除了吃饭就是跳舞,就这样一直练。”

张智霖采访说儿子孤儿(张智霖节目中首谈育儿)(2)

他坦言,自己算是幸运儿,当了三年练习生就出道了,很多人练习五六年甚至更久才能出道,还有人练了很多年都没有出道的机会。

张智霖又问:“你觉得自己能出道,是努力的成分更大,还是天赋的成分更大?”

李承铉毫不犹豫地回答:“努力!”

张智霖采访说儿子孤儿(张智霖节目中首谈育儿)(3)

他认为,任何艺术性的东西,天赋一定要有,但努力更重要。要取得金字塔尖的成就,是先有天赋,然后围绕着天赋,付出更多的努力。

张智霖15岁的儿子张慕童,一直想当练习生出道。在他看来,只要努力去练习,就可以出道。

但事实并非如此,张智霖对李承铉的观点非常认同,并希望他能够找机会跟自己的儿子吃顿饭,以过来人的身份把这些道理告诉张慕童。

张智霖采访说儿子孤儿(张智霖节目中首谈育儿)(4)

这时候,陈小春也加入闲聊组,顺着张智霖的话茬,聊起了育儿的话题。

大家一致认为,孩子想做的事,父母不用一下子就否定掉,可以帮助他们,给他们多一些体验,找到他们的天赋所在。

最后张智霖补了一句:“(前提是)书一定要念完。”

张智霖采访说儿子孤儿(张智霖节目中首谈育儿)(5)

大家附议,纷纷表示认同,觉得读书是一切的基础。

尤其是陈小春,因为吃过没读书的苦,更能体会多读书的好处。

他补充道,文化是最基本的修养,一个有文化学识的人自带气质。

张智霖采访说儿子孤儿(张智霖节目中首谈育儿)(6)

如今,网红当道,社会的浮躁加速了大家的焦虑,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急功近利,想去走捷径。

但能否在这条路上走得长远,归根结底靠的还是自身的实力和品德。

而这些,都需要通过读书去获取。

02

从以上故事中,你能得到什么启发?

①垃圾进,垃圾出。

精读君通识词典里提到一个词,叫输入,是与输出相对应概念,指的是:任何形式进入系统的信息

“垃圾进,垃圾出。”是信息论观点,英文原文是:Garbage in,Garbage out。

这说的就是,输入质量决定输出质量。You are what you read,是说你由你所读的造就。

举个例子,对于一个当代普通人,对手机具体知识的了解程度,要远超先贤,例如孔子、苏格拉底等。

原因很简单,孔子、苏格拉底虽然比我们聪明、智慧,但限于输入,那个年代,手机还没产生,自然不知道手机,也很难有想象手机的动机。

②加速成长的前提,是有持续优质的输入。

物理学上有个“熵增定律”,指的是:孤立封闭系统,总是趋向于熵增,最终达到熵的最大状态,即最混乱无序的状态

其中,“”是关于系统混乱程度的一个度量。换言之,如果要保持有序,系统必须保持开放,意即有持续的输入。

与人的自我成长类比,如果没有持续优质输入,个体成长就会停滞不前,甚至倒退。

杨奇函有一个观点:“你的精力分配,反映了你是什么层次的人”。实质上就是说,你的时间放在什么样的输入上,就决定了你是什么样的人。培根说的更经典: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张智霖在节目中所说的“读书”,其实就是一种输入。

读书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输入是加速成长的前提,如果一个人连基础教育都无法完成,那么他的未来一定会遇到很多麻烦。

演员郝蕾曾经在采访中讲了一个非常“可怕”的故事,张颂文告诉她,自己朋友的孩子学习不好,所以那位朋友想让张颂文把自己的孩子弄到电影学院上学去。

他们认为,当演员是一件很容易又来钱快的事。

而郝蕾自己也有这样的朋友。

她非常激动地说:“读不懂书的人怎么能读懂剧本,更不要说去呈现了,难道我们很没文化吗?”

张智霖采访说儿子孤儿(张智霖节目中首谈育儿)(7)

郝蕾想表达的,其实就是输入(读书)的重要性。

③如何输入?

“学以致用,急用先学,现学现用”是其中的一种输入策略。

就是说,当下遇到什么问题,就去寻找这个问题的知识解决方案。

这个方案,不拘学科,任何学科的知识,只要有助于解决这个问题,都拿来用,现学现用。

这里的关键是,不着急系统地学某个学科,而是取其对当下问题解决有帮助的那部分知识。

这种以问题为中心,以任务为中心的学习方法,也是现代教育中提倡的一种做法,它能够将学习的动机、效用、时限、反馈等结合起来,从而完成学习曲线中一个典型过程。

如果完成得好,会提高我们的成就感和自信,激发我们下阶段学习的热情,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当然,这只是其中的一种输入策略,我们不能只有这个策略。

更多时候,我们需要持续思考,什么是自己这一生要掌握的知识结构,并有计划地、系统地学习。

朝着这样的方向去输入,我们的认知深度才能得以提高,格局才会变得更大。

共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