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家奇正之道(兵家之道52)

  洪君过贵阳南下之后,突然挥兵向西,实行大迂回,朝着盘算已久的目标——金沙江挺进,走的正是当年诸葛亮南征孟获之路,关索镇,孟获洞,晒甲坡,孔明坟,千年旧事化为地名传说  在北盘江“白岑”古渡,孔明坟距白岑7公里,美国作家索尔兹伯里猜测肯教员定会去看看,因为教员从小就喜欢《三国演义》,他的许多用兵之道也类似诸葛亮,而且许多将领都这样称颂他  孔明命殒五丈原,墓怎么会在黔西南?我问兴仁县史志办主任丁大林先生和其他人,没有答案2006年6月20日我来到“孔明坟”,离它五十步远有户独立人家,我请正在树下歇凉的男主人来介绍情况  那汉子姓罗,名帮书,是这个“洒若村”的支部书记  墓前只有两块碑基,半埋在土里,他说很多年前就是这样,只是原来山上许多几人合抱的大树都没了,那是一九五八年的结果罗帮书还告诉我一个别人都不知道的秘密:前些年修“孔明坟”前那条公路,推土机推出来两个巨大的石牛,没人当回事,就埋在路基下了,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兵家奇正之道?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兵家奇正之道(兵家之道52)

兵家奇正之道

  洪君过贵阳南下之后,突然挥兵向西,实行大迂回,朝着盘算已久的目标——金沙江挺进,走的正是当年诸葛亮南征孟获之路,关索镇,孟获洞,晒甲坡,孔明坟,千年旧事化为地名传说。  在北盘江“白岑”古渡,孔明坟距白岑7公里,美国作家索尔兹伯里猜测肯教员定会去看看,因为教员从小就喜欢《三国演义》,他的许多用兵之道也类似诸葛亮,而且许多将领都这样称颂他。  孔明命殒五丈原,墓怎么会在黔西南?我问兴仁县史志办主任丁大林先生和其他人,没有答案。2006年6月20日我来到“孔明坟”,离它五十步远有户独立人家,我请正在树下歇凉的男主人来介绍情况。  那汉子姓罗,名帮书,是这个“洒若村”的支部书记。  墓前只有两块碑基,半埋在土里,他说很多年前就是这样,只是原来山上许多几人合抱的大树都没了,那是一九五八年的结果。罗帮书还告诉我一个别人都不知道的秘密:前些年修“孔明坟”前那条公路,推土机推出来两个巨大的石牛,没人当回事,就埋在路基下了。

我说你们真傻,那很可能就是“孔明坟”的标志,一旦竖起来,游客就会接踵而至,你就不用种地了,卖小吃就发了。罗帮书听了直嘿嘿。  布依族,苗族,彝族都崇拜牛,很可能是诸葛亮死后,当地土著先民为纪念他,建的义冢,还用神牛来护佑他的灵魂。贵州桐梓的“夜郎镇”之“李白墓”,估计也是同样道理。罗支书还挺灵巧,只用一分钟就学会了使用数码相机,不过,我还是不满意,因为照片上怎么也看不出是“孔明墓”,但不能怪他。  贵州的地名很有意思,“安顺”,就是造反的彝族安氏平息下去就顺从了;牛场,羊场,猪场,鸡场,猴场,猫场,狗场,龙场等等,我问了许多人,都说不清楚,我自作聪明地认为,还不是集中买卖某种家畜场所?直到碰到丁大林先生才明白,原来都根据属相安的地名。  这么看来,古时黔地官员还是挺有文化的。有些小地名更雅,像“孔明坟”前的“洒若村”,但那是布依语音译来的,村民并没把它当成雅事。像“白岑”,因为太雅了,乡人不识,只好又改为“白层”。还有个村叫“哪郎”?好像谁家小伙子误入妇道人家,被人家面红而赤地质问,这很可能是译者太自雅了  在这些古雅的乡村行走,还是蛮有意思的,但看到现代的巨幅标语更有意思。好几个乡镇都挂着欢迎某电影厂《雄关漫道》剧组拍戏的红布标语,一打听,是拍二方面军长征的,我心生疑问:他们也没走黔西南这边呀?人家说只取外景。难道说为了突出环境险恶,舍弃真实长征路线?当然,电影创作是有先例的,比如《西游记》跑到泰国去拍的,但那是神话呀!拍摄革命历史纪实剧,这种移花接木似不足取。但现在导演都很厉害,说不定弄出个大话什么来,火他一把也是可能的。  其实,万里长征不可能每一步都是险恶的,倘如此,老蒋何苦要费那么大劲派几十万人马围追堵截,只要自提一支精兵等在陕北以逸待劳,还不是一了百了?另外,“雄关漫道”的“漫道”,似乎也不是“路漫漫其修远兮”的意思,而是“大家都说”之义。雄关,大家都在说,片名够奇的了,真是惊世骇俗!电影厂真是个高人出没的地方,服了,服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