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管新规下的财富(资管新规落地倒计时)

资管新规下的财富(资管新规落地倒计时)(1)

资管新规下的财富(资管新规落地倒计时)(2)

文/《清华金融评论》高级编辑秦婷

2021年底,资管新规过渡期正式结束。新规出台三年多以来,行业监管体系不断完善,统一监管规则、净值化转型等改革目标取得较大进展,逐步走向良性发展轨道。

在资管新规正式实施之际,《清华金融评论》2022年1月刊封面专题将以“未来已来 构建资管行业新格局”为主题,为在新起点上资管行业在发展与监管中谋篇布局,为促进资产管理行业进一步健康发展建言献策。

2018年4月27日,《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资管新规)正式对外发布,拉开了资管行业转型发展的序幕。资管新规既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一项重要举措,同时也是资管行业乃至整个金融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举措。

三年多来,随着资管新规细则的逐步落地,资管行业监管体系不断完善,前期若干行业乱象得到了根本治理,为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阶段性成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资管行业逐步迈向新阶段,呈现出新模式、新产品、新格局的特征,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监管体系不断完善 资管行业逐步走上良性发展轨道

在监管体系建设方面,资管新规出台三年多来,针对证券期货经营机构、银行理财子公司、保险等行业具体情况,监管机构相继发布了配套细则协助新规落地,监管体系不断完善。

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的资管业务方面,《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计划运作管理规定》的出台,基本统一了监管标准,适当借鉴了公募基金经验,健全了投资运作制度体系。

同时,还出台了操作指引对大集合产品进一步对标公募基金、实现规范发展的标准与程序进行了细化明确,经规范后,大集合产品将转为公募基金或私募资产管理计划。

银行理财子公司方面,《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要求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实行分类管理,区分公募和私募理财产品,实行净值化管理,规范资金池运作,防范“影子银行”风险。而《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在前期已允许银行私募理财产品直接投资股票和公募理财产品通过公募基金间接投资股票的基础上,进一步允许理财子公司发行的公募理财产品直接投资股票。

随后,银保监会还连续出台政策规范理财公司的净资本管理、销售管理和流动性风险管理,进一步完善监管细则。2021年6月11日发布的《关于规范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银行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的投资范围、集中度管理、流动性管理、杠杆率、偏离度等方面都做出了不同程度的收紧,拉平与货币基金监管标准。

保险资管业务方面,《保险资产管理产品管理暂行办法》是保险资管产品的“母办法”,《组合类保险资产管理产品实施细则》《债权投资计划实施细则》《股权投资计划实施细则》三个细则则明确三类产品的登记机制、投资范围、风险管理和监督管理等要求。近日,银保监会还专门出台了《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新增了关于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相关的内容,增补了分级监管、信息披露、重大事项报告等内容。

净值化转型等改革目标取得较大成效 行业走向良性发展道路

随着监管体系不断完善,前期若干行业乱象得到了根本治理,为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阶段性成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资管行业逐步迈向新阶段,呈现出新模式、新产品、新格局的特征,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在大资管行业中,公募基金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发展稳健,结构不断优化。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0月底,我国境内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37家,其他公募基金管理人14家,公募基金8969只,存续规模24.41万亿元,较资管新规发布时增长88.77%,其中权益类基金占比持续提高,由18.98%上升至33.57%。

同时,资管新规的重点改革目标——净值化转型,截至目前已取得较大成效。根据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的2021年三季度理财市场数据分析,截至9月末,净值型产品规模占比达86.56%,较去年同期提高26.08个百分点。据中信证券分析,分机构来看,城商行整改进度领先,平均进度达94%,而国有行转型稍慢,净值化转型进度约80%。

总体而言,新产品规模稳步增加,老产品加速退出理财市场,理财市场转型进程有序推进,预计2021年底前,绝大部分银行机构可如期完成整改任务。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表示,从经营策略来看,商业银行是比较稳健的行业,虽然银行净值化理财产品和基金公司、私募等投资规则一样,但银行理财产品应投资相对稳健类的比如投资固定收益类和货币类作为主要投资方向。

对于权益类的高风险的可以进行一些尝试但不应该作为银行理财产品的主要方向,因为银行赢得投资者的信誉非常重要,所以需要以低风险投资为主。未来,银行理财产品应该成为整个资本市场的压舱石和稳定器。

保险资管产品最初作为保险资金量身定制的专属投资工具,具有资金链条短、期限较长、杠杆率低等特征,与资管新规具有高度内在一致性,过渡期内面临的转型压力不大。截至2021年9月,保险资管产品投资余额为4.85万亿元,较2018年末增加逾70%。

此外,资管新规对于促进信托公司转型发展也正在显现成效。2021年9月的信托行业数据显示,信托新增投向房地产行业规模继续下降,9月投向房地产行业规模为389.49亿元,较近12个月均值下降44.79%,较今年1月末下降79.08%。

新增资产证券化业务实现增长。资产证券化是信托行业转型升级、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一大方向和手段。9月新增资产证券化业务规模1121.93亿元,较上月增长4.50%。

同时,行业主动管理规模占比有所提升。9月行业新增主动管理类信托规模2447.30亿元,占当月新增规模比重54.46%,占比较近12个月均值提升4.82个百分点。这表明随着行业转型进一步推进,信托机构在提升主动管理能力、谋求业务转型方面持续发力,监管政策在促行业转型方面的成效持续显现。

2021年底,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未来已来,一方面,中国资管行业将迎来较大发展机遇。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居民财富规模超过500万亿元,居民人均财富约为36.6万元,从人均财富这个角度来看,我国财富增长还有较大空间。而我国居民财富配置中金融资产比例不高,未来财富配置向金融资产转移将是重要方向。

另一方面,资管新规全面实施后,各类机构主体在把握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同的挑战,包括技术变革、投资者观念更新等问题。其中,现金管理类理财新规将从收益率和规模两方面,给现金管理类理财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在资管新规正式实施之际,《清华金融评论》2022年1月刊封面专题以“未来已来 构建资管行业新格局”为主题,对资管新规制定实施以及行业整改进行系统回顾,对资管行业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进行研判,就行业走向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设性建议,在2022年中国经济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大背景下,助力资管行业乘风破浪,向阳而生!

附表1:

资管新规下的财富(资管新规落地倒计时)(3)

资管新规下的财富(资管新规落地倒计时)(4)

资管新规下的财富(资管新规落地倒计时)(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