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增选第二轮名单(中科院怒斩立功)

公元2018年,天临笑谈曰:不知知网为何物,未几,经查,其学术不端,故撤其博士文凭。遂学术界严查学术不端之事,至于莘莘学子,深受其苦,学术网站飙升其价,干万学子深厌之,遂称此年为天临元年。

天临四年,天下苦知网久矣,其善偷夺他人之学术成果,众人为之所愤,曾几何时,因其作恶之甚多,行为之垄断,终为市监局所立案侦办,于此,众人方才皆叹曰:天临之言实为讥讽知网之无道。噫吁哉!

——来自神通广大的中国网友

中科院增选第二轮名单(中科院怒斩立功)(1)

知网因演员翟天临论文抄袭事件而声名鹊起,知网赚钱的秘密,也因此被逐渐剥开。

5月13日16时,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发布:近日,市场监管总局根据前期核查,依法对知网涉嫌实施垄断行为立案调查。

中科院增选第二轮名单(中科院怒斩立功)(2)

网友一片叫好:

中科院增选第二轮名单(中科院怒斩立功)(3)

知网什么东西,靠什么赚钱?

提到知网,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两个字——论文。在公众认知中,知网知识资源齐全、服务功能强大,其收录的海量文献数据,更是成为了论文写作的“必需品”。

从本科生阶段开始,学生要撰写课程或学位论文、做文献综述,均需要阅读大量相关主题论文。而在知网浏览、下载论文,则是收集资料过程中绕不开的一环。

不过,绝大多数高校师生对知网“收费下载论文”一事,感觉并不明显。这倒不是知网未对他们收费,而是各大高校、科研院所直接向知网交了包库订购费。

根据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公开的2020年年度报告,同方知网当年主营业务收入超11亿元,净利润超1.9亿元,毛利率达到53.93%。

中科院增选第二轮名单(中科院怒斩立功)(4)

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公开的2020年年度报告截图

但与高盈利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作者的微薄收入。据新华每日电讯报道,博士论文、硕士论文在知网出版,作者本人最高仅可获得100元现金以及400元面值的检索阅读卡作为稿酬。而作者的论文每在知网被下载一次,平台就会收取15元/本甚至25元/本的费用。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总干事张洪波此前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据他了解,知网一般会向合作期刊支付一定费用。“这其中包含两块,一部分是因为期刊提供了数字资源,另一部分就是给作者的费用。但相较于知网获利金额,这实在太少了。

“为数不少的期刊,尤其是很多学术期刊,知网真正支付给作者的费用并不高。有些期刊一年只能拿到两三千块钱。如果分摊给这一年该期刊的全部作者,这么少的钱怎么分?”张洪波觉得,这样的金额完全不足以认定是“知网支付的版权费用”。

2016年,知网在发布的稿酬标准通告中说,被知网收录出版的硕博士学位论文,作者可联系知网领取稿酬,学位年度2008年以后的博士论文著作权人,可一次性获得面值400元的“CNKI网络数据库通用检索阅读卡”和100元的人民币现金稿酬。硕士论文则是300元卡,和60元现金。

根据国家广电总局的《使用文字作品支付报酬办法》中的标准,原创作品的稿酬标准为每千字80-300元。知网给出的这一稿酬标准,明显有些敷衍。而这些低成本收来的文章最终会高价卖出。知网上,几乎全部的资源都需要付费下载,其中硕士论文每本15元,博士论文每本25元。根据红星新闻的报道计算,一篇用500元稿费收来的论文,可能给知网带来的收入达57万元。

经过一番舆论的发酵,2021年12月22日,网友们发现中国知网已经默默地下调了硕博士学位论文的下载价格,硕士学位论文下调至7.5元,博士学位论文下降至9.5元。

中科院“怒斩”知网

早在4月15日,一封指责知网续订费高、续订条件“苛刻”的中科院邮件在网上引起广泛关注。

中科院增选第二轮名单(中科院怒斩立功)(5)

邮件提到,自2008年以来,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承担全额订购费用,在全院范围内开通使用CNKI科技类期刊和博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

“2021年,中科院集团CNKI数据库订购总费用达到千万级别,已成为中科院集团资源引进中的‘巨无霸’。

2022年,双方就费用、订购模式展开积极讨论,但在多轮艰苦谈判后,知网依然坚持接近千万的续订费用,其给出的集团组团方案在成员数量、单家价格方面条件相当苛刻。

中科院增选第二轮名单(中科院怒斩立功)(6)

随后(4月15日)中科院图书馆面向全所用户发布了一则《关于即将停用CNKI中国知网的通知》,证实了中科院将不再续订CNKI中国知网。

通知同样称,2008年以来,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通过院文献购置经费全额订购、为全院研究所开通了CNKI(中国知网)的使用访问。

近期,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与同方知网就2022年全院续订CNKI方案未能达成一致意见,“CNKI数据库的全院访问将在4月21日停止。”

官网介绍,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发端于1950年4月成立的中国科学院图书管理处,1951年2月定名为“中国科学院图书馆”,1985年11月更名为“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4月17日,中科院某位负责落实此事的老师向媒体证实,网传的近“千万级别”续订费用和停用知网访问一事属实,由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发布。

“自2022年4月20日起,停用CNKI数据库。”至于未来是否会恢复对知网的访问,该老师介绍,“现在不好说,至少今年应该是没有这个计划了。”

一名中科院学生也表示,学校图书馆早在4月初就发布了停订知网的调查问卷,向学生征集意见。“4月13日下午,我们所就发布了邮件通知,称4月中下旬起停用。”

不久,更多高校和知网过去“取消续订”的历史被媒体翻了出来。

· 2012年12月,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发布消息,因为中国知网数据库商家涨价过高,无法达成协议,2013年起暂停使用知网。

·2014年6月,金陵科技学院图书馆发布通知,因知网涨价幅度过高和服务内容缩减,暂停使用知网。

· 2016年1月,武汉理工大学图书馆发布知网停用通知,因为CKNI公司涨价幅度离谱。

·2016年3月,北京大学图书馆发布中国知网可能中断服务通知,因为数据库商涨价过高。

·2018年12月,太原理工大学图书馆发布2019年暂停访问中国知网的通知,因为续订价格及使用方式未达成一致。

·2021年1月,集美大学图书馆称因为知网数据库资源价格不断上涨及预算原因,调整订购方案。

从以上声明可以看出,高校和知网停止合作的主要原因是价格过高。知网从知识的传播者变成了牟利者。

知网三宗罪

第一宗:涉嫌垄断

虽然今天市监总局宣布对知网涉嫌实施垄断行为立案调查,但形容知网为“学术垄断”丝毫不过分。

据《新京报》报道,知网在高校市场占有率为100%,其他主要市场占有率为60%。其拥有6000多万份文献、核心期刊收率为99%。

也就是说,只要你考入中国高校,那就必定要用到知网。《新京报》报道称,一名知网前员工透露,知网早已买断了绝大部分期刊的版权,实现了垄断。

垄断就意味着可以“为所欲为”,毕竟定价权在自己手上。

第二宗罪:贵

怎么个贵法?我们看数据:

根据武汉理工大学披露的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6年期间,知网涨价幅度超过132.86%,年平均涨幅18.98%

北京某高校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透露,知网采购价格动辄上百万起,并且每年涨幅5%-10%;

厦门大学招标中心披露的知网数据库采购成交公告显示,2019年该项目成交金额为73万元;2020年为74万元;2022年则为85.1万元;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招投标办公室数据显示,该校知网系列数据库采购项目2017年成交金额为28.7万元;2019年为44万元;2020年总中标金额为47万元;2021年中标金额为49.3万元。

据广州大学图书馆2022年《电子资源单一来源采购项目(中文库)采购实行单一来源采购方式的公示》显示,知网CNKI总价110万元;西南政法大学发布的公告显示,知网数据库预算金额170万元;中国人民大学相关公告显示,知网中标金额164.79万元。

知网提供多个不同的子数据库,学科越多,学校要买的子数据库也越多,价格就越高;此外,知网还会限制同时访问的人数,因此学校还需要根据在校学生数量选择不同价格档位。

而之所以知网价格逐年增长,是因为知网是将纸本数据进行数字化以及智能化搜索处理;同时,随着每年数据都会有新增,相应的成本和价格也就增长。

前述知网前员工称,知网主要利润来源是针对高校、图书馆的学术期刊产品,是销售的核心环节;此外,人力成本是知网最大支出,也是涨价原因之一。知网内部一直采取计件薪酬发放工资,运营成本相应就更高。

第三宗罪:割韭菜,甚至还白嫖

知网订阅费用贵,作者收益却并不高,甚至干脆分文不得。

据了解,知网中的学术文章来源,主要是期刊文章及高校的硕士、博士论文。而论文一经发表,期刊编辑部即获得该论文版权。

知网方面则与编辑部达成合作获取数据库的发布版权,而作者则成了无关联的“第三方”。无论其有多少文章被知网收录、产生多少点击量,带来的收益作者都拿不到。

据媒体报道,博士论文、硕士论文在知网出版,作者本人最高仅可获得100元现金以及价值400元的检索阅读卡作为稿酬。但作者论文每被下载一次,平台就收取15元至25元的费用。

作者赚不到钱,作为大量用户的学生却要因查重等需求缴纳服务费用,这让很多经济来源不稳定甚至依靠父母的学生族苦不堪言。

学术数据库这类服务,用商业化走可持续发展的路无可厚非,但其也有很强的公益属性,学术发展是人类科技文明发展的基石。

知网利用垄断资源唯利是图,一切向钱看,把穷学生当韭菜割,阻碍学术科技发展,这样的“知识付费”,真有存在的必要吗?

支持收归国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