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热梗都是怎么来的(网络烂梗史正在提醒我们)

“网络暴力太可怕,还好我是施暴者。”

“化粪池警告”

“气抖冷......”

“生孩子警告”

“三年血赚死刑不亏”

“当真你就输了”

这些梗你是否曾刷到过?你可知引发它们的背后的悲剧有多么令人窒息?有些梗越是低俗,流传的领域却越广,甚是嚣张。

不要做造成“雪崩”的键盘侠们

网络暴力可以随时随地伤害一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且随意发表的评论也可能会杀人于无形。近期发生的“打赏200元快递员的上海女子被网暴跳楼自杀”“清华学姐污蔑摸臀学弟”“取快递被造谣出轨的吴女士”“被网暴逼死的15岁男孩刘学洲”等事件近年频频发生,向我们展示了语言暴力的可怕。

键盘侠们煞有其事的抨击和破案般去揣摩别人动机,使受害者变成坏人,忽视了真正凶手。

网络热梗都是怎么来的(网络烂梗史正在提醒我们)(1)

网络发声越来越触碰道德底线,越多的正义变得偏激,以悲剧收尾网络世界才变得柔和。对现实社会和生活有不满,也不能把他人当替罪羊,更不能心安理得地当网络施暴者。

在受害者之上欢声笑语

2019年江西南昌红谷滩无差别杀人案,年轻女孩在街头被陌生犯罪者连捅多刀身亡。还有多起女性被害案件之下,关于“女孩要如何才能保护自己”的讨论下,有位网友发声:

“看到这句话我气得浑身发抖,大热天的全身冷汗手脚冰凉,这个社会还能不能好了,我们女孩子到底要怎么活着你们才满意,眼泪不争气的流了下来,这到处充斥着对女性的压迫,女性何时才能真正的站起来。”

这段话被高度转发,于是产生了“气抖冷”的表述。只因一起“女子称被男子骚扰奸杀威胁均为杜撰”事件,就击破了对严肃社会事件的话题讨论,“气抖冷”也成为了讽刺梗,被认为是一种夸张式表达。受害者们带来的社会反思终究抵不过网络的戏谑。

网络热梗都是怎么来的(网络烂梗史正在提醒我们)(2)

网络热梗都是怎么来的(网络烂梗史正在提醒我们)(3)


2020年杭州女子失踪案后,恐吓式梗掀起了浪潮。“化粪池警告”“两吨水警告”“感谢老公不杀之恩”“老婆变乖了”等梗频繁出现各种自媒体之中,一股子把女性物化的高高在上味。

网络热梗都是怎么来的(网络烂梗史正在提醒我们)(4)

网络热梗都是怎么来的(网络烂梗史正在提醒我们)(5)

网络热梗都是怎么来的(网络烂梗史正在提醒我们)(6)

网络热梗都是怎么来的(网络烂梗史正在提醒我们)(7)

细思作案过程,这绝不是一场简单的女性失踪案,一条鲜活的生命,却以吃瓜取梗的心态对待,毫无人情可言。潮谑大军之下,是过去和现在的受害者在被践踏,社会案件在如此“轻松”的互联网语境下,真相和责任似乎不再重要了。

前两月的“俄乌战争梗”的恶俗调侃,还有不久之前的“印度蜥蜴梗”,在面对更国际化一些的热点,上升到了战争及跨物种暴行层面,被侵略者的痛也只会降级到无所意义的层面及引出对女性的物化贬低。

网络热梗都是怎么来的(网络烂梗史正在提醒我们)(8)

网络热梗都是怎么来的(网络烂梗史正在提醒我们)(9)

网络热梗都是怎么来的(网络烂梗史正在提醒我们)(10)

战争的代价压住了每一个普通人,我们不该像解说游戏一样去猜测真实的苦难,我们应该怀敬畏之心,努力不要再有人经历枪林弹雨。

跨物种的暴行不仅泯灭人性,也有安全隐患,动物的细菌极有可能会感染人类,所以保护动物也是保护人类。美女配印度蜥蜴文案,目的何在?真的只是单纯讽刺事件还是引导“侵犯等同于被爱”思想?

网络热梗都是怎么来的(网络烂梗史正在提醒我们)(11)

学知识不是为了开低俗玩笑

2020年的一篇科普生育伤害贴,在女性生孩子危险又辛苦还有不可逆伤害的事实下,有些男性们并不愿意被“要挟”,便讽刺了“小心生孩子警告”。生育能力虽是女性天生拥有,但应享有自主生育意愿的权利。过分解读女性生育科普,认为女性拿这种手段要挟男性,简直可笑。

女性也不只为了男性才生孩子,孩子是双方的,只不过现阶段太多男性在育儿阶段的缺失导致女性的抑郁和焦虑,导致“生”了后,“育”大都是女性在做,才更强调男性多些其他方面的付出。强调平等,不是女性要特权,不是暗示“有本事男性生孩子”,而是迫切需要同等效力的付出。

我国刑法中对奸淫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的处罚,最低三年,最高死刑。有人就说能强占幼女,才判三年,赚大发了,死刑也不亏。这就是令人恶心的“三年血赚死刑不亏”。什么时候儿童情色、手伸向小朋友的变态也可以开始开玩笑了?鼓吹犯罪也能玩梗?《素媛》《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还不够让大家清醒吗?儿童被性侵的伤害,说精神和肉体的双重伤害,折磨一生。所以,家长也要及时为儿童做性教育,别忘了“小孩子是最好骗的”,熟人作案、被拐卖......任何形式都有可能受到侵犯,社会鱼龙混杂,他们也需要自己保护自己。

暴力不是赚钱工具

除了烂梗,竟还出现了家暴妆、表演家暴等来吸引流量赚钱。

家暴妆的初衷是为了反对家暴,呼吁大家关注家暴问题,“如果你打破沉默,生活可以像童话一样美好”。

网络热梗都是怎么来的(网络烂梗史正在提醒我们)(12)

网络热梗都是怎么来的(网络烂梗史正在提醒我们)(13)

网络热梗都是怎么来的(网络烂梗史正在提醒我们)(14)

网络热梗都是怎么来的(网络烂梗史正在提醒我们)(15)

有些美妆博主,却当成了流量密码,“很好看”“我好酷”妄想靠化妆来美化暴力,病态审美不是个性。

网络热梗都是怎么来的(网络烂梗史正在提醒我们)(16)

网络热梗都是怎么来的(网络烂梗史正在提醒我们)(17)

网络热梗都是怎么来的(网络烂梗史正在提醒我们)(18)

最近上热搜的刘洲成,至上励合成员,公开发表表演“家暴”的动图。动图中,戾气冲天,拳脚交加。

网络热梗都是怎么来的(网络烂梗史正在提醒我们)(19)

热搜后便立刻开启的直播间内,他非常坦然,甚至有人欣赏他,还有人好似开玩笑的语气求挨揍。而且也不止一次公开讨论“拳法”了。在公然宣扬家暴还能蹭流量赚钱?我非常不能理解,这是受了什么教育有这种赚钱逻辑?娱乐圈还有一人,蒋劲夫,妥妥的家暴男,为什么提到这个人渣呢,因为有网友评论:“南洲成,北劲夫,打的女人嗷嗷哭”。没想到如今同是与家暴有关,而有些人对暴力的戏谑依旧如此嚣张。

网络热梗都是怎么来的(网络烂梗史正在提醒我们)(20)

令人气愤的不仅是因为他宣扬且玩笑化这种暴力,最主要原因是刘洲成曾经把前妻打到遍体鳞伤甚至流产,竟然还想继续疯狂美化家暴和麻醉受害者。所以当看到“前妻视角”时,感到哀其不幸。

官宣新恋情时,新女友留言“大家好,我是新沙袋”,只能怒其不争。家暴也能秀恩爱?欲盖弥彰罢了。

网络热梗都是怎么来的(网络烂梗史正在提醒我们)(21)

庆幸的是,刘洲成这回的“火”,受到了大众的口诛笔伐,平台也对其账号禁言,这迟到的封杀,背后是社会对家暴的冷漠。

家暴可以发生在任何家庭、任何人身上,一个衣冠楚楚的人转身有可能成为吃人的野兽。无论男性女性,我们都拒绝暴力。

2019年美妆博主宇芽揭露长期接受家暴的真相,从电梯拖拽、踩脸、抓头撞墙......

网络热梗都是怎么来的(网络烂梗史正在提醒我们)(22)

2019年河南一女子不堪家暴跳楼,那时她觉得那扇窗是唯一逃生的出口,2020年网红拉姆在家中被前夫使用汽油泼洒后点燃,经抢救无效去世,决定离婚时的原因是因为前夫打断了她的右臂。

那些看不见的家暴,那些不敢报警的受害者们,他们的痛绝不是三言两语就能一笑而过的。“为什么不离婚?”“为什么自己不独立?”“你是不是做错了?”“过日子哪有不吵架的?”局外人不知道他们受过什么威胁,可以提方法,但不要拿受害者有罪论去质疑,可能有无数复杂原因堵住了表达绝望和求助的嘴。如今我们有法律武器,也需要全社会的行动。

人们习惯了用段子和梗去消遣和漠视痛苦、消解悲剧,于是,受害者的血与泪,是自作自受,被家暴毁掉的女性,则呼救无门,老实人的一步步妥协和原谅就被指受虐狂和受害者有罪论。最终恶人的自导自演和颠倒是非,让旁观者和受害者麻木不仁。

德云社相声演员章绍伟发过恶俗言论“友情提示,今天杀了女朋友的话,七夕刚好是头七”“做什么可以让女朋友瞬间失去抵抗力,用直拳、摆拳攻击她的下巴和鼻梁”,无疑是对暴力的宣传。足球解说员发出“感谢新冠”言论,是因比赛对手外援新冠检测阳性无法上场。这些所谓的无心之举的玩笑和梗是否也能说明本身缺乏一种公众道德感。

广告谈“性”,不能辱性

妇炎洁恶俗营销女性隐私部位,平白无故指责女性隐私部位,以此达到销售女性用品的目的,这吃相不免恶心了些?不仅带偏私处护理观念,产品描述也用烂梗,还煞有介事制造焦虑!

网络热梗都是怎么来的(网络烂梗史正在提醒我们)(23)

网络热梗都是怎么来的(网络烂梗史正在提醒我们)(24)

不知名的贬低女性的调查

网络热梗都是怎么来的(网络烂梗史正在提醒我们)(25)

妇炎洁认为私处变黑的原因(太可笑了)

奥迪广告视频抄袭也被网友扒出车商们曾经的不当宣传。2020年,奥迪RS4广告语“让你的心跳更快,在每个方面”,配图是一个穿短裙的小女孩倚在车前吃香蕉,很快引起争议,被指带有“性暗示”等内容。

网络热梗都是怎么来的(网络烂梗史正在提醒我们)(26)

2017年奥迪为宣传自家二手车,直接类比女性,广告视频中,婚礼上的婆婆对新娘粗暴“检查”,捏鼻子,拧耳朵,撬嘴巴,盯胸......画面配音“重要决定必须谨慎,奥迪二手车官方认证。”内涵女性整容、物化女性。

网络热梗都是怎么来的(网络烂梗史正在提醒我们)(27)

2021年长安福特测评车速视频,文案“日本动漫中男生高速奔跑掀起女生的裙子,是真的吗?”“带你一饱眼福”等字样,打着致敬日漫的幌子消费女性。

网络热梗都是怎么来的(网络烂梗史正在提醒我们)(28)

奇瑞汽车新车发布会讲“艾瑞泽”化身“小泽”,并合日本AV女星联系起来。

网络热梗都是怎么来的(网络烂梗史正在提醒我们)(29)

更让人不解的是食品类广告也会强行与性暗示相关联,如卫龙包装袋,绝味鸭脖广告,喜茶与杜蕾斯联名,被设计成胸模瓶的矿泉水等。只能说此类创意又蠢又坏,在女性意识觉醒的当下,“恶俗”营销只会得到骂声一片。

梗潮褪去,谁受影响?

好像触犯法律底线之前,道德感只存在于受害者,只束缚了受害者,而最后,漠视、消费甚至诋毁,也一并由受害者承担。别拿愚昧当借口,这就是残忍。

生命和尊严不可以拿来当梗开玩笑,悲剧和苦难也不应该被娱乐化。置身事外的人乐完,被侵略者、受害者只会又被深深刺痛一刀。新闻、文字等的泛娱乐化,正在真真切切地侵蚀正常的社会。

玩笑梗可以有,但要除掉漠视尊严和生命的烂梗。不要小看文字的力量,一句话通过不同人的解读可能衍生出多种行为,更能迷惑理智和判断力。

客观来说,大部分社会案件的受害者是女性,大部分烂梗也直指女性,所以我觉得部分男性们,需要时刻保持这样的敏感,多站在女性立场考虑,尊重女性人格。


当网络发声在漠视人权时,要停下来想一想,我们究竟在给下一代灌输什么样的价值观?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