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虻图书简介(人畜皆害的吸血虫--牛虻)

一天,小明到林区玩耍,好端端地站在路边四处望风景,突然腿肚子上传来一阵疼痛,像被针扎了似的。小明连忙跺脚,只见一只大~“苍蝇”腾空而起。

牛虻图书简介(人畜皆害的吸血虫--牛虻)(1)

(图片来源于网络)

“咦!这里的‘苍蝇’变异了吧!怎么这么大!还会咬人!”

后来被这虫子咬了N次,终于有好心的当地人告诉没有见过世面的小明,它不是苍蝇,而是传说中的牛虻。

1

像蝇,像蚊,又像蜂

牛虻是虻的俗称,学名Tabanidae,又称牛蚊子、牛苍蝇、瞎虻、瞎蚂蜂、牛魔蚊、牛蝇子。看了这一大串别名是不是有点傻眼了?那它到底属于苍蝇还是蚊子还是蚂蜂呢?其实都不是哟,牛虻属于双翅目虻科。但别名也都不是白来的,它的外表乍看就像巨大版的苍蝇,像蚊子一样喜欢吸血,飞行时扇动翅膀嗡嗡作响又像极了蚂蜂。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成年的牛虻身长约2.5厘米,椭圆形,一双透明的略带棕黑色图案的翅膀长度超过尾部复眼中部有一条细窄的黑色横带,头顶有短毛,触角呈黄色,嘴巴像个小锥子,特别适合吸血。

牛虻图书简介(人畜皆害的吸血虫--牛虻)(2)

(图片来源于网络)

牛虻在我国各地均有分布,成虫平时居于草丛和树林中,喜欢艳阳高照的燥热天气,多在白昼活动,以午时为活动高峰。每年五月份到八月份有大量牛虻成熟,此时到乡村去,就能看到牛啊马啊都疯狂地甩着尾巴和脑袋试图赶走满身的牛虻。

牛虻图书简介(人畜皆害的吸血虫--牛虻)(3)

(图片来源于网络)

2

人畜皆害的吸血虫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经把自己比喻为一只牛虻,是神赐给雅典的礼物。他认为雅典就好比一匹骏马,但因为又懒又胖而迟钝昏睡,需要有一只牛虻时刻紧叮在它身上,责备它、劝说它,使它能够从昏睡中惊醒。

牛虻图书简介(人畜皆害的吸血虫--牛虻)(4)

(图片来源于网络)

苏格拉底针砭时弊的使命感当然非常可嘉啦。然而现实中牛虻可没有这么高尚,它是一种人畜皆害的吸血害虫。吸血的牛虻一般是雌性成虫,它们上、下颚及口针都极锋利而发达。每当吸血时,首先划破动物的皮肤使血液渗出,再由唇瓣上的拟气管将血吸进体内。

牛虻图书简介(人畜皆害的吸血虫--牛虻)(5)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小型虻咬伤一次失血可达40毫克,最大型的虻则一次可使动物失血200毫克。叮咬后的伤口在牛虻唾液的刺激下常形成疼痛的肿包,对家畜伤害极大,据统计乳牛可因牛虻的叮咬而使产奶量下降11%-15%,高者可达19%-25%。最令人头疼的是,牛虻能在吸血的同时传播多种严重人、畜疾病。

牛虻图书简介(人畜皆害的吸血虫--牛虻)(6)

(图片来源于网络)

3

防治牛虻任重道远

对于如此害虫,人类也想了种种办法希望控制它们的数量,例如在牛身上喷洒药剂啊,毁掉牛虻幼虫的滋生地啊,这些方法虽都有一定效果,但在大面积开展则浪费人力、物力。

牛虻图书简介(人畜皆害的吸血虫--牛虻)(7)

(图片来源于网络)

牛虻的繁殖能力很强,在恒温环境下,20多天就可以完成一个世代。它的发育过程包括卵、幼虫、蛹、成虫4个阶段。雌性牛虻通常选择沼泽、溪边和池塘旁边产卵,大量地黑色的卵产在植物的茎或叶子上。新孵化出来的幼虫呈白色,会掉入水中,吃腹足类和昆虫类动物为生,最终它们会游到水边的泥浆中化蛹。

同时,牛虻也具有相当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及抗病能力,分布极其广泛,因此人类对牛虻的治理总难见较好成效。

牛虻图书简介(人畜皆害的吸血虫--牛虻)(8)

(图片来源于网络)

好在人类也在研究中发现,牛虻在自然界中有许多天敌,可以利用这些天敌来抑制牛虻的生长。例如黄胸黑卵蜂和赤眼蜂可以将卵产在牛虻的卵或幼虫中使其夭折,瓢虫和隐翅虫的幼虫专门以牛虻的卵为食,还有些真菌可以令牛虻感染生病而死去。所以虽然任重而道远,防治牛虻的前途还是相当光明的~

牛虻图书简介(人畜皆害的吸血虫--牛虻)(9)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小编友情提醒,到牛虻密集活动的地区,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哦,毕竟比起牛皮,人类的细皮嫩肉实在太容易被伤害了,么么哒。

注:本文图片均来源网络,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欢迎关注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大自然爱好者!

喜欢别忘记点赞哦~。

如果你爱自然、爱科学、爱分享,

欢迎关注大自然保护协会TNC;

TNC微信订阅号: TNC_China

TNC官方微博:@大自然保护协会TNC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