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学礼的故事(孔子箴言故事仁者爱人)

孔子学礼的故事(孔子箴言故事仁者爱人)(1)

《论语·卫灵公》中孔子说“志士仁人,有杀身以成仁,无舍生以害仁。”《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就记载着一个“杀身成仁”的故事。

春秋时的齐国国内,许多士大夫当权跋扈,崔杼便是一个。在一桩婚姻事上和当时齐国的国君庄公(名光)发生了矛盾,后来竟至把国君杀死。依照古礼:臣子杀君叫做“弑”,以下犯上,是一种大逆不道的事。古代的史官是记载历史的,所记载的史实必须真实,这既是职业道德,又是历史责任。当时齐国的一个史官(太史)得知此事以后,便在史书(竹简)上记下“崔杼弑其君”。

孔子学礼的故事(孔子箴言故事仁者爱人)(2)

崔杼弑其君

当权跋扈的崔杼得知太史在史书上记下“崔杼弑其君”后,大发雷霆。因为这样记载,会使自己在历史上永落骂名。他马上令太史官去掉这句话,这位太史即坚持实事求是态度,坚决不改。崔杼气急败坏地,拔出剑来竟把太史一剑杀死。

太史因坚持正义,杀身成仁冤死的事,传出来后,并没吓倒史官的家人,这位太史的弟弟秉承兄长的遗愿,又继续在史书上记下“崔杼弑其君”五个字。崔杼得知后更加恼火,又把太史的弟弟杀了。

强权和正义的较量在继续着。一面是掩盖历史真相,为自己的罪行开脱,一面坚持实事求是态度。为了坚持真理,不怕舍弃生命。这位太史的另一弟弟,面对着两个兄长为坚持真理被杀的现实,又挺身而出,继续写下“崔杼弑其君”。这时,蛮横的崔杼没有办法了,他知道再杀死一个,别人还要如实写。便不再杀第三人了。

另有一位南史氏,得知崔杼连杀二人,自己为了表示坚持真理,拿着竹简前去,也还要再照实书写。走到一看,此事已经写上,崔杼不再杀人了,便回去了。

孔子学礼的故事(孔子箴言故事仁者爱人)(3)

史官们在坚持真理与个人生命两者相较时,采取了坚持真理,不怕牺牲的做法,这正是孔子所说的“杀身成仁”。

有人把孔子主张的仁分作三个层次:一是普通的人道主义,二是积极的,奋发的精神,三是把仁提到世界观点来看,即表现为“杀身成仁”。在对待一件事情时,一面是“仁”(正道、真理),一面是自己的生命,当二者只能选取一项的时候,有人勇敢地选择了“仁”,即为了正义,为了保住节操,忠于祖国、人民、忠于真理。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也不向恶势力屈服。这是“仁”的最高境界,也是孔子所极力赞扬的好人。

孔子学礼的故事(孔子箴言故事仁者爱人)(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