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最开始打的哪场仗(长津湖仗打得漂亮)
翘首以盼、辗转反侧、兴奋难耐……我已经许久没有如此期待过一部国产电影了,无他,就因为《长津湖》的制作规模和卡司牌面是目前“国产战争片”之最。
我可以无愧地说,《长津湖》不负所望:它贡献了迄今为止最能展现中国电影工业实力的战争戏,三位导演的特点和长处都得到了施展,而编剧兰晓龙更是用“钢七连”的群像写活了志愿军战士们,无论焦点是大是小,它都不会让你失望。
当然,遗憾也是有的,该片最大的问题在于没把握好主干内容的分配,导致后半段叙事混乱、收尾不够到位,使得近三个小时的长片像是没讲完故事的半成品。
即便如此,《长津湖》也已足够好了,它值得起今年国庆档的一张电影票。
【温馨提示:下文会有剧透。】看电影之前,我最大的忧虑是三位导演能不能配合好,就怕他们各执己见把片子弄得不伦不类——还好我多虑了,《长津湖》够大,大到足以塞得下每个导演的尽情发挥。
在片子里,我看到了陈凯歌全面方正的叙事、真实细腻的情感以及“好大喜功”,也看到了林超贤“军武狂魔”的本色、混杂机油和鲜血的火药味,还看到了徐克在小场景上闪转腾挪的巧思,以及狠怼特技的画面……
这一切的背后,都有中国电影产业的雄厚实力背书。
拥有正面战场大场面的战争电影,向来都是直接体现“电影工业实力”的宣传片,暂且不论《长津湖》的整体观感如何,光是影片中的道具、服装、群演、中长镜头等各类硬件方面展示,便足以令人叹为观止——“硬实力”真不是谁都玩得起的,比咱们强的对手,就只剩技术更好、经验更多、烧钱更狠的美国好莱坞了。
得益于技术进步和国际创作环境的优化,《长津湖》相比起过往抗美援朝题材电影,细节上也有了很大的丰富,例如在冰天雪地中,先后用美军丰盛的美餐和志愿军数着吃的土豆,凸显了双方后勤补给与工业实力的巨大差距。
与之类似的,还有之前七连过乱石岗时,不得不伪装尸体来经受美军飞机的蹂躏……这些鲜明对比,都进一步体现了志愿军战士不畏艰险、不惧强敌的战斗意志。
在软件方面,《长津湖》同样有喜人的表现,最明显的一点是,它回答了一个关键问题:我们为什么要打这场仗?虽然可能没法和过去的《上甘岭》《英雄儿女》等影片相比,但绝对要比去年的《金刚川》好很多。
影片从各个层面、各个人物的视角,给出了各不相同的答案:在毛主席等中央决策层来看,抗美援朝是为了拒敌于国门外,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在梅生这样有文化有家庭的军人来看,抗美援朝是为了让下一代中国人不要再经历战火;而对于更多普通士兵来说,抗美援朝是为了保护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老家分了地,生活有了盼头,谁想对此造成威胁,就和谁拼命。
近几年的国产大片经常犯两种毛病,要么沉溺于“宏大叙事”而显得空洞乏味,要么迷失在“个人叙事”中找不准精神主旨……《长津湖》能够兼顾两种叙事特色,用“人话”喊出大义,殊为不易。
与此同时,我个人对影片还存了很大的“私心”,这源于对“龙王”兰晓龙的偏爱,这位创作了《士兵突击》、《我的团长我的团》等优秀作品的编剧,在《长津湖》里推出了第七穿插连作为绝对主角,以前传的方式,延续了“249宇宙”的传奇。
七连,就是《士兵突击》中“一声霹雳一把剑,一群猛虎钢七连”的钢七连,该连拥有为每个人“登记造册”的传统,所有士兵都有专属于自己的数字,主角许三多便是七连第4956名战士。
我相信,即便没有看过《士兵突击》、缺少情怀加成的观众,也会被《长津湖》中的七连打动,因为七连的群像给予了影片至关重要的调剂与润色,极大增强了可看性。
成熟可靠的伍千里,直率贪玩的余从戎,老练稳重的雷睢生,儒雅温和的梅生,人狠话不多的平河……七连用他们的实际表现,充分诠释了何为“团结,紧张,严肃,活泼”,说得再夸张点,如果没有兰晓龙用七连不断做“软化”,《长津湖》会显得很干瘪、僵硬,观感要下降一个档次。
在此基础上,影片奉上了最成功的角色与最精彩的故事线:新兵伍万里的成长。之所以如此拔高,是因为伍万里象征着许多年轻志愿军,并且可以代入多数普通人的视角。
首先,伍万里在人设上很有代表性,当时志愿军中有大量20岁以下的年轻战士(伍千里可能还谎报了年龄,他实际只有17岁而不是19岁),他们不如老兵们有经验,却同样抱有一腔热忱。
而且,伍万里的成长节点十分明显:刚开始参军,是为了让哥哥看得起自己;好勇斗狠、不服从纪律时,意外看到了火车外的大好河山,第一次模糊触摸到了保家卫国的意义;同龄的张小山被飞机打碎,经受血的洗礼,一下子洗去了浮躁;跟着哥哥参与一线战斗,在生死存亡间快速蜕变……
毫不过分地说,伍万里这个新兵身上集中了七连所有的优质资源,连长/哥哥的悉心照料,余从戎的拉拽融入,雷公的倾囊相授等等,要啥有啥。
如此优待是有意义的,不仅因为这反映了我军传帮带的传统,更因为大多数观众对于战场的残酷缺乏认识,大家要通过伍万里的视角,不断在战争的过程中学习战争。
《长津湖》作为战争片的主旨,在伍万里的成长经历里有着高度凝练展示:他违反命令加入伍千里一侧的战斗后,迅速从“被迫”杀敌到主动掷弹进入角色;他认为要多杀美国鬼子才算英雄,之后在总攻时就被伍千里教育“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勇气;他觉得营长谈子为是“打不死的英雄”,然后又被谈子为教育“没有打不死的英雄,只有牺牲了的烈士”。
正是有了这一次次的教训,在被问到是谁时,伍万里才能自觉地说出“第677名,伍万里”。
也正因为有了伍万里这条相对完整的成长线,观众们才能较好地共情,让大家明白志愿军战士们不是扁平的单薄的战斗机器,他们和我们一样有血有肉,有情有义。
说了这么多《长津湖》的优点,还是不能掩盖影片的缺陷和遗憾。
相信观众们多少都会有点这种感觉:片子打得是很过瘾,但观看体验却谈不上太流畅,近三小时的时长下来,身心略显疲惫不说,还总觉得 “没看完”,如此虎头蛇尾的缺憾是影片最大的弊病。
《长津湖》的前半部分很不错,开篇四平八稳,上层到基层、国内到国外的视角都有,摆明了是要拍个各方面都站得住的大片。而后主视角落到七连身上后,叙事也没有散,他们的目标一直很明确,护送电台和电报员、支援兄弟部队炸信号塔、阻敌增援等等。
然而,从中后段开始,影片叙事便不断散乱开去,到结尾时都已失去落点,打成了一锅乱粥,别说不够了解朝鲜战争具体过程的观众,就是那些熟读历史的人,都不见得明白影片结局是怎么收的,是东面战线合围美国海军陆战队第1师么?是把联合国军赶回三八线么?还是第二次战役彻底结束?恐怕不少观众只能把雷公的牺牲当成结局了……
归根结底,是片方对“《长津湖》到底拍成一部片子还是两部片子”的进退失据,才造成了现在这样的尴尬局面。
开始时,《长津湖》是按照上下两部的计划来拍摄放映,可事实上,现在的成片更像是缺失了结局的上集——片尾大战缺乏真正阶段性的结束,伍万里也还没完成真正的成熟,七连的仗没打完,《长津湖》的故事也没讲完。
当然,《长津湖》仍然瑕不掩瑜,它是天生为大银幕而生的大片,这样难得一见的电影,请不要错过。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