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语文(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期中测试题)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期中测试题

(满分:120分 时间:10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1.下列词语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4分)( )

A.愉快(yú) 尽开颜(yán) 心弛神往(wǎng)

B.婆娑(suō) 五更天(gēng) 聚精汇神(jù)

C.妩媚(mèi) 咚咚锵(jiāng) 别出心裁(cái)

D.馥郁(fù) 悻悻然(xìng) 鸣钟击磬(qìng)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4分)( )

A.我们只有相信自己的能力,就能在各种考验前充满信心。

B.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团委积极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的活动。

C.全校师生讨论并听取了校长所做的关于“争做文明好青年”的报告。

D.在我们分别多年后,班主任赵老师的音容笑貌,仍然常常在我耳边回响。

3.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4分)( )

A.《草原》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描绘了三幅动人的画面: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主客联欢图。文章通过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

B.“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

C.场面描写是特定的地点、一定的景物和人物活动的有机结合的动态描写。第二单元有的课文就进行了场面描写,如狼牙山上的激烈战斗,开国大典上的盛大场面。

D.《竹节人》虽是一篇记叙文,却用不少说明性的文字来介绍做竹节人的方法和怎么玩竹节人,既表现了孩子们对这一游戏的喜爱之情,又表现出他们用简单的材料制作出这一成果的自得。

4.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2分)

少年兴则国家兴,少年强则国家强。我校计划举办以“我们都是追梦人”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本周五下午,三个学校的学生会干部到校团委参加筹备会议,会上大家讨论和听取了主管老师关于演讲活动的建议,确定了活动方案。

(1)材料中的画线句子有两处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是校团委绘制的“我们都是追梦人”演讲比赛的活动方案框架图,请把它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得当,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0个字。(7分)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语文(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期中测试题)(1)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46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8分)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5.结合诗题,展开合理想象,用优美流畅的语言,把诗的前两句所呈现的画面描述出来。(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短文,完成文后题目。(14分)

自动驾驶塑造未来

①1939年,通用汽车公司在纽约世博会上展出了世界上第一辆自动驾驶概念车——Futurama。此后,科技发达国家都开展了关于自动驾驶技术的初步探索和基础研究。作为人工智能最具商业价值的领域之一,自动驾驶产业广受热捧,发展迅速。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预测,到2040年全球75%的新款汽车都将会是自动驾驶。自动驾驶在推动人类交通革命的同时,也必将塑造城市的未来。

②目前,世界各国正在积极开展自动驾驶技术的基础研究,抢占人工智能的竞争高地。2016年,日本发布《自动驾驶普及路线图》,允许自动驾驶汽车2020年在高速公路上通行。2017年,德国通过了针对自动驾驶汽车的法案,并于同年提出了自动驾驶指导原则。我国在2017年发布实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和《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当前,我国在自动驾驶道路测试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17年12月,深圳首次在开放道路上进行了无人驾驶公交的试运行测试,此后,上海、北京、重庆相继为自动驾驶测试车辆颁发了测试牌照。根据麦肯锡的研究,中国未来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的自动驾驶市场。

③然而,目前国际上尚无统一的自动驾驶等级划分标准。我国正在积极制定自动驾驶等级划分标准。美国曾将自动驾驶技术分为5个等级。国际汽车工程师学会按照智能化程度将自动驾驶汽车划分为“完全人类驾驶、辅助驾驶、部分自动驾驶、有条件自动驾驶、高度自动驾驶、完全自动驾驶”6个标准等级。据此标准,当前配备自动驾驶功能的汽车几乎都在4级标准以下,且处于基本测试阶段。2017年,加利福尼亚常规公路测试公里数最高的自动驾驶汽车厂商,测试里程总数不超过40万公里,技术人员无干预的行驶里程也低于6000公里。此外,路测也仅限于乘用车场景,并没有实现多个行业都已经出现的应用场景的全覆盖,距离真正意义上“完全自动驾驶”的目标还有相当长的距离。

④作为交通领域的又一次重大革命,自动驾驶将面临一系列复杂的问题。一是自动驾驶的安全性问题。2018年3月,接连发生的两起自动驾驶汽车交通事故,敲响了自动驾驶的安全警钟。同时,自动驾驶汽车通过网络与外界实现大规模数据交互,一旦受到网络黑客攻击很可能失去车辆控制权。二是自动驾驶汽车的事故责任主体问题。可以预见,与传统的以司机为中心的责任认定相比,自动驾驶所引发的事故责任主体将会发生改变。随着汽车的控制权被逐渐交给计算机系统,汽车制造商、相关产品供应商或者是乘用人,都有可能成为责任主体。三是自动驾驶引发的社会伦理问题。例如,在将要发生事故时,是拯救车上的乘客还是挽救路人?一旦自动驾驶汽车上路,必然面临上述这类伦理性难题,这些技术伦理价值导向一经确立,将成为自动化规则被大规模植入到自动驾驶程序,对人类社会产生重大影响。

7.本文的说明顺序是(4分)( )

A.时间顺序 B.逻辑顺序 C.空间顺序 D.时空顺序

8.对②③段画线句子的理解正确的是(6分)( )

A.第②段画线句使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当前我国在自动驾驶道路测试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B.第②段画线句使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了目前世界各国正在积极开展自动驾驶技术的基础研究,抢占人工智能的竞争高地。

C.第③段画线句使用了作比较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当前配备自动驾驶功能的汽车几乎都在4级标准以下,且处于基本测试阶段。

D.第③段画线句使用了作比较和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了自动驾驶距离真正意义上“完全自动驾驶”的目标还有相当长的距离。

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4分)( )

A.第①段举通用汽车公司在纽约世博会展出世界上第一辆自动驾驶概念车的事例,引出了本文的说明对象。

B.可以预见,与传统的以司机为中心的责任认定相比,自动驾驶所引发的事故责任主体将会发生改变。

C.①②两段中加点词语“之一”和“相继”分别从时间和范围两个方面进行界定和说明,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D.根据国际汽车工程师学会的划分标准,当前配备自动驾驶功能的汽车几乎都在“有条件自动驾驶”标准以下,且处于基本测试阶段。

(三)(2021山东临沂中考)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题目。(24分)

稠李子花,稠李子果

朱明东

①树叶黄,野果香,秋色映山梁。一串串豆粒般大小的黑果挂在树上。

②大兴安岭秋果并不多,稠李子算是一类。初到大兴安岭,家里的菜园子就栽着几棵稠李子树。它们其貌不扬,到了晚春,枝丫上才渐渐绽出白色的小花,一朵朵,一簇簇,散发出阵阵馨香。母亲问邻居大姐,这是啥花?邻居大姐说,树叫稠李子树,花就叫稠李子花,还结果呢,那果就是稠李子。

③一点一点,一粒一粒,稠李子树悄然出果,没几天,嫩嫩的幼果挂满了枝枝丫丫。可长着长着它就不长了。不长也就罢了,它却变黑了。结的那果还不如山里红大,样子也不比山丁子美。我跑到菜园子里摘了一颗放到嘴里。哎呀,可真涩。

④望着菜园子里的稠李子树,我心里长出一片不开心的草。我缠着父亲栽几棵樱桃树、沙果树或者杏树。父亲说:“没熟的果子咋能不涩?大兴安岭气温低,不是啥树都能活。”父亲缓缓坐到炕沿上,用火柴点了一支旱烟,深吸了一口后,为我讲起一个故事。刚开发大兴安岭时,正是数九寒天,岭上岭下到处飞雪。别说行走,就是想找条路都难。可铁道兵们没有被吓倒,他们在恶劣的环境下,爬冰卧雪,战天斗地,硬是在莽莽群岭中建出一条壮美的铁路。那时候,铁道兵们生活很艰苦,稠李子就成了他们打牙祭的主要秋果。正值稠李子熟时,呼玛河两岸结满了又黑又亮的稠李子,可上游却发起大水来。一时间,洪水滔滔而下,将岸边建桥用的木材都卷进了河里。为了挽救国家财产,几名铁道兵乘船打捞木材。行至河中,船不幸被激流打翻。岸上的副班长付铁虎见状,毫不犹豫地跳入冰冷的呼玛河中,在把一名战友救上岸后,又毅然向河中奋力游去。怎奈水流湍急,一个浪头过后,付铁虎就不见了踪影,最后战友们在下游找到付铁虎的遗体⋯⋯

⑤父亲眼睛湿润了,我则抽泣起来。父亲告诉我,要在大兴安岭扎下根活下去,光好看不行,还要耐寒有毅力,这样才会茁壮成长。到了秋天,稠李子熟了,它就会变甜。我默默倾听,父亲娓娓叙说。付铁虎牺牲后,铁道兵们在营地附近栽了一排稠李子树。第二年春,这排稠李子树都开满了像雪一样白的花,离它们很远就能闻到馥郁的香。到了秋天,稠李子树叶黄了,每棵树的枝丫上挂满又黑又亮的果。

⑥能在大兴安岭生长的树,都是坚强的树。寒冷的日子,稠李子树忍寒受苦,任风雪肆虐,依然坚定生长。春风越岭,稠李子树绽放容颜,给大兴安岭回报灿烂的笑。风吹,它落花;雨落,它结果。当秋光洒满大兴安岭,稠李子不仅黑得明亮,也甜得醉人,颗颗吹弹可破。

⑦雨后出彩虹,北山公园越发清新。沿着林荫小道,我拾阶而上。静穆中,我发现北山公园除了郁郁葱葱的樟子松、落叶松等树外,还生长着一棵棵稠李子树。稠李子低调而随和,不显山不露水,平凡而朴素。山林中,河岸边,它都不独揽秀丽。它适应了大兴安岭这片土地,早已将自己的根坚实地扎了下去。

⑧稠李子本属落叶乔木,学名达乌里鼠李果,有药用功效。稠李子清热解毒,止咳祛痰。那年,母亲牙痛。邻家大姐告诉母亲,用温酒泡稠李子喝能止疼,一试,牙果然不疼了。打那以后,母亲每年秋天都要采一些稠李子,晾晒成干放入玻璃罐里以备药用。

⑨那年,我在湖北工作。母亲给我打电话:“想不想吃稠李子?要是想,妈给你邮点儿去。”我脑子里一下子涌出那圆溜溜黑乎乎的豆豆来。我连说:“妈,您可别邮了,怪难看的,还让人笑话。”放下电话后我才反应过来。母亲哪是要给我寄稠李子,分明是提醒我:无论走到哪里,都别忘大兴安岭,别忘在大兴安岭的爹和娘。殷殷切切,我终于在父母的召唤中,决定回到这片哺育过自己的土地。湖北朋友问,好好的为何要调回去?我笑着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大兴安岭的稠李子怎能离开脚下的山和岭啊。

⑩这些年,小城没少栽植稠李子树。稠李子树生命顽强,栽了就活。稠李子熟了,不需入山入岭就可随处相遇。与妻子在甘河公园散步,正走着,妻子用手指道:“瞧,稠李子!”路旁果真有一棵高大的稠李子树。它可比当年菜园子里的稠李子树高大许多,那上面结的果也比原来的黑,比原来的亮……

(选自2020年10月31日《人民日报》)

10.作者笔下的“稠李子”具有哪些特点?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文章题目为“稠李子花,稠李子果”,为什么要写铁道兵的故事?谈谈你的理解。(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根据要求,结合上下文回答问题。(8分)

(1)春风越岭,稠李子树绽放容颜,给大兴安岭回报灿烂的笑。(赏析句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它可比当年菜园子里的稠李子树高大许多,那上面结的果也比原来的黑,比原来的亮……(体会句子的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有人认为文章第⑧自然段可以删掉,你是否赞同?请简要说明理由。(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50分)

14.作文。

婴儿从孕育到出生,主要靠脐带提供营养、维持生命。断开脐带,离开母体的过程,尽管充满着未知与风险,但也意味着从此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同样,从少年到青年,长大成人、融入社会的过程,也如同断开一条无形的脐带,充满着憧憬与希望,伴随着纠结与迷茫。亲爱的同学,你感受到自己青葱岁月中的这条“脐带”了吗?它带给你的是呵护与依靠,还是束缚与苦恼,抑或是二者之间的徘徊与煎熬?

请以《青春的脐带》为题,或分享你的故事,或倾诉你的心声,或交流你的思想,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①严禁抄袭和套用任何其他同类作文。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

参考答案

1.D A.弛→驰。B.汇→会。C.锵qiāng。

2.B A项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只有……才”“只要……就”搭配更合适。C项语序不当,应该是先“听取”再“讨论”。D项搭配不当,“音容笑貌”不能“回响”,可将其改成“抑扬顿挫的声音”。

3.B 这个句子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好像”在这里并不是比喻词。

4.答案 (1)①“三个学校的学生会干部”改为“学校的三个学生会干部”。②“讨论”和“听取”调换位置。

(2)“我们都是追梦人”演讲比赛定于5月4日举行,赛事需要组织和宣传。组织工作需要联系报告厅,组织20人参赛;宣传工作需要出海报,并在校报和学校网站上报道。

解析 (1)本题考查病句辨析与修改。“三个学校的学生会干部”有歧义,应改为“学校的三个学生会干部”。“讨论和听取”语序不当,应改为“听取和讨论”。

(2)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由图可知,演讲比赛的方案共分三个方面:组织工作、时间和宣传工作。组织工作明确了规模和场地;宣传工作细分为海报宣传与报道宣传。其中报道宣传有两个途径——校报和学校网站。据此回答即可。

5.答案 (示例)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

解析 描述诗句呈现的画面不等同于翻译诗句,需要在翻译的基础上发挥想象,突出诗句的画面感,营造特定的意境。

6.答案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江南景色的赞美与神往,但也隐含着一些怀古幽思。

解析 从诗的内容来看,表现了诗人对江南美景的赞美之情。诗人在写景之中融入怀古幽思,给人以无限回味的空间。

7.B 本文围绕“自动驾驶塑造未来”,从自动驾驶技术的基础研究、等级划分的国际标准、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三个方面进行了说明,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所以是逻辑顺序。

8.A 第②段画线句使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当前我国在自动驾驶道路测试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第③段画线句使用了举例子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当前配备自动驾驶功能的汽车几乎都在4级标准以下,且处于基本测试阶段。

9.C “时间和范围”表述不准确,“之一”是范围,“相继”是时间,应改为“范围和时间”。

10.答案 ①其貌不扬,花香馥郁;②生命顽强,适应性强;③低调随和,平凡朴素;④具有清热解毒、止咳祛痰之药效。(答出三点,意思对即可)

解析 结合第②自然段“它们其貌不扬”及第⑤自然段“这排稠李子树……闻到馥郁的香”可概括:其貌不扬,花香馥郁。结合第⑥自然段“能在大兴安岭生长的树……依然坚定生长”可概括:生命顽强,适应性强。结合第⑦自然段“稠李子低调而随和,不显山不露水,平凡而朴素”可概括:低调随和,平凡朴素。结合第⑧自然段“稠李子清热解毒,止咳祛痰”可概括:具有清热解毒、止咳祛痰之药效。

11.答案 铁道兵生活艰苦,靠稠李子打牙祭;副班长在稠李子成熟时为救战友牺牲,铁道兵们栽稠李子树纪念他;作者借写铁道兵的故事,赋予稠李子以丰富内涵,赞美扎根恶劣环境顽强生长的精神。

解析 结合“那时候,铁道兵们生活很艰苦,稠李子就成了他们打牙祭的主要秋果”可知这一部分的内容写出了铁道兵生活艰苦,靠稠李子打牙祭。结合“岸上的副班长付铁虎见状,毫不犹豫地跳入冰冷的呼玛河中,在把一名战友救上岸后,又毅然向河中奋力游去”,展现了铁道兵副班长付铁虎不顾个人安危,舍己救人的无私精神。结合“付铁虎牺牲后,铁道兵们在营地附近栽了一排稠李子树”可知,本处交代了营地附近那排稠李子树的由来。由此分析,付铁虎是铁道兵的代表,也是大兴安岭的建设者。文中叙述了他牺牲的经过,交代营地附近那排稠李子树的由来,赞美了扎根大兴安岭顽强拼搏、不怕牺牲的可贵精神,同时将“稠李子树”精神具体化,借铁道兵的故事赋予稠李子以丰富内涵。据此分析概括作答即可。

12.答案 (1)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稠李子花开时的灿烂和给大兴安岭带来的生机,表达了作者对稠李子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含蓄地写出了家乡的发展变化,表达了对默默扎根大地回报养育之恩的建设者的赞美之情。

解析 (1)结合“绽放容颜”“给大兴安岭回报灿烂的笑”判断,本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绽放容颜”写的是稠李子树开花时的情态,写出了其花开时的灿烂;“给大兴安岭回报灿烂的笑”写的是稠李子花开给大兴安岭带来生机。作者赋予稠李子花以人的情态,由此可看出作者对稠李子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这句话把这些年小城栽植的稠李子树与当年菜园子里的稠李子树进行对比,从对比中可看出这些年小城栽植的稠李子树更好。结合文章主旨可知,稠李子树的变化其实体现了家乡的发展变化,而家乡的发展变化离不开默默扎根大地回报养育之恩的建设者,据此可知这句话含蓄地写出了家乡的发展变化,表达了对默默扎根大地回报养育之恩的建设者的赞美之情。

13.答案 (示例)不赞同。因为第⑧自然段主要写稠李子果的药效和母亲晾晒稠李子,既丰富了文章内容,也为下文母亲要给“我”邮寄稠李子做铺垫。

解析 结合“有药用功效。稠李子清热解毒,止咳祛痰”“打那以后,母亲每年秋天都要采一些稠李子,晾晒成干放入玻璃罐里以备药用”可知,第⑧自然段写了稠李子果的药效和母亲晾晒稠李子,这是对文章内容的补充,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也正因为稠李子果有如此药效,母亲要给“我”邮寄稠李子,故这个段落也为下文母亲要给“我”邮寄稠李子做铺垫。

14.[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材料命题作文题。题目中的关键词是“青春”和“脐带”,两者的组合有着独特的艺术效果。根据材料可知,“脐带”是为婴儿提供营养和维持其生命的重要纽带,断开“脐带”意味着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那么“青春的脐带”自然就是指能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养分的重要纽带,断开这条“脐带”也就意味着青少年学会独立,能够摆脱依赖,直面风雨。本作文题就是借“脐带”之喻,关照学生成长的话题。唤醒他们对成长的思考,是本作文题的主要目的。

脐带既是生命的依靠,也是成长的苦恼。成长的每一次节点,都像在断开一条无形的脐带。青少年与父母师长之间,常有冲突、互相关爱等时刻,可撷取其中触动人心的细节,做到情真意切,书写青春的脉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