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公里和1.2公里相差多远(快来对照一下10.3公里)

都市快报2017-05-25 15:32,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1.7公里和1.2公里相差多远?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1.7公里和1.2公里相差多远(快来对照一下10.3公里)

1.7公里和1.2公里相差多远

快来对照一下:10.3公里 、7.6公里 ——这是每次快走和慢跑的极限,你有没有超量?

都市快报

2017-05-25 15:32

作者:记者 张姝 通讯员 王回南 编辑 王铖杰

夏天到了,夜跑也在杭州的运动爱好者圈子走红,小王和老婆每晚都要绕着西湖跑一圈。他运动得也很起劲,因为微信运动里有步数排行榜,每天都要和朋友们比比运动步数。

然而,从上周起,小王的脚踝有些肿胀疼痛,直到前天,他脚踝疼痛厉害,才到医院拍片,发现双足脚踝骨折,骨折块竟然已掉到了关节腔里。

“小王是典型的'慢性骨折'病人,入夏后,运动的人越来越多,但因运动受伤的患者也逐渐增多,最近半个月,我们收了几十例小王这样的慢性骨折病人。”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骨科主任陈之青昨天说。

“慢性骨折”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我们一般人概念里的运动损伤,是脚踝扭伤或手脚骨折,其实还有一个病叫'慢性骨折'。”陈主任说。

让小王不明白的是,自己没摔没崴,能跑能跳为啥就骨折了?

陈主任说,分析了他平时运动的姿势和强度,发现是有问题的。

小王最开始的骨折,只是小的撕脱性骨折,其实只要注意休息,骨头很快就会修复。遗憾的是,当时他没引起重视,还要雪上加霜地继续运动,等到出现症状时就只能“动刀”了。

很多人认为,不能动了才是骨折,这是个误区,很多骨折都不影响走路和负重,只是出现局部的肿胀疼痛,跟软组织受伤时的表现很像,只有通过拍片甚至是核磁共振检查才能发现。

“疲劳性骨折,发生发展是一种由量变到质变的累积性损伤过程,预防疲劳性骨折的关键,是避免骨骼疲劳损伤。”陈主任说,这就好像人体的恢复和损伤在比赛。运动中,骨头因为承受压力而产生损伤,睡一觉第二天可能就恢复了,但是如果损伤的速度比恢复快,天长日久,恢复赶不上损伤的速度,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疲劳性骨折,这就是慢性骨折。

疲劳性骨折怎么防?

近几年,随着骑行、跑马等高强度户外运动的兴起,疲劳性骨折越来越常见。

很多人大多是长期超负荷运动、 用力不均、运动姿势错误等。经常运动尤其是爱跑步的人、喜欢暴走健身的老年人,最容易出现疲劳性骨折。

“夏季适合做些'温和运动',如快走、慢跑、健身操、游泳、骑自行车、扭秧歌、跳交谊舞、打保龄球等。”陈主任说,这些运动的共同特点是低强度,有节奏,无高难技巧,易坚持。“个人可按各自的喜好选择,但应以每次运动后不感到疲劳为宜”。

陈主任特别反对大家做爬楼梯锻炼,“因为爬楼梯属于负重运动,上下台阶时,下肢各关节的运动幅度、关节负荷及肌肉活动等均与在平地上静止、行走有差异,膝关节起主要承重和缓冲作用。上楼梯时,膝关节承受压力约为自身体重的4倍,而下楼梯时却达到了6倍。”

健身锻炼 四个要点请看清

杭师大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卢晓东主任从科学角度,给“运动达人”几点锻炼、健身建议——

一、晨练时间适当:最好在早上5点到6点半的时间(雾霾天是完全不建议去晨练的,对肺部将会产生不可逆转的伤害),也可选择在天气凉爽的傍晚。

二、运动适量补水:运动前40分钟到1小时补充水分;运动期间,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运动过后十分钟左右,等待心跳恢复正常后,然后慢慢喝水,因为运动后出汗,血液浓缩,血液黏度增高,血流缓慢,可能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三、控制运动强度:如有轻度呼吸急促、感到有心跳、周身微热、津津小汗,这表明运动适量;如果有明显的心慌、气短、心口发热等,表明运动超限;如果你的运动始终保持在“面不改色、心不跳”的程度,那就说明你的锻炼不可能达到增强体质和耐力的目的,还需要再加点量。快走一次不要超10.3公里,慢跑一次不要超7.6公里,否则不仅影响关节功能,也会损伤心肺功能。

四、不宜立即冲凉:刚刚结束锻炼,大汗淋漓时,全身的毛孔都被打开了,如果这时突然用冷水浇身,很容易引起发烧、感冒。凉水洗澡并不能帮助身体放松,反而会使肌肉更紧张。再者,寒冷情况下,缩血管递质升高,会导致血压升高。正确的方法是,等身上的汗都干了,再用温水冲澡,水温应高于体温1~2℃,这样可使肌肉得到充分放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