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时候做桑叶茶最好(不如泡上一杯桑叶茶吧)

啥时候做桑叶茶最好(不如泡上一杯桑叶茶吧)(1)

立秋之后,就意味着秋天正式开始,燥气也随之而来,我们的口、鼻、身体皮肤等会开始变得干燥,且在燥邪的侵蚀下容易产生各种疾病。专家提醒,由于这段时间正处于夏秋交替之际,在既有热又有燥的情况下,要注意养阴润肺。中医认为,桑叶具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等功效,其中以霜桑叶效果最好,可有助于顺利度过秋季,缓解秋燥。

味苦性寒 用于治疗风热感冒等症

“桑叶,是桑树的叶子,其味苦性寒,归肺、肝经,用于风热感冒、肺热燥咳、头晕头痛、目赤昏花等症状。”重庆市江北区中医院中医内科副主任医师李固平告诉记者,桑叶作为一种药材使用时,可以是从树上摘下来的新鲜叶子,也可以是经晒干后的干桑叶,不过,在药房里卖的一般都是晒干以后的成品。

秋天是一个收敛的季节,酸性的、养阴的多少都有点内敛的作用,其中,选择用霜桑叶泡水喝就是很不错的选择。霜桑叶,即霜打的桑叶。李固平说:“霜就是收敛的,霜桑叶既能帮助收,也就是能养阴润燥。”

此外,秋天的菊花也有点清肝明目的作用,但效果远不如霜桑叶那么好。每天用点霜桑叶来泡水喝,多点少点都可以,它没有副作用。

燥热伤肺 桑叶和菊花搭配更佳

如今立秋已过,正值夏秋交替之际,虽进入秋天,气温却仍然很高。在这种温差较大的天气影响下,人们很容易感冒。李固平解释说,因为天气干燥,一旦感冒,就易出现头痛、口鼻发干、咽喉燥痛、咳嗽无痰或痰少而黏等症状,中医认为是燥邪所致。

因此,大家在选用治疗秋燥感冒药物的时候应该有针对性,过于辛温燥烈之品不能使用,否则不但不能治病,反而导致病情加重。李固平表示,治疗的关键在于清、润并用,清能散火、润能治燥,清、润合用才能治疗秋燥感冒,比如说桑叶。

“其中,桑菊饮就是把桑叶和菊花、薄荷、连翘、桔梗等药物配伍使用,对燥热伤肺、咳嗽少痰、咽喉痛等症状有效。推荐大家喝桑菊凉茶,菊花有清肝明目以及减压的作用,与桑叶搭配使用最佳。”李固平说到。

口干舌燥 清燥救肺汤来帮忙

李固平提到,秋天因为气候原因,人们容易出现口干舌燥、眼睛痛且容易有眼屎等情况,这时候可以用桑叶搭配菊花、决明子、车前子等药材熬成汤汁,可以口服,也可以用毛巾蘸湿来熏眼睛。

另外,谈到清肺润燥,李固平说:“有一种清燥救肺汤,即由桑叶、麦冬、杏仁、贝母、石膏、沙参等药物组成,很适合用于秋天清除‘燥气’。”最后,李固平还推荐给大家两种用桑叶养生的方法,即:

选用干桑叶30克泡水,每日1次,也可以与梨皮,杏仁共煮,熬成汤当作茶喝,既可防治秋燥感冒,又能养生。或者是选用桑叶10克,川贝3克,梨皮15克,冰糖适量与薏米一起熬粥,以作食疗。

血压升高 揉揉大敦穴

如果患了高血压病,就要好好地利用我们人体自生的降压药—穴位来调理。有个穴位从古至今证明效果非常好,这就是大敦穴。

山东省东平县梯门卫生院副主任医师梁兆松说,大敦穴位于足大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约2毫米处。它是肝经的井穴,即肝经上的第一个穴位,与情绪密切相关。

中医认为,肝气的疏泄关系到人体气机的升降与调畅,所以只有在肝气疏泄正常的前提下,人才能气血和平,心情舒畅。若有各种精神刺激,尤其急躁易怒引起情志不和,郁怒伤肝,气滞而血行不畅情况时,会导致肝气上逆,血压升高。

血压高时,可以按揉脚趾上的大敦来降压,这就叫“头痛医脚,高压揉脚”。有些女性朋友往往容易动怒生气,尤其是家庭里面,很容易因为一点小事闹得不可开交。其实,这时候坐下来,将气发在大敦穴上,狠狠地揉几下大敦,比在那儿吵架不知道好多少倍。既不会伤感情,还消了气,最重要的是,还防止了潜在的血压升高的危险。

肺功能影响鼻子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张国玺教授说,鼻子不灵,同时经常咳嗽,有时甚至呼吸困难,这是肺功能逐步衰退的标志。

肺是“娇脏”,柔嫩,容易受邪的脏器。肺既恶暖,又怕寒,它外合皮毛,主呼吸,与空气接触。外邪进犯人体,不管从口鼻吸入,还是由皮肤侵袭,都容易犯肺而致病。

秋季主燥,而肺为娇脏,更易遭受燥邪侵袭而发病,因此,及时补充水分是非常重要的。一般秋季要比其他时节每天多喝水500毫升以上,以坚持肺脏与呼吸道的正常湿润度。还可间接将水“摄”入呼吸道,办法是将暖水倒入杯中,用鼻子对准杯口吸入,每次10分钟,逐日2~3次即可。

秋天吃酸虽好 过多当心伤胃

当下,我们吃到的食物可谓是花样百出,酸甜苦辣咸样样都有人爱。尤其是在立秋过后,天气渐渐转凉,人们的食欲开始增加,口味也开始变重,很多人已经到了无辣不欢的地步。

酸味虽好 过多伤脾胃

中医认为,辛味发散泻肺,酸味收敛肺气,秋天肺气宜收不宜散,因此要少吃葱、姜、蒜、韭菜、辣椒等辛辣食物,多吃橘子、柠檬、葡萄、苹果、石榴、杨梅、柚子等酸味食物。

不过,成都中医名医馆主任中医师曾上劼提醒大家,酸味虽好,但过多则伤及脾胃。《黄帝内经》中记载:“多食酸,而肉胝皱而唇揭”。曾上劼说道:“酸能补肝,但过多的酸味食物会引起肝气偏胜,克犯脾胃,导致脾胃功能失调。因此,消化功能不好、大便溏稀等脾虚症状的人,要注意少吃酸食。”

口味与五脏有“亲和性”

此外,曾上劼表示,“重口味”在朋友圈里是我们调侃身边人的流行词语,不过在中医里面,重口味可不是什么好现象,可能会伤及五脏对人体造成伤害。

根据中医五行学说,酸、辛、苦、甘、咸五种味道与五脏有着特定的“亲和性”。《黄帝内经·素问》中写到:“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

然而,曾上劼表示,万物相生相克,五味浓淡相宜能调养五脏,可若过偏过盛,则会顾此失彼,打乱五脏之间的平衡和制约。

辛、苦、甜、咸 偏一不可

辛多伤肝:“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过量食用辛辣之物容易引起肺气偏胜,克伐肝脏,影响肝藏血、主筋的功能,导致筋的弹性降低,血运受影响。有头晕目眩、面色无华、视物模糊等肝虚症状者,应少吃辣。

苦多伤肺:过多的苦可能造成心火太旺,进而克制肺气。肺主皮毛,苦味太多,皮肤可能失去光泽,毛发容易脱落,造成“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的后果。有肺气虚表现的人,要适当控制苦味食品的摄入。

咸多伤心:“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咸味吃多可造成肾气过盛而克制心气,损伤心的功能。心是血的统领者,其功能不足可使血脉凝聚,脸色变黑。因此,有心悸、气短、胸痛等不适的人,一定要少吃咸。

甜多伤肾:中医认为,过多的甜食会引起脾气偏胜,克伐肾脏。由于肾主骨藏精,其华在发,甜味吃多就会使头发失去光泽、掉发,引起骨伤疼痛等,导致“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有肾虚症状如经常腰膝酸软、耳鸣、耳聋等的人,甜食要适当控制。

最后,曾上劼再次提醒大家,在生活饮食上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口味,不宜摄入过多的油和糖,或是特别偏爱某一种口味,否则长期下去会造成身体很多疾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