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ng怎样操作(据说知道的人甚少)

混合制冷剂配比步骤

lng怎样操作(据说知道的人甚少)(1)

lng怎样操作(据说知道的人甚少)(2)

lng怎样操作(据说知道的人甚少)(3)

1、确定最终混合制冷剂理论比例:氮气13.5%,甲烷22%,乙烯46.7%,异丁烷17.8%。

2、向系统注入氮气或甲烷升压至0.2MPa,加入乙烯升压至0.25MPa待系统压力升至0.25MPa左右,启机气以氮气或甲烷为主,因为氮气和甲烷相对沸点更低,不容易液化,制冷剂配比初期系统循环气量少,以甲烷和氮气为主可保证循环气量的稳定;加入少量的乙烯可以提高冷箱降温的速度,提高压缩机的做功效率;不加异丁烷是因为异丁烷沸点太高,过早的在冷箱积液,影响循环气量,而且加入异丁烷早很可能在轻流罐内积聚,影响后续制冷剂配比调节,异丁烷必须在压缩机二级出口压力达到2MPa以后加入,这时候压缩机循环气量已经充足,而且保证异丁烷不会进入轻流系统。

3、启动制冷剂压缩机,调节压缩机一回一,二回一和大回流阀门,控制压缩机进口压力大于等于0.2MPa小于等于0.35MPa(压力降低,将一回一或二回一阀门开度增大,补充压缩机进口气量,压力升高时,将一回一,二回一阀门开度减小)。

4、制冷剂压缩机正常启动平稳运行后,继续向系统补充乙烯。

5、逐步关小大回流阀门,让混合制冷剂进入冷箱,已降低压缩机进口温度,同时对冷箱进行降温(注入乙烯的速度一定不能太快,由于冷箱降温的速度缓慢,如果加入乙烯的速度过快就会出现温度没有降下来的时候压力已经升的很高了,导致压缩机进口压力不可控制)。

6、当压缩机出现温度过高现象时,向系统补充异丁烷(异丁烷在系统中主要作用是对冷箱上部降温,可降低制冷剂出冷箱的温度,进而降低压缩机进口温度。)

7、通过混合制冷剂色谱仪对制冷制含量的实时分析,结合压缩机进口压力温度变化,及压缩机运行状态变化补充混合制冷剂各种组分。

8、当冷箱下部温度达到-160℃左右时,向冷箱内通入天然气,当天然气管线出冷箱温度达到-160℃以下时,稍微打开天然气出液阀门。

9、这时天然气的液化率还很低,启动高压BOG压缩机,将大量BOG加压回收到CNG。

注:氟利昂压缩机在制冷剂压缩机启动运行稳定后即可投入试运,主要目的保证制冷剂进入冷箱有一个相对较低而且稳定的温度值。

调节天然气的通入量,可使制冷剂管线及冷箱出现复温,制冷剂系统复温必然导致循环气量加大,压缩机进口压力升高。

调节压缩机一回一和二回一阀门,改变压缩机压缩比,阀门开度增大压缩比减小,排气压力降低,进气压力升高,可通过调节一回一和二回一阀门控制压缩机进口压力的稳定值,保证压缩机运行平稳。

调节大回流阀门,相当于冷箱的旁路阀门,控制进去冷箱的制冷剂流量,也可做为调节压缩机进口压力阀门,增加该阀开度,可增大压缩机进口压力。

调节重流管线调节阀门,当混合制冷剂气液分离罐有液位时,该阀门的动作可实现对气液分离罐液位高低的调节,增加阀门开度,气液分离罐液位降低,同时冷箱上部温度降低,重流罐液位积液增加,制冷剂出冷箱温度降低;当混合制冷剂气液分离罐无液位或液位很低时,该阀门的调节影响冷剂进入轻流管线的量,增加阀门开度,进入轻流管线冷剂减小,管线内压力降低,轻流管线进出板翅式换热器的压差增加。

调节轻流管线调节阀门,控制轻流管线压力变化,增加阀门开度,压力升高,轻流罐内液位降低,增加制冷剂循环量,增加压缩机进口压力。

增加氮气含量,可增加系统循环量,压缩机进口气体压力升高,增加轻流管线压力,使轻流管线压差减小,可降低轻流储罐液位。

增加甲烷含量,可增加轻流管线压力,使轻流管线压差减小,可降低冷箱下部温度,温度足够时(-160℃)可增加轻流储罐液位,温度不够时,可增加系统循环量,使压缩机进口压力升高。

增加乙烯含量,增加系统循环气量,增加轻流管线阻力,轻流储罐液位上升。降低冷箱中下部温度。

增加异丁烷,降低冷箱上部温度,降低压缩机进口温度,增加系统循环气量。(各制冷剂加入的多少,对整个系统循环的影响,需根据具体的冷箱温度,压缩机进出口压力进行具体分析,在不同的工况主导影响不一样,关键需判断制冷剂进入冷箱后,充当什么成分,根据它自身沸点的变化,进入冷箱后是相对做热流了,还是去做冷流制冷了,是在冷箱积液了,还是升压后将冷箱的积液带出来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然后判断填什么组分,总的目的还是向着最初的混合制冷剂理论配比的方向走,当接近这一理论值时,可适当根据工况进行微调以达到更高的液化率。)

换热器同截面上正流的温度必定高于反流的温度。

多原子的物质,绝热指数小,不易升温,氮气和氧气之类的双原子物质,绝热指数高,升温容易,所以氮气含量高的话,压缩机的各级排气温度较高。

制冷剂的特点:凝固点低,是为了让制冷剂在冷凝段降温时不会凝固,毕竟我们只需要制冷剂的气液两态,固态根本无法流动。临界温度高,是指物质由气态转化为液态的最高温度,在此温度以上,再大压力也无法使气体液化。我们使用压缩机来使气体制冷剂液化,如果临界温度不高,压缩机就无法靠加压的方式转化气态制冷剂为液态。 比热容,比热容小的话,吸收单位热量温度变化就越大。这样制冷剂的温度变化越大,便于冷凝中的热交换,毕竟温差越大,热交换就越快。 黏度,可以理解为液体流动时内部的阻力,我们需要整个过程都顺畅流动,需要粘度小。相对密度小也可以理解为方便这个循环系统的顺畅流动,毕竟压缩机是整个循环系统的动力源,你可能能想象里面灌满水和灌满水银的区别!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