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白牙贴正确方法(美白牙贴并非人人适用)

美白牙贴正确方法(美白牙贴并非人人适用)(1)

美白牙贴正确方法(美白牙贴并非人人适用)(2)

美白牙贴并非人人适用

保健时报记者 燕声

人们常说“牙白三分俏,貌美齿为先”。的确,整齐洁白的牙齿会给一个人的整体形象增色不少。随着人们对外形气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牙齿美白产品销售走俏,美白牙贴就是其中一款明星产品。但此前,央视财经《第一时间》栏目对美白牙贴进行了科普,指出使用美白牙贴存在安全隐患。

美白牙贴中的美白物质过量有损牙齿健康

“7天就见效,黄牙变白牙”“每天一贴一撕,牙齿能白一个色号”等广告宣传语唤起了很多人的购买欲。但据央视财经频道报道,目前公认的牙齿美白主要机理是,过氧化物和牙齿表面沉积的色素分子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把色素分子分解为无色小分子,所以牙齿就看起来变白了。

该产品“美白”的背后也有另一面。《江苏经济报》的一篇评论指出,过氧化物既可以让牙齿变白,也能够损害牙龈及周围组织,有时还会导致比较严重的毒副作用。医学上面临很多两难选择,牙科的“冷光美白”就是其中之一:美白物质过氧化物的浓度控制在10%以下,漂白效果平平;如果冒险增高浓度,极易损伤牙龈软组织。正规的医生宁可牺牲美白效果,也要尽量减少毒副作用。但“美白牙贴”可不管这些,让美白物质数倍超标,可以推高产品销量。而不少消费者因为过于看重产品的效果,很少关心其毒副作用。也有些美白牙贴的过氧化物含量较低,如果过氧化物的有效浓度比较低,从文献数据和临床效果来看,便不能够达到特别显著的漂白效果。

此外,有消费者称用后不仅没有效果,还出现了牙酸、牙龈发黑或萎缩等症状。如果产品中含有弱酸等成分,可以在短期之内改变牙齿的颜色,但是对牙齿的损伤很明显,比如出现牙齿偶尔冷热敏感、口腔黏膜有轻度的灼伤等。

牙齿美白要到正规医疗机构

很多人眼中的牙黄更趋向于一种心病。湖北省孝感市中心医院副主任医师徐勇刚介绍,其实多数牙黄都是正常的微黄,无需美白。这是因为牙齿最外层的牙釉质属于半透明结构,内侧牙本质为淡黄色,其透过牙釉质呈现出来就是微微发黄的颜色。一些非医用牙美白方式,只注重强调牙齿美白效果,而对伤牙的风险却只字不提,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美白牙贴也并不适合所有人,从一些网友的反馈也能看出这一点。美白牙贴只适合于那些牙齿轻度染色的人,而且美白效果不是永久的,往往半年左右又会返回到最初的颜色,这就需要再一次进行美白。

美白牙贴的主要成分为过氧化物,通过氧化—还原反应起到漂白作用。牙贴对于四环素牙、氟斑牙等内源性牙黄,基本起不到效果;对于喝饮料、吸烟等外源性色素沉着导致的牙黄,效果也存在个体差异。此外,有些人的牙釉质天生发育不全,牙贴内的酸性成分可能会破坏牙釉质,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如果本身患有牙髓炎、牙周病等疾病,还可能进一步加重病情。消费者想做牙齿美白,一定要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牙齿美白。

那么,医院的牙科有哪些美白方法,是否靠谱呢?对此,徐勇刚建议,牙科美白最关键的在于要选择适用人群。既要做出切实的美白效果,又要防止对口腔的损伤。由于这两个先决条件限制,牙科美白必须先对牙齿状况进行评估与筛选。所以,很多人去牙科要求美白,都会被直接拒绝,这是行业规范与自律的体现。

美白牙贴行业标准还有待完善

另外,作为新生事物,美白牙贴尚缺乏有效监管。据央视财经报道,专家称这种牙齿美白产品还没有行业标准。有媒体报道,一方面,牙齿漂白材料属于第三类医疗器械,然而目前市场上一些美白牙贴出示的证书只有“妆字号”标志,并没有医疗器械注册证编号。另一方面,美白牙贴中的过氧化物含量没有行业标准,个别企业为了追求美白效果擅自增高浓度,很容易损伤牙龈软组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口腔科主治医师吴斌表示,即使是“消字号”的产品,也需要标注产品的成分和含量。牙齿美白需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选用,因为牙齿变色的原因不一样,需要具体评估,选择最合适的方法,“过分夸大作用的,都是虚假广告。作用在人体上的东西还是需要专业人士在专业机构用专业设备、专业知识去处理。”

《江苏经济报》的评论指出,消费者看待保健食品、消毒产品、化妆品等产品的作用,也存在相似的盲点。美白牙贴受到广泛追捧,不过是这一现象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已。正确评价和看待相关产品,应该作为全民健康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方面的素养提高了,可消除消费者对“神药”的迷信心理,让保健食品、消毒产品、化妆品等难以借药品之名坑害消费者。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 || 燕声 李娜

值班主任 || 范宏博

转载及投稿 || 010-62969002转8486

邮箱:ln8103@cnki.ne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