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杰巅峰时期的歌(曾经是别人不要的歌)

王杰巅峰时期的歌(曾经是别人不要的歌)(1)

网易云音乐的“重听岁月年轮”,又上线了赵乃吉重新演绎的《一场游戏一场梦》,当跨越35年的作品,遇到这个时代的新声,游戏早就有了不一样的玩法,梦也改变了原来的模样。

听赵乃吉的这首《一场游戏一场梦》,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云淡风轻,在清新简洁的民谣吉他伴奏之下,赵乃吉的歌声甚至还透出一点点的暖意。

对于已经习惯了王杰经典版本《一场游戏一场梦》的老歌迷来讲,这可能需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因为他们熟悉的这首歌,始终和苍凉、悲情、沮丧、怨念等意象联系起来,这是当年初出道时的王杰,在音乐上极其鲜明的气质,这样的歌声烙印在了《一场游戏一场梦》这首歌里,也从此有了一种叫王杰的风格。

但音乐的魅力,就在于它能激发出不同的可能性,同样的旋律、同样的主题,在不同的编曲、不同的演绎之下,往往可以有截然不同的走向。就像同样是对《一场游戏一场梦》的演绎,王杰的歌声更着重于“在两个人的世界里不该有你”,而赵乃吉强调的的则是“如今依然没有你,我还是我自己”。

王杰巅峰时期的歌(曾经是别人不要的歌)(2)

一个是无尽的忧伤,一个是放手的洒脱,一个主题、两种意象,却各有各世界、各有各精彩。

当然,说到《一场游戏一场梦》这首歌,还是要从王杰开始讲起,因为这是王杰的成名曲,它甚至也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

王杰巅峰时期的歌(曾经是别人不要的歌)(3)

《一场游戏一场梦》是一首没用真乐器的歌

人生充满着很多意外,而王杰的音乐生涯,更是集各种意外之大成。

在进入音乐行业之前,王杰干过很多底层的工作,也做过电影替身演员。但出于对音乐的爱好,成为歌手却始终是王杰的一个执念。

王杰的人生转机,发生在1987年。这一年,他的创作作品《只为我爱你》,终于有机会被曲佑良选中,并收录在后者同年的专辑《舍不得分开》中。与此同时,和他共患难的音乐好友李士先,也介绍王杰认识了当时台湾著名的音乐人李寿全。

王杰巅峰时期的歌(曾经是别人不要的歌)(4)

虽然李寿全在第一时间,并没想好是不是要和王杰签约,但因为当时他负责香港歌手张学友的国语专辑案子,所以也推荐了王杰和李士先共同作曲的《爱情庞克》,给张学友演唱。虽然这首摇滚风格的作品,并不太适合张学友,但却让王杰终于凭借创作收入,多少缓解了自己的生存危机。

最终,李寿全还是将王杰签到了自己的音乐厂牌“Rio Music”。

在筹备首张专辑时,因为王杰个人的创作作品数量不够,李寿全也找到了当时同样郁郁不得志的创作新人王文清,而王文清也从自己那些被黄大炜、娃娃等歌手退稿的作品中,挑了一些给李寿全,这其中包括《忘了你,忘了我》,也包括《一场游戏一场梦》。这两首歌曲,后来分别成了王杰第二张和第一张专辑的同名曲。

王杰巅峰时期的歌(曾经是别人不要的歌)(5)

为了让旗下的新人一炮而红,李寿全还花重金请来了金牌音乐人陈志远,为整张专辑进行编曲。由于一开始就想到要让这张专辑,在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同步发行,所以李寿全也希望陈志远给主打曲《一场游戏一场梦》,先出一个Demo版本,以方便他和香港发行方谈合作。

于是,当时的陈志远就在工作室里,完全用合成器加电脑编程的方式,一个人完成了这首歌曲的编曲雏形。没想到李寿全听完之后,却对这个版本赞不绝口,甚至希望陈志远就用这个版本作为正式的版本。而陈志远后来就在这个Demo基础上,加入了一些合成器模拟的大提琴音色,最终完成了正式的编曲,即我们现在听到最经典版本的《一场游戏一场梦》。

所以,你在《一场游戏一场梦》1987年版本里听到的鼓点、弦乐,其实都是用电脑模拟出来的,而这首歌也是当时专辑里,唯一一首非乐队伴奏的作品。而当时这张专辑的伴奏乐队,也是由陈志远领衔的“四巨头”,其他三位成员分别是鼓手黄瑞丰、吉他手游正彦,以及贝司手郭宗韶。除此之外,专辑还邀请了香港著名吉他手苏德华参与演奏。

王杰巅峰时期的歌(曾经是别人不要的歌)(6)

在完成《一场游戏一场梦》这首歌曲的编曲、专辑还没正式推出前,这首歌曲却抢先被歌迷听到了。原因就在于当时拍摄完《黄色故事》的张艾嘉,因为某知名歌手的跳票,导致片尾曲没了着落,于是李寿全就推荐了这首《一场游戏一场梦》作为片尾曲。

结果就是,电影没有获得太多的关注,但《一场游戏一场梦》这首歌曲,却火了。

失意人遇失意人,从未谋面的合作者

一首《一场游戏一场梦》,让王杰和王文清两人,完成了一次歌手和创作人之间的互相成就,也让两个曾经的乐坛失意人,从此走上了事业正轨。

尤其是代表王杰事业第一高峰的前三张专辑中,王文清更是给王杰写了十首歌曲。像《一场游戏一场梦》、《惦记这一些》、《说声珍重》、《忘了你,忘了我》、《你是你我是我》等,更成了王杰永恒的代表作。

王杰巅峰时期的歌(曾经是别人不要的歌)(7)

△王文清老师在齐秦的演唱会上担任键盘手,这也是他为数不多的公开亮相之一

除此之外,《一场游戏一场梦》的粤语版本《几分伤心几分痴》,还让王杰在香港乐坛立足。而《惦记这一些》则被改编成《一生何求》,成为陈百强事业中后期最重要的代表作,更是港乐史上的杰出经典。另外一首《说声珍重》,由叶蒨文演绎成粤语版的《珍重》,同样在1990年横扫香港乐坛。

不过,作为如此重要的音乐事业拍档,王杰和王文清却自始至终没有正式见过一面。据王杰个人回忆,当时他在录制《一场游戏一场梦》这张专辑时,正搭电梯上楼去公司,到了公司的楼层出电梯时,刚好有一个人进了电梯下楼,而后来公司的人说,当时和王杰擦肩而过的,恰恰就是王文清。这也是王杰和王文清唯一一次见面,却没有留下只言片语。

1990年以后,王文清减少了和王杰的合作,而他本人在那个时期,也加入到了齐秦的“虹”乐团,成为乐团历史上第二代的键盘手。

1991年的“狂飙”演唱会上,齐秦曾经向现场的观众介绍了王文清,这也是王文清音乐生涯几乎唯一一次的舞台公开亮相。

此后的王文清也陆续成龙、赵传等写过歌曲,而彭羚则是他音乐生涯后期,最重要的一个合作歌手,其中《我的眼我的泪》专辑,更是一口气写了八首。

再后来,王文清消失在了大众的视野,但比较让人纳闷的是,却不断有人爆料王文清“去世”的消息。由于没有来自王文清方哪怕驳斥的消息,再加上因为他和音乐圈的失联,让很多音乐人也无法确认,于是这个消息也就以讹传讹,最终成了“事实”。

不过在2016年,“虹”乐团创始成员之一的江建民,还是通过社交媒体宣布,王文清只是退出了音乐圈,但他一切安好,并在台中市一栋大厦的管理委员会任职。

王杰巅峰时期的歌(曾经是别人不要的歌)(8)

王文清,终于“复活”了。

王杰翻唱王杰,《一场游戏一场梦》的几个版本

《一场游戏一场游戏》这首歌在问世35年的日子里,曾经有过无数歌手翻唱过,包括齐秦、陈楚生、“新裤子”、蔡琴、钱正昊等新老歌手,都留下过一些经典版本或名场面。

很多人也都会拿很多翻唱版本,去和王杰做对比,大部分的歌迷因为先入为主的原因,很多时候也都会认为王杰的版本是最佳的版本。

不过,说到王杰的这首《一场游戏一场梦》,从严谨的角度来讲,并不能简单的说王杰版《一场游戏一场梦》,因为即使是王杰自己,也曾经录制过多个录音室的正式版本。而这些不同的版本,其实也见证了王杰唱腔和心境的改变。

王杰巅峰时期的歌(曾经是别人不要的歌)(9)

2000年,当时已经签约“英皇娱乐”的王杰,在自己的个人专辑《从今开始》里,又重新演绎了这首十三年前的老歌。

这个版本由美国音乐人Tim Heintz编曲,音乐上更美式、更洋气,王杰的演绎除了节奏更舒缓之外,整体和他八十年代的演绎,差别并不算很大,倒是这个版本的音乐,确实更符合千禧年的那种国际化听感。

不知道是不是为了“回应”这张新专辑,王杰的老东家“华纳唱片”(当时已经收购了“飞碟唱片”),在《从今开始》专辑发行八天后,也推出了王杰《最好(2000世纪精选)》,其实也收录了《一场游戏一场梦》这首歌曲。

而这个版本,则是一个不插电的版本,吉他加小打的民谣旋律,回归了一首作品最本质的线条。王杰在这个版本里的演绎,也弱化了悲情味,整体上更清亮和明朗。

三年之后,王杰在自己的自选集《爱我的我爱的王杰》里,又一次翻唱了这首自己的成名经典。只不过这个版本里的王杰声线,明显出现了一些问题,再结合那个阶段他遇到的事业低谷和人生变故,这个2003年版本的《一场游戏一场梦》,也有一种前所未有的苍凉,甚至还有一丝绝望在其中。

你更喜欢哪一个版本的《一场游戏一场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