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去驻马店有什么习俗(过了腊月二十三)

春节俗称“年下”“过年”。但过年并非专指过正月初一,而是包括年头和年尾。一入腊月,便有了过年的气氛,民间有“过了腊月二十三,天天都过年”的说法。临近春节的每天活动习俗,如歌谣所说:“二十三点灶蜡,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杀灶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去打酒,年三十贴花门儿。”

【腊八】腊月初八日。这一天家家喝腊八粥,有“腊八不喝粥,妻子撵着丈夫哭”之说。过了腊八,人们便开始着迷似地赶集上店置办年货,所以人们把吃腊八粥戏称“喝迷魂汤”。在上蔡,家庭主妇习惯在腊八日用去籽的高粱穗子扎帚,有“腊八串炊帚,年下喂大猪”之谚。腊八为双月双日,为图吉利,人们多选这一天举行婚礼。

【祭灶】腊月二十三日,俗称“过小年”。这天晚上家家烙烧饼,祭灶神,俗称“送老灶爷上天”。祭祀时,先将旧灶神像取下,焚香摆供品,捉一公鸡作为灶神的坐骑,然后叩头祷告,祈求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再将旧神像焚烧。必不可少的供品是用大麦和谷子制作的饴糖,叫灶糖。灶糖可粘住灶神嘴巴,防止他上天汇报不利的话。上蔡等县祭灶,要把烙馍用的鏊底翻过来,放五谷杂粮少许,以示五谷丰登,让灶神上天汇报人间丰收情况。腊月二十三开始打扫房子,干干净净迎新年。晚饭习吃火烧,喝豆腐汤,也有的吃面叶,相传吃得越多来年年成越好,称为“填仓”。吃晚饭时,还要先燃放小挂鞭炮。个别姓氏或村庄,有在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祭灶的习惯。20 世纪 80 年代后,民间祭灶之习渐衰。但过节吃火烧(烧饼)、灶糖之习仍存。

【蒸馍熬肉过油】腊月二十七日至二十九日三天,要做年饭,主要是蒸馍、过油和熬肉,以方便年后待客之用。蒸馍一般是蒸制馒头(圆形)、卷子(长方形)、肉包、菜包、年糕、枣花子。熬肉即炖煮猪肉、牛肉、羊肉、鱼肉、鸡肉等。过油也叫“出油锅”,是用食用油炸制各种荤素菜品,主要有丸子、红烧肉(碗顶子)、酥肉和鸡块、鱼块等。20 世纪 80年代以前,由于肉类缺乏,人们常以素菜炸制成各种形状,充作鸡类、鱼类丸子,也有个别穷人家用一整块肉做红烧肉,只切一半厚,并做成半熟,让客人夹不起来,用一个碗顶子款待整整一个年下的客人,传为笑谈。

过年去驻马店有什么习俗(过了腊月二十三)(1)

杀 猪 过 年

【赶年集】一过腊月二十三日,人们就开始走集市、进县城购置过年用品,俗称赶年集。除夕上午还有半天集,俗称“半拉集”“赶穷人集”。旧时穷人家挨到最后一天,才办点简单年货,故又称“赶哧溜集”,上蔡称“赶露水集”,平舆称“赶呼隆子集”。

过年去驻马店有什么习俗(过了腊月二十三)(2)

赶 年 集

【除夕】除夕指腊月的最后一天,俗称“年三十”。是日,家家换门画,春联,备供品,安置神主牌位,到墓地恭请祖宗神灵回家过年。请神后,将两根裹着红纸条的木炭节放在左右门墩上,或者拿一根木棍放在门口,称“拦门棍”,以防邪祟入内。外出的人们一定要赶在此日前回家团圆,但出嫁的闺儿忌回娘家年。汝南、平舆、泌阳中午吃团圆饭,其他县市团圆饭均在晚上。晚饭前,要在堂屋香案上摆好枣花子、香炉、祭祀牺牲、红蜡烛、鞭炮、烧纸等物品。晚饭做好后,由家中长辈先把饺子(扁食)放在堂屋香案上,点燃蜡烛、香柱,首敬老天爷,再敬各神仙,然后敬祖先,一边敬神敬祖,一边烧纸,祈求老天爷、祖先保佑家人一年平平安安、全家兴旺发达。烧过纸,方可以燃放鞭炮。届时,各家各户陆续燃放鞭炮、烟花,鞭炮声、烟花声此起彼伏,接连不断,小孩满村奔跑拾鞭炮。燃放鞭炮后,家人即可吃晚饭。晚饭一般吃水饺、汤圆,谁吃到包有硬币或红枣、花生米饺子,预示来年好运。平舆县有俗谚 :“三十晚上吃顿扁,既不‘呼歇’(哮喘)又不喘。”饭后自家长辈给晚辈发“压岁钱”,寓意健康平安,孙子孙女给爷爷奶奶磕头。除夕之夜,不少人家将纸糊的红灯笼吊上树,或在院中的约一两丈高的木上,叫点“天灯”,以避妖邪。

过年去驻马店有什么习俗(过了腊月二十三)(3)

大年三十吃饺子

除夕人们习惯熬夜,谓之“守岁”“熬福贵”“熬棉袄”,即众人围于炉前取暖聊天、筵饮玩乐,有“熬得时间越长越有福”之说。但禁大声喧哗,禁说不吉利话,以免惊扰神灵。正阳人称熬年夜叫“守年根”,并于当晚洗脚,有俗话“三十晚上洗洗脚,打的粮食没地儿搁”。20 世纪 80 年代后,年夜饭后全家人一起看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成为“守岁”的主要方式。进入 21 世纪,除夕人们多用电话、手机等通信工具与亲友通话、发短信互祝春节快乐,或通过电子信箱、QQ、微信给亲朋好友拜年。

【大年初一】农历正月初一日,又称大年初一。凌晨零点,人们竞相早起燃放鞭炮“接年”,又谓之“抢年”。先是燃放三个较大、较响的“开门炮”,然后着新衣,点蜡烛,烧香,烧纸,祭祖先,放鞭炮,煮饺子。新年放“开门炮”、做第一顿饭,大多由男人完成。西平、上蔡等县有的地方早饭以馍、水饺为主,忌食面条,意免与鬼邪连扯,有的则是水饺、面条均要吃点,寓意能吃者有福。汝南、平舆、上蔡一些地方除食馍、水饺外,兼食捞面条,谓之“钱串子”。泌阳县有的兼食汤圆、荷包鸡蛋。乡村人家,多在牲口糟内放饺子、面条、蒸馍类食品,表示对牲畜的怜爱,有“打一千、骂一万、大年初一吃顿饭”之谣。在新蔡,有拿一白馍一杂面馍喂狗,以卜年成之习。若狗先吃白馍,兆当年夏粮丰收 ;若先吃杂面馍,则兆当年秋粮丰收。早饭后,晚辈向家长拜年,长辈给幼童发压岁钱。然后人们纷纷出门,到东邻西舍相互拜年问候,路上遇见不管熟人生人,都要互道“过年好”。初一禁忌颇多。日出前忌向室外泼水、撒尿,忌喊人名,日出后忌向室外倒垃圾,终日忌动刀剪(因剪刀有岔,恐全年多差错,不吉利)。此日,男不事生产,女不理针线。

【走亲戚】正月初二日开始,人们携带礼品到亲友处拜年,俗称“走亲戚”。初二为外甥拜舅日,初四或初六为新媳妇回娘家日。不少地方,若姥爷(外祖父)或姥娘(外祖母)亡故,每年正月初二日外甥到舅家走亲戚,要先到姥爷或姥娘墓上拜祭后再回舅家拜年,有“三辈忘不了姥娘家”之说。走亲戚宜趁早,迟晚会被视为不敬,走姥家、舅家不可迟于初三,走姑家、姨家不能迟于初五六。走亲戚所带礼品,20世纪 80 年代前,一般只携带饼干、点心(俗称果子)。此后物质逐渐丰富,多为罐头、烟、酒、饮料、方便面等。农村初四或初六瞧岳父,俗称走“老丈人家”,有些地方要给“新女婿”抹花脸,甚至满村遍野追着抹。晚辈走亲戚,长辈应给晚辈压岁钱,20 世纪 80 年代前,农村多为 3 角、2 角,90 年代后 1 块、2 块至 10 元、20 元,近年来多至 50 元以至数百元。

【破五】正月初五日,为春节之尾声,过年活动至此告一段落,一些年规禁忌自此可以破除,故称“破五”。是日,家家吃水饺,放鞭炮,祭祀祖先神灵,并收起门前“拦门棍”。乡村农家,男人于此日开始下地耕田或锄地,叫“试犁”或“应好”,妇人也开始用剪刀、使锥子、动扫帚,做各种家务活。城市商店门铺燃放鞭炮,开始营业。

【元宵节】正月十五日元宵节俗称“正月十五”“灯节”,过节称“过十五”,是继春节之后第一个重要节日。一般人家,晚饭前先点蜡烛,焚香,烧纸,祭拜老天爷、神仙、祖先,祭拜后即可燃放烟花爆竹,家人吃团圆饭。这一天城镇习吃元宵,乡村吃水饺。上蔡等县十五日夜吃水饺,十六日夜吃元宵,有“十五扁,十六圆”之说。新蔡县把吃元宵称“喝浮子茶”(糯米做成的米酒叫浮子)。汝南一带元宵节请女儿带女婿回娘家,称“请闺女待女婿”。

是日,家家门前挂灯笼,房门口点燃用面蒸制的一种灯盏。儿童们手拎扎成龙、凤、鸡、鱼、羊、莲花等各式各样的灯笼,口念“灯笼会,灯笼会,灯笼灭了回家睡”的儿歌,结伴游玩。玩狮、耍龙、撑旱船、踩高跷等文艺节目演至深夜。在西平,男孩子于元宵夜给未生育的嫂辈或长辈妇女“偷灯”,祝早生贵子。初婚女子则于节前去娘家“躲灯”,至十六日上午方归。平舆县东部地区,放置灯盏有不少讲究:祝福人财兴旺的,放于粮仓、槽头、鸡窝、灶台等处 ;预测旱涝的,放于堂屋门或大门两侧各六个,按月份排列,待油将燃尽时,察看灯内水分的多少,若水多则兆涝灾,若无水则兆旱灾。上蔡等县,新中国成立前有在元宵节放天灯之俗,目的是为父母还愿。其灯大若背筐,小如斗,用食油作燃料,灯捻如拇指般粗细。点燃后升腾高空,随风飘移,待燃料用尽方徐徐降落。相传,此灯若落于庭院则为不祥之兆。

20 世纪 80 年代后,市区和各县每年都在某一地点集中燃放烟花,文艺队表演舞龙灯、撑旱船、踩高跷等节目,观者如潮,人山人海,直到深夜。确山县 1988 年后在县城南山广场表演“打铁花”,燃放焰火,配以龙灯表演,甚为壮观。西平县每年正月十七日在县城东关广场举办全县大铜器比赛,锣鼓喧天,高潮迭起,叹为观止。

过年去驻马店有什么习俗(过了腊月二十三)(4)

春节文艺活动巡演

过年去驻马店有什么习俗(过了腊月二十三)(5)

确山打铁花

(来源:文史天中 王平选 摘自中州古籍出版社《驻马店年鉴(202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