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踔厉奋发谱新篇(踔厉奋发启新程)

党建统揽谱写海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海西州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黄城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强调,要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推进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成就。组织部门作为管党治党的重要职能部门,要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推动党建统揽谱写海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铸魂赋能,以知促行“添动力”。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推动各级党组织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完善视察青海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机制,特别是“四个扎扎实实”“三个最大”“四地”建设等重要要求和指示批示精神,推动党员干部学深悟透、弄懂做实,在领航带动上聚焦用力。用好用活7个党员教育阵地和14个省级党支部组织生活共享阵地,从明确学习任务、组织理论测试、通报学习成果等方面入手,采取专题培训、理论研讨、书记讲堂等形式,以红色资源感召党员干部,旗帜鲜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切实凝聚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海西的磅礴力量。

守正出新,固本培元“筑根基”。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以“找问题、补短板、促提升”为抓手,推动基层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深化落实抓党建促振兴《百条措施》,扎实推进“百村示范、整乡推进、整县提升”三级联创,启动村级产业空壳村“清零工程”,切实增强村级党组织统合力。大力推动城市社区党组织体系向下延伸,全面推进“小区党建”“物业党建”,推动党的组织嵌入生产生活全服务链。积极开展模范机关创建、新业态新领域示范点打造,统筹推进国企、医院、学校等领域党建晋位升级,探索构建“17855”党建工作体系,为保障“四地”建设、践行“四州战略”筑牢坚强组织保障。

学思践悟,熔炉淬炼“激活力”。持续烧旺党内政治生活思想“熔炉”,推动组织生活上接天线、下接地气。严格落实组织生活“预审跟踪评估”“双重组织生活签单”机制,切实把组织生活的刚性立起来、质量提起来。持续创新“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形式,以激励、开放、互动为原则,组织党员深入田间楼宇、工厂车间,结合行业特点、岗位需要,解决不同区域、不同层次群众多样化、合理化诉求。把牢党员选、育、管、用“四关口”,以落实“223培养计划”、推进海西乡土人才建设“三百行动”为牵引,加强对返乡大学生、军队退役人员、致富能手等年轻优秀人才的培养教育,实现党员队伍“扩容提质”。

落实责任,实践实干“促发展”。牵牢党建责任制“牛鼻子”,创新完善“联述联评联考”机制,严格落实抓党建主体责任问责追责办法,推动“四级书记”把党建任务抓在手上、扛在肩上、落实在行动上。始终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群众堵点难点痛点,大力实施书记领题党建项目,以项目化党建形式推动生态保护、“四地”建设、乡村振兴等任务落细落实。持续深化“一线指挥”“清单管理”工作机制,着力推动力量下沉、资源下沉,担当作为、实践实干。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精简优化考核指标,着力做到党建和业务“两手抓、两不误”,推动形成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在大战大考中不断筑牢基层组织体系

海西作为全省产业“四地”建设主阵地,在奋力推进“四地”建设、深度践行“四州战略”的前进路上,面临着前所未有、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必须坚持把各层级各领域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切实肩负起有号令、党中央有部署、青海见行动、海西真落实的政治自觉。

建强堡垒做强功能。近年来,海西州坚持以关于管党治党的重要指示要求为根本遵循,以党建引领“四地”建设为基本路径,扎实推进“组织体系建设三年行动”“找问题、补短板、促提升”专项行动,聚焦大抓基层、夯实基础,持续深化“产业链”“合作社”等全过程党建工作,推动各领域1680个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以组织建设“原动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结构优化,实现盐湖资源综合开发钾、钠、镁、锂、硼“五子登科”,清洁能源突破1000万千瓦,推出15条生态旅游线路,认证绿色、有机食品企业85家、产品388个,以“17855”党建工作体系,推动各领域融合发展,助力重点任务落细落实。

凝心聚力踔厉奋发谱新篇(踔厉奋发启新程)(1)

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海西州牢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部署要求,狠抓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结合海西实际制定抓党建促振兴100条措施,以村级换届为契机,大力实施村干部“建队提能”工程,推动实现村“两委”干部队伍学历较上届提升11%,“一肩挑”比例达94.3%;深化常态排查、动态清零软弱涣散党组织工作机制,先后整顿提升村级党组织11个。聚焦行政村总量少、产业资源独特等优势,深入实施集体经济空壳村“清零工程”,“百村示范、整乡推进、整县提升”三级联创活动,村集体总收益连续三年均增长10%以上,村均突破20万元,实现以组织振兴助力乡村振兴蹄疾步稳。

深化城市基层治理。海西州聚焦推动党建、治理、服务融通融合,以464个“全科网格”为基石,以“点单服务”“接诉即办”提升网格治理效能。推行社区党组织领导的“三治融合”机制,完善“1 N”组织体系,建立“书山有我”“四融四心”等红色物业党建品牌5个,搭建“有事好商量”“居民议事厅”等民主议事平台79个,多元参与治理的体系不断完善。深化“契约化”党建共建联盟,推动行业部门、驻区单位党组织主动融入治理需求和党建工作,以打造党建“同心圆”,形成城市治理“一盘棋”。实现连续16年获得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州,连续两次夺得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最高奖“长安杯”。

把准“三个维度”打造党员教育“新高地”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强调,要旗帜鲜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推动基层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近年来,海西州始终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为重点,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不断拓宽思路,创新形式,探索多样化党员教育新路径,从筑牢阵地、实现共享、培育品牌“三个维度”发力,着力推动党员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海西提供坚强保障。

以筑牢阵地为基点,让理想信念“强起来”。打造红色教育阵地集群。立足本土优势,深挖资源禀赋,做好整合文章,以打造“柴达木开发与建设陈列馆”为着力点,探索构建以弘扬柴达木精神为核心,依托“一县一基地 、一县一特色”党员教育基地,延伸各类红色教育阵地于一体的 “1 7 N”党员教育阵地体系,不断加快全州党员教育阵地升级融合建设步伐。构建党校阵地共享格局。树立“大培训”理念,充分发挥党校主阵地作用,把州委党校作为党员教育培训重点,推动现有师资、项目、教研成果等各类资源不断向市县延伸,逐步构建以州级党校为龙头,市县党校共建共享、优势互补的党员教育培训大格局。推进“党支部组织生活共享阵地”建设。制定出台《海西州“党支部组织生活共享阵地”实施细则(试行)》,开展州级“共享阵地”申报工作,对全州36个阵地进行资格复审,以点带面、串珠成链打造一批精品“共享阵地”,不断促进海西党员教育优质资源跨层级、跨地区、跨领域深度互联互通一体化。

凝心聚力踔厉奋发谱新篇(踔厉奋发启新程)(2)

以实现共享为支点,让教育资源“联起来”。部门资源共享。健全完善全州党员教育培训联席会议制度,明确联席会议4项主要职责及23项分工任务,定期加强与成员单位间的信息沟通、相互协作、资源共享,建立起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能部门共同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实现党员教育培训“两大工程”全覆盖、无死角。专家资源共享。牢固树立“大师资”理念,联动全州机关、事业、企业、乡村(街道)、村(社区)等资源,构建党员教育“高原先锋师资库”,吸纳71名党校教授、领导干部、党务工作者、专家学者、实用技术人才等入选本土讲师,推动优质化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满足不同层次党员教育培训需求。平台资源共享。利用“信息化”“数字化”这一利器,推进党员教育信息化建设,实施远程教育升级改造工程,搭建抖音、微信、云平台等多网融合、多屏互动、内容多样的党员教育信息化体系,为广大党员日常学习拓展新渠道、开辟新途径。

以培育品牌为焦点,让教育形式“活起来”。培育党课品牌。紧贴党史学习教育,深学细研柴达木精神,深度挖掘传承柴达木“开发精神”“石油精神”等奋斗精神,采取“传承+挖掘”“线上 线下”“理论 实践”形式,策划推出《地中四井·冷湖永远的丰碑》《进藏骆驼运输队的艰难生活》等“云上党史·微党课”系列党课视频,形成讲党课、学党史的“红色学习圈”。培育宣讲品牌。充分发挥老干部、老党员独特优势,择优组建“五老”宣讲团、“红色讲师团”,打造“百姓宣讲大篷车”“红旗峰大讲堂”“神湖源”志愿服务宣讲队等10支理论宣讲特色品牌,通过举办“红色大讲堂”“帐篷会议”“草原露天会议”方式,扎实开展“学革命典型”“忆创业之路”等宣讲活动,以 “面对面”“点对点”的学习模式推动党员教育走深走实、入脑入心。培育实践品牌。把党员教育成果转化为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活动的生动实践,扎实开展“疫情防控、党员先行”“抗洪一线党旗红 闻汛而动显担当”等系列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实践活动,通过组建各类党员先锋服务队、捐款近200万元助力抗疫等形式,当好群众“带头人”“贴心人”“守门人”,切实用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抓实“两个覆盖”推进党的组织 体系向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延伸

党在新兴领域的凝聚力、号召力、影响力,关系着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根基。当前,海西州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处于发展起步阶段,新就业群体普遍存在就业门槛较低、组织性弱、流动性强、管理难度大等问题。针对突出问题,海西州持续深化“两个覆盖”,坚持以求解破难题、以优解促提升,不断推动党的组织体系向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延伸。

聚焦组织覆盖,织密组织体系“一张网”。建机制求突破,构建由“两新”工委牵头,会同市监、工信、交通、邮政管理等行业主管部门和乡镇街道条块结合、上下联动、融合发力的工作机制,深入开展专题调研和排查摸底,全面掌握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市场主体分布、经营状况和党员党组织等情况,分类建立党建工作基础台账。坚持“应建尽建”原则,采取单独建、联合建、区域建、孵化建等方式,科学设置和组建党的基层组织,先行探索在格尔木市、德令哈市成立快递行业党组织,以点促面逐步推动新业态党的组织覆盖。目前,全州共有物流运输、快递外卖、互联网等新业态企业129家,从业人员2100余人,从业党员32人,建立党组织的企业2家。

凝心聚力踔厉奋发谱新篇(踔厉奋发启新程)(3)

聚力工作覆盖,打好服务保障“组合拳”。抓服务提效能,结合海西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发展实际,联合州总工会、团州委、州妇联等部门着力解决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群团组织“应建未建”问题,充分发挥“职工之家”“青年之家”“妇女之家”的政治优势,注重发现、吸收、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和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扎实开展“推优入党”工作,对暂不具备建立党组织的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结合实际先行组建群团组织,推动党的工作覆盖,为实现组织覆盖创造条件。紧密结合群团组织职责职能和行业特点,依托“司机之家”“户外劳动者服务驿站”“党群服务中心”等载体,主动提供政策宣传、联谊活动、饮水休息、休闲阅读等“看得见、摸得着”的多功能服务,进一步增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聚能作用发挥,激活基层治理“红细胞”。强举措重实效,积极探索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与城市党建双向融入机制,依托城市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平台,深化“社区吹哨、党员报到”工作机制,策划开展主题党日、志愿服务、基层微治理等活动,引导新就业群体积极参与志愿服务、认领社会治理工作任务,发挥新就业群体走街串巷、直接服务群众的优势,当好社会治理“问题收集员”“文明传播员”“后勤保障员”,不断激活基层社会治理“红色细胞”,为助推海西“四州”建设贡献力量,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互联网 ”赋能党员教育提质增效

抓实新时代新形势下互联网党员教育,是确保党的“肌体细胞”更富“活力”的重要“保健工程”。近年来,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认真落实《2019-202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推动“互联网 ”与党员教育深度融合,闯出一条全时空、常态化的党员网络教育之路,让党员教育更有活力、更有吸引力。

点面结合,织密网络阵地。严格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规定,对全州479个远程教育终端站点实施硬件提升改造工程,使之成为党员充电续航的“加油站”,集中民情民智的“议事厅”,党群同心同力的“好家园”。创新搭建“两微一媒一端”党员教育线上平台,构建更为便捷高效的网络学习阵地,形成多媒体、广覆盖的党员教育网络,开启“互联网 党员教育”工作新模式。依托全州丰富的历史和红色文化资源,深挖“一县一基地、一县一特色”和“党员先锋事迹陈列馆”等教育基地,形成了“点上可看、线上可转、面上可推广”的党员教育新格局。

凝心聚力踔厉奋发谱新篇(踔厉奋发启新程)(4)

多元拓展,打造云端课堂。为展现基层党组织、一线党员干部勇于担当、奋发有为的良好精神风貌,以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为抓手,创新党课形式,围绕继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制作推出的《红色记忆·柴达木力量》《以“赶考姿态”镌刻“时代华章”》等系列党课视频20余部,在“海西党建微信公众号”“海西党建直播‘云’”等网络平台进行展播,将精品红色党课送到党员身边,形成新的“红色学习圈”,党员教育效果进一步提升。把“田间课堂”搬上“云端”,制作推出《农机具的保养与维护》《村级防疫员生物安全防护技术》等农技党课,实现“面对面”授课到“面对屏”授课。

树立典型,激发干事活力。立足海西打造“开放型新高地”“营造营商环境”“服务产业‘四地’建设”“党建引领促乡村振兴”等中心工作,以补足精神之“钙”、强固思想之“锚”、提振干事之“力”为目标,持续深入开展“党课开讲啦”活动,定期邀请“身边的榜样”、先进典型、优秀党员讲党课,激励广大党员走上讲台做“讲师”,推动各级党组织把讲党课、上党课融入日常、做在经常。深入开展“寻找榜样”活动,建成“身边的榜样”事迹库,推送“身边榜样”“初心故事”等音频52期,制播《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扎根雪域高原赤诚奉献“天路”》《地中四井——冷湖永远的丰碑》等视频36部,引导和激励广大党员干部踔厉奋进、笃行不怠、勇毅前行,实现“零疫情”成果持续巩固、产业产能持续释放、经济运行平稳有序。

稿件来源:青海日报客户端 声明:以上内容版权为《青海日报》所属媒体平台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