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生幽谷君子之风(空谷抱幽踏香来)

百家姓,兰。

兰的本义是兰草,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样貌清秀,香气袭人,闻之观之,赏心悦目。

以兰为姓,自然而然地承载了兰的品性,馨香、高洁、清雅,如歌一般。

兰生幽谷君子之风(空谷抱幽踏香来)(1)

(宋)赵孟坚作《墨兰图》卷

燕姞梦兰诞下始祖

“空谷有佳人,倏然抱幽独。东风时拂之,香芬远弥馥。”当兰缓缓踏诗而来的时候,料峭的春风就被吹醒了。

兰,很早就得到了人们的喜爱,她那茂密而有序的叶子非常耐看,自茎部簇生,仰俯自如,终年常绿,还会开出素而不艳的小花。兰多生于幽谷泽畔,古人喜欢将她种在庭院内或栅栏边,“兰”字最早便是由“艸”加“阑”的“蘭”。“艸”音cǎo,义也同“草”;“阑”的本义为门前的栅栏;艸、阑两范式叠加,就成为“蘭”之范式。真乃门遮之香草、香可萦门也。东汉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的《说文解字》亦作如是解释:“蘭,香艸也。从艸、阑声。”后因方便书写等原因,“蘭”简化成为“兰”。

乘着微风,简简单单的兰超凡脱俗。她最吸引人的,当然是她的香,自然、纯粹、清冽,无论人前人后,始终香气如一,令人心驰神往。兰也被誉为国香。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以诗曰:“粲粲门子,菲菲国香。”北宋文学家黄庭坚著文称:“兰之香盖一国,则曰国香。”甚至,佩戴着兰,都能引人注目。早在大约公元前649年,一个叫燕姞的女子,就有过这样的运气。那天,她梦见自己的祖先赠予自己一株兰草,同时嘱咐道:“以兰有国香,人服媚之如是。”媚在这儿,是喜爱的意思,魏晋时期军事家、经学家、律学家杜预注释:“媚,爱也。”佩戴一株兰,别人还会像爱兰一样地爱着佩戴者呢,现代语言学家杨伯峻这样说明:“服媚之者,佩而爱之也。”

真的有因兰而生出的喜爱吗?醒来后的燕姞依“梦”而行,她采摘新鲜、饱满的兰草,精心制成装饰品,插在发髻间、别在衣襟上、绕在手腕边。芳步轻移之时,玉手巧抬之际,丝丝缕缕的兰香也跟着轻盈舒展,多么别致啊。其时,作为春秋时期郑国君主郑文公姬踕众多小妾中的一个,燕姞平常是不被注意的。而拥有了兰香之后,燕姞竟然真的惊艳到了郑文公。不久,燕姞和郑文公生下一子,燕姞禀告了梦兰之事,郑文公便为此子取名姬兰,也被称为公子兰。

这即是记载在编年体史书《左传·宣公三年》里的“燕姞梦兰”,这个典故也是表示妇人怀孕得子的成语。美梦来临的时候,一定要相信并流连,万一就成真了呢?姬兰更是争气,让“梦兰”得到升华。公元前628年,姬兰继任郑国国君之位,史称郑穆公。郑穆公的子孙中有人以他的名“兰”为姓氏,史称兰氏正宗,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兰氏族人都尊奉郑穆公姬兰为兰姓得姓始祖。

若隐若现的兰之清香,幽幽静静的轻荡游离。兰姓,就是香。

幽兰异质千年流芳

人和植物之间的缘分,真是奇妙的。

因为兰,世间也多了“吐气若兰”一词。美好的气息就像兰香一样呢,用“吐气若兰”来形容美女的呼吸和文辞华美,真是太恰当不过了。人们也用兰来称颂许多美好的事物。如《周易·系辞上》所说:“同心之言,其臭如兰。”臭同“嗅”,表示气味。彼此贴心贴意、相互理解的话,就是“兰言”啊。由“兰言”,还引申出意气相投的朋友“兰交”、优美的文辞“兰章”、结拜忠义兄弟时互相交换的谱帖“兰谱”、档案典籍收藏府库“兰台”等,都深含兰之醇味。

兰的蕙心芳质,来自心灵深处,低调、纯净、丰盈。“我爱幽兰异众芳,不将颜色媚春阳。西风寒露深林下,任是无人也自香。”(明代薛纲《题徐明德墨兰》)。除了卓越的芬芳,兰传递的还有不落凡尘的清雅和高洁,代表一种独特气质。

兰生幽谷君子之风(空谷抱幽踏香来)(2)

(明)文徵明作《三友图》卷

郑穆公姬兰是具有这种气质的。

当年,郑文公因为太子姬华叛乱,将姬华和参与叛乱的儿子都杀了,并将另外几个年幼一些的儿子全部驱离郑国。姬兰逃到了晋国,由于他聪慧、多才、恭谨,受到晋文公的喜爱,被封为大夫。公元前630年,晋文公起兵讨伐郑国,想让姬兰带路。姬兰说:“臣闻君子虽在他乡,不可忘记父母之国。今日主公伐郑,臣不敢同往。”意思是说,虽然你有恩于我,但是你带人去打我的母国,我是不会陪你一起去的。而晋文公也很有胸怀,不但没有怪罪他,反而夸他不忘宗国,更喜欢他了。此事传开以后,姬兰受到了郑国臣民的爱戴。

这次伐郑,以郑国求和而告终,晋文公让郑文公答应立姬兰为太子之后,便撤了兵。

郑穆公成为郑国第九位君主,在位二十二年之间,正是晋、楚争霸中原的历史阶段,虽然晋文公对他有大恩,但他并没有完全依附晋国,而是充分利用外交手段,在晋国和楚国之间找到了一种平衡。他先后与楚国和晋国结盟,使得郑国免遭灭国之险,此后还延续了200余年。作为兰姓始祖,姬兰将兰的独立、自主、自爱的秉性发挥出了高度。

明代学者兰茂(1397—1476年)也是兰之气质的拥有者。

兰茂字廷秀,号止庵,祖籍河南洛阳,其父辈约在1388年被征入滇,落籍于云南省嵩明县杨林镇。兰茂生性聪颖,勤奋好学,对世事有着独到的见解。自1417年二十岁起,兰茂就“耻于利禄,自匾其轩为‘止庵’,遂不出”,隐居在杨林,这也是他号“止庵”的原因,当时兰茂母亲身体欠佳,兰茂便立志学医。

兰茂的母亲一直爱养兰,从小耳濡目染的兰茂早已是兰的知音,兰也是兰茂最早入手学习和使用的药草。兰茂将兰全草入药,或煮或煎,作化湿、辟浊、醒脾、发散之用。气味芳香、性味辛平的兰确实是疗疾的好手。中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说她“主利水道,杀蛊毒,辟不祥。”将她列为上品,上品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可轻身益气,不老延年。兰尤其擅长治疗口中有甜腻之感的脾瘅。脾瘅是过食肥甘油腻、以口中发甜为主要症状的疾病。中国现存医书中最早的典籍之一《黄帝内经》也针对脾瘅,提出过“治之以兰,除陈气也”的观点。脾瘅还往往有可能发展为相当于现代所说的糖尿病,即以多饮、多尿、多食及消瘦、疲乏、尿甜等为主要特征的综合病症。故兰草对于防治糖尿病也有一定效果。

兰生幽谷君子之风(空谷抱幽踏香来)(3)

清乾隆抄本《滇南本草图说》内页

沐着兰香,兰茂“遍访滇池流域及滇南各地”,一边学习、采药、觅方、行医、实践,一边编著医药学著作。从1417年至1436年,他用了近20年的时间,终于完成了中国第一部地方性本草专著《滇南本草》。《滇南本草》比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早了约150年,被历代云南人奉为“滇中至宝”,其中很大一部分药物被今人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云南地方药品标准》,还有很多受到国外医学界推崇。兰茂因此被称为“南滇医圣”“小圣”。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写万千兰章,兰茂做到了。

多彩“兰学”承袭不断

从《滇南本草》开始,“冲淡简远,心气如兰”的兰茂,与兰共香。

大约1436年至1449年,兰茂在杨林设堂讲学,主要传授他的声律学著作《声律发蒙》《韵略易通》等。据《云南乡贤事略》称:“四方学者至杨林从茂学。”“云南第一所书院”——碧澜书院也因为兰茂而诞生在杨林。

《声律发蒙》是云南第一部声律启蒙读物,是当时滇中童生读书识字的启蒙教科书,通俗易懂,音律铿锵,“词采骀宕,裁对工稳,村塾启蒙,几乎人手一编”。《韵略易通》成书于1442年,共收字8328字,为汉语语音系统研究和发展开创了新的方向。兰茂以宣传传统的汉文化为主,吸取少数民族的精华,统一了全国汉语发音,对韵律学声母、韵母进行了化繁为简的整理和书写,还自创一首《早梅诗》概括了20个声母:“东风破早梅,向暖一枝开;冰雪无人见,春从天上来。”并加按语:“东即端,风即非,破即傍,早即精,梅即明,向即晓,暖即泥,一即影,枝即照,开即溪,冰即帮,雪即心,无即微,人即日,春即穿,天即透,上即审,见、从、来仍用原字。”诗词明白如话,言言珠玑,句句琳琅。《韵略易通》是现代普通话的权舆。

兰茂的音韵学,被人们称为“兰音”。兰音如歌,在岁月深处静静绽放。

兰茂写作范围很广,有以《止庵吟稿》和《玄壶集》为代表的诗词,或写景状物,或阐述哲理,或抒情言志,或评古论今;有1454年写成的南曲剧本《性天风月通玄记》,借道人修行悟道的故事,反映云南之山川风物,表达追求自由的思想感情。

从1461年、64岁开始,兰茂又用三年时间写了一部百回小说《西游记》,这是中国第一部根据唐僧取经事由而创作的小说,其取材也是兰茂经年的积累:一是他在著述《滇南本草》过程中,经常深入少数民族边疆部落采药问医,寻访到《唐僧取经》古夷(彝)文本,二是他少年时常听长辈讲述的祖籍为河南洛阳缑山的陈祎(即唐三藏玄奘)出家为僧取经的故事。

兰茂的《西游记》与后来的明代小说家吴承恩(约1500—1583年)的《西游记》不同。兰茂不是从孙悟空出世写起,而是从唐僧一行人已到西天取得经书踏上返程开始写起。途中,徒弟们和防卫护身的武器不是大众熟知的孙悟空、金箍棒、猪八戒、钉耙、沙僧、禅杖,而是由佛祖选派的僧人、居士等。徒弟们一路随行护经、保护唐僧,终于平安返回东土。兰茂借《西游记》表达自己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并精解生病之因,传播修身养性的知识,教人们懂得真正的养生之道。他的忠告是:生病要用药治,防病却要从修心做起。

兰生幽谷君子之风(空谷抱幽踏香来)(4)

兰茂像

不过,兰茂的《西游记》在当时并没有引起重视,至他逝世后约四百年,约清代嘉庆年间才有刻本传世。而此时吴承恩的《西游记》已经行世久远、广为流传,于是刻书者便在兰茂的《西游记》前加了一个“续”字。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兰茂的《西游记》,书名就成了《续西游记》。

“续”,或不“续”,书就在那里;闻,或不闻,香总是如故。兰茂身后,人们对他的音韵学、医药学和诗歌等方面的研究蔚然成风,“兰茂之学”被称为“兰学”。

兰学,和着“梦兰”之奇异、姬兰之期盼,凝在兰的清新中。(责编:沈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