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疲劳的拆书稿(昨天的云拆书稿)

《昨天的云》拆书稿——苦难和逆境终将磨砺成辉煌的记忆,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生死疲劳的拆书稿?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生死疲劳的拆书稿(昨天的云拆书稿)

生死疲劳的拆书稿

《昨天的云》拆书稿

——苦难和逆境终将磨砺成辉煌的记忆

在讲这本书之前,我先给大家讲一个笑话吧:说有个人不小心掉进井里,众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把他拉上来。

这时,来了个老汉,听到井里人呼救,他笑了笑,找来一根大葱悬在井口,不一会儿,那人竟自己从井底爬了出来。

众人问老汉有何神功,老汉一笑说:“你没听出他的口音?山东人啊。”众人都笑了。

这个笑话是讲山东人嗜葱如命的事,就如山东作家王鼎均先生写的这部《昨天的云》。

这本书是作者四本回忆录中的第一部,书中主要写了作者对故乡兰陵和家庭的记忆以及抗战初期的遭遇。

在他的笔下有山东人爱吃大葱的有趣画面,也有乱世中山东人朴实无华、生动有趣、有滋有味的乡村画面。

而书中关于战争中颠沛流离和家破人亡的凄惨景象,虽然被他描写的平静如水,却带着几分厚重,栩栩如生的描述像是在给读者娓娓道来,犹如在描绘一幅民国版的《清明上河图》。

李白绝句“兰陵美酒郁金香”中的兰陵就是作者的故乡。

接下来我会分成四个部分来给大家讲述此书的精华内容:

第一部分讲述了作者的家乡兰陵和他上学时的情形。

第二部分讲述了大老师荆石先生对兰陵人的影响。

第三部分讲述了战争初期,作者全家背井离乡的逃难生活。

第四部分讲述了作者全家重返故乡兰陵后的生活以及母亲的信仰。

第一部分

1925年王鼎钧出生在山东省临沂县兰陵镇。

兰陵是临沂西南边境的一个大镇,四面都是肥美的平原,每年麦熟之日,微风拂过,麦浪翻滚,犹如人间的奇花异卉。

兰陵在历史上出过很多名人,曾出过两位古代皇帝,还有皇帝的老师疏老先生,以及战国时的荀子,另外还有《金瓶梅》的作者“兰陵笑笑生”.......

除此之外,李白的那句诗,让兰陵美酒名扬天下,兰陵人也因此发了财。

王鼎钧的家族是兰陵县有名的大户,祖父是个很成功的酒商,有五子五女,他父亲排行老二。

父亲是个读书人,他很重视对王鼎钧的教育,很小的时候父亲就教他识文断字。

在学校时他曾见过本县赫赫有名的县长范筑,这个县长在老百姓心目中是一个清正廉明、智勇双全的好官,也是王鼎钧心中的偶像。

范县长治理县城很有一套,他不但用外松内紧的政策管理着土匪盛行的县城,让兵痞兵氓和土匪们不敢轻举妄动,而且也得到了当地士绅们的敬重,因此他深受老百姓的爱戴。

后来,范县长从县城调离到省城去做官。

他走的那天,兰陵县城的百姓们扶老携幼纷纷前来给他送行。

十里长街的鞭炮声和酒香味掺杂在一起,让人迷醉又热闹非凡,那种震撼的场面让王鼎钧至今难忘。

不久,王鼎钧的祖父去世,他们家族的产业开始败落,家境一年不如一年,伯父和父亲分了家。

那时家里的主食是煎饼,母亲在卷饼里夹一根大葱,咬上一口爽脆如梨,回味无穷,煎饼卷大葱是幼年王鼎钧的最爱。

不幸的是,他的家乡接连遭遇旱灾、蝗灾,大火还烧了他家的一间房屋。

然而,即使在最艰难的情况下,父亲也坚持让他读书,并在家里设了私塾还给他请了老师。

兰陵县有一大特色,就是家家户户都有紫檀木做的八仙桌、成轴的字画、还有道光年间的瓷器,另外还有屋檐下的燕子窝。

据说燕子很有灵性,如果它一去不返,就预示这家会有衰败的迹象。

偏偏他家的燕子飞走了,给他家罩上了一丝不详的预感。

这时王鼎钧也到了上小学的年纪,他进学校时很顺利,校长口试让他回答《满江红》的歌词意思,他就照着自己的领会回答,竟稀里糊涂的过关了。

也正是这首《满江红》,让他对小学入学的场景记忆犹新。

那个时期封建礼教根深蒂固,就是上学选班长都要论资排辈,就连清规戒律也得讲究宗族礼数。

他上学时,有一个对他影响很大也是让他很愧疚的人,就是他的国文老师苏老师。

因为王鼎钧作文很好,苏老师很欣赏他。

他对王鼎钧的特殊关照引起了班上同学的嫉妒。

于是他们集体抗议,导致苏老师辞职,被迫离开心爱的讲台,改行做了生意。

苏老师离开后不久,王鼎钧被学校派去管理图书。

在图书馆里他博览群书,这也为他今后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

第二部分

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发生,日军侵华战争打响,这场战争不但改变了国家的命运,也改变了王鼎钧的命运。

那天校长对着全校师生说:“小日本拿了台湾,占了东北,现在又想要华北,他们想亡了咱们的国,灭了咱们的种,这回我们要跟他拼,跟他干 。”

这番话激发了王鼎钧的爱国热忱,他不仅积极参加抗日宣传活动,还热心慰劳那些下战场的伤兵。

但是日军的空袭让学校停了课,他们没法上课,只能每天趴在收音机前听当前的战况。

这段特殊的抗战时期,让王鼎钧渐渐明白人与人之间的区别,他觉得有些人天生就有令人信服的能力,比如学校的荆石老师。

荆石老师原名叫王思璞,字璞公,人称大老师。

民国时代,大老师和他的弟弟玷公学成归来,随后和家乡几个有实力的少壮精英办了一所私立学校,让兰陵县城的孩子有了读书的机会。

大老师招贤纳才,他力排众议留下了一个被本地老师排挤的师范高材生晋老师。

大老师头发半白,身材瘦小,在王鼎钧的眼里,他是个有尊严,有权威还不可怕的小老头。

然而在兰陵县百姓的眼里,大老师简直就是神一般的人物。

他从不大声呵斥和体罚学生,但学生们却对他言听计从。

大老师是一个全能型的老师,除了音乐不教之外,其余的学科他样样精通。

最让人感动的是他和他弟弟在学校是义务教学从不拿薪水。

大老师具有反抗世俗的精神,他曾有外出求学的经历,所以他想尽办法把外面的新生事物引进家乡。

他引进话剧、木刻、西方文学,除此之外他还为学校筹款。

他写的汉历与众不同,主持的婚礼别开生面,他知书达理,谨言慎行,为人谦和,还惜老怜贫,一视同仁。

七七事变发生后,兰陵人奋起反抗,他的学生很多都成了建造人民共和国的良工巧匠。

大老师不但影响了自己的两位弟弟,而且还影响了整个兰陵县城的人,

他的丰功伟绩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

那时王鼎钧的作文很好,得到很多人的称赞,但大老师毫不客气指出他写文章只会闭门造车,文章没有灵魂是东拼西凑而成。

大老师鼓励他走出去,从天地间找文章,并告诉他写文章不要拖泥带水,避讳辞藻华丽,文笔最好简洁利落。

大老师的教诲让王鼎钧醍醐灌顶,他对王鼎钧的影响最大也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第三部分

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后,中日战争全面爆发。

中国军队奋起抗敌,战况异常惨烈,源源不断的伤兵途经兰陵被送到徐州医院。

日军空袭兰陵,幸好炸弹定位不准偏离目标,才让躲在王鼎钧家墙外的伤兵逃过一劫。

兰陵战火纷飞,百姓举家外逃,王家人只好躲避到兰陵东边的外婆家。

外婆的小儿子是个败家子,他身材瘦小还是个跛子。

日军侵犯河北时,他变卖外婆的土地,用这些钱组织了一个游击队,还自封“大队长”,但他没有领导能力,还闹出不少笑话。

其次就是他的二表姐,她是个新时代女性,知识渊博,和她交流让王鼎钧犹如沐春风般享受。

他的大舅是个读书人,因为没有考中秀才,自杀而亡,留下满屋子的书。

大舅留下的书里有一本《沈从文自传》,读完这本书后让王鼎钧开阔了眼界,也鼓舞了他。

后来二表姐又陆续给他送来很多书,都是那时有名大作家的著作,有鲁迅的《野草》,矛盾的《子夜》,巴金的《家》等。

拜读了这些作品之后,王鼎钧的作家梦彻底被唤醒。

外婆家的那段日子,王鼎钧过得既充实又难忘。

此时他还不知道兰陵的家已不复存在,直到他的父亲也逃难到此。

一九三八年三月,台儿庄战役打响,大批难民拥向南桥。

此时兰陵也被日军占领,他们见人就杀,而且只杀男人,不杀女人,对女人只是强奸,甚至连七十多岁的老妪都不放过。

在哪个硝烟四起的年代,人们流离失所,无处安身,一方百姓都逃离了家乡。

王鼎钧随着全家逃往兰陵周围的一个小村庄,他们凭着兰陵教会这层关系,暂且在村子里安顿下来。

可侵华日军通过各种手段掌握了这块土地的详情,勘察的精准度让人咋舌,就连这座小村庄也不安全。

全家人只好南下逃亡,颠沛流离的生活让王鼎钧感受到家道中落、背井离乡的凄凉。

最后他们来到江苏新沂的窑湾镇投奔父亲的老同学。

这里安静的像世外桃源,似乎没有受到战火影响。

父亲的同学家业殷实,房子很多,庭院深深,燕子呢喃的场景似曾眼熟,让王鼎钧不由的怀念起自家大院无忧无虑的日子。

他们暂住下来,为了生活,王鼎钧还做过乞丐,并拜了一个老乞丐做师傅。

住了没多久,父亲决定继续南行。

因为母亲是基督徒,所以他们决定去宿迁一个外国教堂里藏身。

几经跋涉,他们终于来到了宿迁教堂,大家累得精疲力尽,倒头睡了两天。

住在教会的这段日子,母亲每天让王鼎钧读《圣经》。

读着读着,他就会偷跑出去看街景,看唱戏。

日子一天天过去。

终于有一天,这个城市也遭到日军的轰炸。

他们全家躲在教堂里瑟瑟发抖,直到警报解除后才敢出来。

炸弹落下之处,城市满目疮痍,很多人死在这场空袭之中。

不久,他家佃户魏老大带来好消息:台儿庄会战结束了,他们终于可以回兰陵了。

第四部分

归乡之路虽然辛苦但很顺利。

回到家中,昔日繁华的庭院只剩下残垣断壁,破砖烂瓦。

看着这个破败的院子,父亲决定让全家人先去大姑家暂住。

大姑夫家在楚头林,夫家姓赵,是当地的首富,姑父的二哥在当地主事。

因为战争的缘故,王鼎钧已经失学很久。

楚头林有一家私塾,于是父亲把王鼎钧送到私塾去上学,然后自己去参加了游击队。

为了防止残留的日军报复游击队的家属,父亲让全家人搬到兰陵南郊的小村庄——黄墩去住。

黄墩的陈茂松先生是他家亲戚,对前来投奔他的王家人非常欢迎,给他们安排了一个宽大的住处。

陈先生是一个清秀的乡绅,他饱读诗书但不文弱,人既善良还很幽默。

在黄墩的日子,王鼎均和小伙伴们一起打高粱、拾豆子、追野兔,他在这里度过了一个美好而有趣的童年。

后来王鼎钧在陈先生家里遇到了传说中的游击队和他们的领袖石涛。

在这群人中他也看到了自己的父亲,原来父亲也是游击队的一员。

陈先生把王鼎钧推荐给石涛,那人看了王鼎钧的文章,对他父亲说:“令郎该出来参加抗敌救亡的工作,和我们一起磨练磨练。”

最后父亲和石涛达成协议,要送王鼎钧去抗战。

走之前王鼎钧被父亲送去了北桥外婆家,因为外婆很想他。

在外婆家他认识了一个地种得好又会唱歌的长工小李哥。

他跟着小李哥学种田,看地里长出来的植物,蹲在地上看蚂蚁上树,去田间看斗鸡,站在树下看人理发,去集市上凑热闹。

这种空虚无聊的日子,让他倍感煎熬。

直到有一天,王鼎钧再次碰到石涛,他想起父亲和他之前的约定,于是给父亲写信要求去抗战。

就这样王鼎钧参加了游击队,他在游击队的工作是收集民间故事,把所见所闻整理成材料以做备用。

这个工作让他知道了游击队内部很多不为人知的事情。

最后各个游击队之间终因内部矛盾到后来貌合神离被迫解体。

王鼎钧和父亲只好回家了。

在家没多久,插柳口的疯爷要请父亲给他办事。

作为交换条件,父亲让他给失学已久的王鼎钧做老师。

这个大智若愚的小老头一肚子学问,教他习书法、学唐诗,让王鼎钧佩服得五体投地。

后来疯爷遭人陷害真“疯”了,父亲就让王鼎钧回了家。

王鼎钧的母亲是虔诚的基督教徒。

因为他家是当地大户,所以母亲信主对当地信徒有着很大的影响力。

母亲信主的原因一是跟她逝去的四个孩子有关;二是为了冲破封建大家庭的束缚。

信主之前她把新旧约全书看了一遍,她的悟性很好,对教义领悟的也很快。

有人曾质问王鼎钧母亲的信仰,但是他的母亲都能很有智慧且从容不迫的应答。

他的母亲乐善好施,对每一个手持圣经走进教会的人,都会尽其所能的去帮助。

母亲的信仰也间接改变了王鼎均的命运,她接待过得一个布道友推荐17岁的王鼎均去安徽阜阳上一所免费的中学。

临行前,母亲含泪为他做了祷告,除此还说了一段话,语言质朴却不俗,几乎涵盖了母亲所有的人生哲理。

而父亲的敦敦教导始终萦绕在他的耳边:“这些年,青年没有出路, 人都快憋死了。你是长子,家有长子,国有大臣,你有出路,才可以把担子挑起来........”

就这样,王鼎均带着全家的希望和父母的嘱托踏上了求学之路。

少年王鼎均的成长之路伴随着苦难,苦难中饱含了一个民族、一个家庭对美好生活不屈不挠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展现出一个读书人对家国命运的关怀及担忧。

昨天的云今日再现,鼎公说:“回忆录是我对今生今世的交代,是我对国家社会的回馈。我来了,我看见了,我也说出来了!”

正因为如此,他才会被人们誉为“一代中国人的眼睛”吧!

就像著名作家傅雷曾说:“一个人对人民的贡献不一定要站在大会上讲演或是作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随时随地,点点滴滴地把自己知道的、想到的告诉人家,无形中就是替国家播种、垦植。”

好了,《昨天的云》这本书就讲到这里,谢谢各位的收听,我们下一本书再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