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的荆州古城在哪里(三国名片楚文化发源地)

引言

我的家乡荆州是座历史文化名城,这里有丰富的文化古迹。“刘备借荆州”、“关羽大意失荆州”,这些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

古代荆州的地理辖区和历史简介

汉末的荆州辖区,地域广阔,形势险要。它“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因此,荆州一直是魏蜀吴三国争夺的焦点,是群雄角逐的舞台中心。

三国时期的荆州古城在哪里(三国名片楚文化发源地)(1)

汉末荆州地域辽阔,下辖七郡,形势险要,处于战略要地

古老而文明的荆州,它还是楚文化的发源地。商、周时期,楚人在荆楚之地艰苦创业,振兴崛起,江、汉之间的荆州腹地,是楚国繁荣兴盛时期的中心。现今荆州城北5公里处的纪南故城,为当时楚国都城“郢”的所在地。楚在此建都长达411年,历经20代楚王,是楚国发展壮大最重要的时期,也是楚人积累数百年实践创造的楚文化最辉煌的时期。

三国时期的荆州古城在哪里(三国名片楚文化发源地)(2)

矗立在荆州东门外金凤广场上的城标——“金凤腾飞”,是楚文化的象征

荆州古城历史介绍

古城荆州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689年楚文王迁都郢后,这里就是楚国的官船码头。楚成王还在此修筑了别宫,取名渚宫。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占郢都,这里成为江陵县的治所。因此,历史上荆州城又称江陵城,故有一城二名。

悠悠的历史长河,曾有许多小王朝在此建都,更有许多朝代封王侯于此地。

荆州城的城廓,形成于战国末年,汉代已有城墙。期间经过多次修缮,又多次毁于战火。现存砖墙为明末清初建筑。自那以来,荆州城已有360年历史,是我国现存为数不多的古代城垣中较完好的一座。

三国时期的荆州古城在哪里(三国名片楚文化发源地)(3)

现在的荆州古城,距今已有360年历史,城垣保存完好

三国故事传说

一部《三国演义》,使得荆州古城名扬四海。说起三国,人们自然联想到荆州;提到荆州,人们就会想起三国历史。发生在荆州的三国故事,永远是人们饶有兴味的谈论话题,如今的荆州城里流传着许多生动有趣的故事传说。

公安门与马河的来历与传说

荆州古城的东南隅,开有一城门叫公安门,俗称小东门。门前护城河与马河相汇,形成宽阔的水面,是古城现有城门中唯一无桥通达对岸的城门。

三国时期,此门为荆州城的水码头,与沙头(今沙市)有运河(今便河)相连,东南直达长江,东面通过长湖水道与汉江相通。

汉代的荆州城,作为荆州的州治(不固定),又是南郡的郡所,早在西汉时期就是全国十大商业中心之一,是长江中游地区最大的物资集散地。上下游穿行的货船、南来北往的商贾聚集在码头,呈现“日有千人拱手(双手扶桨状),夜有万盏明灯”的景象。有诗人曾写道:“船载巴蜀柚桔柑,门泊东吴万里船”。

传说刘备东吴招亲后,借得荆州,偕夫人孙尚香从公安县油江口乘船抵达东门,登岸入城。因此后人就称小东门为公安门。

清乾隆年间,长江堤决口,将荆州城墙冲毁数段,同时将小东门的护城河和当地的马家菜园冲成长千米的水潭,就形成了今天的马河。城墙修复后,因水面太宽无法架桥,这就是小东门无吊桥的由来。

三国时期的荆州古城在哪里(三国名片楚文化发源地)(4)

公安门外的护城河与马河交汇,水面宽阔,至今与对岸无桥相通

由此,后来的人们编出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说是关羽死后被封为神,在荆州关庙接受人间香火,保佑一方平安。

有一天,关公回天庭议事,回来见荆州城内外汪洋一片,城里城外的百姓纷纷爬到城墙上、房顶上或树上逃命。原来,天上一日,人间三年。在关公离开荆州的这段时间,有个蚂蟥精仗着偷来的水龙棍,在此兴风作浪。一连下了几十天雨,江水陡涨,平地起水三尺,淹没农田屋舍。荆州城的6座城门被迫全堵上,以防江水涌入。关公一看,找到蚂蟥精要他退水。蚂蟥精不听,与关公斗法,每次都败在关公手下,最后只得现出原形,躲在牯牛的胯巴里。关公变成放牛伢,把蚂蟥捉住,用细棍插进它屁眼往外翻。蚂蟥精只得求饶,收起妖法,退去大水。可城内的水因城门被堵退不出去呀!于是关公抛出青龙偃月刀,劈开公安门,放出渍水,冲成了马河。

后来,玉帝罚蚂蟥精永世在水中作虫。直到现在,仍有民谣唱到:“蚂蟥不怕砍、不怕煮,就怕放牛伢翻屁股。”

三国时期的荆州古城在哪里(三国名片楚文化发源地)(5)

矗立在荆州城旁的关羽铜像。关羽是古代忠义神武的化身,死后被封为神

嫩豆腐的来历

在荆州城里,有一种豆腐,白如雪、形如玉、嫩如羹,即可凉拌吃,又可做汤喝;在炎热的夏季,还可拌皮蛋,清凉祛火。这种豆腐,人称嫩豆腐,又叫关公豆腐。

传说关羽镇守荆州的一年夏天,刚到端午节,天气热得叫人难受。有一天,关公来到演兵场,只见将士们都光着膀子在操练,一个个在烈日下挥汗如雨。关公看了一阵,便吩咐叫将士们到树下休息片刻。

关公走到一群士兵中间同他们交谈,了解训练情况。他发现很多士兵双眼发红,且生有眼屎。

便问道:“你们为何这般模样,莫非患了眼疾?”

一个小卒起身答道:“我们已请郎中看过,说是内火过重所致。”

另一个小卒补充道:“我们不仅眼发红,而且有的口生疮,小便赤黄,大便干结,屙屎都屙不出来呢。”

他的话音刚落,大伙哄然一笑。

关公还想问几句,这时忽听梆子响,开饭的时间到了。伙夫挑来饭菜,歇在树荫下,招呼大家去打饭。

关公走过去,问道:“你们天天就吃馍馍稀饭吗?”

伙夫答道:“近来天气炎热,大家吃不下干饭,所以煮稀饭,蒸馍馍。也不是天天如此。”

关公看了看菜,又问道:“怎么每道菜都放辣椒呢?”

伙夫说:“将军有所不知,大热天里演练,太阳晒,流汗多,胃口不好,故而加些辣的好下饭。”

关公听了没有做声,随后对军士们挥挥手说:“大家辛苦了,我去想办法帮你们泄火。”说完,骑马回到大营。

营帐内四面透风,关羽进来,觉得一阵凉快。案几上已摆好了关公喜爱的酒菜。关公坐下来,一边吃,一边思考怎样治将士们的内火。他抓起几粒豆正要放入口中,突然想起豆腐有降火的作用,这黄豆正是做豆腐的原料。想到这里,关羽草草吃完饭,便叫来粮草管,令他准备几担黄豆,又令人去借来几副石磨,几担水桶,摆在帐外。

一切准备就绪。第二天,关羽就安排人将黄豆浸泡水中,分派了推磨的、担水的、烧火的、摇浆的各种活路。到了晚上,支起铁锅,把磨好的豆浆放入锅中煮。豆腐煮好之后,关公亲自点石膏,然后装入包袱,挤压水分。

眼看第一板豆腐就要出来了,关公心里十分高兴。他想自己戎马生涯几十年,如今已年过半百,没想到还能有机会重操旧业,怎不令人高兴?他起身来到压板前,用手解开压好的包袱,借着灯火的光亮一看,呵!这豆腐雪白雪白,真是令人喜爱。

关公叫人拿来扁刀,把豆腐划成一块块,可是谁也用手拿不起来。原来,关羽多年不操此业,手艺荒疏,把石膏点轻了,豆腐做得太嫩了。

关公叫大家都来品尝,个个都说软嫩柔滑,清凉可口。于是大家照此操作,各营都吃上了嫩豆腐。不久,军士们的内火病全都治好了。

后来,有的人把皮蛋拌入嫩豆腐中,觉得更有味道,现在成为荆州的一道名菜。荆州城的豆腐匠,也把关公作为本行业的神来供奉。

三国时期的荆州古城在哪里(三国名片楚文化发源地)(6)

”皮蛋拌嫩豆腐”是荆州一道名菜,传说由关羽发明

历代诗人笔下的三国与荆州

在荆州古城乃至荆楚大地上,有关三国历史的古迹和故事传说比比皆是。历代的文人墨客途径这里,也要慕名寻访和凭吊一番。先人的遗迹和英雄的故事,使他们触景生情,感慨良多,许多诗人在此留下了光耀千古的诗篇。

清人王士祯出川返京,路过荆州时,登上古城,暮色苍茫之中,放眼远眺,写下了一首《荆州怀古》:

白帝城边醉放舟,夕阳荆楚此登楼。

惊心割据三分地,放眼关河万里游。

山色茫茫江夏远,烽烟漠漠渚宫秋。

何须更读英雄记,今古无人似仲谋。

暮霭中的山川景物,自然勾起了诗人对三国古战场的联想。三国相互征伐的情景,至今想来都让人惊心动魄,可眼前的山川原野,早已将战争的残迹湮没。山色茫茫中,望不到遥远的江夏,古今闻名的楚渚宫遗址,在漠漠风烟中为满眼秋色所遮掩。剩下来的只不过是万里关河,任游客凭吊罢了。星转斗移,朝代更迭,那些彪炳青史的英雄们在哪里?古往今来,还没有人像孙权那样,让他的对手曹操都赞叹不已。

三国时期的荆州古城在哪里(三国名片楚文化发源地)(7)

暮色苍茫中的荆州古城

南宋诗人陆游曾因得罪权贵,被贬出临安,发送到蜀地任职。他沿江西上,到达荆州境内时,特地观赏了位于公安的吕蒙营和在沙市的三国遗址,趁兴写下了他那首流传千古的《沙头诗》:

游子行愈远,沙头逢暮秋。

孙刘鼎足地,荆益犬牙州。

鼓角风云惨,江湖日夜浮。

此身应衮衮,高枕看东流。

诗人远谪他乡,在深秋时节来到沙市。呈现在眼前的荆楚大地,在三国时期曾因孙刘反目,成为双方犬牙交错的营垒。鹿砦纵横,鼓角相闻,阴云密布的战地情景,仿佛又出现了。联想到自己当时的遭遇,不禁感叹:自己又能有什么作为呢?只好对着东流的江水一睡方休。

三国时期的荆州古城在哪里(三国名片楚文化发源地)(8)

位于荆州公安的吕蒙铜像

还有唐朝诗人吕温被贬,途径荆州石首,在昔日刘备接亲的地方游览时,徒生感慨,口占一首,题为《刘郎浦口号》:

吴蜀成婚此水浔,明珠步障幄黄金。

谁将一女轻天下,欲换刘郎鼎峙心。

作者明显地表露了对孙吴施以美人计、试图困守刘备的不屑和讥讽之情。

大概受到吕温的影响,在石首凭吊三国遗址时,北宋的黄庭坚也作过一首《望夫台》:

筑台高处一峰孤,妃子当年此望夫。

东下已曾书字去,南来还问见郎无?

眼穿落照身留楚,泪洒东流意在吴。

雁去不来消息断,洞庭烟水隔天隅。

三国时期的荆州古城在哪里(三国名片楚文化发源地)(9)

位于荆州石首的”望夫台”石像,传说孙夫人在此望夫不归,最后跳江殉情

另有明代诗人韩守益作的《绣林亭》:

吴蜀连樯万斛船,合婚帝胄属年华。

春酣宝幄同心绾,彩结霞绡夹道悬。

汗马英雄思附翼,赤龙江汉志飞天。

孙刘究竟成矛盾,极目荒基思惘然。

三国时期的荆州古城在哪里(三国名片楚文化发源地)(10)

位于荆州石首的绣林山,传说刘备娶亲(迎娶孙夫人)之地

这些诗作,或哀悼孙家妹妹的婚姻不幸,或感叹孙刘联姻的可悲结局。

文人的题诗,原本是借古讽今,寄托情思,更彰显了荆州城市的人文精神,也使荆州的知名度进一步提升。

“禹划九州,始有荆州”,荆州的历史几乎伴随着华夏民族整个发展史。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给荆州留下了大量的文物和古迹,限于篇幅,大多数不能在此列举出来。

三国时期的荆州古城在哪里(三国名片楚文化发源地)(11)

位于荆州东门的张居正故居。明朝中后期政治家、改革家,万历时期的内阁首辅(相当于宰相))

我们探寻荆州的文化历史,不能沉湎于历史,要着眼与未来。文化的繁荣靠的是强大经济的支撑,经济的强盛又离不开文化的推动。我相信我的家乡——有着厚重历史沉淀和人文精神的古城荆州,一定会焕发出时代的青春。

(本文参考文献:《江陵志余》、《沙市志略》、《荆州地区志》,图片来自于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