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处处是美景(春来清风满园妍巧甲于江南)

苏州古典园林,亦称“苏州园林”,是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境内的中国古典园林的总称。苏州古典园林溯源于春秋,发展于晋唐,繁荣于两宋,全盛于明清。苏州素有“园林之城”的美誉,境内私家园林始建于前6世纪,清末时城内外有园林170多处,现存50多处。

苏州古典园林宅园合一,可赏,可游,可居。这种建筑形态的形成,是在人口密集和缺乏自然风光的城市中,人类依恋自然、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美化和完善自身居住环境的一种创造。苏州古典园林所蕴涵的中华哲学、历史、人文习俗是江南人文历史传统、地方风俗的一种象征和浓缩,展现了中国文化的精华,在世界造园史上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和重大的艺术价值。以拙政园、留园为代表的苏州古典园林被誉为“咫尺之内再造乾坤”,是中华园林文化的翘楚和骄傲。

苏州园林处处是美景(春来清风满园妍巧甲于江南)(1)

1997年,苏州古典园林中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和环秀山庄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0年,沧浪亭、狮子林、耦园、艺圃和退思园作为苏州古典园林的扩展项目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拙政园

苏州园林处处是美景(春来清风满园妍巧甲于江南)(2)

拙政园,位于苏州娄门内的东北街,占地62亩,是苏州最大的一处园林,也是苏州园林的代表作,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御史王献臣所建。后多次改建。现存园貌多为清末时所形成。拙政园布局主题以水为中心,池水面积约占总面积的五分之一,各种亭台轩榭多临水而筑。

拙政园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也是典型的江南古典园林,整个园林设计巧妙、布景精美精致又诗意,极具江南水乡特色,因为园林有着400多年的历史,所以也有种古朴的气质,走进拙政园中,眼前山水萦绕、亭榭精美、郁郁葱葱的园林,犹如从古诗文中走出来的,拙政园还分东、中、西三部分,三处风格各不相同,东园开阔疏朗、庄重质朴、中园水榭楼梯、郁郁葱葱、西园建筑精美、古朴悠然。

狮子林

苏州园林处处是美景(春来清风满园妍巧甲于江南)(3)

狮子林,位于苏州潘儒巷内,东靠园林路,元至正二年(1342年)天如禅师为纪念其师中峰和尚而建。因中峰原住在浙江天目山狮子岩,而园内石峰林立,多状似狮子,故名“狮子林”。

狮子林,以假山为著名,全园布局自然,东南多山,西北多水;山水相绕,长廊迂回,楼台时隐时现,别有风趣。园内许多建筑依山傍水,参差错落,如真趣亭、指柏轩、问梅阁、湖心亭、五松园、卧云室、燕誉堂等,水山景物,浑然一体,别具一格。

狮子林主题明确,景深丰富,个性分明,假山洞壑匠心独运,一草一木别具神韵。

留园

苏州园林处处是美景(春来清风满园妍巧甲于江南)(4)

坐落在苏州市阊门外,原为明代徐泰时的东园,清代归刘蓉峰所有,改称寒碧山庄,俗称刘园。清光绪二年(1876年),又为盛旭人所据,始称留园。

园内面积较大,约有50多亩,按园内景物可分为东西中北四个部分。园区东部,以楼阁建筑为主,楼阁馆堂富丽堂皇;如五峰仙馆,不仅建筑宏伟,内部装饰也古朴精美。这里著名的留园三峰,其中的冠云峰,高约9米,为江南园林中最高大的湖石。园区西部,以假山为奇、中部地区以山水为胜,北部地区以小竹林、桃、杏、柳等为主,还有紫藤架和葡萄园,颇有田园之意,北面的小桃园,称为“小桃坞”,山前小溪细流,两旁桃柳成行,景致幽雅。

沧浪亭

苏州园林处处是美景(春来清风满园妍巧甲于江南)(5)

位于苏州城南三元坊内,是苏州最古老的一所园林,为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年)诗人苏舜钦(字子美)所筑,南宋初年曾为军事将领韩世忠宅。沧浪亭园门外一泓绿水绕于园外,经桥入园。园内以山石为主景,山顶上为沧浪石亭。园内的结构以假山为胜,建筑物均环绕山丘而建,上山小路曲曲弯弯,迂回盘上,道路两帝翠竹丛生,山上林木葱郁,沧浪亭就屹立于山顶林木之中,景色自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