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杉树用途(两根桉树干一块废弃木板)
来源:曲靖日报-曲靖新闻网
过去的篮球架。
现在的篮球架。
两根两米长的桉树树干,一块施工工地的废弃木板,一个闲置的旧篮筐,几根铁丝线,组成了马龙苍莆田村一个最简易的木头“篮球架”。这个木头篮球架,是村里四个平均年龄十六岁的男孩亲手做的,成本仅十几元钱,但是,这个简陋的篮球架却能带给他们快乐的时光。4月初,马龙区挪地村委会苍莆田村的挂钩扶贫单位得知这一情况,为孩子们捐赠了崭新的篮球架。一周后,村里的路边和操场上又安上了路灯,一到夜晚,灯火通明,村里爱打篮球的40个男孩终于过上在家门口就能打篮球的快活日子。
过去打球只能去隔壁村
“我们村除了自家住的房子和田地,几乎啥都没有。所以从我上初中开始,放假回家我们一群小伙伴都会去隔壁的新庄村打篮球。”苍莆田村的17岁小伙汤俊东开始回忆自己过去的打球时光。新庄村距离苍莆田村有十几分钟车程,那里有一个不算大的篮球场。每逢放假时或晚饭后,村里的小伙们都会约着去新庄村打篮球。“从刚开始的运球、投篮都不太熟练,到后来我们可以组队打比赛。每一次打完篮球,都觉得酣畅淋漓,十分爽快!”汤俊东说,“后来打球都成了我们的一种生活习惯,是兄弟间交流感情最好的方式。”
庚子年初始,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席卷大地,新冠肺炎闹得人心惶惶,让原本过年热热闹闹的苍莆田村也变得冷冷清清,村民们都安分地待在家里,不串门子,不走亲戚。疫情期间,每个村庄都进行封闭隔离,汤俊东与小伙伴们不能再去隔壁的新庄村打球了。
曾经自己做个“篮球架”
随着假期的一再延长,四个在家“宅”不住的运动少年决定要出来活动活动。“假期漫长,也不能出去玩,我们四个兄弟决定要想尽办法创造打篮球的条件,没有篮球架也不怕,大不了我们自己造一个。”汤俊东的提议立刻得到了另外三个朋友的响应。因为从小生活在物质条件比较贫乏的农村,经常要干活,动手做东西对他们来说不是一件难事。从那天起,汤俊东、陆荣振、王雄、沈自宇四个十六七岁的少年开始制作属于他们的篮球架。他们把家中砍来的两根桉树树干用作篮球架立柱,从工地找到了一块废弃的黄栗树木板用作篮板,找了一个闲置的旧篮筐,用几根铁丝线固定,一个粗糙简单的篮球架就这样做成了。虽然插在泥土中的两根树干还会晃动,但是有了这个“篮球架”,苍莆田村的孩子们终于能在自家村子里打篮球了。
苍莆田村隶属于马龙区马鸣乡挪地村委会,属于边远山区贫困村。这里的脱贫故事,要从十年前说起。十年前,这个干旱缺水的小山村还过着挑水喝的日子。由于自然环境恶劣,吃水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村民。直至2010年,一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在这个马龙区最偏远的小山村竣工通水,村民们肩挑手摇从山塘老井取水喝的经历成为历史。自来水入户后,苍莆田村人告别了吃水难、吃水贵的日子,但村子里难走的土路依然限制了贫困户的发展。“那时候,村子里全是黄土路,一到下雨天就变泥巴路,不仅出行困难,农产品运输也不便,连带村里的农作物销售也受到了影响。直到六年前,村里争取到资金,把土路硬化成了水泥路。道路硬化后,村里种植的玉米和烤烟也不用再愁销路。”苍莆田村村干部王正奎回忆起村里十年来的变化,感慨良多。笔直的道路串起了沿途每一户贫困户的脱贫信心,苍莆田村的日子越过越好。
“村民生活逐渐好起来后,对健身运动的需求不断高涨。”村干部王正奎说,在对口扶贫单位帮扶下,村里首次建起了可以娱乐活动的养老服务站,还为活动室送来了桌椅和炊具。“但养老服务站只能打打牌、跳跳舞,村子里的老人很喜欢,孩子却没有玩处。我们村有40个5到20岁的男孩,男孩多女孩少,是周围几个村子里男娃娃最多的。”王正奎说:“男娃娃好动,大山里的孩子没有什么娱乐,他们就喜欢打篮球。最小的五岁,最大的20岁左右,都会打篮球。”
现在新礼物圆了小梦想
说起孩子们自己做的篮球架,王正奎显得有些无奈,他说:“我很欣慰,这群孩子聪明可爱,动手能力也很强。可是我想想连个篮球架都不能给孩子们提供,又觉得有点心酸。村里确实没有购置体育用品的钱,如果可以的话,我想尽我所能送他们一个全新的、安全的篮球架,作为送给孩子们的儿童节礼物。”
幸运的是,孩子们想要的这份礼物很快来了。苍莆田村挂钩扶贫单位了解到这一情况,立刻送来了两个崭新的篮球架。在他们的帮助下,一个小篮球场建成了,场地还没用油漆划线,孩子们就急不可耐地打起了篮球。
“其实在2019年12月,整个挪地村委会就已经全部脱贫了,包括苍莆田村。”看着孩子们在蓝天下开心的笑颜,扶贫单位工作人员向我们讲起了这里的脱贫故事。“以前,挪地村委会有贫困户65户、贫困人口232人,辛苦干一年,人均年收入才4975元。从2018年3月,我们开展定点帮扶工作。实施了11个帮扶项目,投入50余万元,协调地方爱心企业投入200余万元。”扶贫成果非常显著。近两年时间,全村人均年收入达到7000元,帮扶的贫困户人均增收近3000元,著名的贫困村终于摘掉了贫穷的帽子。
“不过,仅仅是物质生活的改善是不够的。”其中一位工作人员说道:“扶贫更要扶志,他们需要丰富精神生活。大山里的孩子十分需要运动场所,需要运动带来的健康和快乐,这可以帮助他们找到自我价值,甚至是梦想。”
未来梦想触手可及
苍莆田村的17岁小伙汤俊东今年就读麒麟区职业技术学校体育专业。“学校的课程很丰富,田径、排球、武术都有,但我最喜欢的还是篮球。在学校里几乎天天打,现在更好了,放假回家也能打。”汤俊东说,自从村里的新篮球架建起来,爱打篮球的一群小伙伴几乎天天晚上在这里“操练”,有时候还要分队打比赛。
记者在苍莆田村的体育广场看到,一块难得的平地被水泥夯筑,两个篮球架和一块篮球场地干净整洁,瓦蓝天空下,球赛中村民的呐喊、欢呼声,为宁静的山村增添不少活力。虽然有了新的,但那个木头做的篮球架依然没有拆除,就“躲”在新篮球架后面,伫立在苍莆田村的泥土中。
汤俊东说:“我们不太舍得拆了,自己亲手做的。看见这个木头架子,就想起我们的初心,我们的梦想。”记者很好奇地问,是什么梦想?汤俊东不好意思地腼腆一笑说:“我喜欢打篮球嘛,又学体育专业。以后想去当个篮球老师,或者打得好了能进省篮球队,带着我身边这几个兄弟一起,代表家乡去比赛。要是真能实现,想想就觉得挺幸福的。”
(作者:本报记者孙艺恬文/图)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