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种植羊肚菌(四川农业专家在沙漠地区种出羊肚菌)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

川观新闻记者 史晓露

隆冬时节,甘肃河西走廊的大地一片萧索、白雪皑皑。但在古浪县黄花滩镇幸福新村,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干旱区盐渍化研究站副站长张生银一早钻进大棚,喜不自禁,一朵朵羊肚菌正破“土”而出,撑开褐色的“小伞”,沙漠砂中长出羊肚菌,他还是头一回见到。

四川种植羊肚菌(四川农业专家在沙漠地区种出羊肚菌)(1)

和他一样兴奋的还有四川省农科院的农业专家。“我们的想法变成了现实。”12月28日,四川省农科院四川食用菌研究所副研究员谭昊激动地说,“事实证明,用沙漠砂代替土壤栽培羊肚菌的想法是可行的,这将节约大量优质耕地。”

羊肚菌属于名贵食用菌,单斤售价可达100元以上。由于利润可观,近年来,栽培面积不断扩大。不过,目前的羊肚菌主要栽培在有机质含量丰富的肥沃土壤里。

为了避免羊肚菌与粮油作物争夺耕地,谭昊博士和团队一直在探索,能否开发利用有机质含量较少的沙漠化或半沙漠化土地种植羊肚菌。

四川种植羊肚菌(四川农业专家在沙漠地区种出羊肚菌)(2)

“在前期研究中我们发现,羊肚菌出菇所需的有机质主要来自外源营养袋而不是土壤,腐殖质不是供应羊肚菌出菇的主要营养。根据这个理论,有机质含量极低的沙漠砂具备用作羊肚菌栽培的条件。”谭昊说,以此为前提,他们用沙漠砂作为羊肚菌栽培基质进行了小规模试验,结果取得了良好的出菇效果,折合亩产达480公斤,且产量高于羊肚菌栽培产业的平均水平。

四川种植羊肚菌(四川农业专家在沙漠地区种出羊肚菌)(3)

今年,谭昊团队又与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干旱区盐渍化研究站合作,进一步扩大试验规模。他们在甘肃古浪县和景泰县的沙漠及半沙漠化土壤试验示范了24亩羊肚菌。

在沙漠地区种植羊肚菌,要克服的一大困难就是维持羊肚菌生长所需的湿度。“沙漠地区气候干燥,起初,大家心里都没底。”谭昊说,最后他们利用多通道物联网实时监测技术,建立了羊肚菌栽培的生态环境参数,通过对田间条件精准控制,辅以覆膜等技术手段,最终保持了羊肚菌所需的湿润环境。

“今年我们首次将沙漠砂转运到大棚里种植羊肚菌。”景泰县草窝滩镇西和村村民张生博说,今年是他种植羊肚菌的第四个年头,该村属于半沙漠化地区,土壤偏弱碱性适宜羊肚菌生长,前几年他利用沙壤土种植了20余亩羊肚菌,但技术不成熟,亩产只有100公斤。今年他在农业专家的指导下,第一次实现了高产,亩产达到300公斤。

四川种植羊肚菌(四川农业专家在沙漠地区种出羊肚菌)(4)

利用沙漠砂种植羊肚菌,也更加绿色生态。“和肥沃的土壤相比,沙漠砂没有杂菌和虫卵,可以避免病虫害,种植过程中不喷农药。”谭昊说,经过实验检测,他们还发现羊肚菌还能增加沙漠砂有机质含量、提升沙漠砂的肥力。

眼下,古浪县黄花滩镇和景泰县草窝滩镇试验示范的24亩羊肚菌均获丰收,且出菇较为稳定。“10月初播种,2个月就顺利出菇,最近羊肚菌鲜菇市场价达170元/斤。”张生银说,西北荒漠化地区能种植的经济作物十分有限,羊肚菌种植周期短、经济价值高,将成为一项富民产业。最近,周边多个县市都有意发展沙漠羊肚菌产业。

“广袤沙漠,地广人稀,如果能够合理开发利用,很有价值。”四川农业大学资源学院党委书记、教授陈强表示,不过,沙漠地区的农业设施投入成本高,未来加大推广需要考虑综合效益,特别是如何在寒冷的天气条件下实现稳产高产。

(受访者供图)

本文来自【四川日报-川观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