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小语种哪个最简单(七个月学会一门小语种拿高薪)
外语类专业向来属于高考报考的大类,除了英语以外,就是其它小语种专业了。在中国的对外政策下,市场上产生了大量的小语种人才需求,小学生毕业的毕业生一“生”难求。小语种类专业的毕业生是就业市场上热门的人才,并且极度稀缺。在市场选择下,很多非小语种专业的学生,也选择在课余时间,学习一门小语种,来增加自己工作的竞争力。
但是,熟练掌握一门小语种并不容易。能够顺利取得小语种的学士学位,或者取得小语种等级证书的人,都是稀缺的人才。在大多数人来看,完全学会小语种,是需要进入外国语大学,认真学习四年才能学会。
其实并不然,在正确的训练方法下,有的人7个月就能学会一门小语种,达到与外国人交流无障碍的程度。这样的人才,无疑在当今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取得了先机。
在去年7月份的应聘中,小李因为会说葡萄牙语这门小语种,在一个15万年薪的工作招聘中脱颖而出,去往深圳大湾区工作。当我们问到她,快速学习小语种的经验,她告诉了我们三句话:
听懂的再说,会说的再读,读过的再写。“听懂的再说,会说的再读,读过的再写。”是《新概念英语》前言中,关于如何学习语言的三句箴言。对于一般的学生,学习语言,都会从背单词和学语法开始。一开始就把学习完全放在书面学习上,那么这样学生所接受的训练就是如何用眼来学习,而不是用耳朵来学习。
相应地,他们也就不能掌握正确的发音、重音和语调。既听不懂原汁原味的外语,又不能说出一口流利的外语,学习完全被书本知识所束缚。按照这种方法学习,日子久了,学生的听力能力几乎为零,所以他们也会拒绝进行听力练习,拒绝与外国人进行沟通,陷入了“口语差-受打击”的恶性循环。
小李在初学时对另一种观点深以为然:小孩子在学习语言的时候,最先接触到的是听觉的信号。随着年龄长大,孩子才慢慢的开始学习,认字写字,最后是做作文。她认为,学习一门新的语言也应该按照这种顺序来进行,所以在一开始她就注重发音和听力理解的训练。
最开始的一个月,由于她的全部精力用在练习发音和听力上,能看懂的字句并不多,对句型也不熟悉,她不会说,也不会阅读简单的小故事。她非常沮丧,向老师诉苦,老师建议她,继续坚持当前的方法学习。就这样坚持了半个月以后,有一天她突然发现自己能听懂外教的话了,并且能开始进行一些简单的交流,有了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小李说,学一门外语并不是掌握语法规则,积累大量的词汇。学外语的重点,是能够使用这门语言。在这方面,学习语言与学习一门运动或者乐器十分的相似。学生所做的操练与练习都是为了达到一个明确的目标,成为一个熟练的操作者。
那么,养成每日练习外语的习惯至关重要。就像是练舞蹈的基本功,需要长期的锤炼,如果很长一段时间不练习,之后必然需要回练,拉筋就需要再痛一次。外语也一样,每天都需要进行听力的练习,语音的练习,甚至是写作的练习。如果一天不练,第二天听力就会下降,七天不练那么发音就会说不利索,一个月不练,就难以写出流畅的文章。
当然很多学生也意识到勤于练习的重要性,所以每天她们都会为自己留大量的任务,强迫自己每天保质保量地完成。学生在对自己的完美要求下,过于较真,放弃了对习惯的培养。每一天都要重复大量的机械式学习,陷入背单词和学语法的过程中,十分的痛苦,难以坚持,没有丝毫的乐趣。这对外语学习习惯的养成无疑是重要的打击。学习外语应该用兴趣来驱动,去培养每天接触外语的习惯,日子久了,外语的学成,自然水到渠成。
在学习新的知识时,看到书本上讲的用法是一回事,然而如何使用又是是另一回事。所在学习的过程中,小李非常的注重,如何使用她所学到的新的语法知识。
我们从小学的英语课开始,每天背很多单词,做很多的卷子。填空,选择,完形填空我们一定不陌生。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所练习的,始终是书本知识,而不是这么语言本身。就像是我们在讨论这个语言是什么样子的,而不是在真正的去运用这门语言。这种方法,不能从抽象的练习中转化成真真正正的语言技能。
小李对于她所学到的每一个新知识都要进行反复地练习。一种新的句型,她会反复地仿造新的句子;学到一种新的单词,她会反复的造句;听到了一句从来没听过的句子,她会反复的进行模仿练习;看到了一篇好的文章,它也会试着进行仿写。她跟我们说,学外语,练习比学习更加重要。只练习好最开始学习的三板斧,就能应付日常生活中80%的交流情况。如果这三板斧都学习不好,但却学了很多语法知识,那学了也用不上,没什么用。
她还说,在外语的等级考试中,考试所考察的内容更偏向于对语言的运用,比如说听力,交流,和阅读,而不是对语法知识和词汇的考察。
现在自媒体和网络非常发达,想要学一门外语,提高自己的职场竞争力,已经变得很容易。掌握对的学习方法,很快就能学会一门外语。
想要提高自己的英语和葡语能力,可以直接私信我。我是英葡纪事,关注我,给你更多英语和葡语的知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