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最有权势的督抚(这位泰顺清官受大明)

这位泰顺清官受大明“两京五部尚书”重用,一人重启家族文运

陈能雄/文

泰顺张氏在宋朝时期兴盛一时,大安出了张元之、张扬卿、张景岩三位文武进士。宋亡后,整个元朝及明朝初期,张氏与泰顺大多数望族一样文风沉寂。到明弘治、正德、嘉靖年间,三魁张氏文风蔚然兴起,这得力于一个人的推动。他就是张充,曾任沔(miǎn)阳州判,与嘉靖内阁首辅张璁交情甚笃,受湖广巡抚、后任“两京五部尚书”秦金的重用。

他居官清廉,仁德爱民,他的一些生活轶事,闪现着孝义仁悌的人性光辉,如对疑患瘟疫的同行者不离不弃,对诬陷自己的同事以德报怨……这些令人深思。

明清最有权势的督抚(这位泰顺清官受大明)(1)

张充像

孝,为母祈寿,父子连心

张充(1465—1535),字廷实,明代泰顺龟岩(今三魁张宅村)人,家住魁峰之麓,自号魁山。他生活于忠良积善之家,父亲张珙是德高望重的耆宾,谦恭端正,乡民要是衣衫不整都不敢相见。邻人尚且会受张珙熏陶,更别说家中子女了。

张充聪明颖异,年幼之时就受到良好的启蒙教育,家里延请秀才陈正夫任教,张充兄弟与族中子弟一起读书识字。那时,学堂的茶水饭菜都由他的母亲夏氏一人张罗,夏氏每日织绩贴补家用,悉心照顾生病的婆婆,有贤母之风。父母的一言一行、一点一滴都深深地感染张充,成为他奋发学习的动力。

明清最有权势的督抚(这位泰顺清官受大明)(2)

三魁张宅村

张充考取邑庠生后,师从昆阳一位童姓进士,才识日进,眼界变宽。他结识了永嘉才俊王瓒,两人互相学习,互相激励。在旁人眼中,两人的学行难分伯仲,但考运却大相径庭,王瓒在弘治丙辰年(1496)高中榜眼,名振天下,而张充却屡试不第。

明清最有权势的督抚(这位泰顺清官受大明)(3)

王瓒像

成化丁未年(1487)八月,夏氏操劳过度,哀伤成疾,连续五日不言不语,到第七日病情加剧。张充焦虑万分,彷徨无助之际,他跃上屋脊,望天而拜,默默祈祷,愿减己寿以延长母亲的年岁。然而,他的孝心并没有感动上苍。

明清最有权势的督抚(这位泰顺清官受大明)(4)

《分疆录》记载弘治岁贡张充

在好友王瓒高中进士的两年后(1498),张充考取岁贡生,到南京国子监求学。弘治癸亥年(1503),张珙身患重病,忧虑不能见上儿子张充最后一面。也许是父子连心,感应到千里之外的张充,他连续多日心惊肉跳,预感有什么事要发生,从南京快马加鞭赶回泰顺老家。

他牢记父亲生前之言:“君子营建房屋,必先建造祠堂。”为了完成父亲的遗志,他居家守孝期间,带领族中子弟建造张氏宗祠,祠堂在正德元年(1506)竣工。

明清最有权势的督抚(这位泰顺清官受大明)(5)

三魁张氏宗祠(新建)

义,不弃同舟共济之人

正德九年(1514,《沔阳州志》记张充为正德八年任),朝廷任命张充为湖广沔阳州(今湖北仙桃)州判。正巧,括苍(今丽水)人叶奎授职湖北蕲州吏目,张充与他买舟同行。同是浙江老乡,又同是宦游湖北,一路上两人有说有笑,很快就结成知交好友,也很快面临人性的考验。

明清最有权势的督抚(这位泰顺清官受大明)(6)

《沔阳州志》记载张充,误记为永嘉人

当船行驶到距离蕲州还有二百里的时候,一向身体健壮的叶奎突染怪病,日益加重,随行亲人只有一个年纪尚小的儿子。船夫怕被传染,私下对张充说:“这是瘟疫啊,不如赶他们走吧。”张充不忍舍弃,好歹同舟共济一场,当初他没事的时候结伴而行,如今他病入膏肓就丢弃在半路,这有违道义啊。

叶奎病逝后,张充亲自为他料理完后事才上路。虽然耽搁数日行程,但他毫无怨言,他心里明白,倘若听从船夫之言一走了之,会愧疚终身。他的义举也给子侄们上了一堂人生课,此行他把儿子张庆旸等晚辈带在身边培养。所谓,有其父必有其子,三十多年后的嘉靖己酉年(1549),张庆旸与族人张琏结伴上京候铨,张琏不幸病逝于京师。张庆旸暂且丢开补选官职之事,千里扶柩,让张琏落叶归根。

明清最有权势的督抚(这位泰顺清官受大明)(7)

张充之子张庆旸像

廉,痛斥行贿,廉洁爱民

张充到沔阳后,当地连年水荒,他细心救灾,百姓好评如潮。他负责钱谷税赋工作,有一次到沔阳州管辖下的景陵县(今天门)催征欠赋。有人暗地里献上百金,张充视若无睹,说:“吾家世守清白,须此何为?”他痛斥行贿之人,命他限期上缴拖欠的税粮。

明清最有权势的督抚(这位泰顺清官受大明)(8)

《分疆录》记载张充廉洁爱民

勋阳督抚陈雍听闻张充工作尽心尽责,廉洁奉公,特意表彰奖赏他。当时的湖广巡抚秦金更是对张充极为赏识,多次委以重任,秦金后来任南京礼部、兵部、户部尚书,北京户部、工部尚书,升太子太保,时人称为“两京五部尚书,九转三朝太保”。秦金见张充才堪大任,命他署理景陵事务。曾任南京国子监祭酒的景陵人鲁铎,在一首《送魁山公莅政景陵还沔》中写道:“君侯判沔共称贤,台檄推兼县宰权”,可见,张充在担任沔阳州判时,身兼摄理景陵知县事。因为秦金的器重,他这位州府副手,得以尝试县里一把手的某些工作,是很好的历练机会。

明清最有权势的督抚(这位泰顺清官受大明)(9)

“两京五部尚书”秦金

在景陵工作并不轻松,当时湖南、湖北等地发生大涝灾,尤以景陵县受灾最严重,百姓饥馁。张充细心筹划,裁节繁费,请求上级暂缓催征景陵赋税,并设法争取赈粮。

这时,朝廷大员吴廷举奉命到楚地救荒,他与参政叶公商议后,拨给景陵赈济款万余金,嘱托张充经办救荒之事。张充挑选几位忠厚老成的士民,协助发放赈粮,悉心抚恤,远近百姓沾惠者甚众,景陵赖以为安。

明清最有权势的督抚(这位泰顺清官受大明)(10)

吴廷举像

后来,新的县丞、主簿到任,按理,张充可以交接工作回沔阳了。但百姓不忍他离去,纷纷挽留。群众基础如此之好,湖广巡抚秦金仍命张充署理景陵事务。而景陵主簿一来就有些失落感,挟有私怨,与张充不和。张充不以为意,仍旧心平气和地与他相处。

景陵主簿与吴廷举是旧相识,经常在他面前说张充的坏话。吴廷举误听谗言,暗中调查张充,结果可想而知,找不到半点过失。又去访查社会舆论,而百姓一提起张充就满脸景仰,赞不绝口,他们都说:“灾伤之际,非张侯(张充),百姓无死所矣。”吴廷举自此打消疑虑,释然放怀。

正德己卯年(1519),张充因品学兼优,上级抽调他任科考阅卷官。他登上试院边的明远楼,写下了“欧苏文翰青钱选,两袖天香缀玉班”的诗句,希望看到更多才子在这里实现梦想。有两位沔阳士子在此次科考中夺魁,文运复亨,一时间传为沔阳佳话。

誉,受到张璁等京官的推重

这年冬天,张充收拾行装启程上京,参加明年正德庚辰年(1520)的朝觐述职之事。当时,沔阳知州缺任,由州判张充代劳述职。沔阳学正梁幹等人写诗文,恭送张充北觐之行。朝廷肯定张充的才干和政绩,下旨命他回沔阳再做一任州判,以期创造更大的佳绩。

明清最有权势的督抚(这位泰顺清官受大明)(11)

张充朝觐时,朝廷颁的圣旨原文

在京期间,张充探访故交,结交名流,一时间誉满京城,尤其是温州、沔阳籍的官员对他推崇有加。此时,好友王瓒已经升任礼部左侍郎,张充登门拜访,与他谈诗论道,并请他为亡父张珙立传。张充还与永嘉重臣张璁情谊深厚,张璁后来在嘉靖年间三度位居内阁首辅,人称“张阁老”。张璁对张充这位同郡贤士甚是欣赏,也敬仰其父张珙的品行,评他有十善:正身、宜家、孝亲、淑后、慎齐、礼贤、乐善、崇俭、恤贫、敬事。张阁老能给予并非显宦的张珙这么高的评价,想来是从张充身上照见其父的风采。

明清最有权势的督抚(这位泰顺清官受大明)(12)

张璁像

当张充要离京返沔之时,张璁、王瓒、董承叙等京官纷纷题诗相赠。张璁在《送张充行取还沔》中写道:

万里臣邻觇国光,三年述职是王章。

春风别驾辞燕蓟,秋水归帆向沔阳。

好树甘棠追召伯,未应衰鬓老冯唐。

莼鲈不尽江南美,有日逍遥会故乡。

明清最有权势的督抚(这位泰顺清官受大明)(13)

张璁赠给张充的诗句

在诗中,张璁鼓励张充再树甘棠之爱,造福沔阳。两人依依惜别,相约他年归隐温州之时,再把酒言欢,重续旧情。

王瓒在沙滩渡口上望着张充渐行渐远的帆影,惆怅间又带着几丝神往之情。“曾寻楚叟纫兰处,还听湘灵鼓瑟声。”张充所去的楚地,是个充盈着理想与梦幻的地方,有屈原笔下品行高尚的纫兰之人,也有鼓瑟的湘水之神。

在这些饯行官员中,太子左庶子兼翰林院侍讲董承叙是地道的沔阳人,对作宦家乡的张充有几分感激之情。他在赠别诗中写道:“郡国只今多赤地,知君停节问桑麻。”这几年沔阳等地连年灾荒,赤地千里,赖有张充辛勤赈济,劝种农桑。

明清最有权势的督抚(这位泰顺清官受大明)(14)

董承叙诗“知君停节问桑麻”

仁,不计前嫌,替人解困

之前,嫉恨张充的景陵主簿,这一年在吏部考核中成绩不合格,在罢黜之列。官职被免了,还不能拍拍屁股走人,因他经办的钱谷账务不明,妻儿家人都滞留在景陵。

明朝时期,地方每年呈送户部的钱粮财政账目,必须与户部账务数据完全相符。若有一个数字不符,账册会被驳回,需重新填报,并盖上地方衙门印章。而印章不能随身携带,只能回原地重修账册加盖印章。当时交通不便,湖北等地使者派送账册到京城,来回需数月,有时复查几次还未对上账目的,甚至会耽误一两年。

各地官员都不想舟车劳顿,为防万一,在呈送账册时多预备几本盖过印信的空白文册,户部默许这种补救方式,这成了当时不成文的规定。这事只瞒着朱元璋,他发现这个秘密后龙颜大怒,觉得各级官员瞒着自己徇私舞弊,彻底追查,酿成了轰动一时“空印案”,据说当时约有上千官员被处决(有说死者数百人,有说上万人)。由此可知,账务不明在明朝是件让地方官头疼的大事。

湖广巡抚秦金巡视景陵之时,特别重视此事,他命朝觐回沔的张充稽查钱谷账务。很多人都说,这会景陵主簿要吃苦头了。出乎意料的是,张充宅心仁厚,宽容大度,与景陵主簿毫无芥蒂,公正查账,并没有拖延刁难,很快就查错纠错,为他解决了一个大难题。事后,景陵主簿感激涕零地说:“自今而后,知君品行,君之恩德没齿难忘。”

明清最有权势的督抚(这位泰顺清官受大明)(15)

时任沔阳知州李濂像

钦服张充仁德的人何止景陵主簿一人,百姓的口碑就是最大的认可。张充在沔阳人缘较好,与沔阳学正梁幹、张策、训导徐琏过从甚密,互有诗文酬和。安庆人李楫曾贬官到沔阳,也做过沔阳州判,后来协助王守仁平叛,官至贵州参议,他与沔阳知州李濂都雅重张充,多次垂赏引荐。

明清最有权势的督抚(这位泰顺清官受大明)(16)

《沔阳州志》中张充关系好的同僚梁幹等

悌,独力承担粮长苦差

嘉靖癸未年(1523),张充在沔阳九年秩满,很多人都认为他升迁有望。但他已然萌生退意,他说:“人生贵适志耳,富贵何为?既不乐为九霄之鹏,则豹隐南山之雾。”他一生清廉,归家之时囊橐萧然,两袖清风。他在一首《沔阳致仕出关》中写道:

独抱琴书幸出关,宦游不觉鬓成斑。

田园荒尽谁人理,松菊犹存待我还。

世事如棋更局面,灞陵回首望长安。

功名留与吾儿辈,放鹤看云乐且闲。

明清最有权势的督抚(这位泰顺清官受大明)(17)

张充《沔阳致仕出关》诗

回到泰顺三魁后,张充淡泊持家,乐善好施,周贫济困,时常为乡民解难。嘉靖庚寅年(1530),粮长轮到张家充任,张充考虑到兄弟侄儿们财力单薄,就独任粮长一职。粮长,听起来高大上,其实没几个富户愿意接这个烫手山芋。粮长制是明初制定的一项税赋制度,由官府指派大户任粮长,负责征解某区的钱粮。起初还是个优差,明朝中叶后,赋役加重,逃荒人数增多,粮长不能征到足额钱粮,赔累不堪,是个吃力不讨好的苦役。

张充为人忠厚,体恤民艰,自然不会强征钱粮,而上面交代的税赋任务又要如期完成,为此倒赔了不少家资。但孝悌友爱的他无怨无悔,能为兄弟族人分担忧愁也是件善事。他的孝悌之道,还体现热心宗族公益之事,建宗祠修家谱,引导族人摈弃旧的奢靡之风,制定新的族规与冠婚丧祭礼仪,族风为之一振。

明清最有权势的督抚(这位泰顺清官受大明)(18)

三魁张宅村风光

慈,培养子侄,开启文风

正如张充的归隐诗中的句子“功名留与吾儿辈”,他重视教育,有强烈的家族荣誉感,常说:“承家莫如学。”早在他深造于南京国子监时,侄儿张珠、张明就追随而来,从其读书。张珠、张明从南京回来后,都双双考取邑庠生,其中张珠于嘉靖己丑年授福建将乐县主簿,居官廉洁刚正,任内移风易俗,士民称颂。

明清最有权势的督抚(这位泰顺清官受大明)(19)

张珠像

待到张充出任沔阳州判时,有更好的条件和资源,子侄中只要是勤奋好学的都带在身边精心培养。他的儿子张庆旸年方十岁,就随同到沔阳读书,师从沔阳训导徐琏。徐琏学识渊博,采用朱熹白鹿洞书院的教学模式,张庆旸等人在这种优越的教育环境中茁壮成长,没有因山乡僻壤而输在人生起跑线上。后来,张庆旸成为选贡生,曾任沛县、福清县训导,鳌山卫武学教授,名噪一时,入沛县名宦,著有《东游览胜集》。

明清最有权势的督抚(这位泰顺清官受大明)(20)

《沔阳州志》记载徐琏(连)采用白鹿洞书院学规

在张充的侄儿辈中,随同到沔阳求学的还有张琏、张伯科、张禄等,他们学成归来后,都顺利地成为邑庠生,其中张琏为岁贡生,曾上京铨曹。值得一提的,张充携带学生并不局限于张氏子弟,如他的内侄刘耿,与张庆旸等人同学沔阳,后来刘耿任太平、耒阳教谕,鲁府教授。这些学生都是十几岁的孩子,就千里迢迢追随张充,张充既是严师,又如慈父。

张充退隐后,更以课读为己任。他不吝重金,延请名师教授子侄,有时他也会亲自授课,讲解诗文。最能体现张充育才情怀的是,他与侄儿张嚣之间的一件轶事。张嚣自小孤苦,茕茕孑立,贩卖鱼盐为生,但他相貌魁伟,倜傥有大志。张充知他是可造之材,勉励他改行读书。他的叔叔对此犹豫不决,就拜问神明,得到上吉之签。

明清最有权势的督抚(这位泰顺清官受大明)(21)

张嚣像

从此,张嚣食宿都在伯父张充家中,他奋发上进,仅三年就考中秀才,隆庆元年(1567)成为选贡生,后官建昌训导,升临川教谕。若是没有张充,张嚣也许仍是街头的一个小商贩,是张充的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他在任职期间大力引荐寒微之士,这是对伯父栽培之恩的一种致敬方式。

广东按察司副使陈仕贤评价张充说:“自是知学者日益众,自公(张充)发之。”在张充的教化熏陶下,龟岩张氏子弟好学成风。清代龟岩岁贡生张天祐也说:“吾祖自设治后挺生,魁山公(张充)重辟文运,广造人才。”这些评语无不说明张充是龟岩承前启后的人物,开启张氏的文运。

明清最有权势的督抚(这位泰顺清官受大明)(22)

张氏先贤名人栏

#张璁##明朝##王瓒#秦金#历史上的趣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