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知识点(统编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上册1-8单元教学目标及各课文语文要素)

  (说明:1.根据课程标准目标与内容的规定,“粗知课文大意”,“梳理课文条理”“把握主要内容(把握内容要点)”“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等目标,课文的阅读教学一般都需要进行学习训练的但是根据编制教学目标的方法之一:如果每篇课文都要编制的相同的教学目标,为避免重复啰嗦,或用上位目标叙述,一般可不叙写出来故这些目标没有在课文教学目标中呈现出来了(同样也不在语文要素中呈现出来),但不等于不进行这些学习训练,例如《白鹭》课后练习有这样的学习训练需编制教学目标的除外,例如课文《落花生》《将相和》2.这两个单元教学目标是依据培训用书制定,请以最后定稿教科书为准),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知识点?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知识点(统编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上册1-8单元教学目标及各课文语文要素)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知识点

统编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教学目标及各课文语文要素

  (说明:1.根据课程标准目标与内容的规定,“粗知课文大意”,“梳理课文条理”“把握主要内容(把握内容要点)”“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等目标,课文的阅读教学一般都需要进行学习训练的。但是根据编制教学目标的方法之一:如果每篇课文都要编制的相同的教学目标,为避免重复啰嗦,或用上位目标叙述,一般可不叙写出来。故这些目标没有在课文教学目标中呈现出来了(同样也不在语文要素中呈现出来),但不等于不进行这些学习训练,例如《白鹭》。课后练习有这样的学习训练需编制教学目标的除外,例如课文《落花生》《将相和》。2.这两个单元教学目标是依据培训用书制定,请以最后定稿教科书为准。)

  第一单元

  白 鹭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鹭”等7个生字新词,能正确读写“宜”等10个字和“精巧”等18个词语,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找出“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的有关语段,说说自己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体会作者喜爱白鹭的情感。

4.有感情地朗读第6—8自然段,分别想象它们描绘的画面,从而形成三幅优美的图画,能给每幅图画起一个名字。

5.能在横格上按照抄写要求,抄写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主要语文要素:

1.能正确认读“鹭”等7个生字新词,能正确读写“宜”等10个字和“精巧”等18个词语,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按要求提取语言文字信息,说说从中的感受,体会其蕴含的情感。

4.学习起小标题。

  落花生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亩”等5个生字新词;正确认读多音字“便”在本课的读音,能据音组词或据词定音,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正确读写“亩”等8个字和“播种”等6个词语,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4.了解课文内容,梳理课文条理,说说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

5.读懂含义深刻的句子,能说说花生的特点和父亲借花生告诉的道理,体会课文蕴含的哲理。

6.能仿照课文选择一种事物进行一次以物喻人的小练笔。

  主要语文要素:

1.能正确认读“亩”等5个生字新词;正确认读多音字“便”在本课的读音,能据音组词或据词定音。

2.正确读写“亩”等8个字和“播种”等6个词语,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3.能读懂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其蕴含的哲理。

4.了解以物喻理文章的写法,按题目要求,学习试写一段话。

  桂花雨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箩”等2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懂”等10个字和“桂花”等5个词语,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找出桂花给“我”美好回忆的句段,用自己的话说说桂花给“我”带来哪些美好的回忆。

3.能联系上下文读懂蕴含情感的句子,说出其中蕴含的感情。

4.联系“阅读链接”和上下文。说说句子“这里的桂花再香……”的含义。

  主要语文要素:

1.能正确认读“箩”等2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懂”等10个字和“桂花”等5个词语,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能按照要求提取语言文字信息,用自己的话说说其内容。

3.能联系上下文或有关资料,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或体会其蕴含的情感,或体会其含义。

  珍珠鸟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蔓”等9个生字新词,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正确认读多音字“待”在本课的读音,能据音组词或据词定音。

2.默读课文,找出“我”逐渐得到珍珠鸟信赖的句段,用自己的话说说“我”是怎样得到珍珠鸟的信任的。

3.能找出描写珍珠鸟可爱的语句,理解这些语句,说说“我”和珍珠鸟之间的情意。

  主要语文要素:

1.能正确认读“蔓”等9个生字新词,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正确认读多音字“待”在本课的读音,能据音组词或据词定音。

2.能按照要求提取语言文字信息,用自己的话说说其内容。

3.能联系上下文,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其蕴含的情感。

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

  教学目标:

1.通过题目,知道什么叫班级公约,制定班级公约的要求和意义。

2.在小组讨论中,能提出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公约内容,对别人提出的内容能发表自己的见解,对别人提出对自己内容的见解能做出回应。

3.小组讨论结束后,能就讨论内容做小结,总结大家共同的意见,如仍有不同意见可进一步说明,并可以在小组汇报全班表决时发表意见。

4.在发言时要控制好时间,让小组成员都有充裕的时间发言。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

  教学目标:

1.能根据题目的提示、图画,选择一件心爱之物写一篇习作。

2.要写清楚它的样子、来历和成为心爱之物的原因,表达出自己喜爱之情。

3.写完后读一读,看看喜爱之情表达清楚了没有,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

语文园地

  交流平台

  教学目标:

  结合本单元课文,初步了解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能在实际中运用。

  词句段运用

  教学目标:

1.了解运用对比的手法描写事物的表达效果,初步了解“对比”。

2.通过具体的例子,了解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会有不同意思的语言现象,学习用“温和”按不同语境的要求造句。

 日积月累

  教学目标:

  通过一定的形式,诵读和背诵《蝉》,通过图文对照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诗歌意思,感受诗人对蝉的情感。

  第二单元

  搭 石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汛”等6个生字新词,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正确认读多音字“间”在本课的读音,能据音组词或据词定音;

2.正确读写“汛”等10个字和“汛期”等17个词语,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3.了解用较快的速度默读的两个基本方法,学习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能说说自己了解到的课文内容和用较快速度默读的体会。

4.能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说说课文给自己留下最深刻的画面。

5.能找出表达乡亲们美好情感的句段,说说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出这种情感。

  主要语文要素:

1.能正确认读“汛”等6个生字新词,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正确认读多音字“间”在本课的读音,能据音组词或据词定音;

2.正确读写“汛”等10个字和“汛期”等17个词语,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3.了解用较快的速度默读的两个基本方法,学习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

4.了解文章内容;能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说出文章给自己留下最深刻的画面是什么。

5.能按照要求提取语言文字信息,体会语句如何表情达意。

  将相和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璧”等13个生字新词,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正确认读多音字“将”“强”“划”在本课的读音,能据音组词或据词定音。

2.正确读写“召”等12个字和“无价之宝”等22个词语,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3.了解连词成句读的用较快的速度默读的基本方法,继续学习用较快的速度默读文章,能说说自己了解到的文章内容和用较快速度默读的体会。

4.根据提示梳理文章的条理,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5.能用具体的事例说说蔺相如、廉颇留给自己的印象。

  主要语文要素:

1.能正确认读“璧”等13个生字新词,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正确认读多音字“将”“强”“划”在本课的读音,能据音组词或据词定音。

2.正确读写“召”等12个字和“无价之宝”等22个词语,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3.了解用较快的速度默读的另一个基本方法,继续学习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

4.能按提示梳理文章条理,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5.能以文章内容为理据支撑自己对人物形象的评价。

  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鸵”等4个生字新词,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正确认读多音字“冠”在本课的读音,能据音组词或据词定音。

2.正确读写“冠”等11个字和“猎豹”等13个词语,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3.了解借助关键语句的用较快的速度默读的基本方法,继续学习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能说说自己了解到的课文内容和用较快速度默读的体会。

3.了解课文内容,能按照速度从快到慢给课文说到的事物排序,填上序号。

4.能提出自己感兴趣的或不懂的问题,然后再读课文,和同学一起讨论解决这些问题。

  主要语文要素:

1.能正确认读“鸵”等4个生字新词,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正确认读多音字“冠”在本课的读音,能据音组词或据词定音。

2.正确读写“冠”等11个字和“猎豹”等13个词语,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3.了解借助关键语句的用较快的速度默读的基本方法,继续学习用较快的速度默读文章,能说说自己了解到的文章内容和用较快速度默读的体会。

4.能按照要求提取语言文字信息,完成练习。

5.能一边读文一边提出自己的问题,并通过讨论解决这些问题。

  冀中的地道战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侵”等8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侵”等10个字和“侵略”等17个词语,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能带着问题,运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的基本方法,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说说自己了解到的课文内容和用较快速度默读的体会。

3.能说出地道战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并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

  主要语文要素:

1.能正确认读“侵”等8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侵”等10个字和“侵略”等17个词语,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能运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的基本方法,带着问题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文章,说说自己了解到的文章内容和用较快速度默读的体会。

3.能根据文章内容作出判断,并以文章有关内容为理据支撑自己的判断。

  习作《“漫画”老师》

  教学目标:

1.能根据题目提供的提示和图画,把自己的家想象成一个小小动物园,选取自己的一位教师写一篇习作。

2.写之前,先想想这位老师有什么突出的特点,在选择一两件能突出其特点的具体事情写,注意把能突出特点的部分写清楚。

3.写完后读一读,再读给你写的老师听,听取对你的习作的评价,然后用上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

  语文园地

  交流平台

  教学目标:

  结合本单元课文,小结和了解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的基本方法,能在实际中运用。

  词句段运用

  教学目标:

1.参照例子,概括语句的主要意思,进一步了解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的方法。

2.仿照例子,通过具体描写情景,表现成语的意思。

  日积月累

  教学目标:

  通过一定的形式,读记“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等4句关于珍惜时间的名人名句,了解它们的意思。

统编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四单元教学目标及各课文语文要素

 (说明:1.根据课程标准目标与内容的规定,“粗知课文大意”,“梳理课文条理”“把握主要内容(把握内容要点)”“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等目标,课文的阅读教学一般都需要进行学习训练的。但是根据编制教学目标的方法之一:如果每篇课文都要编制的相同的教学目标,为避免重复啰嗦,或用上位目标叙述,一般可不叙写出来。故这些目标没有在课文教学目标中呈现出来了(同样也不在语文要素中呈现出来),但不等于不进行这些学习训练,例如《白鹭》。课后练习有这样的学习训练需编制教学目标的除外,例如课文《落花生》《将相和》。2.这两个单元教学目标是依据培训用书制定,请以最后定稿教科书为准。)

  第三单元

  猎人海力布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酬”等4个生字新词,能正确读写“酬”等11个字和“猎物”等21个词语,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能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梳理课文条理,说说课文写了海力布哪几件事。

3.尝试用海力布或乡亲们的口吻,讲一讲海力布劝说乡亲们赶快搬家的部分,学习创造性复述。

4.能根据课文内容,用一段话简要介绍那块叫“海力布”的石头。

  主要语文要素:

1.能正确认读“酬”等4个生字新词,能正确读写“酬”等11个字和“猎物”等21个词语,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能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学士性作品,梳理文章条理,概括各部分的主要意思。

3.能概括叙事性作品的主要内容。

4.尝试运用转述的方法,对叙事性作品的部分内容进行创造性复述。

  牛郎织女(一)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嫂”等9个生字新词,能正确读写“郎”等14个字和“嫂子”等18个词语,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能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梳理课文条理,简要复述牛郎和老牛的相处,以及他和织女认识两个部分的内容。

3.能发挥想象对指定的两个很简略的情节进行创造性复述,尝试使情节更具体;再和同学演一演。

  主要语文要素:

1.能正确认读“嫂”等9个生字新词,能正确读写“郎”等14个字和“嫂子”等18个词语,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能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叙事性作品,梳理文章条理,简要复述其中的内容。

3.尝试对叙事性作品简略的情节进行创造性复述,。

 牛郎织女(二)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俭”等10个生字新词,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能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说说牛郎织女故事的结局。

3.联系上一篇课文,如果给《牛郎织女》故事绘制连环画,说说你会画哪些内容,每幅图配什么文字。

  主要语文要素:

1.能正确认读“俭”等10个生字新词,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能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简要复述其中的内容。

3.说说尝试给比较长的叙事性作品绘制连环画的规划。

 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

  教学目标:

1.能在小组和班级的民间故事会上讲民间故事。

2.讲故事的时候,除了注意做到音量合适,语调恰当,还要做到适当丰富故事的细节,配上相应的动作和表情。

3.同学讲完故事后,能就适当丰富故事的细节,配上相应的动作和表情,提出自己的见解,讲故事的同学要做出回应。

 习作《缩写故事》

  教学目标:

1.能借助题目提供的科恩《猎人海力布》第1—4自然段缩写的例子,了解缩写的方法和要求,照样子缩写《猎人海力布》的其他段落,把课文缩写成一个简短的故事,也可缩写其他民间故事。

2.缩写后要保留原文原有的意思,做到故事情节完整,情节连贯,语言通顺。

3.写完后读一读,检查是否符合要求,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

  语文园地

  交流平台

  教学目标:

  结合本单元课文,了解创造性复述的方法,能在实际中运用。

  词句段运用

  教学目标:

1.通过五对词语的比较,体会具体形象表达和高度概括表达的表达效果异同。

2.仿照例子,创造性复述牛郎织女初次见面的情节,使情节更具体。

  日积月累

  教学目标:

  通过一定的形式,诵读和背诵古诗《乞巧》,通过图文对照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诗歌意思,感受诗人美好的情感。

快乐读书吧《从前有座山》

  教学目标:

1.通过“快乐读书吧”的提示,了解民间故事文体特点,在课外按要求开展阅读中外民间故事的活动,并按照要求做好有关的阅读记录。

2.按照兴趣以某本民间故事书的阅读组成小组(4—6人一个)开展课外阅读,做好个人的阅读记录,进行交流分享。

3.在交流课上,能与同学交流阅读民间故事书的情况: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汇报,或展示介绍小组制作的手抄报,介绍编撰的有关情况,谈谈对其中的民间故事感受体会等等;或展示编撰的民间故事集,介绍编撰的有关情况,谈谈对其中的民间故事感受体会等等;或介绍小组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的情况,介绍喜欢的民间故事,讲讲自己读到的民间故事,谈谈对故事或人物形象看法……分享读书的快乐。

4.能按照活动目标对自己和同组同学本次阅读活动进行评价。

(附民间故事书介绍:

  《中国民间故事》团结出版社2019年,《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故事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0年,《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故事精选》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年,《非洲民间故事》团结出版社2019年,《非洲民间故事》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18年,《中外民间故事》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年,《外国民间故事》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外国民间故事精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第四单元

  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乃”等6个生字新词,能正确读写“祭”等8个字,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示儿》。

3.借助注释,能说说三首诗歌题目包含的信息。

4.借助注释和相关材料,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诗歌意思,说说指定的三个诗句的意思和它们表达的诗人情怀,体会相关资料在阅读理解上的作用。

  主要语文要素:

1.能正确认读“乃”等6个生字新词,能正确读写“祭”等8个字,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诵读和背诵课文,默写《示儿》。

3.借助注释和相关材料,结合生活实际,了解题目包含的信息,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歌表达的诗人情怀,体会相关资料在阅读理解上的作用。

少年中国说(节选)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泻”等6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泻”等7个字,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得连贯有气势;背诵课文。

3.结合注释和相关资料,能说说课文的意思,说说课文用那些事物赞美少年中国,说说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之间的联系,了解相关资料在阅读理解上的作用。

4.和同学组成小组,搜集为国家富强而奋斗的杰出人物故事,做一份手抄报。

  主要语文要素:

1.能正确认读“泻”等6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泻”等7个字,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得连贯有气势;背诵课文。

3.结合注释和相关资料,读懂文言性质的文章,了解相关资料在阅读理解上的作用。

4.按要求搜集整理资料,做手抄报。

  圆明园的毁灭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殿”等8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毁”等15个字和“毁灭”等23个词语,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默读课文,能根据课文的有关句段,说说课文主要表达的情感,并通过感情朗读,读出这些情感的变化。

3.,对照着课题,能就作者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的原因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

4.联系上下文,对课文中带有表示时间词语的句段说说自己的感受。

5.结合相关资料,能说说“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的原因,进一步了解相关资料在阅读理解上的作用。

6.结合相关资料,体会“阅读链接”的《七子之歌(节选)》和《和平宣言(节选)》表达的情感。

  主要语文要素:

1.能正确认读“殿”等8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毁”等15个字和“毁灭”等23个词语,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能根据文章的句段,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能联系上下文,通过关键词语,体会句段表达的情感。

4.通过具体的例子,进一步了解相关资料在阅读理解上的作用。

  无名岛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瞒”等10个生字新词,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正确认读多音字“哼 ”在本课的读音。

2.默读课文,梳理课文条理,用将军的口吻,创造性复述这个故事。

3.能结合相关资料,说说对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理解(或:说说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表达的情感),进一步了解相关资料在阅读理解上的作用。

  主要语文要素:

1.能正确认读“瞒”等10个生字新词,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正确认读多音字“哼 ”在本课的读音。

2.能创造性复述故事。

3.能结合相关资料,体会句子蕴含的情感,进一步了解相关资料在阅读理解上的作用。

  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

  教学目标:

1.能根据题目的提示,大胆想象二十年后家乡的变化,以“二十年后的家乡”为题写一篇习作。

2.想清楚习作要表达什么,可以从哪些方面写,写些什么内容,参照题目的例子,列一个写作提纲。

3.按照写作提纲分段写,把重点内容写具体。

4.写完后,与同学交换习作互提意见,能根据建议认真修改习作。

语文园地

  交流平台

  教学目标:

  结合本单元课文,总结了解相关资料在阅读理解上的作用,以及通过感情朗读表现课文情感的要求,能在实际中运用。

  词句段运用

  教学目标:

1.能比较“举世闻名 臭名远扬”等四组词语意思的异同以及表达的情感,选择其中一个词语写一段话。

2.通过具体的例子,了解顿号的用法,学习给句子加上顿号。

  书写提示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用钢笔写字,做到姿势正确,注意笔画、结构等方面的细节,把字写规范、端正、整洁。

2.了解抄写古诗的基本要求,仿照示例抄写古诗。

  日积月累

  教学目标:

  通过一定的形式,读记“太平盛世”“多事之秋”等16个四字成语,通过联系本单元课文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它们的意思和表达的情感。

 第五单元

  太 阳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摄”等4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抵”等9个字和“寸草不生”等11个词语,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默读课文,能梳理课文条理,把握内容要点,说说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太阳。

  3.能找出太阳对人类作用的有关句段,用自己的话说说太阳对人类的作用。

  4.读指定的句子,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运用哪些方法介绍太阳,以及这样写的好处,初步了解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主要语文要素:

  1.能正确认读“摄”等4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抵”等9个字和“寸草不生”等11个词语,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默读课文课文,能梳理课文条理,把握内容要点。

  3.能根据要求提取语言文字信息,用自己的话复述有关内容。

  4.通过具体的例子,了解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以及这样写的好处。

  松 鼠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驯”等8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鼠”等11个字和“松鼠”等14个词语,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默读课文,梳理课文条理,把握课文内容要点,能把课文中关于松鼠的信息分条写下来。

  3.能根据说明性的句子内容,在课文中找出相应的内容,体会抓特点具体细致描写与说明性叙写在表达上的不同,初步了解可以通过抓特点具体细致描写进行说明的写法。

  主要语文要素:

  1.能正确认读“驯”等8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鼠”等11个字和“松鼠”等14个词语,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默读课文课文,能梳理课文条理,把握内容要点。

  3.通过比较,了解说明性写法与描述性写法在表达上的异同,初步了解可以通过抓特点具体细致描写进行说明的写法。

  交流平台与初试身手

  教学目标:

  1.结合单元的课文,了解说明性文章和说明性文章的基本写作要求;了解说明性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了解说明性文章语言风格的多样性——说明性写法和抓特点具体细致描写。

  2.参照示例,选择身边的一个事物,尝试运用说明的基本方法说明该事物的特征。

  3.通过查找资料,尝试把课文《白鹭》的第2—5自然段改写成一段说明性文字,体会两者表达上的不同。

  语文要素:

  了解说明性文章和说明性文章的基本写作要求;了解说明性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了解说明性文章语言风格的多样性——说明性写法和抓特点具体细致描写,小练笔进行实践。

  习作例文和习作

  教学目标:

  1.通过课文内容和批注能说说课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介绍鲸的特点;说说课文是如何把制作风向袋的过程介绍清楚的,进一步了解说明性文章和说明性文章的基本写作要求;了解说明性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了解说明性文章语言风格的多样性。

  2.借助题目中表格的提示,选择一种自己了解并感兴趣的事物写一篇说明性的习作,可用表格中的题目,也可以自拟题目写。

  3.能通过细致观察,搜集资料,和想清楚从哪几方面写,尝试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分段介绍不同方面,把事物的特点写清楚。

  4.写完后,能与同学交流分享;能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

  第六单元

  慈母情深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魄”等10个生字新词,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正确认读多音字“龟”在本课的读音,能据音组词或据词定音。

  2.正确读写“辞”等12个字和“连续”等20个词语,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3.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中的场景,能够找出让自己感受到“慈母情深”的场景和细节,说说怎样让自己感受到“慈母情深”的。。

  4.能通过指定的两个运用反复手法描写的句子,体会句子表现的母亲的艰辛劳苦,了解反复的表达效果;能找出课文中同样的句子,与同学交流体会。

  5.联系上下文,能用上课文中两、三个内容,说说“我”拿到钱时“鼻子一酸”的原因,并试着写写自己“鼻子一酸”的生活经历。

  主要语文要素:

  1.能正确认读“魄”等10个生字新词,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正确认读多音字“龟”在本课的读音,能据音组词或据词定音。

  2.正确读写“辞”等12个字和“连续”等20个词语,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3.能通过文章中的场景和细节描写,体会蕴含的感情。

  4.能用上文章若干内容说明理由、原因。

  5.初步认识反复修辞手法,了解其表达效果。

  父爱之舟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茧”等13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蚕”等14个字和“渔船”等21个词语,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默读课文,能说说在“我”的梦中出现的难忘的场景,能体会出这些场景和细节描写蕴含的父爱;说出留给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是哪个,为什么会留给自己印象最深。

  3.读读指定的句子,回答设定的问题,能说出句子所包含的意思和蕴含的情感,学习通过提问题体会含义深刻句子的方法。

  4.能用课文的相关内容说说用“父爱之舟”做课文题目的理由。

  主要语文要素:

  1.能正确认读“茧”等13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蚕”等14个字和“渔船”等21个词语,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能通过文章中的场景和细节描写,体会蕴含的感情。

  3.学习通过提问题体会含义深刻句子的方法,能读懂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其包含的意思。

  4.知道根据什么给文章起一个贴切的题目。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腼”等9个生字新词,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默读课文,了解父亲和母亲对巴迪的诗不同的看法和原因,能根据课文有关内容说说父亲和母亲对巴迪的诗不同的看法的原因。

  3.能找出巴迪长大后对这件事的看法的有关语句,用自己的话说说巴迪长大后的看法。

  4.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对巴迪父母表达爱的方式的看法。

  主要语文要素:

  1.能正确认读“腼”等9个生字新词,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能了解文章内容,按要求提取语言文字信息,能根据有关语言文字信息回答问题。

  3.能对爱的不同表达方式发表自己的见解。。

  口语交际《父母之爱》

  教学目标:

  1.能就题目提供的事例中爸爸妈妈的做法发表自己的看法,以及说说在生活中遇到类似的经历时自己的做法,能选择恰当的材料支持自己的观点和做法。

  2.在与同学的交流中,能尊重同学的观点并给予积极回应,感受父母之爱。

  3.在小组或班级的交流中,做到音量恰当,自然大方,情感真实,回应同学的发言。

  习作《我想对你说》

  教学目标:

  1.能根据题目的提示的内容,想想要对父母说些什么,然后选择几个最想对父母说的写一封信给父母。

  2.做到书信格式正确,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写好后可用信封送出,或用电子邮件发出。

  语文园地

  交流平台

  教学目标:

  结合本单元课文,初步了解场景描写和细节描写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能在实践中通过品味场景描写和细节描写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词句段运用

  教学目标:

  1.联系课文内容,了解“水到渠成,自然结尾”“前后照应,凸显主题”和“画龙点睛,点明主题”三种课文结尾的特点。

  2.联系课文,读读两段场景描写,想象画面,说说其在文中的作用。

  3.参照示例,是就自己的“第一次”写一段话,注意写出自己“第一次”的体会感受。

  日积月累

  教学目标:

  通过一定的形式,诵读和背诵“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等四句古人名言警句,练习生活实际,了解名言警句的意思。

 第七单元

  古诗词三首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暝”等5个生字新词,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正确认读多音字“更”在本课的读音,能据音组词或据词定音。

  2.正确读写“孙”等6个字,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枫桥夜泊》。

  4.借助注释和插图,联系生活实际,读懂诗句意思,了解诗词内容,能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体会指定的三个诗句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5.能体会出《长相思》作者的思想感情,与同学交流。

  主要语文要素:

  1.能正确认读“暝”等5个生字新词,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正确认读多音字“更”在本课的读音,能据音组词或据词定音。

  2.正确读写“孙”等6个字,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枫桥夜泊》。

  4.借助注释和插图,联系生活实际,读懂诗句意思,了解诗词内容,体会诗词表达的诗人情感,体会相关资料在阅读理解上的作用。

  5.能体会诗句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能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四季之美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窠”等6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黎”等9个字和“黎明”等16个词语,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能说说作者笔下的四季之美体现在季节的哪个时候,哪些景物构成的什么景象。

  4.通过联系上下文,体会其中的动态描写,感受作者笔下的四季之美独特的韵味,感悟作者喜爱和赞美四季的情感。

  主要语文要素:

  1.能正确认读“窠”等6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黎”等9个字和“黎明”等16个词语,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按要求提取描绘景象的语言文字,通过体会静态和动态描写,感受景象的具体形象,感悟作者的情感。

  鸟的天堂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桨”等3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桨”等10个字和“陆续”等11个词语,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有关内容,说说作者感叹“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的原因。

  3.能用不同的语气和节奏读读傍晚和早晨两次看到“鸟的天堂”的情景的有关段落,说说它们分别有哪些不同的特点(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表现了什么;并联系“阅读链接”体会表达作者什么的情感。

  主要语文要素:

  1.能正确认读“桨”等3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桨”等10个字和“陆续”等11个词语,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能了解文章内容,按要求提取语言文字信息,能根据有关语言文字信息回答产生结论的原因。

  3.能按要求提取描绘景象的语言文字,通过体会静态和动态描写,感受景象的具体形象,感悟作者的情感。

  4.能有感情地朗读文章。

  月 迹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袅”等6个生字新词,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正确认读多音字“累”在本课的读音,能据音组词或据词定音。

  2.默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说说月亮的足迹都出现在哪里。

  3.把自己感到有趣的描写月亮的足迹的地方找出来,体会作者细腻的感受和动人的描写。

  主要语文要素:

  1.能正确认读“袅”等6个生字新词,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正确认读多音字“累”在本课的读音,能据音组词或据词定音。

  2.能了解文章内容,按要求提取语言文字信息,复述有关内容。

  3.能按要求提取描绘景象的语言文字,通过体会静态和动态描写,感受景象的具体形象,感悟作者的情感。

  习作《_________即景》

  教学目标:

  1.根据题目的提示,能观察一种自然现象或一处自然景观,重点观察景物的变化,然后把观察所得写一篇习作。

  2.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写,注意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

  3.写完后读一读,检查有否写出景物的变化,对不满意的地方进行修改。

  语文园地

  交流平台

  教学目标:

  结合本单元课文,了解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了解它们在阅读和写作上的意义,尝试在实际中运用。

  词句段运用

  教学目标:

  1.能为元旦联欢会设计一个海报,海报要有好看的图画和打动人的宣传语。

  2.通过具体的例子,了解如何把画面写具体,能仿照把提供的概括性语言画面写具体(其实这是语言概括与具体的学习了解)。

  日积月累

  教学目标:

  通过一定的形式,诵读和背诵《渔歌子》,通过图文对照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诗歌意思,体会诗人情感,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第八单元

  古人谈读书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耻”等3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耻”等9个字,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借助注释和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意思。

  4.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说课文中的哪些读书方法对自己有启发。

  主要语文要素:

  1.能正确认读“耻”等3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耻”等9个字,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和联系生活实际,了解程度适合的文言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文言文的意思。

  4.能谈谈文章有关内容对自己的启发。

  忆读书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舅”等13个生字新词,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正确认读多音字“传”“煞”“卷”在本课的读音,能据音组词或据词定音。

  2.正确读写“舅”等6个字和“舅父”等21个词语,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3.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能根据有关内容,说说冰心回忆了自己读书的哪些经历,和她认为什么样的书才是好书。

  4.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说说对“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这句话的体会。

  5.和同学讨论,能就作者的“一知半解的读书方法”表态并说明理由。

  主要语文要素:

  1.能正确认读“舅”等13个生字新词,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正确认读多音字“传”“煞”“卷”在本课的读音,能据音组词或据词定音。

  2.正确读写“舅”等6个字和“舅父”等21个词语,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3.能用较快的速度默读文章,按要求提取语言文字信息,复述相关内容。

  4.结合自己的经历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5.能就文章中的观点表态并说明理由。

  我的“长生果”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喻”等13个生字新词,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正确认读多音字“差”在本课的读音,能据音组词或据词定音。

  2.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用课文有关内容说说作者度过哪些类型的书,从童年读书、作文中悟出了哪些道理。

  主要语文要素:

  1.能正确认读“喻”等13个生字新词,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正确认读多音字“差”在本课的读音,能据音组词或据词定音。

  2.能用较快的速度默读文章,按要求提取语言文字信息,复述相关内容。

  口语交际《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

  教学目标:

  1.能在“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交流会上,在小组里或班级上,向大家介绍自己喜欢的文学或影视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2.在交流之前,能搜集整理自己喜欢的人物形象有关信息,找题目示例填写表格。

  3.要利用表格信息交流,分条讲述,说清楚是谁、出处和喜欢的理由,做到音量恰当,自然大方,情感真实,回应听众的发言或问题。

  4.能专心听同学的介绍交流,能抓住别人说话的重点,发表自己的看法或问题。

  习作《推荐一本书》

  教学目标:

  1.能写一篇习作向同学推荐一本书,要写清书名、作者、出版社等基本信息,重点写清楚推荐的理由。

  2.注意分段写作,参照题目的提示把重要的理由写具体。

  3.写好后,把习作读给同学听,就能够激发大家阅读兴趣方面进行修改。

  语文园地

  交流平台

  教学目标:

  结合本单元课文,根据“交流平台”示例,交流自己课外阅读的兴趣和阅读方法,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以形成课外阅读习惯。

  词句段运用

  教学目标:

  1.读一读题目里关于“书”的比喻句,能仿照说说关于“书”的比喻句。

  2.读读题目关于阅读和写作定义的几句排列错乱的话,能在它们的前面标上序号排成一段意思连贯的话,再抄下来,感悟语序在表达上的作用。

  3.参照示例,是就自己的“第一次”写一段话,注意写出自己“第一次”的体会感受。

  书写提示

  教学目标:

  通过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局部),了解欧体书写的特点,激发了解古代书法家和用毛笔写好字的兴趣。

  日积月累

  教学目标:

  通过一定的形式,诵读和背诵《观书有感·其一其二》,通过图文对照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诗歌意思,体会诗人情感,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END——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