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后盾单位职责(振兴县中需要人)

来源:【中国教师报】中国有2800多个县,容纳了全国50%以上的学生,县域教育对中国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不少地方县域普通高中优秀教师和学生出现流失,一些城市“超级中学”崛起,导致县域中学辉煌不再,“县中塌陷”“县中衰弱”等声音也开始频频出现,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乡村振兴后盾单位职责?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乡村振兴后盾单位职责(振兴县中需要人)

乡村振兴后盾单位职责

来源:【中国教师报】

中国有2800多个县,容纳了全国50%以上的学生,县域教育对中国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不少地方县域普通高中优秀教师和学生出现流失,一些城市“超级中学”崛起,导致县域中学辉煌不再,“县中塌陷”“县中衰弱”等声音也开始频频出现。

2021年,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简称“县中提升计划”),着力构建规范有序和监督有力的招生机制,健全县中教师补充激励机制等。2022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组织实施部属高校县中托管帮扶项目的通知》,组织48所部属高校和相关专业教育机构,面向中西部、东北地区23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托管帮扶115所县中。

在对县中的强烈关注以及政策的倾斜之下,县中如何迎来真正的崛起?近年来,两会代表委员一直高度关注“县中振兴”,并提出许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县中的“老问题”与新困境

县中之困,困在师资匮乏、资金短缺、教师待遇偏低。

全国人大代表、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邵志豪多年来一直关注县中教育。在他看来,县域教育当前面临的主要发展困境是教师队伍不均衡、不充分问题。

“一方面是教师队伍结构性缺乏问题依然存在,特别是新课程改革以来,学科专任教师存在缺口,英语、艺术、体育、科技、心理等学科教师短缺;另一方面是优秀教师留不住的现象依然存在;同时新教师招聘工作中优秀大学毕业生缺乏,县域学校招才引智的政策优势还不够明显,地区吸引力不强。”邵志豪说。

邵志豪认为,县中提升计划里提到的诸多举措中“健全教师补充激励机制”最为重要——“只有健全教师补充激励机制,提高县域教师待遇,留住教育现有人才、吸引优秀教师从事县中教育工作,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资源不均衡不充分发展问题,才能吸引更多更优秀人才建设家乡”。

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上海市委副主委、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戴立益则关注到县域普通高中教育投入不足的问题,在他看来,县中的高质量发展,办学经费的保障是关键。但戴立益在调研中发现,欠发达地区县域高中的发展困境亟须得到实质性改观,办学经费不足导致县中办学困难的现象在欠发达地区表现得特别突出。

数据显示,中央财政对县域高中的教育经费分担占比偏低。2020年,全国普通高中教育经费支出4305.29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拨款,包括教育基础薄弱县高中建设项目15.2亿元和普通高中改造计划59.2亿元,合计74.4亿元,只占全国普通高中教育经费的1.73%。

与此同时,县级政府发展县中教育事权和财权不匹配,一些县级政府财政困难导致生均公用经费无法落实;学费标准与社会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定期动态调整机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还有部分县中多年的债务至今没有化解。

“以某省为例,每生每学期400元的学费标准是2003年制定的,到现在一直没有变。有的校长坦言物价翻了很多倍,但是400元的学费仍然没有变化。”戴立益表示。

今年,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志勇还关注到中西部地区县域普通高中教师待遇问题。

张志勇在调研中发现,全国东中西部分地区县中出现教师“有编制”“招聘难”现象,中西部地区县中新入职教师待遇偏低,对师范院校毕业生普遍缺乏吸引力;此外,中西部地区县中教师对待遇满意度低。

“中西部地区高中教师待遇低,已成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县域高中发展提升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张志勇说。

破解“县中困境”的最优解

要破解当前的县中发展困局,需要从问题出发,才能找到“最优解”。

邵志豪向记者表示,要破解“县中困境”,需要给当地带来更优秀的师资、构建更健康的教育生态。为此,他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要“下沉”优质教育资源。把优秀教师派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建立省管校用的“对口帮扶”机制,优质学校的主要职责是“传帮带”,既要输血,更要造血。二是要补短板、建机制、保质量。需要规范人才流动、激励教师、加大投入等,才能既防止优秀教师过度流失,又确保师资梯次成长。三是要优化县域教育生态。鼓励县中办出特色、办出质量,同时用县域高中的发展带动县域初中、小学等义务教育学校的整体质量提升。

“可以说,办好县中不仅要做‘留’的文章,让学生、老师‘留得下’;更要做‘建’的文章,各方通力合作,给予政策、资源的倾斜,带动县中全方位发展,这样才能留人留心、走稳走远。”邵志豪说。

戴立益与张志勇则从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县域普通高中教育投入与提高中西部地区县域普通高中教师待遇的角度为振兴县中建言献策。

戴立益建议,中央财政及地方财政应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县中教育经费的专项支持;加强市级统筹,提高市级财政在生均公用经费中的分摊比重;强化“对县中的办学投入”在县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分量,确保县中生均公用经费足额拨付到校;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完善学费标准定期动态调整机制。

“应鼓励各地教育行政、物价和财政部门,在继续实施好国家助学金和免学杂费政策,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同时,适时调整县中的学费标准。”戴立益说。

张志勇同样在提案中提出,应健全中西部地区县中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逐步提高中央和省级政府分担县中教育经费的比例。同时,强化边疆县、民族县、脱贫攻坚巩固县高中学校新进教师“一揽子”待遇保障政策供给。对于调研发现的有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县中教师的奖励性绩效工资低于公务员的现象,张志勇还建议把县中教师待遇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水平纳入各级政府教育督导。

给县中“用得上”的帮扶

振兴县中,政府责无旁贷。而在基层,帮扶县中的行动早已在各地开展,为县中的新发展注入了活力。如何让帮扶更有实效、更见真招?由东北师大附属中学探索的“1+N深耕计划”精准教育帮扶工作模式,正在影响更多的帮扶者。

从2016年开始,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开展“1 N深耕计划”,致力于“振兴县中”。几年来,东北师大附中帮扶对象已包括新疆、西藏、青海、贵州、海南等10个省份,涵盖20个县,面向省内乃至全国辐射性帮扶150余所中学。

邵志豪告诉记者,学校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成立了专门的负责教育帮扶工作办公室,每一次帮扶活动向全校教师征集志愿者时,报名人数都远远超过征集所需人数。选上的志愿者教师往往会在帮扶学校给学生上课、与教师研讨,将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直接送进县中课堂。

为什么对帮扶县中如此充满热情?邵志豪说,作为一名基础教育工作者,身上肩负着推动县域高中振兴的重担。

定期组织全科教师驻校短期培训,组织被帮扶学校骨干教师影子培训,组织中层管理干部跟踪培训;定期组织全学科送课活动、全方位送培活动、送教活动;定期组织联合教研活动、专题培训,不定期开展德育交流活动……东北师大附中探索的“三请、三送、三互动”教育帮扶模式为受援学校带来实打实的智力支持。

疫情期间,东北师大附中发挥“云”教育优势,推进“云”教育帮扶,保障“深耕计划”持续实施,以“全网直播”的新形式,让省内乃至全国学校共享附中优质教育资源。

“不同的地区,每一所县域中学的实际情况都不完全一样,帮扶内容不能一概而论、照搬照抄。”邵志豪说,对县中的帮扶一定要对标“精准”,有针对性地统筹规划。为此,今年两会,邵志豪还带来了关于学校帮扶的建议。他提出,应制定完善帮扶学校与被帮扶学校的评价机制,采取科学全面的评价指标及方式,以奖惩机制调动积极性,扩大帮扶辐射范围,促进县中快速发展。

当然,邵志豪心中的“县中崛起”,绝不局限于“成绩的飙升”。“实际上,让县中更富活力,不是按照以前唯分数、唯升学的‘指挥棒’来发展,而要更加尊重教育规律、回归育人本位。这是提升县中发展的目的,更是办好教育的目的。”邵志豪说。

本文来自【中国教师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