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书法时的好习惯(练习书法的益处)


练习书法时的好习惯(练习书法的益处)(1)

书法,是一门高雅的艺术,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传承与积淀,足见其魅力!她作为艺术,又不是独立存在的,文化赋予其内涵。书法,不是写字,她饱含感情,是有内容的。古往今来,哪一个书法家不是舞文弄墨、赋情诗文,寄情山水。学习书法,是一种美的享受。她不仅能带来视觉上的效果,还能在心灵上产生共鸣。练字一定要先练楷书,楷书练到一定程度再练行楷等其它字体。一个字的美与丑,结构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下面我们从汉字结构的八大规律入手,详细的分析结构有那些规律可循。在我们练字时,努力很重要,但是方向更重要。好的方向确定了,才是我们练字的开始。在我硬笔书法学习的朋友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学古代字帖的,在这类练字书友中,有很大一分部人由于长期按竖写格式学习,最后日常横写难以驾驭。把单字写好,就能把整篇字写漂亮,这是个天大的谎言。所以我一直建议练习硬笔字的书友,要多多进行横写练习,这样可以很好的锻炼我们横写,对通篇汉字的审美。


练习书法时的好习惯(练习书法的益处)(2)

在选择字帖的时候,优先考虑这种横写格式的字帖,它能很好的帮助你掌握横写技巧,将来遇到日常书写时,提笔也会更加的游刃有余。我本人平常硬笔字也是以横向练习为主,因为我深知硬笔字的主要任务是日常书写。当然了横写也有一定的技巧,点击下方专栏了解更多干货内容。附两张本人近来横写的硬笔字。所谓硬笔书法,就是用钢笔、签字笔或者铅笔等比较硬的笔,把字写美观的一门技术。如何才能掌握这门技术呢?这就是练习硬笔书法要解决的问题。很多朋友在学习硬笔书法的时候,把它看得很难,就是这种畏难的心理让大家在书法面前望而却步。


练习书法时的好习惯(练习书法的益处)(3)

其实,每一个人练习书法的过程都是从技术到艺术,硬笔书法相对于毛笔书法来说,简单很多,这里有一个误区,大家练习书法的时候千万不要认为书法是一门艺术,而只是把它当做一门写字的技术,这样就能从心理上先入门。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硬笔书法入门的具体操作方法;首先是在行笔过程中,笔画由粗到细或者由细到粗,笔力由重到轻或由轻到重,笔画的方向和弧度随之变化。其次是硬笔字的执笔姿势。执笔姿势非常重要,如果执笔姿势准确的话,硬笔字不需要学自然就会了。但是现实生活当中,99%的朋友执笔姿势是不准确的,并且这种习惯不容易改。当然掌握好硬笔字的书写技巧。硬笔书法的书写技巧其实很简单,分为三部分:基本笔划、偏旁部首和结构,把这三个问题搞定,硬笔字就能写好。


练习书法时的好习惯(练习书法的益处)(4)

基本笔划是所有硬笔书法的基础,如果基本笔划写得不好,结构写得再好也没有用,所以我们要拿出大量的时间来练习基本笔划。基本笔划练习的差不多之后,在学习部首和结构的同时,把基本笔划再次强化,只要不断努力纠正错误书写方法和坚持临帖,学好硬笔书法指日可待。学习硬笔书法不难,养成正确的执笔姿势很重要,执笔姿势无法短时间内改正的情况下,要努力练习书写技巧。首先一个字第一画为点画,且位于字的中心正上,一般称作头点,头点往往能够表现一个字的精神气势。应高挑,并位于字的中线上,字的笔画较少时,点距字的主体应该有一定的距离,笔画较多时,点画可适当贴近主体部分。一字之中,上下都有中竖,或含竖的笔画的时候,书写时应保证上下竖画垂直挺立且相互对正,才能使整个字的重心平稳,否则稍有偏离或倾斜,都将破坏字的稳定性。一字之中,有头点又有中竖,书写时应将点,竖互相对正,以保证字上下重心的重合。一字之中,有多个竖画并排出现时,应尽量保证各竖画之间的间距大体相等,当竖画间有点,横,撇等笔画时,间距可适当增大。


练习书法时的好习惯(练习书法的益处)(5)

一字之中有多个横画出现时,应尽量保证各横画平行等距,当横画间有点,撇,捺等笔画穿插时,间距可适当增大。一般下半部含勾画的独体字或上下结构合体字,勾画部分往往是整个字的支点,字要平稳,须令出勾点位于整个字的中心线上。一字之中,中间为竖画并上下贯穿的时候,此竖须位于中线上,并保证垂直,稍有倾斜则重心不稳。有撇捺交叉的字,一般应令交点位于整个字的中心线上,如有偏移,将影响整体美观,同时会使整个字重心不稳。一般来说,垂露竖的使用频率要稍高些,悬针竖的使用要慎重,通常一字的末笔为竖画时方可使用悬针。


练习书法时的好习惯(练习书法的益处)(6)

一字中最下面为横画时,往往应尽量拉长,以托起上面部分,这里的横画通常能起到调节整个字重心的作用。一字中出现多撇排列的情况,撇画的长度,角度,弯度都应略有变化,简单的平行排列则显得呆板,乏味。当然,信念更重要,不要被畏难的情绪所吓倒,大胆写坚持练,一定能写好字。正楷是我国书法字体中的一种风格,它对我国书法字体的影响甚大。现如今,正楷的诗词硬笔书法作品有非常高的艺术魅力。也称“正书”、“真书”、“楷书”。字体名。由隶书过渡而来,始于东汉末年,魏晋南北朝时趋于成熟,唐代达到巅峰,迄今通行全国。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为楷模,故称。楷书盛行于六朝,至唐代出现了繁荣局面,达到了高峰。这种字体至今还是初学书法的关键。


练习书法时的好习惯(练习书法的益处)(7)

《黄帝内经》说:“静则神藏,躁则消亡”。书法能让人的心静下来,让孩子通过学习书法凝神静虑,少躁动,书法之动是专一不杂、养神之动。学习书法可以培养我们耐心,细心的素质。耐心恒也,细心微也。老子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杜甫有诗曰:“始知豪放在精微”。书法的起笔收笔处可培养我们精微的好习惯。我们时刻培养其大书法观,学习书法不仅仅在学写字,在学写字的同时,注重传统文化的学习,诸如经子史集等传统文化。学习书法是学会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过程。孟子说:“吾善养我浩然之气”,此气至大至刚也。我们注重书法的气息、气韵的培养,更强调“浩然之气”的培养。这是一种向上的精神力量,一种吃苦耐劳的精神。《弟子规》说:“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我们做学问,学写字要有虔诚之心,敬重之心,唯敬重之心才能领略其妙。不知礼无以立,通过一笔一画的学习,我们注重礼的培养。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通过学习书法“克己复礼”。礼的精神在当今尤有提倡的必要。


练习书法时的好习惯(练习书法的益处)(8)

练习书法需要坚持、勤奋,会培养人的耐力。唐杜甫《柏学士茅屋》诗:“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书法要心悟手出,耳濡目染,而观察最为重要。孙过庭在《书谱》中说:“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我们尤其注重眼的观察能力。书法培养心正。柳公权说:“心正则字正”,通过写字提升人格。书法是人心灵的心电图,即:“写好字,做好人”。书法,是一门静的艺术。练心则静,练眼则明,练手则巧,练气则畅,练身则健,练胸则阔,练脚则强,练脑则灵。共勉之!

作者;青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