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先生凤凰大视野完整版(大视野先生)

梁秋实

民国先生凤凰大视野完整版(大视野先生)(1)

抗战期间,在一次聚会上,

冰心为好友题了一幅这样的字:

一个人应当像一朵花,不论男人或女人。

花有色香味,人有才,情,趣,

三者缺一,便不能做人家的一个好朋友。

冰心说,男人中只有梁实秋最像一朵花。

民国先生凤凰大视野完整版(大视野先生)(2)

梁实秋在重庆郊区北碚的栖身之地取名雅舍。

雅舍虽然简陋,但往来无白丁,

梁文蔷与母亲及兄姐,

在抗战的最后一年,

才从北京长途跋涉 ,与北碚的父亲团聚,

她珍藏的一本纪念小册,

纪录了当年雅舍,文人雅士云集的盛况。

梁文蔷(梁实秋之女):

他们到家里来的时候,我就请他们给我题字,所以这个里面有很多很珍贵的文人或者是画家的手。像老舍我是见过的;顾一樵我是见过的;萧柏青这些人都是学者都是在国立编译馆工作的同事。还有一位昆曲专家张充和女士,我们都叫她先生张充和先生。

民国先生凤凰大视野完整版(大视野先生)(3)

《雅舍小品》是梁实秋的陋室铭,

隽永的文字

幽默的笔调,

一时广受欢迎

民国先生凤凰大视野完整版(大视野先生)(4)

高旭东(海峡两岸梁实秋研究学会会长):

《雅舍小品》是在浓浓的抗战的砲火里面写的,可是你发现了没有:那里边一点砲火的影子感不到。梁实秋的文字有他自己的独特的风格,文言跟白话的结合上面做得非常好,尤其是抗战期间他写一系列的《雅舍小品》,我认为是他文学创作成熟的一个标志,他开创了中国现代散文,白话散文写作的一条新的路。

来不及在大陆出版的《雅舍小品》,

随着梁实秋渡海来台,

却无心插柳成为台湾和大陆,

长销迄今的畅销书。

民国先生凤凰大视野完整版(大视野先生)(5)

钱穆

民国先生凤凰大视野完整版(大视野先生)(6)

民国先生凤凰大视野完整版(大视野先生)(7)

钱穆诞生于1895年,

正是甲午战败 割让台湾之年,

他的一生,先天下之忧而忧,

与甲午战败以来的时代忧患相始终。

顾颉刚在燕京大学主编的《燕京学报》向他邀稿,

他更以一篇《刘向歆父子年谱》,

在北方学界一鸣惊人。

戴景贤(台湾中山大学教授):

钱先生就是用的史料一年一年考,从刘向、刘歆、王莽,一年一年考。没有刘歆伪造古文经这件事情,所以这个就讲了康有为的考证里面做了手脚了。

民国先生凤凰大视野完整版(大视野先生)(8)

钱穆并在书中提出28处康有为的谬误,

连当时任北大文学院长的胡适都在日记中激赏不已,

钱穆打破康有为《新学伪经考》以来,

对今文经学的迷妄。

民国先生凤凰大视野完整版(大视野先生)(9)

民国先生凤凰大视野完整版(大视野先生)(10)

余英时在钱穆逝世后为先师写下了挽联:

一生为故国招魂,

当时捣麝成尘,

未学斋中香不散;

万里曾家山入梦,

此日骑鲸渡海,

素书楼外月初寒。

民国先生凤凰大视野完整版(大视野先生)(11)

王云五

民国先生凤凰大视野完整版(大视野先生)(12)

民国先生凤凰大视野完整版(大视野先生)(13)

爱书成痴的王云五,号岫庐。

1888年生于上海,广东中山县人。

民国前留有发辫,

民国后的王云五总以平头示人。

加上一米五身高 ,

走在人群中,自然不是受人瞩目的焦点。

但1932年44岁的王云五,

已经是中国赫赫有名的民营出版社,

上海商务印书馆的总经理。

据说中国约莫数千家图书馆,

当时都是因为购买了,

王云五规划出版的《万有文库》才成立的。

陈正茂(台北城市科技大学教授):

它就仿效英国的那個蓝灯书店《企鹅丛书》,它是个袖珍的书。第一个它定价又便宜,然后它网罗那时候很多国内一些翻译学者,把那时候西方各方面的书籍它翻译过来,做一个普及性的一个流通。

民国先生凤凰大视野完整版(大视野先生)(14)

王云五生前曾经感慨人生如斯 好像一场壮游。

只要用心去看他壮游人间的92个年头,

就会发现这位近代中国的出版奇人。

早在世人还在摸索之际,

一百年前已经为我们点出,

自我学习的真义与价值。

民国先生凤凰大视野完整版(大视野先生)(15)

司徒雷登

民国先生凤凰大视野完整版(大视野先生)(16)

民国先生凤凰大视野完整版(大视野先生)(17)

司徒雷登出生中国 学贯中西

雀屏中选燕大校长

1919年春天

初到北京的司徒雷登就嗅到了

大学校园里沸腾的民族主义意识

夹杂着爱国主义和新文化的五四运动

掀起浪潮

燕大学生更是运动中的活跃份子

以致他初到任的第一天。

蔡公期(燕京校友):

1919年6月6号他首次上任参加学生毕业典礼,因为当天正是北洋政府释放参加五四爱国游行被捕的学生,其中有不少燕大的学生,这样的话绝大多数同学都去欢迎这些英雄去了,所以台下冷冷清清,校长上任受窘,可是司徒雷登处之坦然。第二天就接见了全体被捕同学支持和赞许了他们。

民国先生凤凰大视野完整版(大视野先生)(18)

面对学生运动

所采取的理解与宽容的态度

这是司徒雷登走马上任的第一课

草创维艰 百废待兴

燕京大学的最初六年

软硬体设备极度匮乏

陈远(《消逝的燕京》作者):

在司徒接手的时候,燕大还不是在现在的燕园,而是在当时城里叫盔甲厂,只有3间教室。教师合格的只有两名,可以说是一穷二白。

民国先生凤凰大视野完整版(大视野先生)(19)

在耶鲁大学毕业的建筑师亨利墨菲的匠心下,

一栋栋中国宫廷形式的校舍陆续拔地而起,

1926年新校舍也相继启用

飞檐琉璃、小桥流水、亭台楼阁、巍峨华表。

新校舍保存了中国宝贵的文化遗产

更引进供暖、自来水及上下水道等现代化设施,

全中国最美丽的校园于焉诞生。

民国先生凤凰大视野完整版(大视野先生)(20)

林语堂

民国先生凤凰大视野完整版(大视野先生)(21)

民国先生凤凰大视野完整版(大视野先生)(22)

林语堂被称为幽默大师,

他创造性地将西方的Humour音译为幽默,

从而使幽默这一词在中国迅速流行开来。

他的散文半雅半俗 亦庄亦谐,

往往以一种超越与悠闲的心境来旁观世情。

他告訴世人,“人生不过如此,且行且珍惜。”

林相如(林语堂之女):

给我一个很深的影响,他教文学 就从唐诗教起,他念了那個唐诗给我们。 他热爱、他感动,他就一直流眼泪 。

林语堂的泪,

是为中国浩瀚的江山而流,

为了让更多外国人理解中国抗战价值和牺牲,

林语堂以爱情小说,包装自己的救国理念,

他开始撰写长篇小说 《京华烟云》,

剧情描述三个北京的家族

从清末义和团到日军侵略的迁徙过程,

藉此描述中日战争的残酷 ,

以及歌颂中国女性的伟大

大半人生旅居海外,

民国先生凤凰大视野完整版(大视野先生)(23)

林语堂用李密庵的《半半歌》来形容:

看破浮生过半,半之享用无边

半中岁月进幽闲,半里乾坤宽展。

民国先生凤凰大视野完整版(大视野先生)(24)

民国先生凤凰大视野完整版(大视野先生)(25)

编辑:苏珍妮、撕纸小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