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烊千玺长安十二时辰 经典镜头 长安十二时辰从头爆到尾
从“裸播”出道到话题不断,《长安十二时辰》无疑已经成为暑期档最为成功的国产电视剧。
尽管在这个即将收官之际,《长安十二时辰》的成绩依旧亮眼。
从首播的8.8高分开分,到如今评分稳定在8.6,超过20万人给出评价,51.3%的网友给出了5星,1星比例仅1.6%。
开播至今一个月有余,它仍是“一周华语口碑榜剧集榜”的No.1,就连原著小说都在这一个多月内销量翻了8倍多。
这个成绩,别说是放在今年,就是近几年,也没几部能出其右。
事到如今,“《长安十二时辰》究竟好不好看?”这个问题想必已经没有回答的必要。
作为一路追剧的剧迷之一,老孟想从全剧的角度来聊聊,《长安十二时辰》为什么好看?
从头爆到尾,《长安十二时辰》凭什么?
首先,主创团队能审对题
对于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审对题,也就是说要能抓住小说想传达的核心思想。
眼前就有一个最好的反例,几乎同时播出的某电视剧,在小说原著的基础上,未能抓住小说核心,反而为了增加剧集,进行了不合理的修改和新创作,导致整部剧连原著党都看不下去。
那《长安十二时辰》讲什么?
不错,它最早是源于马亲王一次对《刺客信条》意外的游戏剧情设计,《刺客信条》是一款冒险游戏,主角在各个不同的场景里执行刺杀任务。
但如果按照游戏设定来看,剧中只是展示张小敬忙活一整天,牺牲了几个兄弟和亲信,最后阻止了灯楼燃爆,救了百姓然后就此结束的话,是不是会略显单薄呢?
毕竟这是《长安十二时辰》,而非《张小敬十二时辰》。
也就是说,从名字上早就指出小说的核心思想一直都不是只放在张小敬一人身上。
这也是为什么马亲王会在创作小说是丰富了那么多关于时代描述的细节,他在原著中提到过的:创作这么一部作品,最大的挑战不是故事的编织或者人物的塑造,而是对那个时代生活细节的精准描摹。
《长安十二时辰》要的是长安众生相,要的是大唐风貌,要的是大气磅礴,要的是戏中每个人都有存在感,而不是主角一人独大。
这就恰好解释了为什么会有很多网友评价剧情拖沓,因为他们关注点在于:张小敬如何救长安?
所以想要的就是以张小敬为主角,怎么破狼卫,怎么追线索,何时与萧规见面?
但剧里想说的却是:张小敬为什么要救长安?
所以会有长安城的繁华现景,会有小摊小贩的烟火味,会有多次烽燧堡守城的回忆,以及第八团的死守不退的赤胆忠心,会有不同立场人物的交代,会有官场上的勾心斗角。
因为比打戏更爽的事,是“分析,斗智斗勇的过程”。这些看似拖沓的剧情,实则都是铺垫,为了能在剧集的高潮,也就是花萼楼灯宴时得到爆发。
其实整部剧的主角还是张小敬,只是把他故事里人都丰满了。
毕竟这十二时辰,是长安最动荡的一天,在这一天里,有很多人选择在一天做大事。那他们为什么会这么做,是需要一个解释的。
关于人物这部分的说明,老孟在后文还会说到。
其次,剧组在各方面均下足了功夫
为了《长安十二时辰》最后的完美呈现,主创团队在各方面都下足了功夫。虽然是老生常谈,但这的确是不得不说的一点。
长篇大论这里就不再赘述,从以下几点可窥见一斑。
为了还原大堂盛景,剧组用7个月搭建了一座场长安城。
仅第一集的剧本,创作人员就写了二十几遍
雷佳音的一个长镜头就用了16个摄像机拍摄
拍一场长安城追马车的戏,提前花3个月训练马
剧组所有化妆师在开机前都进行了唐史培训,剧中别说主角,连群演的妆容都几乎不重样,长安普通女子的眉形就有超过二十余种
小女孩的眉心“红点”都被精细的化成了水滴形状
狼卫胳膊上的纹身经过了仔细考据
为做衣服,前往日本等地收集了大量纹饰,市面上没有合适的布料做剧中服装,那就自己染布
为了精准的展现十二时辰的光线变化,用灯光布景来调整,黑白颠倒着拍
在如今快节奏的网剧时代,《长安十二时辰》是一只异兽,可以说一开始吸引我们的除了紧张窒息的剧情节奏,还有的就是这些极致真诚的服化道。
如果说服化道看起来就已经够亮眼,那在接近高潮时,正式出现的巨型灯楼——太上玄远大仙灯则称得上是鬼斧神工。
外观高耸入云,恢弘壮美,气势磅礴,内部结构更是把古代机关术设计出一种非人的精巧。
写出来是一回事,造出来又是另一回事,也难怪马亲王说:因为这个灯楼被导演骂了许久。
此外,剧中的演员也都没有一个让人失望,就连当初还未进入北影学习的易烊千玺,都交出了让人惊喜的答卷。
每一个细节的用心雕琢,让我们看到了剧中的真诚,而这些就足以打动观众。
最后,人物群像刻画细致
早在之前的文章中,老孟就提到过,《长安十二时辰》是一部很好的群像戏。
这其实是在原作小说的基础上做出的锦上添花的一大创举,如果看过原作小说的朋友应该知道,原作小说有着相对明显的优缺点。
优点当然是既有对长安城极为细致的描写,展现大唐盛世下的民俗风情,也有以美剧为核心的剧情发展,节奏快。
而缺点则是对人物的刻画稍显薄弱,如何表现人物情感的变化,怎样解释人物行为,都需要更多的心理刻画和渲染。
剧版在对优点的继续发扬之下,对缺点进行了润色,让《长安十二时辰》成为了一部出色的群像戏。
张小敬和李必的人物分析自然是最多的,张小敬为什么沦为死囚,为什么他死都要守护闻染,还有李必的转变,从一个身居上位的高官视角转变为能懂百姓的官,他经历的也不少。
这也是为什么张小敬在大仙灯内部从最下一层爬到萧规所在之处花了近7集。
除了主角团队,之前老孟就分析过剧中的女子群像,在这部以男性为主要人物的剧中,每一个女性角色也都非常有记忆点,有血有肉,有情有义,过目难忘。
不仅女性角色非常出彩,在这部剧里,尽管是出现仅一次的人物,作为观众的我们都能印象深刻,说到底就是归功于剧中对角色的完整刻画。
只有当一个人物的故事饱满,情绪到位,前因后果都交代清楚,作为观众的我们才容易对剧中的人物产生共情。
比如张小敬在地下城和葛老交涉的部分,出现了一个没活过2集的人物——小乙。
小乙是张小敬的暗桩,也是名妓李香香的侍从,还是葛老的义子。在张小敬想要从葛老出索要丁瞳儿口中的信息是,小乙被他出卖了,最后死在张小敬的箭下。
这部分的剧情在整部剧中其实是一个很重要的暗线,因为这次他出卖小乙,以致于所有不良人对他失去了信任。
但对于小乙的死,我们更愿意去分析小乙为什么慷慨就义,没有丝毫犹豫。
于是剧中用了张小敬回忆的形式,为我们解释了小乙为什么能无怨无悔的赴死。
既是因为他自身心中有正义,他早在进入地下城之前就能为了心中正义自断手指。
也是因为他所信之人张小敬,他愿意跟着张头,自然也相信张头的决定。
在这个关头,他知轻重。
不仅是小乙,还有为张小敬刻木像一直视他为偶像的胖罗,带着一腔热血回到长安当火师的丁三儿,甚至是烽燧堡受伤的宗器,都有或多或少的笔墨来描述。
如果说一部好剧要有骨有肉,那剧情的精彩是骨,人物的刻画则是肉。
毫无疑问,《长安十二时辰》做到了。所以剧的成功,其实既不在易烊千玺也不在雷佳音,而是剧本身。
青石电影编辑部 | 老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