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唐朝的主要生产工具(唐朝-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秦朝统一六国之后短短15年就没了,后续的是强大的汉朝;隋朝结束了三国两晋南北朝长达370的乱世之后仅38年就没了,后续的是强大的唐朝。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经过“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之后的唐朝进入鼎盛阶段,整个国家都洋溢着一种青少年般的蓬勃朝气,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各方面,都在开元年间达到了巅峰,周边国家臣服于大唐帝国,到唐朝留学的外国人不计其数,甚至很多人在长安城呆久了,再也不愿回到自己的祖国,因为外国人在唐帝国的生活真的很优渥,只要有才能,外国人也可以做官、可以当将军,法律也不会偏袒唐朝人,通婚更是平常,外国僧侣到唐朝传教也不会遭到打压,只要你不捣乱,就可以像个真正的唐朝人一样正常生活,真如王维诗中写的那样: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劳动者:
据《隋书.地理志》郡县分部统计人口为4685万,据学者推论隋朝人口峰值应约为5032万。隋末天下大乱导致全国人口锐减,至唐高祖武德年间仅200余万户,李唐统一全国后户口开始逐步恢复。
后来经过“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唐朝人口出现了稳步快速增长,到了 唐玄宗天宝十三年(754年),户数9619254,口数52880488,为官方户口统计的峰值。考虑到佃农、隐户、奴仆、士兵、僧道、外族等不纳入户口统计的人而对唐朝人口峰值有不同看法。也就是说实际唐朝的人口是大于5288万的,可能可以达到或超过强汉时期的6500万人。
劳动工具:
唐朝农业生产工具与技术较前代有新的进步。曲辕犁就出现在唐朝。还出现了新的灌溉工具水车和筒车。唐初,有记载的重要水利工程就高达一百六十多项,著名的如玉梁渠、绛岩湖、镜湖等。
唐朝后期,由于人口南迁,加上土地开垦及大修水利,南方的粮食产量大幅增加。
劳动对象:
1.土地
天宝年间,唐朝耕地面积达到八百五十万顷。粮食产量也有提高。天宝八年,官仓存粮达九千六百万石。长安、洛阳米价最低时每斗仅十三文,青州、齐州每斗仅五文。
2.手工业
唐朝手工业分官营和私营两种。工部是主管官营手工业的重要部门之一,直接管理的机构有少府监、将作监、军器监。少府监主管精致手工艺品;将作监主管土木工程的兴建;军器监负责兵器的建造。监下设署、署下设作坊。还有铸钱监和冶监等官制。官营手工业的产品一般不对外销售,只供皇室和衙门消费。工人则分为工匠、刑徒、官奴婢、官户、杂户等。私营手工业较官营手工业不发达。唐朝前期主要手工业有纺织业、陶瓷业和矿冶业。唐后期,南方手工业大幅进步,特别是丝织业、造船业、造纸业和制茶业。
唐代 鎏金双蜂团花纹镂空银香囊
唐代 唐三彩马
收藏在日本正仓院的国宝唐刀
3.商业
唐朝手工业较前代有很大的进步,商业也比前朝发达。手工业进步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着有益的作用,商业的发达刺激着手工业进步,也加强着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
生产关系:
汉朝之后的三国、两晋、南北朝都非大一统王朝,各个军阀之间混战,人打没了,地也没人种了,到隋朝杨坚得天下后改良了税制:均田制 租佣调制
唐初依然延用均田制 租佣调制两大制度,鼓励农民从狭乡迁往宽乡,分配土地给流民,有条件地将奴隶、部曲升格为农民或佃农。这些措施促进了社会生产,百姓重新与土地结合,国家控制的户籍人口大幅增加。
为了适应均田制和租佣调制,唐初制定了新的户籍制度:“凡男女始生为黄,四岁为小,十六为中,二十一为丁,六十为老,每岁一造计账,三年一造户籍”。同时制定了老弱病残的免税政策,对违背户籍法令的百姓处以重罚,大大加强了国家对户口的控制力度。
制度是好的,搁不住歪嘴和尚把经念。到了武则天时代,官僚地主兼并土地成风,百姓变卖土地成为逃户或佃户,躲过官府的人口普查。另外唐朝经常打仗,打突厥、打西域、打印度、打高句丽……打仗是要死人的,所以百姓就开始隐瞒人口,逃脱兵役。
后来到了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时开始推行两税法:征收谷物、布匹等实物为主的租庸调法,改为征收金钱为主,一年两次征税。两税法改变了“租庸调”据人丁征税的作法,实行以财产多少为征税标准。
两税法是中国古代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赋税制度改革
1.简化名目:名目繁多的杂税统一为户税和地税两种;
2.扩大税源:贵族、官僚、客户、商人都要交税;
3.公平合理:把原来按丁征税转入按贫富征税,立法原则较为公平,很显然比租庸调制一律按丁征税合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