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心理学电子版 基础心理学

基础心理学电子版 基础心理学(1)

§ 第四节 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 §

第一单元社会动机概述

一、社会动机的定义

▲引起、推动、维持与调节个体行为,使之趋向一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或内在动力,称为动机

社会动机是人的社会行为的直接原因。

二、动机过程

▲人的某种需要从未满足状态转换到满足状态,并产生新的需要,这一过程称为动机过程

需要→心理紧张→动机→行动→目标→需要满足、紧张解除→新的需要

三、社会动机的功能

社会动机的功能包括:①激活功能;②指向功能;③维持功能;④调节功能

四、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的关系

动机强度活动效率之间的关系大致呈倒U型曲线关系。中等强度的动机,活动效率最高

每种活动都存在最佳的动机水平,这种最佳动机水平随活动的性质不同而有所不同。

比较简单的任务中,活动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最佳动机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第二单元主要的社会动机(5个)

亲合动机。②成就动机。③权利动机。④侵犯动机。⑤利他动机

一、亲合动机个体害怕孤独,希望和他人一起,建立协作友好联系的心理倾向。

亲合动机是人际吸引的最低级层次。

(一)亲合的起源:亲合起源于依恋依恋的产生有先天因素的影响。

(二)亲合的作用:①满足个体的某些社会性需要;②获得信息;③减轻心理压力;④避免窘境没有“使行为获得明确定向”

(三)影响亲和的因素:

情境因素压力越大,群体成员的亲合动机越强

情绪因素。▲恐惧情绪越强烈亲合倾向越明显

焦虑非现实危险引起的情绪体验;焦虑越强烈越会减少(不是增强)亲和倾向

出生顺序长子/长女恐惧时的合群倾向,比弟妹更明显(与“智力”无关)。

二、成就动机:麦克利兰(美国)

▲个体追求自认为是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善状态的动机叫成就动机

(一)成就动机的重要性个体的发展有赖于社会高度发展,全体社会成员有赖于

(二)抱负水平

▲个体从事某种实际工作前,对自己可能达到的成就目标的主观估计,称为抱负水平

▲关于一个人的抱负水平,正确的是:①成就动机强弱影响个体的抱负水平;②以往成败经验影响抱负水平;③个体的抱负水平与实际成就是有差异的并没有成倒U型的说法

(三)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①目标的吸引力;②风险与成败的主观概率;③个体施展才干的机会没有:个体的情绪状态

(四)培养儿童成就动机应注意:家庭教养方式;②强调成就、追求成就的社会氛围

▲家长对儿童的自律训练的严格程度与儿童的成就动机之间是正相关的关系。

【专栏2-8】麦克利兰的成就动机理论

麦克利兰:提出成就动机理论。

高成就动机的个体对于自己感到成败机会差不多相等的工作,表现得最为出色

▲个体的高成就动机可以通过教育训练来培养。

三、权力动机:是指个体希望影响和控制他人的心理倾向

权力需要权力动机产生的心理背景。

温特认为存在两种权力动机:①积极的权利动机(争取)。②消极的权利动机(怕失去)。

引起权力动机的因素:①社会控制的需求;②对无能的恐惧

四、侵犯动机

(一)侵犯的构成

▲侵犯行为简称侵犯,也称攻击行为,是个体有意伤害他人的行动。

侵犯的构成因素:①侵犯动机;②伤害行为;③社会评价(不包括“敌意”和“侵犯体验”)。

(二)侵犯行为的原因

1.本能论的解释:代表人物①弗洛伊德;②洛伦茨

▲侵犯是以社会不允许的方式表现出来的伤害意图和冲动。

▲若以社会认可的形式表现,则属于竞技冒险等。如体育比赛,可视为替代性的侵犯冲动的释放途径。

2.挫折-侵犯学说:代表人物①多拉德;②米勒;③伯克威兹

挫折既指阻碍个体达到目标的情境,又指行为受阻时个体产生的心理紧张状态。

▲挫折-侵犯学说要点:

侵犯强度同目标受阻强度呈正比

抑制侵犯的力量与该侵犯可能受到的预期惩罚强度呈正比

如果挫折强度一定,预期惩罚越大,侵犯发生的可能性则越小如果预期惩罚一定,则挫折强度越大,侵犯越可能发生

▲挫折导致的不是侵犯本身,而是侵犯的情绪准备状态,即愤怒

3.社会学习论的观点:代表人物①班杜拉。认为侵犯行为是习得的。

▲侵犯行为的学习机制:①联想;②强化;③模仿

抑郁者倾向把消极事件归因于内部的、稳定的、普遍性的因素

非抑郁者倾向于将消极事件归因于外部的、暂时性的和特殊性的因素

(三)侵犯的影响因素

情绪唤起水平;②道德发展水平;③自我控制能力;④社会角色与群体;⑤大众传媒的影响

[专栏2-9] 去个性化和侵犯行为

去个性化是个体的一种自我意识下降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降低的状态。

▲心理学家认为,在一般情况下,去个性化状态会使个体的侵犯性增加

五、利他行为

▲利他行为是个体不顾自身,增进他人的价值和利益,有益于他人、公众和社会,不期待回报的行为。

(一)利他行为的性质

亲社会行为;②以人为对象的亲社会行为;③由利他动机引起,其特征是以完全有利于他人为目标

(二)利他的原因:社会生物学的观点;②社会规范论的观点

社会规范论用普遍规范来解释人的社会行为,道德准则有:①交互性规范;②社会责任规范

(三)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①外部因素。②利他者的心理特征。③利他技能

1、外部因素:①自然环境;②社会情境;③时间压力;④利他对象的特点

他人在场独自一人时,个体利他可能性大群体时,导致去个性化,个体责任意识丧失,对利他有负面影响特殊的,群体中出现助人行为的榜样,会增加利他行为

情境的社会性意义在情境的性质清楚时,个体自行判断是否利他性质不清楚时,个体参考在场其他人是否利他

▲有益于他人,需要或接受报酬的行为属于助人行为(不属于“利他行为”)。

2、利他者的心理特征:心境;②内疚;③人格

社会责任感与利他行为呈正相关移情能力与自我监控能力也与利他行为呈正相关

3、利他技能

第三单元社交情绪

一、社交情绪的定义

社交情绪是人际交往中个体的一种主观体验,是个体的社会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反映。

二、几种基本的社交情绪

(一)社交焦虑:

社交焦虑是一种与人交往的时候,觉得不舒服、不自然,紧张甚至恐惧的情绪体验

社交焦虑是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

人们为了回避导致社交焦虑的情境,通常是减少社会交往,选择孤独的生活方式

社交焦虑的个体:不仅在现实情境中体验焦虑,还在离开后,在头脑中不断分析和“回放”,使社交焦虑情绪得以强化。并伴有生理症状

(二)嫉妒

嫉妒是指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情绪状态

嫉妒情绪的特点:①针对性;②持续性;③对抗性;④普遍性

(三)羞耻

羞耻是指个体因为自己在人格、能力、外貌等方面的缺憾,或者在思想与行为方面与社会常态不一致,而产生的一种痛苦的情绪体验

关于羞耻正确的说法是:

羞耻的个体往往会感到沮丧、自卑、自我贬损、自我怀疑等,认为自己对事情无能为力

健康的羞耻感是个体心理发展的自然结果,是人适应社会生活、改善自己的一种重要方式

内疚者往往有良心上和道德上的自我谴责,并试图做出努力,来弥补自己的过失

(四)内疚

内疚是指:个体认为自己对实际的或者想象的罪行或过失负有责任,而产生的强烈的不安、羞愧和负罪的情绪体验

健康的内疚感心灵的“报警器”过多的内疚感心灵的“毒药”

§ 第五节 态度形成与态度转变 §

态度联系个体内、外世界的桥梁

第一单元 态度概述

一、什么是态度:个体对特定对象的总的评价和稳定性的反应倾向

(一)态度的特点:①内在性;②对象性;③稳定性没有“系统性”)。

(二)态度的成分:①认知成分;②情感成分;③行为倾向成分

态度的A-B-C模型:(Affection)情感;(Behavior)行为;(Cognition)认知。

▲一般地说,态度的各个成分之间是协调一致的。在它们不协调时,情感成分往往占有主导地位,决定态度的基本取向与行为倾向。

(三)态度与行为态度含有行为的倾向性。态度是行为的重要决定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

(四)态度与价值观

价值观是个体核心的信念体系,是个体评价事物与抉择的标准。是关于什么是“值得的”的看法。

价值观对态度有直接的影响,这种影响是通过个体对对象赋予价值来实现的

价值观不具有直接的、具体的对象,也没有直接的行为动力意义

态度VS价值观

价值观与态度相比,更抽象和一般,更稳定和持久,更不容易转变

价值观不像态度具有直接的、具体的对象,也没有直接的行为动力意义作用是间接的

【专栏2-10】价值观的类型

斯普朗格《人的类型》中价值观分六种类型:经济的理论的审美的社会的政治的宗教的

二、态度的功能

卡茨(社会心理学家)态度的功能

工具性功能个体倾向于形成能给自己带来利益的态度

自我防御功能个体倾向选择有利于自我防御的态度

价值表现功能强调个体主动表现自己

认知功能个体对情境中的客体通过态度来赋予其意义

三、态度的维度:①方向;②强度;③深度卷入水平);④向中度接近核心价值的程度);⑤外显度

深度指个体对特定态度对象的卷入水平不是强度属性

向中度指某种态度在个体态度体系及相关价值体系中,接近核心价值的程度

四、态度形成

凯尔曼关于态度形成阶段的说法,正确的是:依从—→认同—→内化

态度的内化指个体真正从内心相信并接受他人观点,使之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成为组成部分

第二单元 态度转变

态度形成后,由于接受新的信息或意见而发生变化,这个过程叫态度转变。即说服

一、态度转变模型

霍夫兰德 态度转变的模型:传递者—→沟通信息—→接收者(态度转变的主体)←—情境。

反馈不是霍夫兰德的说服模型中影响态度转变的因素。

二、态度转变的影响因素

(一)传递者方面的影响因素:①传递者威信;②传递者立场;③说服的意图;④说服者吸引力

▲对于威信高的传递者,这种差异较大时,引发的态度转变量较大

▲对于威信低的传递者,这种差异适中时,引发的态度转变量较大

(二)沟通信息方面的影响因素:①信息差异;②畏惧;③信息倾向性;④信息的提供方式

▲对畏惧与态度转变关系的研究表明,中等程度的畏惧信息能达到较好的说服效果。

▲对一般公众单一倾向的信息的说服效果较好;

文化水平高的信息接受者提供正反两方面的信息,说服效果较好。

个体卷入较浅的态度单一倾向的信息说服效果较好;

个体卷入较深的态度提供正反两方面的信息,说服效果较好。

口头传递比书面途径效果好面对面的沟通比通过大众传媒的沟通效果好

(三)接受者方面的影响因素:①原有态度与信念的特性;②人格因素;③个体的心理倾向

▲①已经内化了的态度作为接受者的价值观和态度体系的一部分,难以转变;②已成为既定事实的态度,即被说服者根据直接经验形成的态度不易转变;③与个体的需要密切关联的态度不易转变

▲①依赖性较强的接受者信服权威,比较容易接受说服;②自尊水平高、自信的接受者不易转变态度

(四)情境方面的影响因素

预先警告有双重作用

分心:即注意分散。也有双重性

重复。重复与说服效果呈倒U型曲线关系。其中,中等频率的重复,说服效果较好。

三、态度转变理论:①海德的平衡理论;②认知失调论;③社会交换论没有:精神分析。

(一)海德的平衡理论

海德提出,人们在态度转变时,往往遵循费力最小原则

P--O--X模型。-个体;-他人;-另一对象。

▲P-O-X模型中:①如果三种关系从各方面看都是肯定的,或两种是否定的,一种是肯定的,则存在平衡状态(正正得正,负负得正);

②如果三种关系中两种是肯定的,一种是否定的,则存在不平衡状态(正负得负)。

▲P-O-X模型中:①P-O之间的关系最重要。P-O为肯定时平衡为强平衡不平衡为强不平衡

②而P-O为否定时平衡为弱平衡不平衡为弱不平衡

(二)认知失调论

费斯廷格:当各认知因素出现“非配合性”的关系时,个体就会产生认知失调

▲认知失调给个体造成心理压力,使之处于不愉快的紧张状态。

认知失调的原因:①逻辑的矛盾;②文化价值冲突;③观念的矛盾;④新旧经验相悖

消除、减少认知失调的途经:①改变或否定失调的认知因素的一方,使两个方面的认知因素协调;②引入或增加新的认知因素,以改变原有的不协调关系;③降低失调的认知因素各方面的强度

(三)社会交换论

社会交换论认为态度改变的关键是诱因的强度

▲态度是肯定因素(得)否定因素(失)代数和

【专栏2-11】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个体用相反的态度与行为来对外界的劝导做出反应的现象。

逆反心理有三种:①超限逆反;②自我价值保护逆反;③禁果逆反理由不充分的禁止)。

【专栏2-12】角色扮演与态度转变

通过角色扮演让个体学习和建立新的行为模式,是转变态度的一种很有效的办法。

第三单元 态度测量

态度是个体内在的心理倾向,无法直接测量。一般使用间接的方法。

常用的态度测量方法:①量表法、②投射法、③行为反应测量法

*态度量表单维量表多维量表。主要测量态度的方向强度

*投射测验摩根(主题统觉测验TAT)——成就动机或态度评价罗夏(墨迹测验)——精神疾病诊断

*行为反应测量测谎仪的工作原理。

§ 第六节 沟通与人际关系 §

第一单元 沟通的结构与功能

一、沟通的定义

沟通是信息传递和交流的过程。包括人际沟通大众沟通

人际沟通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信息,以及情感、需要、态度等心理因素的传递与交流过程,是一种直接的沟通形式。

大众沟通也称传媒沟通,是一种通过媒体(如影视、报刊、网络)中介的大众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

人际沟通与大众沟通的最重要区别有无媒体的中介。

二、沟通的结构:①信息源;②信息;③通道;④信息接受者;⑤反馈;⑥障碍;⑦背景

认知不是沟通结构模型中的基本要素

▲关于沟通,正确的说法是:①人际沟通是以视听沟通为主的沟通;②背景是沟通发生时的情境它影响沟通的每一要素,以及整个沟通过程;③反馈使沟通成为一个双向的交互过程;④在沟通使用的各种符号系统中,最重要的是语词

三、沟通的主要功能

沟通的功能:①获取信息;②情感分享;③维持心理平衡;④减少冲突,改善人际;⑤协调群体行动

四、人际沟通的分类

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

上行沟通、下行沟通与平行沟通:——按信息流动方向。下情上达上情下达

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

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

现实沟通与虚拟沟通虚拟沟通进程主要由沟通者自己的主观感受想象来引导。

五、沟通网络

(一)正式沟通网络(全是双向的):①链式;②轮式;③圆周式;④全通道式;⑤Y式

集束式不属于正式沟通网络形式(属于非正式沟通网络)。

全通道式的沟通网络,信息的传递速度较快,群体成员的满意度比较高。

(二)非正式沟通网络(全是单向的):从“小道消息”①集束式;②流言式;③偶然式

【专栏2-13】虚拟沟通与网络成瘾

网络成瘾:是过度利用网络对网络形成高度心理依赖的现象

第二单元 身体语言沟通

身体语言包括:①目光与面部表情;②身体运动和触摸;③姿势与妆饰;④人际距离

一、目光与面部表情

最能准确反映人的内心状况身体语言形式是目光。眼睛是内心情感的灵敏指示器。

目光接触是最重要的身体语言沟通方式。

▲除了目光接触外,面部表情也是一种可完成精细信息沟通的体语形式。

一般来说,表现愉悦的关键部位是嘴、颊、眉、额表现厌恶的关键部位是鼻、颊、嘴表现哀伤的关键部位是眉、额、眼睛及眼睑表现恐惧的关键部位是眼睛和眼睑

二、身体运动和触摸

(一)身体运动最易为人发现的一种身体语言手势语占重要位置。

(二)触摸:人际沟通的有力方式。人在触摸身体接触时情感体验最为深刻。

三、姿势与妆饰

个体运用身体或肢体动作表达情感及态度的体语,称之为姿势有些姿势全世界通用

四、人际距离

美国学者霍尔提出四种人际距离:(1英尺=0.3米1英寸=25毫米

公众距离12英尺~25英尺,正式场合、演讲。

社交距离4英尺~12英尺,商业交往。

个人距离1.5英尺~4英尺,朋友之间。

亲密距离0~18英寸,亲人、夫妻之间。

第三单元 人际关系的原则和理论

一、人际关系的定义:人与人在沟通与交往中建立起来的直接心理上的联系。

人际关系特点:①个体性;②直接性;③情感性(没有“功利性”、“角色性”、“系统性”)

人际间的情感倾向:①使人们彼此接近和相互吸引的情感;②使人们互相排斥和疏离的情感

二、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的阶段:定向—→情感探索—→情感交流—→稳定交往

三、自我暴露与人际关系的深度

自我暴露(自我开放):在沟通和交往的时候把自己私人性的方面显示给他人

奥特曼发现自我暴露程度人际关系深度的一个敏感的“探测器”。

注意无论关系多深、多密切,每个人都有自己不愿意暴露的领域

自我暴露由浅到深)分为:①情趣爱好方面;②态度;③自我概念与个人的人际关系状况;④隐私方面

特例彼此没有任何关系的人,有可能做到完全的自我暴露。如网聊

四、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不包括“独立性”、“强化原则”、“包容性原则

相互性原则

交换性原则个体期待人际交往对自已是有价值的,即在交往过程中的得大于失,至少等于失

自我价值保护原则对肯定自我价值的他人,个体对其认同和接纳,并反过来予以肯定与支持。

平等原则

五、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3种需要,6种关系)

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FIRO)是由舒茨提出来的。

人的基本人际需要包括有:①包容需要;②支配需要;③情感需要认知需要不是基本的人际需要

人际需要决定了个体与其社会情境的联系,如不能满足可能会导致心理障碍及其他严重问题,如精神崩溃。

6种人际关系取向

主动包容式主动与他人交往,积极参与社会生活

被动包容式期待他人吸纳自己,往往退缩、孤独

主动支配式喜欢控制他人,能运用权力

被动支配式期待他人引导,愿意追随他人

主动情感式对他人的喜爱、友善、同情、亲密

被动情感式对他人显得冷淡,负性情绪较重,但期待他人对自己亲密

包容需要:如果儿童与双亲交往少,那么就会出现低社会行为,如倾向内部言语,与他人保持距离;如果儿童对双亲过分依赖,就会形成超社会行为,如总是寻求接触,表现忙乱,要求给予注意。

支配需要:如果双亲对儿童既有要求又给他们一定自由,使之有某种自主权,会使儿童形成民主式的行为方式;双亲过分控制,形成专制式的行为方式或形成拒绝支配式的行为方式。

情感需要:如果儿童在小时候得不到双亲的爱,经常面对冷淡与训斥,那么长大后就会出现低个人行为,如表面友好,但情感距离大;如果儿童生活在溺爱中,长大后表现出超个人行为,如强烈寻求爱。

舒茨用三维理论解释群体的形成与群体的解体,提出了群体整合原则

舒茨的三维理论用于解释群体的形成时认为,群体形成经过包容—控制一情感的过程。

▲群体解体过程相反,要经过如下阶段:①感情不和;②失去控制;③难于包容导致群体解体

【专栏2-14】人际关系与幸福

▲良好的人际关系,尤其是亲子、夫妻、亲密朋友等关键的人际关系的融洽,才是幸福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第四单元 人际吸引

一、人际吸引的定义

人际吸引是个体与他人之间情感上的相互亲密的状态,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肯定形式。按吸引的程度,人际吸引可分为亲和喜欢爱情

喜欢是中等程度的人际吸引。人际吸引的最强烈的形式是爱情

二、影响喜欢的因素:①熟悉与邻近。②相似与互补。③外貌。④才能。⑤人格品质

(一)熟悉与邻近

熟悉能增加吸引的程度,但交往频率与喜欢程度的关系呈倒U型曲线

(二)相似与互补

相似包括:①信念、价值观及人格特征;②兴趣、爱好;③社会背景、地位;④年龄、经验

▲在人际吸引的影响喜欢因素中,互补可视为相似性的特殊形式。

▲互补的形式主要有:①需要的互补;②社会角色的互补;③人格特征的互补没有“情感的互补”)。

(三)外貌

好的外貌容易给人良好的第一印象,外貌美能产生光环效应

(四)才能

▲才能一般会增加个体的吸引力,但如果这种才能对别人构成社会比较的压力,让人感受到自己的无能和失败,那么这种才能就不会对吸引力有帮助。

▲研究表明,有才能的人如果犯一些“小错误”,反而会增加他们的魅力

(五)人格品质

人格品质是影响喜欢最稳定因素之一,也是个体吸引力最重要的来源之一。

根据安德森的研究,影响人际吸引的最重要的人格品质是真诚(另一说法是“诚信”)。

第五单元 人际互动

一、人际互动的定义

▲人际互动就是人际相互作用。人的相互作用可能是信息、情感等心理因素的交流,也可能是行为动作的交流。

人际互动专指人们在心理和行为方面的交流、交往

人际互动在结构上强调角色互动

二、人际互动的形式:①合作;②竞争

(一)合作及其基本条件

▲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之间为达到共同目的,彼此互相配合的一种行为,称为合作

合作的基本条件有:①目标的一致;②共识与规范;③相互信赖的合作氛围

(二)竞争及其基本条件

▲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之间争夺一个共同目标的行为,称为竞争

竞争的基本条件有:①目标较为稀有或者难得并只有双方对同一目标进行争夺,才能形成竞争;②争夺中可能出现零和冲突,也可能出现双赢的结局;③竞争是有理性的,按一定的社会规范进行

(三)目标手段相互依赖理论:多伊奇提出。

个体行为的目标与手段与他人行为的目标与手段之间如存在相关依赖的关系,他们之间就会产生相互作用

当不同个体的目标与手段之间存在积极的、肯定性的依赖关系时,即只有与自己有关的他人采取某种手段实现目标时,个体的目标和手段才能实现,他们之间是合作关系

当不同个体的目标与手段之间存在消极的或否定性的依赖关系时,即只有与自己有关的他人不能达到目标或实现手段时,个体的目标和手段才能实现,他们之间是竞争关系

【专栏2-15】人际互动的哲学

1、利人利己:助人也利己。

2、损人利己:你死我活,打压他人,获得自己成长的资源

3、利人损己: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4、损人损己:鹬蚌相争,两败俱伤

5、不损人利己:无涉他人,独善其身

6、利人不损己:举手之劳,济人于急难

§ 第七节 社会影响 §

▲在他人作用下,引起个体思想、情感和行为的变化的现象,称为社会影响

第一单元 从众

一、从众的定义

▲个体在群体压力下,在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自愿与群体中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称为从众(随大流)

▲从众行为的特点:①引起从众的群体压力可以是真实的或想象的;②群体压力可以在个体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作用,也可以在没有意识到时发生;③有时虽不符合个体本意,却是个体的自愿行为

▲与服从比较,从众行为的特点是自愿性

二、从众的功能

▲从众是一种被动的接受群体影响的方式。

从众的功能有:①促进社会形成共同规范,共同价值观;②让个体适应社会生活

三、从众的类型:

真从众(外认内认):是一种表里一致的从众,行为与认知不存在冲突

权宜从众(外认内否)最普遍的一种从众,外在行为与内在判断的不一致个体出现认知失调,焦虑

反从众(外否内认):个体的内心倾向与群体一致,但由于各种原因,外在行为表现与群体的主流不一致

四、从众行为的原因:①寻求行为参照;②对偏离的恐惧;③群体凝聚力

性别与从众之间的关系是没有确定性的关系

五、影响从众的因素

群体因素群体的一致性/群体的凝聚力/群体的规模);群体规模在3人~4人影响最大。

个体人格因素个体自我评价/个体自信心):①个体自我评价越高,他的从众行为越少,个体的自我评价越低,从众行为就越容易发生;②个体独立性较强的,较少从众;个体依赖性较高的,容易从众

情境的明确性:情境明确,从众行为会减少,情境模糊,从众可能性会增加。

其他因素。

【专栏2-16】阿希的从众研究

阿希从众实验说明:如果个体的判断受到支持,哪怕是少数人的支持,那么他也能更好地抗拒群体的压力

第二单元社会促进与社会懈怠

一、社会促进

▲个体完成某种任务时,由于他人在场而提高了绩效的现象,叫社会促进(社会助长)

▲个体与他人一起活动时,其效率比单独活动时更为低下的现象,称为社会干扰(社会抑制)

社会促进的效应有:①结伴效应;②观众效应

在有人陪同的活动中,个体会感到社会比较的压力,从而提高工作或活动的效率,这是结伴效应

特里普里特第一个严格的社会心理学实验。青少年骑自行车时,独自一人和有人伴同、竞赛之间。

二、优势反应强化说——对社会促进和社会干扰的理论解释

优势反应强化理论认为,他人在场,个体动机水平会提高,因此优势反应易于表现。

已学习和掌握得相当熟练的动作,不假思索即可做出的反应,称为优势反应

三、社会懈怠

▲社会懈怠(社会逍遥),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任务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

社会懈怠的主要原因包括:①被评价的焦虑减弱;②责任意识降低可通过增加考核予以改善。

第三单元模仿、暗示和社会感染

一、模仿

(一)模仿的定义

▲在没有外在压力下,个体受他人影响仿照他人,使自己与之相同或相似的现象,称为模仿

▲模仿是人们相互影响的一种重要方式。特点包括:①榜样是模仿的条件,模仿是自愿的,有时可能是无意识的;②相似性,模仿者的举止近似于所模仿的榜样。

▲模仿可分为:有意模仿无意模仿

(二)模仿的意义

模仿是学习的基础;②模仿有适应社会作用;③模仿促进群体形成

(三)模仿的发展

从无意模仿到有意模仿;②从游戏模仿到生活实践模仿;③从对外部特征模仿到对内部实质内容的模仿

(四)塔尔德的《模仿律》——最早研究模仿,并提出模仿律

塔尔德的三大模仿律:(没有“上升律”

下降律社会下层人士模仿社会上层人士的倾向;电视广告中经常请大明星。

几何级数律

先内后外律个体对本土文化及其行为方式的模仿与选择,优于对外域文化的模仿与选择

二、暗示

(一)暗示的定义

在非对抗的条件下,通过语言、表情、体语以及符号等对他人的心理与行为发生影响,使之接受影响者的意见和观点或者按所示意的方式去活动

▲暗示有三个环节,即暗示者暗示信息被暗示者

(二)暗示的分类

他人暗示和自我暗示按信息来源分

有意暗示和无意暗示按暗示者的目的分

直接暗示和间接暗示按暗示双方的接触方式分

暗示和反暗示按暗示效果分。暗示刺激发出后,引起被暗示者相反的反应,称为反暗示

(三)影响暗示效果的主要因素(3点):

暗示者的权力、威望、社会地位及个人魅力

被暗示者的人格:女性比男性易受暗示。

环境:个体处于困难情境且缺乏社会支持时,往往容易受暗示。

▲影响暗示效果的主要因素是:人际距离、血型不是影响暗示效果的主要因素

三、社会感染

(一)社会感染的定义

▲一种较大范围内的信息与情绪的传递过程,通过语言、表情、动作及其他方式引起众人相同的情绪和行为,这种现象叫社会感染

▲社会感染的特点包括:①双向性;②爆发性;③接受的迅速性全面性不是社会感染的特点

▲“在较大群体内产生循环感染。反复振荡、反复循环,引发强烈的冲动性情绪,导致非理性行为的产生”,这说明社会感染具有爆发性的特点.

(二)社会感染的分类

个体间的感染(最常见);②大众传媒的感染;③大型开放群体的感染不是“群众性的感染”)。

§ 第八节 爱情、婚姻与家庭 §

第一单元 爱情

一、爱情的概念

▲爱情是世界上最复杂的情感现象。

爱情的特点包括:①是在男人和女人之间发生的,狭义的爱情专指异性恋;②爱情是个体心理发展到相对成熟时产生幼儿没有爱情体验;③爱情是一种高级情感,不是低级情绪;④爱情有其生理基础,不是纯粹的精神之恋;⑤爱情的基本倾向是奉献

二、爱情与喜欢

爱情与喜欢的区别主要在:①依恋方面(孤单感);②利他方面;③亲密方面(不包含服从

▲双方高度关怀对方的情感,觉得让对方快乐和幸福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这是爱情的特点。

▲社会化水平比较高的成年人能区别喜欢和爱情,但个别成人,特别是相当部分的青少年,不能很好的区分依赖、尊重、喜欢与爱情。

三、爱情的发展阶段

▲社会交换论者把所有导致爱情的因素均可归结为利益价值。两者既有物质的也包括社会的心理的因素。

▲社会交换论者将爱情发展大致划分为:①取样与评估;②互惠;③承诺;④制度化不包括“稳定交往”)。

契约使双方的关系具有排他性,要求彼此忠诚。

四、爱情的形式的研究

(一)浪漫式

(二)好朋友式

(三)游戏式:“有时我不得不回避我的情人们,以免他们互相发现。”这是一种游戏式的爱情。

(四)占有式:“如果我怀疑我爱的人跟别人在一起,我的神经就紧张。”这是占有式的爱.

(五)实用式

(六)利他式;“我宁愿自己吃苦,也不让自己爱的人受苦。”这是一种利他式的爱情。

以上六种形式的爱情并不互相排斥,任何一种都会有一定程度的占比,有时,某种形式为主

哈特菲尔德把爱情分为两种,它们是:①伙伴爱;②激情爱

处于激情爱中的人春风沉醉,心无旁骛,不能忍受爱人的冷落和背叛,希望和对方融为一体。

五、爱情的三角形理论

斯坦伯格的爱情三角形中,其因素包括:①激情;②承诺;③亲密。——共7种

斯坦伯格的爱情三角形中,一见钟情属于浪漫爱

基础心理学电子版 基础心理学(2)

【专栏2-17】激情爱的理论

沙赫特的“情绪三因素理论”:情绪=刺激ⅹ生理唤起ⅹ认知标签

【专栏2-18】激情和浪漫能持续多久

激情和浪漫爱会随时间而冷却,而共同的理想、共同的兴趣、共同的价值观以及宽容和习惯等因素在维持感情中的重要性会与日俱增

古普塔(印度):门当户对的婚姻,感情会慢慢增加,在5年后大大超过了因爱情而结合的夫妻

第二单元 婚姻

一、婚姻的概念

婚姻关系的本质在于它的社会性不是“繁衍性”)。

▲夫妻关系是一种特定的人际关系社会关系

▲婚姻的动机有:①经济;②繁衍;③爱情(包括性)。学习不是婚姻的主要动机

现代社会人们婚姻动机的顺序是:爱情—→繁衍—→经济

二、夫妻关系的类型

爱情型一类由美貌与性吸引,另一类由人格的相似或互补性为基础的结合;

功利型:以爱情之外的出身、学历、财产、社会关系等为基础的结合;

平等合作与分工型:平等分担家务,双方均进入自己的角色;

建设型:双方在共同的目标下勤勤恳恳地生活和工作;

惰性型:对婚姻失去热情,按老样子生活。对婚姻有涣散的作用;

失望型:婚姻生活中有种种不满意;

一体型:双方均把对方看成是“自己”的一部分,相敬如宾,心心相印。

第三单元 离婚

一、夫妻之间的心理冲突:

▲夫妻之间的心理冲突包括:①需求不满;②价值观念不一致;③“自我”的远离;④夫妻的性差异

二、离婚的原因

离婚是一种最普通的和制度化的婚姻解体方式。

离婚的原因有:①低龄结婚;②未婚先孕;③恋爱时间短;④有家族离婚史;⑤婚前性经验;⑥夫妻角色不平等;⑦性生活不和谐

第四单元 家庭

一、家庭的定义

家庭作为一个群体是社会的细胞,即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

▲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收养关系构成的。

家庭的特点:

以婚姻、血缘关系为纽带,血亲重于姻亲;

家庭是一种初级社会群体,其成员间有较多的面对面的交往,有直接的互动与合作;

③与其他社会关系比较,家庭关系最为密切、深刻

二、家庭的结构与功能

(一)家庭的结构

家庭结构的要素有:①家庭成员的数量;②代际层次;③夫妻数量

家庭的结构模式

核心家庭;夫妻和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

主干家庭;夫妻和一对已婚子女组成的家庭。

联合家庭;夫妻与两对或以上的已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或兄弟、姐妹结婚后不分家的家庭。

其他家庭。如单亲家庭,丁克家庭。

(二)家庭的功能

家庭的功能包括:①经济功能;②性的功能;③生育功能;④抚养和赡养功能;⑤教育功能;⑥感情交流功能;⑦休闲与娱乐功能

(三)影响家庭功能的因素:①社会与环境因素;②家庭成员的素质;③家庭成员间的人际距离

三、家庭生命周期——只适用于核心家庭

形成:结婚;

扩展:第一个孩子出生;

稳定:最后一个孩子出生;

收缩:第一个孩子离开父母家;

空巢:最后一个孩子离开父母家;

解体:配偶一方死亡。

▲家庭生命周期概念不适用残缺家庭无子女等类型的家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