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守法平安回家活动方案(文明守法平安回家)
今年12月2日是第十一个122“全国交通安全日”。日前,公安部、中央网信办、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司法部、交通运输部、应急管理部 、共青团中央联合发出通知,决定自即日起至2022年底,以“文明守法 平安回家”为主题,共同组织开展第十一个122“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活动。
随甘小教一起来学习有关交通安全的知识~
自2012年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以来
122“全国交通安全日”
已走过十年历程
十年来,全民交通法治意识
安全意识和规则意识不断提高
跟甘小教细数十年“122”交通安全日主题
↓↓↓
对于“122”全国交通安全日
可能有些人还比较陌生
那么为什么会设立全国交通安全日呢?
全国交通安全日的意义是什么?
为什么定在12月2日?
敲黑板
知识点来啦↓↓↓
“122”的来历?2012年11月18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公安部向其报送《关于将12月2日设立为“全国交通安全日”的请示》,将每年的12月2日设立为“全国交通安全日”,旨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出行安全,增强交通安全文明意识,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加强社会公德建设。
为何要定在12月2日?确定12月2日为“全国交通安全日”,主要考虑数字“122”作为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报警电话,于1994年开通并投入使用,群众对此认知度高,方便记忆和宣传;同时考虑每年12月2日我国已进入冬季,是交通事故多发期,春运等道路交通出行和运输高峰也即将开始,在此时间节点组织开展全国范围的道路交通安全主题宣传活动有利于预防道路交通事故,保证广大民众出行安全。为什么要设立“全国交通安全日”?国家设立"全国交通安全日",对促进道路安全畅通、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加强社会公德建设将产生深远影响,有利于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行业尽责、公众参与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全民交通法制意识、安全意识和公德意识,为切实增强人民福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安全、畅通、文明、和谐的道路交通环境。
趁着今天是“全国交通安全日”
跟甘小教一起学习交通规则
文明守法,平安回家
PART 01
行人篇
文明守法,平安回家
✔ 行人须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时靠路右边行走,不和机动车抢道。
✔ 过马路时,严格按信号灯指示走斑马线,红灯停绿灯行;或从相对安全的过街设施(过街天桥、地下通道等)通过。
✔ 行走时集中注意力,不在马路上追逐打闹或追车、扒车,远离“鬼探头”伤害。
✔ 不翻越、不倚靠护栏或隔离墩,不在机动车道内逗留。
✔ 不随意进入高速路、高架道路或行车隧道。
✔ 不在车前跑,不在车后留,不在车边站,不在停车场嬉戏打闹,远离汽车视线盲区的致命伤害。
PART 02
骑行篇
文明守法,平安回家
✔ 骑自行车上路须年满12周岁,驾驶电动自行车须年满16周岁。
✔ 骑车前,先检查车况是否良好。驾驶电动自行车前,要佩戴好头盔、手套等防护装备。
✔ 在非机动车道内骑行,不得随意进入机动车道;无非机动车道,靠道路右侧骑行。
✔ 骑行时,双手握把,注意来往车辆,遵守交规:不打闹、不并行、不逆行、不猛拐。
✔ 汽车拐弯时要远离,不与机动车抢行。
PART 03
乘客篇
文明守法,平安回家
✔ 不坐超载、超员、无载客许可证的车辆。
✔ 乘车时,前排后排都要全程系好安全带。12周岁以下儿童建议坐儿童安全座椅。
✔ 乘坐轿车出行时,大人勿抱着孩子坐车。建议未成年人坐后排座位,不坐副驾驶位。
✔ 乘车时,不把头、手、胳膊、脚等伸出窗外,不向车窗外乱扔垃圾。
✔ 乘车时,不在车上吃东西,尤其是高速行车时。
✔ 乘车时,勿干扰驾驶员。
PART 04
司机篇
文明守法,平安回家
✔ 出行前,要先检查车子状况是否良好,发现问题要及时检修,确保自己不开“病车”上路。
✔ 驾车前,要先绕车一周查看,检查周围有无小孩,尤其是车底下,谨防车辆盲区伤人。
✔ 驾车出行时,要提醒同行人员全程系好安全带,做到不系安全带不开车。
✔ 驾车带娃出行时,当儿童在后排坐好后,要及时锁好儿童安全锁,防止孩子在行车过程中打开车门。
✔ 开车时,家长们要遵守交规,摒弃分心驾驶、酒驾醉驾、疲劳驾驶、超速驾驶、开“斗气车”等驾驶陋习。
✔ 下车时,大人先下,孩子再下车,勿将孩子独自留车内。
✔ 开车门时,要警惕“开门杀”,可使用“荷氏开门法”或两段式开门法。
PART 05
综合篇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发布的
“全国交通安全日”宣传海报
请收藏!
遵守交通规则,
不仅是对自己负责,
也是对他人的生命安全负责,
更是对自己的家人负责!
请务必记住:
文明守法,平安回家!
来源:甘肃省教育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