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物流市场前景分析(跨境物流行业红利已过)
文|潘潇雨
编辑|彭孝秋
对于跨境电商行业来说,今年无疑是复杂的一年。
一方面海外疫情蔓延后,居家办公的生活方式加速了线上购物发展;另一方面,海运价格持续高涨,也给企业出海增添了层层阻碍。海运价格高居不下,跨境物流行业也随之水涨船高。在今年,黄牛靠“炒箱”炒出一套房的故事,在行业内已经广为流传。
不少业内人士称,物流行业的不正常才是常态,因而当行业时刻处于变动中时,也意味着行业将要迎来一场变革。如今,人们普遍相信这场变革,将会聚集于数字化上。
由于海运链条极为复杂且冗长,也使得跨境物流成了互联网仍未打进的一片市场。不过,随着行业红利与乱象共同暴露在人们眼前,互联网也即将在这一行业开始它的征途。
那么,跨境物流哪些环节已经开始了数字化探索?目前数字化解决了什么问题?数字化的阻力又是什么?未来的数字化该走向何方?
为了研究透彻数字化的打通逻辑,在继发布深度文章《一个集装箱涨了16倍后,他们躺赚深圳一套房丨36氪新风向》后,36氪又在10月22日于深圳举办了一场“跨境物流-数字化”闭门沙龙,多位业内人士尝试围绕数字化主题给出了不同答案。
数字化探索的两大方向
在跨境物流行业内,目前数字化探索主要呈现出两种方式,一种是企业为优化自身流程而自建ERP系统等;另一种则是搭建信息聚合类平台,用户可以在平台上完成订舱、拼舱等操作。
其中,在企业内部出现的数字化,根源在于海运的长链条。仅仅卖家将货运到船上,就需要经历揽、仓、关、干、关、转、配七大环节。而货代本身又是一个层层分销的体系,特别是对于规模较大的货代企业来说,每一环节所需要对接的信息则更为庞杂。因此,单靠有限的人工难以维持运转时,就需要借助数字化的力量为企业提升效率。
但是根据小快狗CEO周德庆介绍,由于目前货代行业具有较强的独特性,因此每一家企业需求也不尽相同,市场上还没有一款工具可以完美地满足各家定制化需求。
由此,也催生了企业内部开始组建IT团队,自研系统。周德庆告诉36氪,目前市场上已有货代公司可以做到完全无纸化办公,并且整个团队不到10人,已经足够维持整个公司运转。
而随着盘子做大,企业内部的数字化也将成为必经之路。在捎客转运合伙人Joy看来,企业的数字化能力在未来只能是入行门槛,而非制胜门槛。“如果一个企业不具备数字化能力,未来甚至都没有资格继续参与行业竞争。”
不过,对于行业数字化来说,关键还在于如何将企业内部的定制化系统推广到外部,并应用至整个行业,甚至打通海运的全链路。显然,这还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
对比企业内部数字化,信息聚合类平台则是更容易被人们看到的数字化。这一点可以从运去哪、跨境好运等平台的探索中看出,在他们的平台上,已经可以查询到航运价格、订单追踪等信息。
平台的探索主要集中于可视化与信息透明化。信息透明化主要体现为价格透明,平台通过打通物流公司与跨境卖家等,使用户可以在平台上询价,以提供一个付费参考。可视化的核心在于通过平台实现物流追踪,将全链条各个节点可视化,使得原本的黑箱运输无从遁形。
如果打个通俗易懂的比方,这类平台在做的事,更像是在做一个跨境物流里的携程。
以跨境好运为例,合伙人刘乃榕表示,跨境好运数字化平台的搭建目前定下了三步规划。“第一也是最核心的,就是业财一体化系统的实现,长链条的跨境核算体系必须要和财务体系完全融合。第二是做一个实现各个链条互联互通的平台,这也是数字化覆盖的范围与深度。第三也是未来努力的方向,将通过数字化推动行业合规化,比如投融资等。”
数字化的前提是标准化
如今,货代行业通过数字化探索来实现行业变革,事实上,还是寄托于数字化所带来的标准化。
在跨境好运品牌公关负责人陈柏霖看来,标准化是数字化的前提。单以跨境物流的时效性为例,由于涉及多方主体,在不同端口就有不同的计算方式,因此标准化的关键就在于如何界定时效。
“比如出货时间,有企业将时间确定为货物揽收后出仓的一瞬间,有的是等拖车拉走后再确定,还有的是等船开走了由船公司来确认出货时间。所以对于每一环节的时间节点,都需要制定一个明确的标准。”
另一方面,标准化还在于能够提供一个决策依据。对于跨境行业大部分的中小卖家,由于自身体量有限,在物流方面的议价能力并不高。而在今年资源极度不对称的情况下,中小卖家们受到利润挤压也更为严重。
因此,对于他们来说,透明的价格体系也变得尤为重要。而目前数字化探索的方向,也在于可以为用户提供一个物流成本的参考,以及服务商履约能力的评估。
“平台通过把每一环节的数据链接在一起,并用算法呈现每一个服务商的履约能力,既为中小卖家提供了物流资源,也提供了选择服务商的判断依据。”陈柏霖认为。
同样,这点从运去哪的平台上也可以看出。据了解,运去哪通过人工智能、NLP、知识图谱、RPA等算法能力,来提升行业的履约效率。并且已经可以提供包括港区、箱货、船期、拖车定位、船计划、船舶定位、HSCode、拖车费用、内装费用、报关费用、海运保险费用等在内的查询体系。
除此,对于跨境物流行业,标准化的意义还在于解决信息缺口。
据Joy介绍,一个跨境包裹由国内发往海外,至少需要贴上7、8个标签,因为跨境物流的每一道环节,都有不同单位参与,且目前并没有统一的识别维度。“不论是传统物流还是跨境物流,都是一个不断集散的过程,而不同环节的集散,都涉及了不同统计与追踪维度。”
因此信息化的发展,将会极大地提升整个行业全链路运营效率。在Joy看来,行业运营效率的提升不单是时间、人力成本,而是各个维度效率普遍提升。“通过提升全链路的信息化能力,能够传递清晰、标准的信息,以此推动整个行业数字化发展。”
如果说标准化解决的是信息问题,那么对于跨境物流来说,想要由服务变为产品,则更需要个性化的创新。
敏思达总经理刘雪飞认为,信息化解决的是基础流程运营效率,而产品则需要靠个性化创新来带动。“由于企业之间具有差异化,管理模式与视角也不同,因此在数字化领域里他们提供的产品也不尽相同。比如,有一些企业的产品是在运营里搭配了Google导航,有一些产品则是靠与新能源汽车达成共享关系等,所以在数字化领域,可以产生很多创新产品。”
品牌与资源掌控力,是未来护城河
不过在当下节点,数字化的未来仍然存在众多变数。
一个横亘在前路的问题就是:“卖家通过一通电话可以解决的事,为什么需要到平台上操作?”因此,在跨境物流这个看重人情往来的行业,数字化如何打通传统的人脉网络,仍是一道有待突破的难题。
不过,依靠人情维系关系,始终不是长久之策。Joy认为,如今的物流企业已经过度服务了用户,一方面在今年因为海运问题,有的物流企业已经开出了3个月的账期垫付;另一方面由于链路过长,物流企业承担了很多不确定风险,而这笔费用通常也会在报价里覆盖。
“整个行业的价格,已经相对透明。所以当出现一个极低于市场报价的情况时,卖家也应该考虑这是否值得信任。”在今年货代行业屡陷信任危机的情况下,这也不失为一个判断依据。
至于数字化的未来,尽管目前行业内还没有明确定论,但也有了几种发展方向的讨论。
其一就是品牌化优势将不断放大。刘雪飞认为,未来平台化物流将会转为平台化供应链,通过数字化运营,增强平台与用户间的粘性与协同关系。
而品牌的关键,就在于口碑,在物流行业里运输的稳定性则是一项重要指标。“如果企业要长远发展,那么一定会非常注重自己的口碑,当行业内高度同质化时,单纯以价格取胜,本身就是不确定的。”Joy认为。
其二是对资源的掌控能力,将会成为未来物流行业的护城河。
Joy认为,在分销体系中,企业处于第几层并不重要,关键是对于舱位是否有足够的掌控能力。因此,在这个靠资源发家的行业里,未来的壁垒也将体现在对核心资源的掌控能力。
在她看来,数字化最大的切口,也是资源的首尾两端。“要么掌握了货源,要么掌握了派送端,才有支点去打通整个链条的数字化。反而是单纯靠信息撮合、资源嫁接,将很难打通整个链路。”
其三是数字化抵御风险的能力。一方面,数字化可以为用户提供风险评估或风险预警,用周德庆的话来说,就是实现客服前置,“在货物无法完成配送时,客服就及时触达客户,为他们提供一个风险范围,比如3-5天延期送达等。”
另一方面,是信息的安防能力。特别在欧美等市场,尤为看重个人信息,因此除了技术门槛,信息安防也是未来数字化的一项衡量指标。
值得一提的是,在跨境赛道里除了欧美市场,在东南亚等新兴市场中,物流企业的发展也值得持续关注。随着资本涌入,新的变量也可能随之产生。
安赐资本并购事业部副总监张少玮认为,如今东南亚等新兴市场的交易方式仍以COD(货到付款)为主,而当COD占比较高时,说明市场还不适合品牌型卖家成长。“当COD占比逐渐降低时,也意味着这个市场逐渐走向成熟。”
在他看来,目前对于资本来说,尽管不适合投资品牌类卖家,但是基建类的项目如物流企业等,却更符合现在的投资方向。
感谢润加速器提供场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