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少数民族民风淳朴 青海土族的狂欢

青海少数民族民风淳朴 青海土族的狂欢(1)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大地秋意氤氲,河湟神采奕奕。一场历史文化盛宴与现代经济产业的火花再一次在河湟岸边激情碰撞。前不久,海东市迎来了首届河湟文化艺术节,再次为世人展现了河湟文化风采。土族安召舞和纳顿节的又一次亮相,再次刷新了世人的眼界,更多“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流淌”进人们的视野和心间。

在中华56个民族中,作为28个较少民族之一的土族是青海特有民族,每年农历七月十二至九月十五,长达两个月的土族纳顿节堪称世界历时最长的狂欢节。土族群众用独有的原生态方式庆祝丰收,他们身穿古装,手执刀剑、令旗,随着铿锵的鼓点跳起舞。还有一些土族群众身穿鲜艳的民族服饰,跳起安召舞,转起轮子秋,整个民族都沉浸在节日的浓烈气氛中,尽情享受着幸福美好的生活。

这些舞蹈“演员”均来自勤劳朴实的农民大众,舞蹈的起意在于歌颂、祈愿、酬神,歌颂人畜两旺,祈求五谷丰登,祝愿吉祥如意。而於菟舞,则是自古流传至今的民间原生态傩文化,旨在祛疫逐邪,反映从远古至今土族群众迎接和庆祝美好生活的心声。如今,国家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既丰富了地方文化旅游资源,也为传承文明铺就了一条“生路”。

青海少数民族民风淳朴 青海土族的狂欢(2)

青海少数民族民风淳朴 青海土族的狂欢(3)

纳顿节:尽情欢歌唱丰收

你听说过一个节日能持续两个月之久吗?来海东土乡一探究竟吧!跟着勤劳的土族人民,“吹”着淳朴民风,从夏末起舞,一直“嗨”到深秋。

“纳顿”是土语音译,意为“娱乐”。纳顿节是土族人民喜庆丰收的社交娱乐节日,也称“庄稼人会”“庆丰收会”等。

关于纳顿节的起源,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其中一个传说尤为生动。相传,从前有一位技艺高超的土族木匠,皇帝慕名召他去修建皇宫。三年后,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建成了,其壮观华丽前所未有。但恶毒的皇帝为了独享其成,竟下令要杀害木匠。木匠连夜逃到家乡,组织早已不堪皇室虐待的乡民们造反起义。皇帝闻讯派大军前来镇压,机智的木匠灵机一动,立即让乡亲们敲锣打鼓,扛着制好的战旗,挥舞着已涂上染料的兵器向村庄的庙宇走去。皇帝的军队大惑不解,村民则告之:“我们正在庆祝今年的收成,跳纳顿答谢上天的恩赐呢。”于是大军撤回。此后为了纪念这位机智的木匠,一年一度的纳顿节就传了下来,并逐渐隆重起来,成为庆祝丰收的盛大节日。

海东的纳顿节主要是由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和互助土族自治县的土族民众举办的文化娱乐盛会,他们在农闲后借此盛会访亲探友、相互交流、学习生产、传播新思想和新知识,为以后的生活积累经验。对于情窦初开的青年男女而言,纳顿节也成为寻觅知音的绝佳场合。

纳顿节的筹备工作从清明节就开始了,各村先是在本村的神庙祭祀二郎神和地方神,并推选出当年七月举办纳顿会的“大牌头”和“小牌头”,他们在节前负责筹集经费,维持本村社会秩序,协调生产管理(如田间用水顺序)等,节日期间具体负责组织活动。其次是小会,在节前,村民们在会场搭建大型帐篷,以供安放神像和进行祭祀。节前一日,大小牌头敲锣打鼓,进行祭典等一系列活动。最后便是纳顿节的正会,即傩舞(会手舞)和傩戏(面具舞)表演。

节庆活动开始当天,两个村里的“会手”带领大家扛着彩旗,敲锣打鼓,高呼“大好!”在主方村外麦场上碰面后,开始跳“会手舞”。一般选出的“会手”年过花甲,银须垂胸,可跳起舞来,却还是那么从容自如,游刃有余。手持各色彩旗的年轻人和拿着柳条的孩子们依次跟在后面,他们摆动身子,左腾右挪,绕场而舞,继而拉开了纳顿的序幕。纳顿舞蹈的动作虽然不太复杂,但整齐的舞步,协调的跃动,伴随着有节奏的鼓锣声,显得十分壮观。

跳完“会手舞”,就开始了傩戏表演《庄稼其》《三将》《五将》《杀虎将》。《庄稼其》意即种庄稼的人,通过“老农”向他的“儿子”传授农耕技艺等剧情,以幽默诙谐的形式展现了土族农耕生活。稚气未脱的“儿子”与他“老子”的争执,反架格子倒挂犁的滑稽动作,逗得人们哈哈大笑。军傩戏的表演有好几出,比如《三战吕布》,以布阵、对打等动作演绎三国故事,再现三英战吕布的场景,突出了关羽的忠烈和威武之气。《杀虎将》这出傩戏古朴粗狂,其中虎与牛的相抵摔跤、人与虎的搏斗,以及戴牛头面具的杀虎将最后出场降伏猛虎等情节紧张激烈,扣人心弦,再现了土族先民远古时期的生活情景。

纳顿节是遗存至今少有的认识土族历史的“活文献”,它形象地表述了土族由游牧生活转向农耕生产的历史过程,原汁原味地展现了土族人民的历史人文、宗教艺术、生产生活和民俗风情。因此在2006年5月,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青海少数民族民风淳朴 青海土族的狂欢(4)

青海少数民族民风淳朴 青海土族的狂欢(5)

安召舞:齐唱天地舞安康

海东的“圆舞曲”,可不是你想象中西方那种两人成对跟随音乐节拍旋转起舞的华尔兹。它是土族民众独有的一种无乐器伴奏、以歌的旋律节奏引导相伴的传统舞蹈,土族语称为“千佼日”,意为“弯曲”或“转圈”,集词、曲、舞为一体的集体圆舞形式,名曰“安召”。

关于安召舞的起源,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远古时代,土族莽原上,名叫王蟒的妖怪们作恶多端,生物尽遭厄运,官家也束手无策,多亏一位聪明的阿姑想出了一条妙计,她带领众姐妹身着五颜六色的花袖彩衣,手抡寒光闪闪的铁圆环,跳着转,转着唱,舞向王蟒。这时,凶恶的妖怪们都陶醉在歌舞里面,个个扬起脑袋,直愣愣地一动不动,勇敢、机智的阿姑,说声“快套”!众姐妹伺机将千万支寒光闪闪的铁圆环紧紧箍在妖怪们的脖子上,最终消灭了妖怪们,百姓获得了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从此,土族人都争学安召舞,一代比一代盛行,至今仍流行于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东沟乡、哈拉直沟乡、红崖子沟乡一带。

土族先民在长期的游牧劳作、迁徙征战中,创造了许多富于民族特色的歌舞,安召舞就是在土族历史长河中沉淀下的一朵艺术奇葩,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男女老少皆宜。每逢胜利、丰收、婚礼等庆典时,土族先民们围着部落的毡帐或夜幕下猩红的篝火,把酒起舞……就这样从远古翩跹而来,渐渐形成了以圆舞曲和圆形队伍为特征的舞蹈形式。安召舞动作简单,基本上是跳着转。起舞时,为首二人载歌载舞,领唱歌词,随后众人合舞。先向下弯腰,两臂左右摆动数次,然后跳高一步向右转一圈。在转圈时两臂举上,通过双翼般的手臂,表现飞翔的意境,使舞蹈柔美、轻盈。舞姿造型中,不论双臂在头上、在身侧、或一前一后的哪一种姿态,手腕都在静止的同时向下折腕。尤其那些身着五彩花袖衫的土族阿姑,将双臂舞动起来,好似无数的彩虹在空中舞动,因此,互助土族故乡也称之为“彩虹部落”。

圆圆的安召舞,蕴涵着丰富的艺术情趣。俯首向地,是对大地的膜拜;舒袖朝天,是对苍天的敬仰;双手平托,是对朋友的坦诚;脚步稳健,是对生活的挚爱。

土族先民们心胸开阔、坦荡,感情质朴、豪放。长期的牧放与狩猎生活,使他们和农耕民族安土重迁、乐天知命的性格正好相反,练就了强悍、矫健的体魄和桀骜不驯、勇往直前的性格。在他们的民间舞蹈中,洋溢着大自然的勃勃生机、豪放与自信。2010年5月,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安召舞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青海少数民族民风淳朴 青海土族的狂欢(6)

青海少数民族民风淳朴 青海土族的狂欢(7)

於菟:虎豹图腾祈平安

“於菟”是虎的别称。《辞海》中是这样解释的:今湖北省云梦县址古称於菟。与这一称谓有关的故事中讲述,楚国著名的政治家令尹子文是个私生子,被丢弃在云梦泽这一地方,被一只母虎抚育长大,其名谷於菟(ɡòu wū tú)。当时楚国称老虎为“於菟”。谷於菟就是“虎乳养育”的意思。因而这地方被称为“於菟”。“跳於菟”的本意是“老虎”“豹子”进村驱赶躲藏在村民家中的瘟疫和妖魔,达到驱魔逐邪、祈求平安的目的。所以土族於菟舞是一项流传至今,有着数百年历史的民俗活动。在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年都乎村,每年农历十一月初五至二十,都要进行驱魔逐疫的跳於菟活动。

若不是亲眼所见,很难想象有人竟然能做到在零下20摄氏度左右的天气中,赤裸着上半身为老百姓送去独特的表演,於菟舞就是这样。7名成年男子卷起裤腿,脱去上衣,先用草木灰涂抹全身,再用锅底烟灰在裸露出的身体上描绘出虎纹、豹斑作为纹饰。头发用白布条扎起来,腰间扎着红布带,腰刀插挂其间,手中拿两根挂有白纸幡的竹棍,装扮成威猛的百兽之王——“於菟”。两个“於菟”留在村口与巫师共舞,其余5个“於菟”进入村里,随机翻墙进入村民家,肆无忌惮地搜寻食物,并将这些食物衔于嘴中,摇头摆尾,一副老虎吞食的样子。如果家中有生病的人,“於菟”就在病人身上反复跳几次,以示把病魔驱走。每家每户都会准备好给“於菟”的馍馍,也会煮好羊肉给“於菟”吃。所以,在年都乎村,跳“於菟”活动又是一种增强团结、促进友谊的纽带。“於菟”们从人家翻越出来后,汇聚在村里的巷道口,在法师的带领下沿着村庄边舞边跳。

这时候,人们鸣枪,巫师再次颂经驱赶“於菟”。“於菟”们逃窜到河边,砸开河面上的冰,然后用水洗去身上的虎豹花纹。在回来的路上,人们燃起一堆火,让他们从火上跨过去,表示这时候妖魔邪恶已经被驱除。

於菟舞既然是楚风古舞,楚人信巫崇虎,又是如何流传到青海年都乎村呢?有人认为,同仁地区在古代为边关要地,也是兵家必争之地。据史书记载,自秦汉以来,多有军队戍边屯田而由此流入。上世纪50年代末,在年都乎村发掘出大明时期的文物王廷义石碑,说明明初有江南移民移居此地。还有人传说,禹王治水曾率部到河州(今甘肃临夏)、循化、同仁等地巡察水情而传入。总之,於菟舞是随历史的变迁从江南流传而来,在村民祭山神习俗中,由巫觋传承沿袭保留至今。它是一种原始人万物有灵的文化观念在舞蹈中得以遗存的民间艺术,整个舞蹈自始至终充满了深邃的图腾文化色彩,是楚风文化的活化石。

於菟舞以它的神秘性、原始性沿袭至今,成为青海文化旅游线上的一道独特风景线。2006年,土族於菟舞被国家文化部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